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课件第二章_第1页
大学物理课件第二章_第2页
大学物理课件第二章_第3页
大学物理课件第二章_第4页
大学物理课件第二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流体力学基础 尚亮物理工程学院光电信息教研室 Tel 0537 5050791Email shliang 问题 什么是流体 答案 具有流动性的物体称为流体例如 水 空气 水蒸气 地下石油 含泥沙的江水 血液 高温等离子体等等理论基础 牛顿运动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热力学定律 分子运动理论 宏观电动力学理论 研究流体本身的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 以及流体与相邻固体界壁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流体力学建立的基础 水动力学 伯努利 1738年 空气动力学 1880年 1935年以后 建立统一体系 即流体力学 关于流体力学 1 流体力学的发展简史 五个阶段 流体 水 静力学理想流体力学流体动力学计算流体力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生物流变学 第一节流体力学简介 一 流体静力学 观察 阿基米德 B C 278 212 浮力定律 液体平衡理论 达 芬奇 1452 1519年 液体压力的概念 连通器原理 帕斯卡 1623 1662 阐明了静水压力及液体压强的传递 牛顿 1643 1727 是第一个研究流体力学的人1687年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中讨论了流体的阻力 波浪运动等内容 但没有建立起流体动理学的理论基础 法国数学家 水利工程师皮托发明了测量流速的皮托管 达朗贝尔为流体力学成为一门学科奠定了基础 1752年 第一次用微分方程表示场 提出了 达朗贝尔原理 虽然存在一些问题 但他第一次提出了流体速度和加速度分量的概念 证实了阻力同物体运动速度之间的平方关系 瑞士的欧拉在其名著 流体运动的一般原理 中 提出理想流体概念把牛顿第二定律应用到无黏性流体微团 建立了理想流体基本微分方程 欧拉方程和连续方程同时提出了速度势的概念 流体力学的创始人之一 瑞士数学家丹尼尔 伯努利在其名著 流体动力学 中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了流体的流动问题 以供水管道中流动的水为研究对象 得到了描述流体定常运动下的流速 压力 管道高程之间关系的伯努利方程 流体动力学的基本方程 流体力学之父 欧拉方程和伯努利方程的建立 是流体动力学作为一个分支学科建立的标志 从此开始了用微分方程和实验测量进行流体运动定量研究的阶段 此后 法国的拉格朗日和德国的赫姆霍兹分别进行了流体的无旋和涡旋运动研究 但是 在以上研究中 流体的黏性并不起重要作用 即只考虑的是无黏 非黏性 流体 以致无法阐明黏性流体中的各种效应 三 流体动力学 理论与实验结合 1822年 法国工程师纳维 Navier 建立了黏性流体的基本运动方程1845年 英国数学家 物理学家斯托克斯 Stokes 以更合理的基础导出了这个方程 从而提出了著名的N S方程 奠定了流体动力学的理论基础 1904 1921年 普朗特学派逐渐简化了N S方程 建立了边界层理论 能实际计算简单情形下 边界层内流动状态和流体同固体间的黏性力 随着飞机的出现对空气动力学发展的促进 以儒科夫斯基 恰普雷金 普朗克等为代表的科学家 开创了以无黏不可压缩流体位势流理论为基础的机翼理论 阐明了机翼怎样会受到举力 从而空气能把很重的飞机托上天空 机翼理论和边界层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是流体力学的一次重大进展 它使无黏流体理论同黏性流体的边界层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 钱学森 1911 2009 男 浙江省杭州市人 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 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加州理工学院教授 被誉为 中国航天之父 中国导弹之父 火箭之王 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 代表作 工程控制论 物理力学讲义 星际航行概论 论系统工程 详细年表 部分 1935年留学美国 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1936年获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 后转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 师从冯 卡门教授1939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 数学博士学位1943年任加州理工学院助理教授1945年任加州理工学院副教授1947年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1949年任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 教授1954年 工程控制论 英文版出版 后有俄 德 中文版问世1955年回国 一九五六年 参与筹备组建中国导弹航空科学研究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 受命负责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 导弹研究机构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并兼任院长 一九五六年 设立空气动力研究室 组建了中国第一个空气动力学专业研究机构 一九六 年二月 指导设计的中国第一枚液体探空火箭发射成功 一九六 年十一月 协助聂荣臻成功组织了中国第一枚近程地地导弹发射试验 一九六四年六月 