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剪力墙结构模板施工方案.doc_第1页
框架剪力墙结构模板施工方案.doc_第2页
框架剪力墙结构模板施工方案.doc_第3页
框架剪力墙结构模板施工方案.doc_第4页
框架剪力墙结构模板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模 板 施 工 方 案一、编制依据:1、设计图纸;2、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标准JGJ80-91;5、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2001;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本工程为*项目,建设地点位于*,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地下一层为戊类库房及设备用房; 一二层裙房为商业;319层为单元式住宅。建筑高度为59.55米。地下防水为一级,屋面防水为级。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建筑防火类别为一类,建筑工程等级为一级;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设计抗震烈度为7度。结构体系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质量要求:本工程要求质量为合格标准。要求工期:2012年4月1日开工,2013年11月30日竣工。总工期485天(日历日)。三、模板施工的总体布置:1、考虑到本工程的工期十分紧张,因此要求一次性保证三层(标准层)模板和脚手架工具的投入量以及最少150名技术熟练的模板工。2、墙、柱、梁及板采用15mm18mm厚覆膜竹胶合板,支撑系统选用483.5mm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四、材料要求:(一)、进场模板质量标准1、模板要求(1)技术性能必须符合相关质量标准(通过收存、检查进场竹胶板出厂合格证和检测报告来检验)。(2)外观质量检查标准(通过观察检查)。任意部位不得有腐朽、霉斑、鼓泡。a、公称幅面内不得有板边缺损。b、每m2单板脱胶0.001 m2。c、每m2污染面积0.005m2。d、每400mm2最大凹陷深度1 mm,且1个。(3)规格尺寸标准序号项 目偏差标准1厚 度=12 mm0.8 mm=15 mm1.0 mm2长、宽3 mm3对角线长度差5 mm4翘曲度1.0 %厚度检测方法:用钢卷尺在距板边20 mm处,长短边分别测3点、1点,取8点平均值;各侧点与平均值差为偏差。长、宽检测方法:用钢卷尺在距板边100mm处分别测量每张板长、宽各2点,取平均值。对角线差检测方法:用钢卷尺测量两对角线之差。翘曲度检测方法:用钢直尺量对角线长度,并用斜形塞尺(或钢卷尺)量钢直尺与板面间最大弦高,后者与前者的比值为翘曲度。(二)、构配件要求1、钢管的检查与验收(1)脚手架杆件严禁钢木混搭,本工程使用483.5mm的钢管。钢管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钢管上严禁打孔。(2)旧钢管的表面锈蚀深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当锈蚀深度超过规定值时不得使用,钢管外径、壁厚、端面、弯曲变形符合规范规定,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3)钢管的最大长度宜为:横向水平杆2.2m、其它杆件6m。2、扣件的验收(1)新扣件要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扣件为采用可锻铸铁制作,其材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2)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3)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3、U型卡应采用冷作工艺成型,其卡口弹性夹紧力不小于1500N。五、模板配置质量的规范要求: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项次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柱、墙、梁轴线位置3mm尺量检查2底模上的表面标高+25mm用水准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3柱、墙、梁截面尺寸+25mm尺量检查4每层垂直度3mm用2米托线板检查5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mm尺量检查6表面平整度5mm用2米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2、模板上的预埋件和留洞均不得遗漏,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其允许偏差见下表规定。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项次项 目允许偏差(mm)1预埋件中心线位移32预埋管、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置33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2外露长度10 04中心线位置预留洞10截面内部尺寸10 03.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4m,模板应起拱,起拱高度宜为全跨的13。六、施工方法:1、 一般规定:a.模板安装前充分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明确预留孔洞及埋件位置、尺寸、标高等。b.事前进行模板结构设计,以保证模板体系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c.模板按图纸要求的形状、尺寸进行安装,模板间缝隙要严密,防止漏浆。d.支架及脚手架支撑在原始地面时,将地面夯实且加设钢垫板或通长50mm木板。e.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清理干净且涂刷隔离剂,隔离剂涂刷均匀,不漏刷。f.安装前清扫模内杂物,必要时留清扫口以备检查。2、墙模板安装支模流程:搭设剪力墙内侧模板双排脚手架脚手架验收支内侧模板(穿对拉螺杆)搭剪力墙外侧双排脚手架验收钢筋隐检支外侧模板模板验收搭设砼浇筑运输道和平台浇筑砼养护(强度达到要求)按从高到低、由上到下的顺序逐层拆模。3、梁模板安装a.弹线支立柱调整标高安装梁底模绑梁钢筋安装侧模办预检。b.柱子拆模后在混凝土上弹出轴线和水平线。c.安装梁钢支柱之前(如土地面必须夯实),支柱下垫通长脚手板。梁支柱采用双排,当梁截面较大时可采用双排或多排,支柱的间距应由模板设计规定,一般情况下,间距以60100cm为宜。支柱上面垫10cm方木,支柱双向加剪刀撑和水平拉杆,离地20cm 设一道扫地杆,以上每隔1.2m设一道。d.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板,并拉线找直,梁底板应起拱,当梁跨度等于或大于4m时,梁底板按设计计算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e.绑扎梁钢筋,经检查合格后办理隐检,并清除杂物,安装侧模板,把两侧模板与底板用U型卡连接。f.用梁托架或三角架支撑固定梁侧模板。龙骨间距应由模板设计规定,一般情况下宜为75cm,梁模板上口用定型卡子固定。当梁高超过60cm,加穿梁螺栓加固。g.安装后校正梁中线、标高、断面尺寸。将梁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检查合格后办预检。4、楼板模板安装a.工艺流程:加垫木支立柱加立杆的水平拉杆安主次龙骨铺模板校正标高办预检。b.立杆下垫通长50mm厚木脚手板,采用多层支架支模时,做到支柱垂直,上下层支柱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c.从边跨一侧开始安装,先安第一排支柱和龙骨,临时固定;再安第二排支柱和龙骨,依次逐排安装。支柱与龙骨间距应根据模板设计规定。一般支柱间距为80120cm,主龙骨间距为60120cm,次龙骨间距为4060cm。