青岛版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doc_第1页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doc_第2页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doc_第3页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doc_第4页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 时 备 课周次 第 课时 累计 课时 年 月 日课题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进退位课型新授课教学设想1、教学目标:结合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能力。2、重点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3、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师 生 活 动补充内容活动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你们认识七星瓢虫吗?你都了解它哪些方面?(学生可能会说出许多自己知道的知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和表扬)对,大家知道的真多,七星瓢虫吃害虫,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田园里的小卫士。你想不想去看看它们是怎样捉害虫的? 出示信息图 师: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一共有多少棵白菜?一共有多少只七星瓢 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有检查? 茄子比白菜多多少棵? 活动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师:我们先来解决刚才大家提出的“一共有多少棵白菜?”这个问题。你自己试着解决一下,好吗?1.师 生 活 动补充内容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自己尝试解决。 2、师:把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谁的方法巧妙。小组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算法说给大家听?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 1)估算:179180 364360 179+364540(棵) 2)口算:100+300=400 70+60=130 9+4=13 130+13=143 143+400=543(棵) 3)笔算:179+364=543(棵) 让学生板书竖式,通过观察、比较竖式的写法,让学生说出算理及算法。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并说明理由。 3、师:刚才我们计算了“一共有多少棵白菜”的问题。现在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地里一共有多少只瓢虫”这个问题吗?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列竖式解答。全班交流做法。 4、师:大家已经自己解决了两个加法问题,想一想,你觉得我们在计算加法算式时要注意些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适时的总结。 5、师:下面我们再来解决“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有检查?”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你能自己试着解决这个问题吗吗?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师:把你的算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算法: 1)估算:435440 276280 435-276160(棵) 2)用学具摆一摆 3)笔算:435-276=159 师: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把你喜欢的方法介绍给小组同学。 2.师 生 活 动补充内容6、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已经检查的茄子比白菜多多少棵?”这个问题。学生汇报做法。师:你觉得我们在计算减法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活动三:拓展延伸,巩固练习 1、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做法,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予以指导和点拨。 2、看图填算式,学生独立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先让学生看懂图意,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同位互相商量一下,弄懂图意再做题。然后全班交流做法。可能会出现以下答案: 265+45=310(块) 350-178=172(米) 265-45=220(块) 3、自主练习第3题。先让学生看图说图意,然后根据学生整理的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独立解决。全班交流。 3、找规律,填一填。 让学生尝试自己独立填写,如果有困难可以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做法。活动四:归纳总结,谈收获师: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 3. 师 生 活 动补充内容板书设计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估算:435440 276280 435-276160(棵)笔算:435-276=159教学反思年级组或备课组长意见 4.课 时 备 课周次 第 课时 累计 课时 年 月 日课题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进退位课型练习课教学设想1、教学目标:结合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能力。