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大楼项目桩基施工情况的汇报.doc_第1页
研发大楼项目桩基施工情况的汇报.doc_第2页
研发大楼项目桩基施工情况的汇报.doc_第3页
研发大楼项目桩基施工情况的汇报.doc_第4页
研发大楼项目桩基施工情况的汇报.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关于xxx公司研发大楼项目桩基施工情况的汇报xxx市建设工程监督站:xxxxxx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大楼工程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xxx路777号,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总高度A楼22层84.3米,B楼11层43米,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采用框剪结构,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分别为600、700、800、900 mm,共239根。本工程施工图于2011年12月27日审查合格。施工单位为xxxx建设有限公司,前期监理单位为xxxx监理有限公司,桩基检测及A楼补桩工作由xxxx监理有限责任公司进入监管,并协定接收前期工程资料工作(注:前总监理工程师,必须确认前期桩基过程资料,且到场配合xx验收)。原施工方xxxx建设有限公司已退场,现由xxxx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研发大楼工程,现就桩基情况汇报如下:一、钻孔灌注桩施工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钻孔灌注桩于2011年11月28日施工,2012年3月24日完成。当时设计单位是根据勘察报告进行钻孔灌注桩设计的,由于没有进行静载试验。在开工当天,设计、勘察、监理、建设、施工单位通过对第一根91#桩入岩时间和沉渣的观察,认为满足设计要求。因此,没有对原桩基设计进行调整。二、钻孔灌注桩检测桩基检测于2012年5月12日开始,2012年6月16日结束。双方依据检测现场条件及要求,对现场工程桩68#、直径600mm、设计承载力2400KN;92#、直径700mm、设计承载力3250KN;66#、直径700mm、设计承载力3600KN,进行静载检测,其66#桩不满足设计要求,检测结果详见统计表。附:检测单位发给设计单位检测情况说明致 xxxxxxx设计有限公司:66#桩(B9-BA轴桩)检测情况说明 该桩设计承载力特征值为3600KN,由于我方疏忽提供给检测单位的承载力特征值为3250KN,检测单位按照承载力极限值6500KN进行静载试验,当试验结束时(即加载完最后一级6500KN时),该桩桩顶沉降量累计为10.62mm,该级作用下沉降量为2.63mm。 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中第4.4.2条确定,66#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6500KN。在试验结束时我方发现提供的特征值有误,随即要求检测单位按极限承载力7200KN配置反力系统,调整分级荷载继续试验,在试验的最后一级,加载至6737KN时,沉降量增加了23.65mm,累计沉降量达到34.27mm。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中第4.3.8条第一款“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规定,且桩顶沉降不能稳定,可终止加载。注:研发大楼单桩最大荷载约达9000KN,发达中心副楼单桩最大荷载约达5000KN。2015年5月18日由业主组织,五方主体技术负责人在现场商议检测发现的问题,一致认为进行扩大检测,最后确认对37#桩、直径700mm、设计承载力3600KN;在A楼楼段选取122#桩、直径800mm、设计承载力4600KN的桩进行检测。会议认为如果扩大检测结果满足设计要求,一致认为该桩基检测合格。2012年6月13日至16日,检测结果表明122#桩承载力为6063KN,该数值只达到设计要求的70%。而后,将检测报告给设计单位进行验算后,设计单位提出对桩基进行加固的处理意见。经设计核对现场成孔记录和勘探报告分析,造成桩基承载力只达到设计要求的70%的直接原因是,施工方成孔时未按设计要求入岩到-3岩层,或误判已经到了-3岩层。为了分析桩身砼质量,对167#进行钻芯取样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满足设计砼强度要求达到44.6Mpa。表一:桩基分布表工程名称桩基部位桩径(mm)数量(根)xxxxx电子研发大楼A、B楼工程子分部A楼主楼700368004890028子分部A楼裙楼6002370088004子分部B楼主楼600117004980013子分部B楼裙楼6001370058001表二:钻孔灌注桩检测统计表受检桩号桩长(m)桩身直径(mm)承载力特征值(KN)实际静载检测值(KN)沉降(MM)检测日期检测结果92#26.1700325065003.812012-5-12满足68#26.1600240048005.282012-5-14满足66#25.77003600648080.572012-5-16不满足122#22.580046006063250.792012-6-16不满足37#27.27003600700035.632012-6-13满足表三:人工挖孔桩(补桩)检测统计表受检桩号桩长(m)桩身直径(mm)承载力特征值(KPa)实际自平衡检测值(KN)施工日期检测日期检测结果16#26.211009000180862012-10-192012-11-17满足21#24.911009000180862012-10-192012-11-18满足22#25.811009000180862012-10-212012-11-19满足三、设计处理过程经检测A楼桩基不满足原设计要求,最低承载力能达到原设计的70%,需要进行加固处理。根据原布桩特点,综合比较各种可能的加固方案,最后采用了人工挖孔桩方案,同时出了修改图,该修改文件通过了图审。本方案在每个承台下增加了人工挖孔桩,与钻孔灌注桩共同承担上部荷载,满足了钻孔灌注桩最低承载力值要求。并对承台进行了验算,满足强度要求。四、补桩情况人工挖孔桩35根,直径为1米至1.1米,最大桩长31米,最小桩长24.9米。于2012年7月20日开始施工,2012年10月15日结束,2012年11月17日对人工挖孔桩进行自平衡法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受检桩号为16#、21#、22#三根,检测结论满足设计要求。五、下一步工作1、会议中五方主体负责人选定对灌注桩169#、170#、挖孔桩20#,按照桩基检测规范进行三根桩钻芯取样完整性检测。2、完善桩基工程资料,及时上报并报验。3、B楼根据静载报告提供给设计进行桩基承载力复核,并通过图审。附件1:xxx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