d.调节支柱高度,将大龙骨找平。e.铺定型组合钢模板块:可从一侧开始铺,每两块板间边肋用U型卡连接,U型卡安装间距一般不大于30cm(即每隔一孔插一个)。每个U型卡卡紧方向应正反相间,不要安在同一方向。楼板在大面积上均采用大尺寸的定型组合钢模板块,在拼缝处可用窄尺寸的拼缝模板或木板代替,但均做到拼缝严密。f.平台板铺完后,用水平仪测量模板标高,进行校正,并用靠尺找平。g.标高校完后,支柱之间加水平拉杆,根据支柱高度决定水平拉杆设几道。一般情况下离地面2030cm处一道,往上纵横方向每隔1.6m左右一道,并经常检查,保证完整牢固。5、柱模板安装工艺流程按弹好的柱子边线每边放大250300搭设井字架在各柱的支模井子架之间搭设双排架将井字架互相连接(按规定设剪刀撑)清理柱根按由下到上的顺序逐层拼装模板,要求每拼装一层即夹固较正验收(合格)浇筑砼养护,同时对柱间双排架按梁支撑架要求进行整理。6、楼梯支模a.底板采用竹胶模板,48钢管纵横锚固,并与支撑形成整体稳定性,踏步采用刨光木板支模,并用方木杆进行拉接锚固。 b.支模前要进行详细核查标高,设定标准等,全部支模完,再进行复核,保证误差在规范允许内。七、模板拆除的规范要求:1.非承重模板(柱、墙、梁侧模)拆除时结构混凝土强度不宜低于1.2Mpa。承重模板(梁、板底模)的拆除时间严格按下表执行结构名称结构跨度(米)达到混凝土标准强度的百分比(%)板2502,8758100梁8758100悬臂构件1003.拆模顺序为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4.拆除跨度较大的梁底模时,应从跨中开始,分别向两端拆。5.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过急,拆下来的钢模板要逐块递下来,不得抛掷,并及时清理模板表面湖涂刷隔离剂,按规格分类码放整齐。6、楼板、梁模板拆除a.先拆梁侧帮模,再拆楼板模板,拆楼板模板先拆掉水平拉杆,然后拆除支柱,每根龙骨留12根支柱暂不拆。b.操作人员站在已拆除的空隙处,拆去近旁余下的支柱,使其龙骨自由坠落。c.用钩子将模板钩下,等该段模板全部脱模后,集中运出,集中堆放。d.楼层较高,支模采用双层排架时,先拆上层排架,使龙骨和模板落在底层排架上,上层钢模全部运出后,再拆底层排架。e.有穿墙螺栓者,先拆掉穿墙螺栓和梁托架,再拆除梁底模。7、墙模板拆除:(1)拆模流程:在内侧支承架上铺好跳板按从下至上的顺序依次松开内模对拉螺杆上的螺帽将拆下的外椤钢管及料具运走(要求随拆下随运走,不得倚靠在支承架上按从上至下的顺序依次拆除内椤钢管(要求每拆完一层模板的内椤就开始拆除该层模板,禁止拆完内椤再拆模板的做法,钢管随拆随运走)拆除该层模板再拆下一层内钢椤和模板直至全部拆完检查砼质量(合格)拆除内支承架、运输道及操作平台支梁板模梁板钢筋绑扎浇梁板砼养护按相同要求及顺序拆除外侧模板(要注意的是,外侧支承架应在全部剪力墙施工完毕后最后拆除,保留期间必须使架体与砼墙可靠连接)。 (2)先拆除穿墙螺栓等附件,再拆除拉杆或斜撑,用撬杆撬动模板,使模板离开墙体,即可把模板运走。(3)拆摸时要做好成品及料具保护,不得损伤砼表面及棱角,拆下的料具依次传递,要轻拿轻放,禁止抛扔或任其自由坠落。(4)在剪力墙的端部,内钢椤的悬挑长度不得大于240mm,当端部悬挑长度大于240时应增加对拉螺栓。8、柱拆模流程 按从下至上顺序松开对拉螺栓的螺帽和“3”型扣拆除外钢楞按从上至下顺序拆除柱箍和模板清理模板(注意:井字架要求保留不拆除)。双排架不拆,按梁支撑的要求加立杆和剪刀撑做为梁底支撑架。9、侧模板(包括柱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楞角不因拆除模板受损坏,方可拆除。板与梁拆模强度如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10、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粘连物,涂刷脱模剂,拆下的扣件及时集中收集管理。11、拆模时严禁模板直接从高处往下扔,以防止模板变形损坏。12、楼梯的模板拆除:模板优先整体拆除,便于整体转移后,重复进行整体安装。 八、模板的工艺要求及计算示例:(一)、墙模板设计计算1、墙模板基本参数:按地下室剪力墙最大截面和浇注高度计算计算断面为:宽度400mm,高度4550mm,两侧楼板厚度160mm。模板面板采用木模板,小钢模主要类型宽度300mm板面厚度2.50mm。外龙骨间距400mm,外龙骨采用双钢管48mm3.5mm。对拉螺栓布置6道,在断面内水平间距350+800+700+800+700+800mm,断面跨度方向间距400mm,直径18mm。 模板组装示意图2、墙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 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5.700h;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3.500m/h;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3.500m;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64.750kN/m2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64.750kN/m2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 4.000kN/m2。3、墙模板面板的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简支梁计算。面板的计算宽度取小钢模宽度0.30m。荷载计算值 q = 1.264.7500.300+1.44.0000.300=24.990kN/m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5.940cm3 I=26.970cm4(1)抗弯强度计算:f = M / W f其中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215.00N/mm2; M = 0.125ql2 其中 q 荷载设计值(kN/m);经计算得到 M = 0.125(1.219.425+1.41.200)0.4000.400=0.500kN.m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50010001000/5940=84.141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f,满足要求!(2)挠度计算 v = 5.000ql4 / 384EI v = l / 400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5.00019.4254004/(100206000269700)=0.117mm。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400.0/400,满足要求!4、墙模板龙骨的计算外龙骨承受内龙骨传递的荷载,按照集中荷载下连续梁计算。外龙骨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横向支撑钢管传递力。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支撑钢管弯矩图(kN.m)支撑钢管变形图(mm) 支撑钢管剪力图(kN)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max=2.040kN.m最大变形 vmax=1.161mm最大支座力 Qmax=25.722kN抗弯计算强度 f=2.040106/10160000.0=200.79N/mm2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8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5、对拉螺栓的计算 计算公式: N N = fA 其中 N 对拉螺栓所受的拉力; A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 (mm2); f 对拉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N/mm2; 对拉螺栓的直径(mm): 18 对拉螺栓有效直径(mm): 15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mm2): A = 174.000 对拉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kN): N = 29.580 对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kN): N = 25.722 对拉螺栓强度验算满足要求!