2、重点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3、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师 生 活 动补充内容活动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今天我们用新学的知识一起来解决几个问题,好吗?活动二:自主练习,巩固知识 1、师:想一想,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加减法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让学生说出在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师:今天我们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出现这些方面的错误。2、用竖式计算 234-267= 564+342= 168+743= 657-489=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师:在做题的时候1.师 生 活 动补充内容3、完成自主练习第6题。弄懂题意,先让学生估一估,然后在练习本上用竖式计算出结果,比较估计结果和准确结果有什么不同?体会估计的用途,最后小组内交流。 4、小游戏: 1)每个人掷三个骰子,根据掷出的数字写出一个三位数; 2)用写出的两个三位数进行加减法计算。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长分好工,看哪个小组合作的好,任务完成的好。小组汇报,并进行评价。 5、完成自主练习第8题。先让学生自己分类整理图中的信息,然后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自己解决,最后小组交流提出的问题。活动三:拓展延伸,总结收获 完成自主练习第7题。先让学生弄懂图意,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到珍禽馆走哪条路近”的策略,就是要找出到珍禽馆一共有几条路,每条路是多少米,然后通过比较再回答问题。交流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说明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提出其他问题进行解决。2.师 生 活 动补充内容课堂小结:师:你认为这节课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 师 生 活 动补充内容板书设计用竖式计算234-267= 564+342=168+743= 657-489=教学反思年级组或备课组长意见 4.课 时 备 课周次 第 课时 累计 课时 年 月 日课题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连续退位课型新授课教学设想1、教学目标:会计算连续退位的整百数减三位数;增强估算意识,强调算法多样化;能够运用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2、经历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乐趣。2、重点难点: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3、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师 生 活 动补充内容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夜幕降临,月亮出来了,山林里静悄悄的。老鼠们来到田园要偷点儿粮食,正在这时,被躲在枝干上的猫头鹰一家看到了,(出示情境图)瞧,它们可是捕捉老鼠的大英雄。师:这是前几周猫头鹰爸爸妈妈捕鼠的情况:请你算出爸爸每周比妈妈多捉几只老鼠?(教师通过点击课件出示答案)二、创设情境、探求新知。1.猫头鹰有高超的捕鼠本领,当它看到野鼠就会没有一点儿声响的飞到它们头顶。用利爪逮住,然后吞掉。1.师 生 活 动补充内容(出示情境图)这是猫头鹰一家,每月捉鼠情况的统计,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2.师:你能提出哪些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列出算式吧!学生提出减法问题,接着用算式表示出来:猫头鹰爸爸比孩子多捉多少只?300116猫头鹰爸爸比猫头鹰妈妈多捉多少只?300205猫头鹰妈妈比孩子多捉多少只?205116=89(只)(因为这道题不需要退位,所以鼓励学生直接口算出来)3.师:先算300-116,会算吗?你想怎样算?学生可能会回答:我想估算;我想先估算,再用竖式计算,然后进行验算;(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语言评价:看来你已经养成了很强的估算意识;对,计算时要养成演算的好习惯;你的想法很好)2.师 生 活 动补充内容师:现在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一算。(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巡回指导。)4.全班交流。师:谁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我是估算的,116接近100,300100=200,所以300-116大约是200;:我用计数器拨一拨师:看来很多同学都用了竖式,现在咱们再来算一算。(教师边说边板书竖式:个位上0-6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就要从百位上退1在十位上作10,现在可以从十位退 1在个位上作10,10-6=4,十位上9-1=8,百位2-1=1,结果是184。)5.师:我们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300-205请同学们用列竖式的方法在练习本上完成。(学生计算,进行巩固,教师指导。)全班交流:师:谁想介绍一下你的计算过程?(学生到展台前说出计算的过程。)师:谁的结果和他不一样?(学生说出粗心出错的地方。)3. 师 生 活 动补充内容小结:刚才计算的两道题都是用300来减,300是一个整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百数减三位数。师:像这样,个位上不够减,十位上又是0,你怎样来解决? 学生可能回答:就要从百位上退1在十位上作10,现在可以从十位退 1在个位上作10(学生通过回答,进一步巩固所学新知。)(教师及时评价:你说的这一点很重要,希望大家在计算的时候都应注意到这一点。)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连续退位205-116=89(只)300-116=184(只)教学反思年级组或备课组长意见 4.