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彩报版式设计色彩运用常见的四个误区 自1992年6月1日,科技日报首先使用方正系统出版彩色报纸以来,彩印技术日渐普及,彩印已成为报纸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彩印报纸因为色彩鲜艳、表现力丰富而更受读者的欢迎。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1999年对北京读者的调查发现,有61的读者表示愿意多花点钱买那种印刷质量更好、版面风格更令人喜爱的报纸,而彩印与否是读者判断印刷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彩印的普及一方面说明报纸印刷技术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色彩对读者的巨大吸引力。在版面诸多构成元素中色彩是最直接、最迅速、也是最敏感的因素,它往往先于文字和图形给人们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 色彩分无彩色系和有彩色系两类。无彩色系是指黑、白、灰色系列,有彩色系指包括在可见光谱中的全部色彩。有彩色系的色彩都具有三大属性:色相(色彩面貌)、明度(色彩的深浅、明暗程度)、纯度(即彩度,色彩的鲜艳程度),无彩色系没有色相和纯度之说,只有明度的变化。 彩印使新闻不再是传统的白纸黑字。相对于黑白印刷的传统报纸而言,彩报的色彩表现力更加丰富,使人们更具体地看到新闻的真实面貌,例如彩色照片更真切地还原了多彩世界的原貌,色彩使新闻得到更好的传播。但国内报纸在色彩的运用中表现出随心所欲的倾向,过分强调色彩的丰富和刺激强度,因而出现了一些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误区。 一、版面色彩过多 电子彩印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无尽的色彩,它使报纸的版面变得鲜艳生动富有活力。但色彩数量的增加并不能与新闻的表现力成正比。法国道义报采用黑白版加一点专色(红色),简单的色调使它在泛滥的彩色报纸中显得朴素而独特,颜色搭配具有冲击力;被公认为优秀中文报纸代表的中国青年报,坚持黑白印刷,版面没有太多的装饰,大方、清晰、稳重。可见,色不在多,有效就行。 报纸彩印并不是简单地出于美感的需要。除了更真切地传递新闻信息外,彩印的目的还在于利用色彩所引起的心理反应简洁有力地传达编辑意图,例如彩色图表因为色彩的多样化而使信息的表达更清晰。简单地说,运用色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读者便捷而有效地获取他所需要的信息。 有的报纸把尽可能多的色彩搬上版面,同一个版面上色相众多,一个标题就是一种颜色,每一个框、线的颜色都不同。多种色相的同时使用使版面像一个打翻的颜料缸,令人眼花缭乱。这种色彩运用方式充分注意了色彩的丰富性,但仅仅把色彩作为装饰因素使用,而且使用频率过高。色彩的过多使用在客观上剥离了版面形式与新闻内容的联系,造成了版面复杂混乱的视觉效果,对读者理解新闻毫无帮助,反而可能带来负作用。 在第19届世界最佳报刊设计竞赛中获奖的报纸,通常把色彩用在报头、照片、图表、导读部分,而且通常是以浅调小面积色块的形式出现。标题中的关键词或数字会使用某种色彩加以突出,但还没有一家报纸使用全彩标题。版面上偶有线条是彩色,其目的是为了与一般内容相区别。 一般来说,简洁清晰的版面更受读者欢迎。色彩过频使用的结果就和框、线在不必要的地方出现一样,只会人为地增加阅读的障碍。 二、版面缺乏主色调 色调指的是色彩外观的基本倾向。它是由色彩的明度、色相、纯度三要素综合运用形成的,其中某种因素起主导作用,就可以称为某种色调。从色彩的明度上来分,有明色调、暗色调、灰色调;从色彩的纯度上分,有清色调(纯色加白或黑)、浊色调(纯色加灰);从色性上来分,有暖色调、冷色调、中性色调;还可以从色相上来分,如紫色、浅紫、深紫和灰紫就属于紫色调。 比较有代表性的色彩调和理论指出,色彩调和必须以一个主调为支配力量,要么是暖调,要么是冷调,在这个统一的前提下形成秩序性变化,不要平均对待各色,这样才产生美感。 