作为发射场最高技术负责人 同现场总指挥张爱萍一起组织指挥了中国第一枚改进后的中近程地地导弹飞行试验 一九六六年十月 作为技术总负责人 协助聂荣臻组织实施了中国首次导弹与原子弹 两弹结合 试验 一九七 年四月 牵头组织实施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任务 一九七一年三月 组织完成 实践一号 卫星发射试验 首次获得中国空间环境探测数据 为中国研制应用卫星 通信卫星积累了经验 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六年 领导设计制造了中国第一艘核动力潜艇 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六年 指挥成功发射了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 一九八 年五月 一九八二年十月 一九八四年四月 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洲际导弹第一次全程飞行 潜艇水下发射导弹和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发射任务 主要科学贡献应用力学 在应用力学的空气动力学方面和固体力学方面都做过开拓性的工作 与冯 卡门合作进行的可压缩边界层的研究 揭示了这一领域的一些温度变化情况 创立了卡门 钱学森方法 与郭永怀合作最早在跨声速流动问题中引入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 喷气推进 火箭 与航天技术 在40年代提出并实现了火箭助推起飞装置 JATO 使飞机跑道距离缩短 在1949年提出了火箭旅客飞机概念和关于核火箭的设想 在1953年研究了行星际飞行理论的可能性 在1962年出版的 星际航行概论 中 提出了用一架装有喷气发动机的大飞机作为第一级运载工具 用一架装有火箭发动机的飞机作为第二级运载工具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概念 物理力学 1946年将稀薄气体的物理 化学和力学特性结合起来的研究 是先驱性的工作 1953年 他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 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特性 改变过去只靠实验测定力学性质的方法 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 并开拓了高温高压的新领域 1961年他编著的 物理力学讲义 正式出版 工程控制论系统科学与工程思维科学 人工智能 我的事业在中国 我的成就在中国 我的归宿在中国 难道搞科学的人只需要数据和公式吗 搞科学的人同样需要有灵感 而我的灵感 许多就是从艺术中悟出来的 常常是最后一把钥匙打开了神殿门不要失去信心 只要坚持不懈 就终会有成果的 正确的结果 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 没有大量错误作台阶 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座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完善 各种数值计算方法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流体力学中 形成了计算流体力学这一新的分支学科 例如 有限元法 有限差分法等等 四 计算流体力学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 流体力学与其他学科互相交叉渗透 形成新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 例如 物理 化学流体动力学 磁流体力学 生物流变学等等 五 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空气动力学和气体动力学航空航天事业渗流力学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 地下水的开发利用 土壤盐碱化的防治 化工中的浓缩 分离和多孔过滤等物理 化学流体动力学有化学反应和热能变化的流体力学问题 如燃烧 2 流体力学的研究内容 气体动力学形成的爆炸力学爆炸波多相流体力学沙漠迁移 河流泥沙运动 管道中煤粉输送 化工中气体催化剂的运动等等离子体动力学和电磁流体力学受控热核反应 磁流体发电等 环境流体力学风对建筑物 桥梁 电缆等的作用 废气和废水的排放造成环境污染 河床冲刷迁移和海岸遭受侵蚀生物流变学人体或动 植物中有关的流体力学问题 例如 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 心 肺 肾中的生理流体运动和植物中营养液的输送 鸟类在空中的飞翔 动物在水中的游动等 3 流体力学研究方法一 现场观测 观察 对自然界固有的流动现象或已有工程的全尺寸流动现象 利用各种仪器进行系统观测 从而总结出流体运动的规律 并借以预测流动现象的演变 如过去天气的观测和预报 现场流动现象的发生往往不能控制 发生条件几乎不可能完全重复出现 影响到对流动现象和规律的研究 现场观测还要花费大量物力 财力和人力 二 实验室模拟 模型实验 根据理论指导 把研究对象的尺度改变 放大或缩小 以便能安排实验 有些流动现象难于靠理论计算解决 有的则不可能做原型实验 成本太高或规模太大 这时 根据模型实验所得的数据可以用像换算单位制那样的简单算法求出原型的数据 可以对还没有出现的事物 没有发生的现象 如待设计的工程 机械等 进行观察 使之得到改进 三 理论分析利用数学分析的手段 研究流体的运动 解释已知的现象 预测可能发生的结果 建立 力学模型 连续介质 牛顿流体 不可压缩流体 理想流体 平面流动等 针对流体运动的特点 用数学语言将质量守恒 动量守恒 能量守恒等定律表达出来 得到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组求解方程组 结合具体流动 解释解的物理含义和流动机理 将理论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