(二)、梁模板计算:按最大梁900400mm进行计算。1、梁侧模板基本参数计算断面宽度400mm,高度900mm,两侧楼板高度160mm。模板面板采用木模板,模板主要类型厚度18mm。外龙骨采用双钢管48mm3.5mm。对拉螺栓布置2道,在断面内水平间距150+600mm,断面跨度方向间距700mm,直径12mm。 模板组装示意图 2、梁侧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 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5.700h; 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3.500m/h;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1.100m; 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26.400kN/m2 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26.400kN/m2 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 4.000kN/m2。3、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外龙骨支撑连续梁计算。 面板的计算宽度取小钢模宽度0.30m。 荷载计算值 q = 1.226.4000.300+1.44.0000.300=11.184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5.940cm3 I=26.970cm4计算简图弯矩图(kN.m)剪力图(kN)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1=0.000kN;N2=5.033kN;N3=5.033kN;N4=0.000kN 最大弯矩 M = 0.377kN.m 最大变形 V = 0.2mm(1)抗弯强度计算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37710001000/5940=63.468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取215.00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f,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3355.0/(2300.0002.500)=4.839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25.00N/mm;抗剪强度验算 T T,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232mm;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600.0/250,满足要求!4、梁侧模板龙骨的计算外龙骨承受内龙骨传递的荷载,按照集中荷载下连续梁计算。外龙骨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横向支撑钢管传递力。支撑钢管计算简图支撑钢管弯矩图(kN.m)支撑钢管变形图(mm)支撑钢管剪力图(kN)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max=0.838kN.m 最大变形 vmax=0.487mm 最大支座力 Qmax=12.701kN 抗弯计算强度 f=0.838106/10160000.0=82.48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7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5、对拉螺栓的计算 计算公式: N N = fA 其中 N 对拉螺栓所受的拉力; A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 (mm2); f 对拉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N/mm2; 对拉螺栓的直径(mm): 12 对拉螺栓有效直径(mm): 10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mm2): A = 76.000 对拉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kN): N = 12.920 对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kN): N = 12.701 对拉螺栓强度验算满足要求!(三)梁模板扣件钢管支撑架计算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4.550米,基本尺寸为:梁截面 BD=400mm900mm,梁支撑立杆的横距(跨度方向) l=1.20米,立杆的步距 h=1.20米,图1 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计算中考虑梁两侧部分楼板混凝土荷载以集中力方式向下传递。集中力大小为 F = 1.225.0000.2001.0000.500=3.000kN。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 1、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简支梁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 q1 = 25.0001.1000.400+0.3500.400=11.140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 = (4.000+45.000)0.400=19.600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5.940cm3 I=26.970cm4 (1)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f 其中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215.00N/mm2; M = 0.125ql2 其中 q 荷载设计值(kN/m); 经计算得到 M = 0.125(1.211.140+1.419.600)0.5000.500=1.275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1.27510001000/5940=214.689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f,满足要求! (2)挠度计算 v = 5.000ql4 / 384EI v = l / 400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5.00011.1405004/(100206000269700)=0.163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500.0/400,满足要求! 2、梁底支撑钢管的计算 作用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 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1 = 25.0001.1000.500=13.750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2 = 0.3500.500(21.100+0.400)/0.400=1.138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P1 = (45.000+4.000)0.4000.500=9.800kN 均布荷载 q = 1.213.750+1.21.138=17.865kN/m 集中荷载 P = 1.49.800=13.720kN 纵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横向支撑钢管传递力。