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畜牧科技示范园道路工程设计说明.doc_第1页
现代畜牧科技示范园道路工程设计说明.doc_第2页
现代畜牧科技示范园道路工程设计说明.doc_第3页
现代畜牧科技示范园道路工程设计说明.doc_第4页
现代畜牧科技示范园道路工程设计说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畜牧科技示范园道路工程设计说明第一章 设计依据一、设计依据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GJJ37-90);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4、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11-94);5、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8-97);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8、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JTJ017-96);9、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10、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1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12、现代畜牧科技示范园总体规划图;第二章 工程概况该道路系统属于示范园内部道路,仅供示范园内部使用,通行车辆一般为小型车辆,同时也需要满足大巴车的通过。该示范园位于泰州市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内,整个园区内现大多为农田,并有部分河道,原状平均地面平面标高为1.55米。园区内的河道,主要为防洪和景观要求,故从经济实用和美观等方面综合考虑,采用多处桥梁方案和部分管涵方案,桥梁、管涵施工图设计以及挡墙待后设计。第三章 设计概要一、技术标准根据园区道路系统的使用要求,按照城市支路的标准进行设计。设计时速:V=30公里/小时路面面层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载荷标准:BZZ-100。路面使用年限:15年设防烈度:7度路面抗滑标准:摆式仪测定值F0=47-50、F=37-40;构造深度TD=0.4-0.6,石料磨光值PSV=37-40;二、路线设计1、路线平面整个园区道路平面根据园区总体规划确定,详见道路平面图,道路转弯半径除道路平面图已标注外,其余均为6米。2、路线纵断面道路纵断面以园区道路与周围红旗良种场道路接入口标高(平均2.1米)为控制标高,根据原有地面标高,综合考虑园区建筑高度及填挖土方平衡,结合总体规划进行放坡。3、横断面设计本道路工程采用多种标准横断面:A-A道路横断面:5 米行车道,沥青路面;B-B道路横断面:3.5米行车道,沥青路面;C-C道路横断面:2米砂石便道车行道采用二次抛物线型路拱,平均横坡为1.5%,指向道路外侧,砂石便道部分坡度为2%,从中间坡向道路两侧。因园区内道路转弯半径较小,可在道路转弯处的道路外侧适当的进行超高处理。三、路基路面1、路基处理园区内大多为农田,土质较差,为保证填筑后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满足路基填料的强度和压实标准及施工要求,对车行道路基采用30cm 6%灰土处理,处理后的土基要求达到30Mpa的回弹模量。路基填土土质需符合规范要求。2、路基一般设计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压实标准,分层压实。路基压实标准及填料最小强度见下表:槽底面深度压实度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方0-30cm95%6%30-80cm95%4%85-150cm94%4%150cm92%3%挖方、零填0-30cm95%6%30-80cm95%4%路基在填筑前应对场地耕植土进行清除处理,厚度按25cm计。沿河、塘路段路堤采取清淤等措施,将河塘堤坎挖成至少1米宽的台阶,一般河塘清淤后可在河塘底部采用50cm 6%的水泥稳定土+6%灰土回填至土路基。桥台锥坡及台后填土15米范围内,路基填土全部采用6%石灰土处理,保证压实度大于95%。3、路面结构设计本工程车行道路面结构为:车行道路面结构:3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1cm沥青下封层+16cm二灰结碎石(石灰:粉煤灰:碎石(246碎石子)=10:20:70)+16cm 12%灰土+30cm 6%灰土处理(密实度95%以上)。路缘石材料采用预制C25砼平石,宽40cm、厚12cm,现浇,每隔3.5m设一道施工缝;平石下布设雨水管道,用200mm的波纹管,雨水口的设计应与道路纵坡相适应,以保证道路雨水的顺利排放。还需注意预留检查井,以保证园区雨水、污水的接入。管道的铺设同时需结合道路施工进行。第四章 施工注意事项1、做好原地面临时排水设施,并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排除的雨水,不得引起水沟淤积和路基冲刷。2、河塘填土需抽水和彻底清淤,纵横向陡岸挖成台阶。3、路基填筑,必须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分层压实,1820吨压路机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cm,1215吨压路机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超过15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8cm。