课 时 备 课周次 第 课时 累计 课时 年 月 日课题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连续退位课型练习课教学设想1、教学目标:会计算连续退位的整百数减三位数;增强估算意识,强调算法多样化;能够运用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经历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乐趣。2、重点难点: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3、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师 生 活 动补充内容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咱们了解到猫头鹰一家捉老鼠的情况,大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了整百数减三位数的知识。其实这里面还藏着加法问题,你能快快找出来吗? 二、探求新知1.师:请同学们直接用算式表示出来。学生提出问题:猫头鹰妈妈和孩子一共捉了多少只?205+116猫头鹰妈妈和爸爸一共捉了多少只?300+2051.师 生 活 动补充内容猫头鹰爸爸和孩子一共捉了多少只?300+116(后面两个问题在计算时不需要进位,所以学生提出来时教师直接引导学生口算。)2.师:如果把第一个问题改成:猫头鹰妈妈和孩子大约一共捉了多少只?你想怎样算?学生可能会回答:我估算:205200,116100,所以205+116300(只):因为问“大约一共捉了多少只?”所以要来估算。3.师:今天我们这节课主要来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估算。三、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第5题。下面是海宁小学去年几种物品的使用情况笤帚拖把纸张上半年132把106把483令下半年128把143把408令(1) 去年大约用了多少把笤帚?(2)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去年大约用了多少把拖把?去年大约用了多少令纸张?2.师 生 活 动补充内容讲完例题后直接做这个练习,起到巩固的作用,引导学生利用估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自主练习3:火眼金睛辨对错。要求学生先独立改正,再说一说错误的原因。课堂教学时,可根据学生这几天学习的实际情况,一些出错比较多的题让学生改一改。如:以后在计算连续进、退位加减法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自主练习4:师:谁能编一个数学小故事?(引导学生把看到的进行简单整理、联系)星期天,小明和爸爸去书城买书,付钱的时候看到屏幕上显示价格为169元,结果爸爸付了200元钱,应该找回多少元钱?学生独立完成,并指名全班交流。(注意提醒学生写上单位名称)自主练习5:在做练习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并对学生采用的方法给予评价。3. 师 生 活 动补充内容自主练习6:这道题主要考察学生的估算能力。课堂上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教师提前制作好若干张漂亮的卡片并写上算式。在原题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521198 700387 189210 206330自主练习7:对于动物的知识学生比较感兴趣,练习时先让学生说说袋鼠、企鹅和鸵鸟的奔跑速度,然后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自主练习9这道题不难,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时重点考察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是否有意义,语言表达是否准确,计算的正确率。板书设计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150+75=225(张)102+82=184(元)75+75+75=225(张) 82+82+82=246(元)教学反思年级组或备课组长意见 4.课 时 备 课周次 第 课时 累计 课时 年 月 日课题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课型新授课教学设想1、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加法题目,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推理能力。2、重点难点: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计算的意义。3、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师 生 活 动补充内容一、激趣导入茂密的大树爷爷这几天好像有点不高兴,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们生病了。怎么办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黄鹂、啄木鸟、喜鹊医生。二、师生合作,探索新知1、观察信息图,了解信息图中的信息。根据信息图中的信息提问题。1.师 生 活 动补充内容(1)喜鹊捉了多少只虫子?(2)啄木鸟捉了多少只虫子?3、解决提出的问题。(1)喜鹊捉了多少只虫子?小组同学一起讨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并说说你所运用的数学策略。可以用纸条摆一摆。黄鹂: 146只 喜鹊 多38只交流你的策略。38只是喜鹊比黄鹂多捉的只数,求喜鹊捉的只数,应该把146于38合起来。(2)啄木鸟捉了多少只虫子?自己试着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2.师 生 活 动补充内容小组交流自己的做法。在小组里用纸条摆一摆。说说自己的想法:要求啄木鸟捉的只数,就是从146里去掉12。三、巩固新知鸽子每分钟煽动360次翅膀。乌鸦每分钟比鸽子多煽动60次丹顶鹤每分比鸽子少煽动140次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3. 师 生 活 动补充内容板书设计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1)喜鹊捉了多少只虫子?146+38=184(只)(2)啄木鸟捉了多少只虫子?146-12=134(只)教学反思年级组或备课组长意见 4.课 时 备 课周次 第 课时 累计 课时 年 月 日课题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课型练习课教学设想1、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加法题目,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推理能力。