支撑钢管计算简图支撑钢管弯矩图(kN.m)支撑钢管变形图(mm)支撑钢管剪力图(kN)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max=0.390kN.m 最大变形 vmax=0.109mm 最大支座力 Qmax=23.204kN 抗弯计算强度 f=0.390106/5080.0=76.75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8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3、梁底横向钢管计算 横向钢管只起构造作用,通过扣件连接到立杆。 4、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 Rc 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kN; 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23.20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不满足要求,可以考虑采用双扣件! 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40-65N.m时,试验表明:单扣件在12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8.0kN; 双扣件在20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12.0kN。 5、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 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 N1=23.20kN (已经包括组合系数1.4)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 1.20.1494.500=0.804kN N = 23.204+0.804=24.008kN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 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58 A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89 W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5.08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l0 计算长度 (m);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由公式(1)或(2)计算 l0 = k1uh (1) l0 = (h+2a) (2) k1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1.167; u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取u = 1.75 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00m; 公式(1)的计算结果: = 168.85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 公式(2)的计算结果: = 65.56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 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公式(3)计算 l0 = k1k2(h+2a) (3) k2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2取值为1.014; 公式(3)的计算结果: = 73.61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 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存在安全隐患。 6、梁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 (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 a.梁板模板高支撑架可以根据设计荷载采用单立杆或双立杆; b.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刚度; c.梁和楼板荷载相差较大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杆间距,但只宜在一个方向变距、而另一个方向不变。(2).立杆步距的设计: a.当架体构造荷载在立杆不同高度轴力变化不大时,可以采用等步距设置; b.当中部有加强层或支架很高,轴力沿高度分布变化较大,可采用下小上大的变步距设置,但变化不要过多; c.高支撑架步距以0.9-1.5m为宜,不宜超过1.5m。 (3).整体性构造层的设计: a.当支撑架高度20m或横向高宽比6时,需要设置整体性单或双水平加强层; b.单水平加强层可以每4-6米沿水平结构层设置水平斜杆或剪刀撑,且须与立杆连接,设置斜杆层数要大于水平框格总数的1/3; c.双水平加强层在支撑架的顶部和中部每隔10-15m设置,四周和中部每10-15m设竖向斜杆,使其具有较大刚度和变形约束的空间结构层; d.在任何情况下,高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扫地杆的设置层)必须设水平加强层。 (4).剪刀撑的设计: a.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足立面满设剪刀撑; b.中部可根据需要并依构架框格的大小,每隔10-15m设置。 (5).顶部支撑点的设计: a.最好在立杆顶部设置支托板,其距离支架顶层横杆的高度不宜大于400mm;顶部支撑点位于顶层横杆时,应靠近立杆,且不宜大于200mm; b.支撑横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应进行抗滑验算,当设计荷载N12kN时,可用双扣件;大于12kN时应用顶托方式。 (6).支撑架搭设的要求: a.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 b.确保立杆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 c.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 d.地基支座的设计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7).施工使用的要求: a.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最好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 b.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 c.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四)、楼板模板支架计算书 模板支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计算参数: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4.55米,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 b=0.60米,立杆的横距 l=0.50米,立杆的步距 h=1.20米。面板为18厚胶合板,板底为80100的方木。