国内报纸在色彩使用上随心所欲带来另一个问题:版面缺乏主调,没有重点。有一家报纸的头版冷暖中性色调同时出现,蓝、绿、红色调均分版面,“各说各的话”,没有主色调,版面因而也显得轻重不分。 读者阅读报纸既是一个获取信息的过程,也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不协调的细节都可能引起读者的不愉快,甚至可能妨碍读者对新闻的准确接受。版面多重色调的出现破坏了版面的秩序,也容易引起色彩的不协调感。版面主色调就是版面要强调的重点。没有层次、秩序混乱的版面会令读者无所适从。版面运用色彩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通过色相的对比来区分版面的层次,增加版面的活力,而主色调的作用在于通过简洁的配色形成协调的视觉效果并强化版面的层次。 值得注意的是,广告也是版面的组成部分,广告的色调也应考虑与版面主色调的协调。 色彩调和应该遵循简洁的原则。美国学者拜柯霍夫发现同一色相、同一纯度的简洁组合往往比复杂的配色更理想。版面设计毕竟与艺术创作有很大不同,复杂的配色效果只会加重读者的视觉负担。 三、忽视文字的易见度 人眼识别色彩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度,由于色的同化作用,色与色之间对比强者易分辨,弱者难分辨,色彩学称为易见度。比如照片,如果画面层次不清我们就很难看清照片内容。版面上的色彩 通常与文字结合在一起,要么是文字的背景色,要么是文字的颜色,这就出现了文字与色彩的对比问题。对读者来说,重要的是文字,因此,版面色彩运用就必须注意文字的可识别性,我们借用色彩学的说法称为文字的易见度。 日本冢田敢在色彩美学中揭示了各色对比的可见度:(单位:M) (色彩美学之色彩对比)从表中可以看出,黄色在白色新闻纸上的易见度最低。橙色与任何一种颜色搭配都很清楚,它兼具红色与黄色的优点,柔和明快,易于为人们接受。红色的易见度也很高。橙、红两色是目前报纸上常用的色彩。黄白、绿红、绿灰、青红、紫红、紫黑、青黑等几种搭配的易见度低,是应该避免使用的组合。 我们在分析文字的易见度时,还要充分注意到色彩的前进后退性。当我们观察红、橙、黄、绿、青、蓝、紫、灰、白多色彩条时,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红、黄、橙、白四种颜色,因为这几种颜色明度高、纯度也高,给人一种前进的感觉,这就是颜色的前进后退性。前进色不宜作背景。 我们不提倡在文字上加印色块,因为会降低文字的易见度,如果字号不够大更应避免使用。文字的背景色应以不妨碍阅读文字为前提,所以有一定长度的小字号文字以柔和浅淡的色调作背景为宜,避免使用蓝绿、蓝紫等暗色调。 四、过分强调色彩的刺激度 在生活中我们看颜色时会感觉到某些颜色很刺眼,看起来比较累,比如黄色。这是由于视网膜的色刺激兴奋程度不一样引起的。当人们看低明度(暗色)的颜色时,视网膜上的兴奋程度处于低能状态,疲劳度小,因而不觉得刺眼。 读者看报绝不希望对自己的视力有损害。因此,版面用色要尽量少用视疲劳度高的色调。一般来说,高明度、高纯度的颜色刺激强度高,疲劳度也大。在无彩色系中,白色的明度最高,明度最低的是黑色;有彩色系中,最明亮的是黄色,最暗的是紫色。这就是为什么印刷用纸并不是越白越好。用白度太高的纸印文字看起来很刺眼,影响视力。所以,从降低疲劳度的角度说,有色新闻纸更合适阅读。新创报经济观察报采用浅橙色新闻纸,理由之一就是“使视感充分柔和,绝不白得刺眼”。 色彩刺激强度高,版面当然相对跳脱一些。但这样的色彩不宜大面积使用,出现频率也不宜高。低明度色疲劳度虽然小,但往往使人产生压抑感,我们也不赞成版面设计过于暗淡。比较理想的方法是多用柔和明快的浅调暖色。 版面色彩设计作为设计色彩的一个分支,涉及到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美学多个学科,不同的色彩引发了不一样的心理效应,比如红、白、蓝三色的排列在美国人和法国人心中会唤起爱国主义的情感,其他人却不会。营销理论分析认为,颜色引起的知觉预期能够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