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手工编织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doc_第1页
浅谈手工编织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doc_第2页
浅谈手工编织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技信息 浅谈手工编织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中原工学院服装学院 李梦洁 胡丹丹 摘 要 伴随着时代的号角,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爱穿戴手工编织的衣物,他们对手工编织品更加感兴趣,生活风 格与品位也不断提升, 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感受着“时尚编织”带来的精神魅力。手工编织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在材质的搭配上 也流行起 , “混搭风”可谓风格各异且各具巧思。 关键词编织 传统工艺 服装设计 1.手工编织艺术的研究背景 现今能巧妙灵活的结合每年国际流行色, 当然黑白是永远的经典, 另外 手工制作工艺在我国民间有着悠久的制作历史, 是中华民族文化 服装廓形由之前的平面化更趋向于立体化, 服装材料也更注重毛线和艺术的瑰宝, 它以其悠久的历史、 精湛的技艺、 丰富的门类、 传世佳作蜚 编绳的综合运用。以中国传统手工编织元素为设计源泉设计时尚服声海内外, 几千年来, 传统手工艺产品始终是代表中华民族的一大特色 装,对提高服装文化附加值、 满足时尚消费需求、 缔造品牌以及开拓国产业。手工编织是将植物的枝条、 茎、 叶、 皮等加工后, 用手工进行编织 际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是中国服装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的工艺。最早产生于原始时期, 它与当时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近几年来, 手工编织的形式更加多样化, 在材质的搭配上也流行起 手工编织大致可以分为手钩、 手织、 手编、手绣这四类。手钩主要 , “混搭风” 可谓风格各异且各具巧思, 如夏凉帽帽顶用麻线钩编, 而帽是用钩针进行钩织的, 大多数钩织作品都是采用 和 “短针” “长针” 等一 檐采用麻布缝制。随着科技的发展, 各种新型元素及装饰品, 如缎带些基本的钩织法做成的。手织主要是用棒针进行编织的, 棒针多用竹 绣、丝线绣、 珠绣、 亮片绣、 绳绣、 毛线绣、 激光镂花绣等不断涌现, 功能子削制而成, 棒针最常见的运用是编织毛衣。另外中国结和十字绣分 性材料的开发和利用对手工编织产业的发展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别是手编和手绣工艺的代表。 用。 在中国, 编织被称为 “经天纬地”承载着人们对生命生生不息的渴 , 4.编织艺术与工艺品文化望。手工编织艺术在不同国家、 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下, 经历着由传统 手工制作工艺美术是生产者的艺术, 它出自民间, 服务于民众, 始文化至现代文化的传承、 交融和演化, 呈现出文化互动时代的繁荣景 终把实用和审美融合于一体, 带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性, 非为纯艺术现象。 象。民间工艺美术植根社会最基层, 在不同的民族、 不同的地域生生不 2.手工编织艺术的象征意义 息,构筑了基础雄厚的大众文化底蕴, 并对其他文化艺术产生过深远的 “中国结” 作为手编的代表, 受到时尚界和广大手工编织爱好者更 影响。 “多的关注和喜爱。中国结” 是由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 推展至汉朝的 编织工艺品按原料划分, 主要有竹编、 藤编、 草编、棕编、 柳编、 麻编仪礼记事, 再演变成今日的装饰手艺。 唐宋时期 (公元 713 世纪) 是 6 大类。编织工艺品的品种主要有日用品、 欣赏品、 家具、 玩具、 鞋帽 5中国文化、 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 “中国结” 被大量地运用于服 类。其中日用品有席 (地席、 、 卧席) 坐垫、 靠垫、 各式提篮 (花篮、 菜篮、饰和器物装饰中, 呈明显的兴起之势。至明清时期 (公元 13681911 、 (花盆套) 箱、 水果篮) 盆套 、 旅游吊床、 (水果盘、 盘 、 面包盘) 门帘、 筐、 , “年) 中国结” 手工艺的发展达到鼎盛阶段, 真正成为流传于民间的艺 灯罩等; 欣赏品有挂屏、 屏风及人物、 动物造型的编织工艺品。编织工术,在诸多日常生活用品上都能见到美丽的花结装饰。 艺品中丰富多彩的图案大多是在编织过程中形成的, 有的编织技法本 “中国结” 是手工编织工艺中的代表工艺品之一, 多用来室内装饰、 身就形成图案花纹。亲友间的馈赠礼物。中国结形式多为上下一致、 左右对称、 正反相同、 编织工艺品在原料、 装饰手法、 色彩、 编织工艺等方面形成了天然、首尾可以互相衔接的完整造型不仅具有造型、 色彩之美, 而且皆因其 朴素、 清新、简练的艺术特色。