2、重点难点: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计算的意义。3、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师 生 活 动补充内容活动一上节课,我们请来树林医生治好了大树的病,多开心呀!瞧,今天又有许多生病的大树来求医了。(出示修改后的第62页自主练习第1题)你愿意帮帮啄木鸟医生,把这些大树治好吗?(健康的大树涂颜色,错的改过来。)汇报交流,集体订正。活动二仔细听,谁来了?(播放声音)乌鸦。想不想看看乌鸦在干嘛?好,一起去吧!(出示第62页自主练习第2题)1.师 生 活 动补充内容大家一起读一读。自己再读读题,想想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来?在小组里先交流一下你的问题。全班汇报。选择2个你有信心解决的问题,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进行解答。交流、订正。活动三你们真聪明!一口气解决了那么多问题。做个游戏轻松一下吧?让我先来宣布比赛要求:同位两个为一组。两个人同时抽出一张数字卡片,一个人把卡片亮出来,另一个人把卡片藏起来,并像书上那样说一句话,让同位猜一猜,猜对了就记上一分,猜错不扣分。下一轮交换过来。每人5次。开始游戏。向胜利者表示祝贺,并奖励聪明章。鼓励其他同学再接再厉,争取下次也能拿第一。活动四你们知道黄鼠狼最会捉什么吗?(生自由答)我要告诉你,“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应该说“黄鼠狼捕鼠”,才是真。黄鼠狼四肢较短,足趾非常尖锐,善于捕捉小鼠、家鼠和小鸟。2.师 生 活 动补充内容它全年的食物,主要是鼠类。尽管有时也会偷鸡,但功大于过,有益人类。”还有谁最会捉老鼠?(猫头鹰)这天,猫头鹰和黄鼠狼都在庄稼里捉老鼠。(出示修改后的第63页第4题)乌鸦听说了,也赶来凑热闹。(出示)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赶快自己解答吧!看谁做的又对又快!交流、订正。活动五今天,我们又认识了哪些田园小卫士?有了他们,大自然的生物才能更安全、更健康,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他们!那么,在他们身边还发生了许多数学故事,你都能替他们解答吗?其实,在生活当中,甚至在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是数学,希望同学们能够善于发现,并利用我们学习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它!好吗?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3. 师 生 活 动补充内容板书设计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146+27=173(棵)146+38=184(棵)110-30=80(厘米)教学反思年级组或备课组长意见 4.课 时 备 课周次 第 课时 累计 课时 年 月 日课题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课型综合课教学设想1、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回顾整理综合运用多位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比较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与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总结出解决这类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 2、重点难点:使学生学会归纳与总结,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出解决这类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3、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师 生 活 动补充内容一、回顾呈现。 1、揭示课题 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在第六单元学完万以内的数的加减法之后,还学会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一下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方法。板书课题 2、回顾呈现 出示教材64页第三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图:图中有三个小朋友,你能分别给他们起个名字吗?生可能回答:穿绿衣服的小男孩叫小明;穿蓝衣服的小女孩叫小青;穿黄衣服的小男孩叫小新等。(教师在图中板书三个名字)1.师 生 活 动补充内容 搜集信息提出问题师:现在三个小朋友都有名字了,你能从图中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吗?(思考一会儿)把你搜集的信息和提出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好吗? 全班交流学生交流可能会出现如下情况: 小明有16张卡片,小新的卡片比小明多25张,小新有多少张卡片? 小明有16张卡片,小青的卡片比小明少7张,小青有多少张卡片?教师板书这两个应用题。 二、梳理归纳 1、独立思考,组内交流 学生读题,比较两题,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生可能有如下想法) 都是知道了小明有16张卡片,求另一个人有几张卡片。 这两个题都是和小明的卡片数做比较。 第一题是“小新的卡片比小明多25张”,第二题是“小青的卡片比小明少7张”。小结: 相同点都是已经知道了“小明有16张卡片”,要求另外一个同学有多少张卡片。不同点是第一题是“小新的卡片比小明多25张”,第二题是“小青的卡片比小明少7张”。 分析这两道题,小组内交流思考方法。 2、全班交流,展示思维过程 (1)交流第一题,学生有可能出现如下想法: 用画线段图的方式来分析第一题。(展示线段图) 所以要求小新的就是把16和25合起来 用在脑子中画图的方式分析第一题。 没有画图,这样想,小新的卡片比小明多25张,说明小新的多,小明的少,要求小新有多少张卡片,就要把16和25合起来。2.师 生 活 动补充内容(2)交流第二题的解题方法。(3)学生口述算式。 3、分析比较,揭示解题思路有的学生用画线段图帮助理解的方法解答;有的学生根据题意直接写出算式。引导学生说出解答这类实际问题时应该注意:(1)知道谁和谁比。(2)知道谁多谁少。(3)知道要求谁。