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整改情况汇报.doc_第1页
焉耆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整改情况汇报.doc_第2页
焉耆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整改情况汇报.doc_第3页
焉耆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整改情况汇报.doc_第4页
焉耆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整改情况汇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焉耆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整改情况汇报2008年5月30日至6月3日,自治区人民政府“两基”复查验收团对我县 “两基”巩固提高工作进行了为期五天的第二轮复查验收。期间,验收团各位领导和督学们听取了县委、政府关于“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情况的汇报、查阅了县、乡政府及学校的“两基”工作档案、并通过实地考察、点面结合、师生座谈、专访、问卷调查、抽测考试、检查教案等方式,对我县“两基”工作进行了全面的综合性的检查评估,对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建议。为更好地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我们组织相关人员召开四次专题会议,认真研究讨论自治区人民政府“两基”复查验收团的反馈意见,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制定了整改方案,目前,整改工作已基本完成,现将整改工作情况汇报如下:A1普及程度一、问题:1、全县总人口数不正确。2、县自查自评报告未列出验收当年(20072008学年)普及程度8项C级指标数据统计结果。3、县“两基”普及程度统计报表未按要求将政府所在地和农区分类上报统计结果。二、整改结果:1、严格按照自治区“两基”复查验收团的建议,由县政府下文,公安局牵头,统计局、教育局、各乡镇(场)配合,对全县户籍人口数入户进行了调查核实,确保了全县人口数真实、准确、不重、不漏。此项工作已于2008年7月20日完成。2、问题2、问题3在自治区复查验收结束时已整改完成。A2师资水平一、问题:1、专任教师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比例未达到自治区标准100%(现为:小学98.79%,初中96.21%,初中未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17人中有16人持小学教师资格证书在初中任教,这些人员应取得初中教师资格证书。)2、45岁以下民语系专任教师HSK等级合格证书获得率比较低(小学74.92%、初中83.11%)。3、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完成率低(小学60.8%、初中43.87%)。4、按焉耆县最新合编的义务教育段学校编制数1273名计算(小学805、初中468),全县义务教育段学校整体超编294(小学238、初中56);乡村学校的平均班额低于自治区2540人标准(平均班额在25人以下的班数270个、占班级总数的56.6%);县镇学校师生比低于自治区1:19标准(小学1:15、初中1:12.2);乡村学校班师比大于自治区小学1.8、初中3.8的标准(小学2.8、初中4.2);教师资源存在浪费现象。5、全县有代课教师50名(小学32人、初中17人,主要从事“双语”教学);双语教师短缺。二、整改结果:1、严格按自治区标准,由县教育局下文责成未获得相应学段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报名参加了2008年及2009年教师资格认证考试,通过考试全县各中小学所有专任教师已获得相应学段教师资格证书,全县专任教师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比例已达到自治区100%的标准。2、严格按自治区关于民语系专任教师HSK合格证书的规定,由教育局下文规定45岁以下民语系专任教师每两年必须参加国家举办的HSK考试,并获得相应学段的HSK等级合格证书。此项工作正在顺利进行,到2009年9月全县45岁以下民语系专任教师HSK等级合格证书获取率已有较大的提高。3、利用2009年四次教育学、心理学考试的有利时机,组织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的小学、初中参加了考试,使我县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在达到自治区标准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4、严格按自治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规定,在2008年暑假、2009年寒假由教育局教研室组织未按要求完成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师全部参加了自治州和自治区举办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全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完成率已达到100%。5、通过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步伐,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减少学校数和班级数,从而提高乡村学校班额数,降低班师比,减少全县教师用量总数,到2009年8月撤销了除七个星镇中心校以外所有农村学校的初中部,到目前为止全县初中4所、小学7所,并通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尽快做好教育系统教师定岗定编和分流工作,使符合条件的教师退休,解决超编问题,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6、我县使用的自治区“双语”临时编制招聘的教师将根据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停止使用自治区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临时事业编制有关事宜的通知(新教人20095号)规定,于2009年9月1日起停止使用。