在原料上, 玉米皮、 麦秸、柳条、 麻等天然形意而得名, 如盘长结、 藻井结、 双钱结等, 体现了我国古代的文化信仰 的浅黄、 浅棕、 乳白等色彩和质地, 给人们以自然素质的美和淳朴的艺及浓郁的宗教色彩, 善、 体现着人们追求真、 美的良好的愿望在新婚的 术享受。如山东柳编的筐、 篓、 篮、 花盆套等, 既呈现柳条典雅的浅棕帖钩上, 装饰一个 , “盘长结” 寓意一对相爱的人永远相随相依, 永不分 色,又体现编织工艺简练, 风格粗犷, 富有天然野趣。在装饰方法上, 编离在佩玉上装饰一个 , “如意结” 引申为称心如意, 万事如意在扇子上 织工艺还运用布贴、 刺绣、 蓝印花布、 绒绣等工艺, 使之更加多彩。在色装饰一 个 , “吉祥结”代表大吉大利, 吉人天相, 祥瑞、 美好; 在剑柄上装 彩上, 编织工艺品大多以乳白、 咖啡、 浅绿、 浅土黄、 灰绿、 浅蓝等中间饰一个 , “法轮结”有如轮黑心行, 弃恶扬善之意。其中 “吉祥结” 盘长 、 “ 色、调和色为主, 并适当在小面积上运用对比色, 取得既调和又对比的结”还被认为是通神灵的法物, 可达到驱邪避灾、 镇凶纳吉、 却阴护阳等 效果, 也显示了典雅、 朴素的艺术特色。在工艺上, 通过运用编织、 缠功效。 扣、钉串等多种技法, 编织成丰富多彩的花纹和造型。虽然麦秸、 玉米 3.手工编织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皮、竹篾、 柳条等原料色泽单一, 但由于编织工艺的多样化, 采用疏密对 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国的服装设计步入正轨, 在告别了文革时期的 比,经纬交叉、 穿插掩压、 粗细对比等手法, 使之在编织平面上形成凹“灰色” 世界及款式上的单调后, 迎来了设计领域的新一轮春天, 并逐步 凸、起伏、 隐现、 虚实的浮雕般的艺术效果, 增添了色彩层次, 同时也显与国际时尚接轨。但国外各种新思潮不断涌入, 随之而来的新思想、 新 示了精巧的手工技艺。观念动摇着我们固有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使服装作品越来越远离手工 5.结论个性。在外来元素和时尚的冲击下, 我们不能一味的创新求异运用高 中国风格的高级时装有一种沉静气质和浓厚底蕴, 在奢华当道、 热科技技术, 而忽略了传统的手工艺。 闹缤纷的伸展台上, 它永远是一道让人流连的美丽风景。当谈及富含 手工编织种类繁多, 主要以人的衣服装饰和由毛线等一些编织物 中国元素的服装款式时, 很多设计师按照固定的思维模式都会自然而编织的帽子围巾手套等物品出现。棒针和钩针是编织的主要工具, 使 然想到旗袍、 马褂、 坎肩以及盘扣、 刺绣等装饰图案。但高明的设计师用棒针可以编织较大而且厚重的织物; 使用钩针则可以编织细腻精美 更注重的却是将现代的生活理念融入设计中, 对传统的款式造型进行的织物, 当然在编织高手的手下, 无论棒针还是钩针都可以织出精美的 重新演绎。因而现代流行的趋势和理念, 有的很明显, 有的很模糊; 有作品。棒针和钩针编织主要以针法和花样为单位组成织物。它们历史 的相互冲突, 有的则界限分明; 有的奇妙, 能振奋人心, 而有的却不足为悠久, 技艺精巧, 花形灵活多变, 在民间得到广泛流传和发展。另外, 现 奇。由于消费市场的变化, 服装设计内涵也在向多元化扩张, 它已是一在的女性已经不满足于购买现成的衣物, 更喜欢独特、 个性的服装, 使 个集现代设计思维方式、 现代设计手法、 现代审美观念、 现代工艺技术用棒针和钩针编织, 可以很好的满足现代女性追求个性的需求。 和现代市场运作为一体的综合系统。 在 2011 年, 编织元素再次席卷而来, 成为时尚界大热潮流符号, 古 伴随着时代的号角,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喜爱穿戴琦Gucci、 迪奥Christian Dior等国际品牌不约而同地用较为繁复的镂 手工编织的衣物, 他们对手工编织品也更加感兴趣。目前, 中国编织爱空编织设计演绎质朴的奢华。Dior 的时尚配件, 用草编织出的包袋、 帽 好者呈逐年上升趋势, 越来越多的女性朋友喜欢编织, 从事编织, 编织 子、腕表等配件再现了中国江南地区自然朴素的生活; 另外, 国内还多 类图书发行也逐年增多, 手工编织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 次举办关于编织方面的时装设计大赛, 例如, 中国针编织时装设计大 泛。就目前而言, 中国是服装制造大国, 但还不是服装设计强国, 中国 赛、威丝曼中国针织时装设计大赛等。在第三届中国针编织时装设计 服装设计师需要着眼世界, 跟进潮流, 引导时尚; 着手国内, 积极运用中 大赛中, 浙江理工大学学生傅兴烨的主题作品 都市风景线 获得一等 国特色手工文化元素, 将中国的历史、 人文气息、 民族精神传递到国际 奖,该系列作品采用解钩主义设计手法, 纯手工棒针钩织, 运用线面关 服装时尚舞台, 是实现中国服装业从制造大国升华至有自己文化特色 系结合经典之中性色彩。获得二等奖的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生王圣 的服装设计强国的有效方式。 伟的作品 , 移植光的记忆 该系列作品采用马海毛、 羊绒混纺毛、 丝光 花色线和趣味性强的皮筋进行编织, 用平针、 花针编织使其变化, 在平 参考文献 面上找立体, 在立体中找变化。这些大赛将传统手工编织运用于服装 1 J 喻英.中国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时尚设计, 以中国传统手工编织元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