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图1 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1、模板面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受力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静荷载标准值 q1 = 25.0000.2000.600+0.3500.600=3.210kN/m活荷载标准值 q2 = (4.000+30.000)0.600=20.400kN/m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60.001.201.20/6 = 14.40cm3; I = 60.001.201.201.20/12 = 8.64cm4; (1)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f 其中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35.00N/mm2; M = 0.100ql2 其中 q 荷载设计值(kN/m); 经计算得到 M = 0.100(1.23.210+1.420.400)0.3000.300=0.292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29210001000/14400=20.258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T = 3Q/2bh T 其中最大剪力 Q=0.600(1.23.210+1.420.400)0.300=5.834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5834.0/(2600.00012.000)=1.215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60N/mm2,抗剪强度验算 T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v = 0.677ql4 / 100EI v = l / 250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6773.2103004/(100450086400)=0.453mm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300.0/250,满足要求! 2、模板支撑木方的计算 木方按照均布荷载下三跨连续梁计算。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1 = 25.0000.2000.300=1.500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12 = 0.3500.300=0.105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q2 = (30.000+4.000)0.300=10.200kN/m 静荷载 q1 = 1.21.500+1.20.105=1.926kN/m 活荷载 q2 = 1.410.200=14.280kN/m 2.木方的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9.724/0.600=16.206kN/m 最大弯矩 M = 0.1ql2=0.116.210.600.60=0.583kN.m 最大剪力 Q=0.60.60016.206=5.834kN 最大支座力 N=1.10.60016.206=10.696kN 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10.008.008.00/6 = 106.67cm3; I = 10.008.008.008.00/12 = 426.67cm4; (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0.583106/106666.7=5.47N/mm2 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7.0N/mm2,满足要求! (2)木方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Q = 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 = 3Q/2bh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5834/(210080)=1.094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60N/mm2 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木方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 =0.6771.605600.04/(10010000.004266667.0)=0.033mm 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600.0/250,满足要求! 3、板底支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木方支撑传递力。支撑钢管计算简图支撑钢管弯矩图(kN.m)支撑钢管变形图(mm)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max=0.924kN.m 最大变形 vmax=0.467mm 最大支座力 Qmax=18.962kN 抗弯计算强度 f=0.924106/5080.0=181.92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5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4、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 Rc 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kN; 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18.96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不满足要求,可以考虑采用双扣件! 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40-65N.m时,试验表明:单扣件在12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8.0kN; 双扣件在20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12.0kN。 5、模板支架荷载标准值(立杆轴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的自重(kN): NG1 = 0.1494.500=0.670kN (2)模板的自重(kN): NG2 = 0.3500.6000.500=0.105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 = 25.0000.2000.6000.500=1.500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 2.275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30.000+4.000)0.6000.500=10.200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G + 1.4NQ 6、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kN);N = 17.01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 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58 A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89 W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5.08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l0 计算长度 (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