4、路基填筑应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即按照横断面全宽分层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如原地面不平,应由最多处分层填起,每填一层,经过压实符合规定要求之后,再填上一层。5、若路基填筑分几个作业段施工,两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地段,应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若两个地段同时填,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cm。6、压实度按压实标准执行,为保证均匀压实,应注意压实顺序,并经常检查土的含水量,掺灰剂量和均匀性。7、为保证路基边部的强度和稳定,施工时超宽30cm填土压实,严禁出现贴坡现象。8、投标人必须按甲方要求清运多余土方(具体要求另附)。9、预埋管道必须符合甲方要求(具体要求另附)。第五章 检验指标一、沥青面层AC-13、AC-20沥青各面层选用符合“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的沥青,沥青标号为AH-70,其各项指针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上面层粗集料采用玄武岩或辉绿岩,集料中两个破碎面颗粒比例不小于75%,应选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细集料采用石灰岩粉碎的机制砂,天然砂的含量不大于细集料总量的15%。下面层AC-20采用密集配沥青混凝土。沥青面层用粗集料质量指标序号试验项目规定指标快速路、主干路1压碎值 (%)282洛杉矾磨耗损失 (%)303磨光值 (BPN)424视密度 (t /m)2.55吸水率 (%)2.06与沥青粘附性(级)4 7坚固性 (%)128细长扁平颗粒含量 (%)159泥土含量(水洗法) (%)110软石含量 (%)5沥青砼顶面弯沉值不大于0.54mm。二、二灰结碎石1、石灰:石灰质量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中所规定的级以上的生石灰或消石灰的技术要求。2、粉煤灰:粉煤灰中SiO2、Al2O3和Fe2O3的总含量应大于70%,粉煤灰的烧失量不应超过20%;粉煤灰的比表面积宜大于2500cm/g,干粉煤灰和湿粉煤灰都可应用,湿粉煤灰的含水量不宜超过35%。3、碎石:石料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碎石的压碎值应不大于30%,其颗粒组成宜符合下表:二灰结配碎石中集料的颗粒组成范围筛孔尺寸(mm)通过质量百分率(%)37.531.510019.081-989.5052-704.7530-502.3618-381.1810-270.606-200.0750-74、凡饮用水(含牲畜饮用水)均可使用。5、二灰结碎石配合比为:石灰:粉煤灰:碎石=10:20:70(推荐比),实际配比按试验数据确定。不得有灰团和生石灰块,摊铺时要注意消除粗细粒料离析现象,碾压时应先用轻型压路机稳压,后用重型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保证一定湿度养生,养生期要符合规范要求。各项技术指标详见下表:项次检查项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1压实度(%)98灌砂法:每200m每车道2处2平整度(mm)83m直尺:每200m2处10尺3纵断高程(mm)+5 -10水准仪:每200m4断面4厚度(mm)-8每200m每车道1点5宽度不小于设计6横坡(%)0.3水准仪:每200m 4断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小于0.8Mpa,顶面弯沉值不大于0.87mm。三、灰土底基层1、材料参照前面石灰和水的各项要求。2、石灰土基层外观要求各处都达到拌和均匀、色泽调和、配比正确,消石灰中严禁有未消解颗粒,不得有浮土、起皮、松散、夹层和漏拌现象,路拱不明显偏移,用12t以上压路机械碾压后轮迹不大于5mm。石灰土基层或底基层允许偏差见下表:石灰土底基层允许偏差表序号项目压实度(%)及 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压实度重型击实961000m1用环刀法测定2厚度10%1000m1用尺量3平整度10mm20m1用3m直尺量取最大值4宽度不小于设计规定40m1用尺量5中线高程20mm20m1用水准仪测量6横坡20mm且横坡差不大于0.3%20m路宽(m)156用水准仪测量7含土块量粉性土5%100m1见注黏性土10%87d浸水抗压强度(Mpa)快速路和主干路底基层0.5-0.8200m1试件在规定温度下保湿养生6天,浸水1天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顶面弯沉值不大于1.35mm。注:土块含量指25mm放筛筛余,最大土地不得大于40mm(方筛),砂性土可不试;低限用于低塑性土,高限用于中液限黏性土。注:1. 弯沉用黄河车测试。2. 采用重型压实标准。3. 弯沉指标均指轴载BZZ-100。四、沥青下封层采用1cm厚的拌和式或层铺施工的单层沥青表面处理。二灰结碎石顶面必须浇洒沥青透油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