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县水保世行贷款项目建设工作情况汇报.doc_第1页
彬县水保世行贷款项目建设工作情况汇报.doc_第2页
彬县水保世行贷款项目建设工作情况汇报.doc_第3页
彬县水保世行贷款项目建设工作情况汇报.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彬县水保世行贷款项目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彬县位于陕西省咸阳市西北部,总面积1185平方公里,辖13个镇3个社区发展中心247个行政村,总人口34.8万人。县境内沟壑纵横,是全国水土流失重点县之一。彬县水保世行贷款项目区总面积1068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915.43平方公里,涉及43条小流域。项目区为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壤侵蚀模数5100(t/km2年),沟壑密度1.2(km/km2),年均降雨量560.6毫米(mm)。该项目于1998年评估立项,1999年启动实施,2004年完成建设任务。项目累计投资7259万元,其中利用世行贷款4659.1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6.56平方公里,其中新修梯田3040.7公顷,建成水浇地276.2公顷,营造乔木林5727.2公顷、经济林6050.4公顷,建成果园7.8公顷,人工种草1530公顷,封育天然林2000公顷,建设中心苗圃1处、中心果库10座、农户果库130座,修筑骨干坝3座、淤地坝10座、谷坊27座、沟头防护工程27公里,新打水窖400眼,建成蔬菜大棚70座、畜棚8000平方米。项目实施中,我县始终坚持做到“五抓”。一是精心组织抓领导。县委、县政府将水保世行贷款项目建设工作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大事来抓,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在项目启动之初,县上就及时成立了彬县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专门负责项目建设的计划下达、勘测规划、组织实施、技术指导、检查验收等工作,各镇、各社区也分别成立了项目建设工作站,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是落实政策抓宣传。县委、县政府研究制定了彬县水保世行贷款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和彬县柿子生产基地建设若干优惠政策,综合运用行政推动、政策调动、利益驱动等措施,大大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投身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县上将宣传工作作为项目实施的先导工程,采取制作电视专题、驻村入户宣讲等手段,并利用彬县信息、彬县要情、彬县农田水利等刊物,大力宣传典型事迹,全面推广先进经验。全县各镇(社区)村组普遍通过召开会议、刷写标语、悬挂横幅、组装宣传车等途径,广泛宣传项目建设的目的、意义和效益,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增强了他们投身项目建设的自觉性。三是因地制宜抓规划。为了保证水保世贷项目实施的整体效果,达到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我县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渠统一规划,工程、生物、耕作措施综合配置,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统筹兼顾,合理布局,保证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每次治理施工前,县项目办都抽调技术骨干深入各流域、各镇(社区),实地勘测,现场规划,真正做到了图、表、实地三对应,从而为项目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是规范建设抓质量。县项目办先后印发了水土保持规范、造林整地技术要点、苗木栽植规范、苗木质量标准等规范性技术资料,对整地标准、育苗要点、苗木质量、栽植技术及工程技术措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项目建设中,县上抽调专业技术干部,实行包流域、包镇(社区)责任制,跟班作业,现场指导,全程提供技术服务。对于发现的质量问题,坚决予以限期弥补和改进,直至完全达标。在植树造林中,县上坚持把提高苗木成活率、保存率放在首位,对乔木林严格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的办法规范栽植;对经济林严格实行“挖坑、修根、蘸浆、植苗、浇水、整盘、点籽、覆膜”八道工序,建立了供苗、验苗、调拨“三卡”制度,千方百计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同时,县上实行县、镇(社区)、村三级质检制度和工地质量验收合格卡制度,有效提高了项目建设的质量。据统计,近年来在遭遇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全县经济林平均成活率达到了95%,乔木林平均成活率均在90%以上。五是强化措施抓管护。为了巩固治理成果,我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狠抓了禁牧管护工作。县政府颁发了关于封山禁牧的通告和彬县柿子生产基地建设林木管护办法,各镇、各社区制定了行之有效的禁牧制度,划定禁牧区域,设立禁牧标志,强行封山禁牧。目前,全县共建设林木管护房219间,落实护林人员387人,刷写禁牧警示标语560多条。同时,县上还成立了护林联防队,各镇(社区)普遍成立了管护巡查队,坚持长期巡回检查,大力查处毁林案件,从而使项目区牛羊放牧现象成为历史,一方治理、多方破坏和边治理、边破坏的问题已不复存在。通过广大干部群众六年来的持续奋战,我县水保世行贷款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项目区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目前,全县林草覆盖率达到30.8%,治理程度由40.31%提高到74.96%,年均减沙12万吨,减沙效益30.4%;全县农村产业结构由项目实施前5:5的粮经二元结构调整为5:3:2的粮经草三元结构,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全县人工种草面积达到7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