(4)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确定计算方法。 三、拓展应用 1、师生共同游戏,提出要求:老师在黑板上用磁卡片组成数403,学生在桌子上组成另一个数,你告诉大家,你的数比老师的数大几还是小几,其他同学猜一猜你组成一个什么数 。 2、66页第六题信息图 教师谈话:快到六一儿童节了,你想怎样庆祝一下自己的节日?二年级一班的同学开展了向福利院的小朋友献爱心的活动,他们通过什么方式来表示自己的爱心呢? 出示信息图,学生观察。 要求学生独立收集信息,在本子上提出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析问题并解 全班交流。(可能有如下想法) 一组做剪纸123张,二组比一组多做58张,二组做多少张?123+58=181(张) 一组卖剪纸320元,二组卖剪纸200元,一组比二组多卖多少元?(二组比一组少卖多少元?)320200=120(元) 一组卖剪纸320元,二组卖剪纸200元,两组共卖多少元? 320+200=520(元) 154+160=314(元) 115+80=195(元) 154+115=269(元)160+115=275(元) 154+80=234(元) 160+80=240(元)3. 师 生 活 动补充内容一组可以买一种礼物,也可以买任意两种礼物。 115+80=195(元)二组可以买一种礼物,最多能买两种笔。 把18支钢笔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支? 189=2(支)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疑问吗?请提出来。 2、作业:完成66页6题。板书设计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123+58=181(张)403-63=340403-99=302教学反思年级组或备课组长意见 4.课 时 备 课周次 第 课时 累计 课时 年 月 日课题分段统计课型新授课教学设想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能根据生活经验和问题情境主动提出有关分段统计的问题。;学会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并能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积极主动地参与统计活动,能与同伴合作交流,提高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重点难点:体会分段的必要性,学习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掌握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3、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师 生 活 动补充内容 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上体育课吗?上次体育课我们进行了立定跳远测试,并且都做了记录,老师也把大家的成绩都记录下来了,请看大屏幕(出示成绩表1)。看了这个表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我知道了我立定跳远的成绩;我知道了同学的成绩;我知道了成绩最好) 二、提出问题 你觉得自己的成绩怎么样?想不想知道自己的成绩是优秀还是良好?国家对二年级立定跳远是这样规定的。请看屏幕。1.师 生 活 动补充内容谁能说说你的成绩是优秀还是良好?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我的成绩是良好,因为我的成绩在130159之间;我的成绩是优秀,因为我的成绩在160及以上)追问:“100129”是什么意思?“99及99以下”是什么意思?(学生解释每一段的数据范围,引导学生明确四个等级的分段标准。)我们都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成绩是优秀还是良好,那么,通过这些成绩,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可能提出:我们班立定跳远成绩优秀的有多少人?良好、达标、待达标的各有多少人?)师相机板书。那么怎样才能知道优秀的有多少人?良好、达标、待达标的各有多少人呢?(学生可能说出:统计)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统计”的知识。(板书:统计) 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解决红点问题,学习分段整理的方法。(1)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同学们看,表上这么多成绩,大大小小,密密麻麻,怎样才能2.师 生 活 动补充内容又对又快地统计出各有多少人呢?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里讨论讨论。(2)尝试整理,小组交流。同学们有办法了吗?想不想亲自统计?听清要求,把统计的结果填在统计表中。可以独立统计,也可以合作,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谁统计得既对又快。(学生整理数据,教师巡视指导)你是怎样统计的,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说一说,选出你们认为最好的方法,准备班内交流。(3)班内交流,体会方法。谁愿意介绍一下你们组整理的结果和方法?刚才我们一起交流了分段统计的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为什么?师小结:不管哪种方法,只要用起来顺手,统计得又对又快就是好方法。你有什么办法能检查出没有遗漏的同学?(学生可能回答:把各段的人数加起来和全班总人数对照一下)(4)解决问题,解释结果根据刚才统计的结果,谁能回答我们刚才提出的问题?大家看,通过分段统计我们能了解这么多有关立定跳远的信息,在分3. 师 生 活 动补充内容段统计之前,你能一眼看出来吗?为什么?2、解决绿点部分,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1)学生自主统计。同学们用分段统计的方法统计了我们班立定跳远的成绩,你想不想用分段统计的方法统计一下我们班学生的体重?拿出表2,用你喜欢的方法统计。(2)班内交流统计结果。你统计的结果怎样,你是怎样统计的?(3)解释结果。看到这个统计结果,你又有什么发现?板书设计分段统计统计表教学反思年级组或备课组长意见 4.课 时 备 课周次 第 课时 累计 课时 年 月 日课题分段统计课型综合课教学设想1、教学目标:结合真实的情境,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会用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