根据新教传2009109号文件规定,“双语”临时编制招聘教师由自治区统一组织考核,合格人员纳入人才储备编制管理,不合格人员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辞退。A3办学条件一、存在问题:1、乡村学校规模小,办学效益降低。2、教学仪器设备的配备尚未达到国家2006标准配备要求;部分学校体、音、美、劳器材不足;部分学校教学实验专用教室短缺。3、目前,全县有21所学校(含教学点3个)勤工俭学面积达不到自治区规定标准。4、乡村学校校园“四化”建设和场地规划建设比较弱;部分学校教室内无标准的教师讲台,小学生使用的小篮球架配备不足。二、整改结果:1、根据我县中小学现状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目前我县正在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全县中小学将由原来的29所减少为12所。对学校规模,教师队伍,办学条件等进行调整和整合,使我县中小学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从而改变目前学校办学规模小,办学效益低的现状。此项工作将于2009年8月底前完成。焉耆县委、县人民政府已在2009年4月投入439万元,对全县中小学教学实验仪器音、体、美、卫、劳技器材按自治区的标准进行了全面的配置。中小学勤工俭学基地已通过学校布局调整达到自治区标准。部分学校的教师讲台和小篮球架已配置到位。2、城镇中小学的课桌椅和办公桌已全部更新。对于我县实验员的现状,我们已选派我县中小学实验骨干教师参加了自治区的实验员培训,县教育局组织所有中小学实验员进行培训,系统的学习了仪器管理各项制度和各项规定,同时根据中小学实验教学要求开齐开足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建立健全了关于实验仪器的各类帐目,完善和规范了试验教学计划,认真填写和批改了实验通知单、报告单,加强了对各类仪器设备的管理,及时剔除了过时和已损坏的仪器,利用现有仪器设备积极开展了第二课堂活动。我县于2009年4月购置了64000册图书,充实到了各学校图书室,各学校图书已达标。A4教育经费A4指标的问题和整改措施问题:1、焉耆县2005年预算内教育拨款增长幅度低于财政总支出增长幅度5.43个百分点,要达到2005年至2007年三年的预算内教育拨款的增长幅度均高于财政总支出的增长幅度,需补拨630.2万元。整改结果:该欠拨资金630.2万元于2007年年底前拨付到位。问题:2、焉耆县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县机动财力用于教育、城市教育费附加、人民教育基金存在少拨、欠征和违规使用问题。整改结果:(1)欠拨财政转移支付资金292万元,其中100万元已于2008年6月2日自治区验收期间补拨到位,剩余192万元已于2009年4月24日补拨到位。(2)县机动财力用于教育、教育费附加、人民教育基金,少拨、违规使用的资金299.85万元,已于2008年6月2日和2009年4月24日分别补拨到位。(3)欠征教育费附加,税务部门在规定时间内予以稽查。属政策免征的进行核实,其余漏征部分予以及时补征并拨付教育,目前已进一步加大城镇教育费附加的征缴工作力度,确保全额征收。A5管理与质量一、存在问题:1、县、乡学校对建立家长学校、开展社区教育工作认识不到位,有误区。2、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开展的不深入,缺乏教研部门的引领。社区教育、学校社会实践等各项活动,只有教师的小结,没有学校的整体计划和总结;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不深入,教师对怎样开展培优补差、校本教研工作、认识不是十分清楚,达不到新课改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二、整改结果:1、教育局教研室于2008年暑假组织对校长和学校中层干部进行了系统培训,对建立家长学校、开展社区教育工作进行专题讲座,澄清了认识上的误区。并由县文明办、教育局、妇联、团委、关工委、少工委共同下文,抓好家长学校和社区教育(包括居委会和村委会均参与)的落实工作。此项工作已经基本完成。2、教育局教研室针对学校教科研工作缺乏引领的问题,已经制定了面向全县教育科研工作的计划,加强了对全县各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引领。在2008年8月开学前,教育局要求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作出开展社区教育、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并制定新学期开展社区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的计划。教育局教研室认真落实校本教研活动计划,用汉维语言举办了4次校本教研、教学反思等专题辅导讲座,同时教研员按片区、按乡镇责任倒人,抓好学校教科研工作。进一步加大了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培训力度。指导和帮助教师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努力使教育教学面向每一位学生,加强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使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行为方式符合新课程理念,从而达到新课改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教育局教研室在2008年暑假的校长和学校中层干部培训班的培训内容中进行了教育法规、学籍管理办法、学校办学规模及班额、学生数计算师生比、班师比、教学常规等内容的专题讲座,使校长和中层以上领导真正成为业务上的领导和管理上的行家。 A6扫盲工作一、存在问题:1、“两基”复验以来,焉耆县扫盲工作力度不够,减少了成教专干数量,导致档案资料不全,统计数据相互矛盾,不准确。2、经费投入未达到自治区规定的标准,特别是教育事业费对成人教育的支出很少,比例也不达标。 二、整改结果:1、由县编委下文确定了扫盲专干编制,县教育局从各乡镇学校选拔年富力强,会微机操作、责任心强、头脑灵活的教师充实到了成教专干队伍中来,接替成教工作,对老成教专干进行调整。所配备的成教专干工作地点在乡镇中心学校,保质保量做好了成人教育工作。2、(1)县财政每年把扫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分批拨付乡政府,用于扫盲支出。(2)县财政把成教经费纳入部门预算。成教经费的计算是上年教育事业费的2%,分批次拨付教育,专项用于成人教育。总之,我县的“两基”巩固提高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进一步确立基础教育在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