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进展ppt课件_第1页
护理进展ppt课件_第2页
护理进展ppt课件_第3页
护理进展ppt课件_第4页
护理进展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因素分析与护理进展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周丙梅 院 目录 1 PICC置管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2 PICC置管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机制3 PICC置管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 作为一条长期 安全 无痛性输液通道 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 机械性静脉炎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 不仅影响临床输液效果 且给患者增加痛苦 评估 确定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相关因素 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 包括穿刺静脉的选择 药物干预和护理干预等多项措施 提倡以 预防为主 护理为辅 的理念 以及通过严密的观察以确保应PICC达到最大的临床输液效果 概述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PICC 可为患者提供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 临床操作由护士全程独立完成 在全国各大医院广泛使用 药物由上腔静脉直接进入心脏 避免了药物局部渗漏引起的严重后果 降低了药物性静脉炎的发生 符合肿瘤及其他患者长期治疗的需要 既可保护血管 减轻患者的痛苦 还能降低护士的工作量 但PICC导管置入人体后 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并发症 其中最常见的是机械性静脉炎 多在置管后48 72小时发生 发生率可达15 15 17 1 根据美国静脉输液协会静脉炎程度的判断标准 级 无临床症状 级 穿刺点疼痛 红和 或 肿 静脉无条索状改变 未触及硬结 级 穿刺点疼痛 红和 或 肿 静脉有条索状改变 未触及硬结 级 穿刺点疼痛 红和 或 肿 静脉有条索状改变 可触及硬结 近年来临床上采取各种护理措施 避免各种诱因 减少了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现就PICC置管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 预防及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以供临床更好的学习参考 一 PICC置管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 3 与导管型号选择有关 导管型号越大 对血管内膜的损伤越大 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几率越高 在输液流速允许情况下 原则上应选择型号小 管腔小的导管 因为较粗的导管易引起血管管腔狭小 导致肢体水肿 机械性静脉炎 4 与导管尖端位置有关 在PICC置管操作中 会出现反复多次送管仍无法达到预测长度 而以中等长度保留导管 导管末端未到达深静脉可致药物化学刺激 当输注高浓度药物时 导致血浆渗透压改变 血管内皮细胞脱水而变得粗糙 血细胞易聚集成血栓 药物刺激局部静脉使静脉痉挛收缩变硬 导致局部组织缺血 缺氧 坏死形成机械性静脉炎 1 与患者性别 年龄有关 研究发现女性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高于男性患者 因为女性静脉管腔比男性静脉管腔窄 导管与静脉发生摩擦的可能性大 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概率就高 年龄越大 静脉炎发生率越高 特别是机械性静脉炎 其机制可能是随着年龄增加 机体老化 血管弹性差 置管过程易损伤血管内膜 促成静脉炎的发生 加之红细胞老化 聚集性增强 血浆黏度增高 易促进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 患者因素 2 与穿刺侧肢体活动有关 穿刺侧肢体活动与机械性静脉炎呈正相关 穿刺侧肢体活动过频 导致肌肉挤压血管 血管与导管产生摩擦导致静脉内膜损伤 穿刺侧肢体剧烈活动 会使术后导管固定不当 而在血管内反复滑行 因而诱发机械性静脉炎 3 过敏体质 PICC导管采用了高级医用硅胶材料 生物相容性好 一般不易发生变态反应 而对于过敏体质的患者 则可能对导管材料产生变态反应 使导管通透性增加 炎症细胞浸润 而发生水肿 疼痛等静脉炎表现 4 病人心理对PICC导管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影响 由于多数病人为首次置管 易产生焦虑 恐慌等心理反应 置管过程中疼痛引起血管收缩 痉挛增加导管与血管内膜的摩擦 而导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1 血管的解剖学特点 PICC置管可选择贵要静脉 肘正中静脉 头静脉 因为贵要静脉位置较深 解剖结构直 管径粗 且管腔由下至上逐渐变粗 静脉瓣减少 在置管体位下是导管尖端到位最直最短的途径 利于置管完成 发生静脉炎的机率相对较低 而头静脉表浅 有分支且管腔由下至上逐渐变细 静脉瓣多 增加了置管难度 易发生静脉炎 另外肘正中静脉管腔虽粗 但个体差异大 静脉瓣多也不利于置管 此外 右侧上肢置管行程较左侧要短 故应首选右侧上肢置管 客观因素 导管漂移 导管的漂移不仅导致导管位置改变 影响输液效果 更易对血管内膜造成机械性损伤 其它因素 二 PICC置管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机制 寇京莉 韩斌如认为PICC置管并发机械性静脉炎是穿刺置管过程中 穿刺鞘和导管对静脉内膜 静脉瓣的机械摩擦引起的变态反应 导致血管痉挛和血管内膜的损伤 激惹静脉壁 发生静脉炎症的反应 血液凝固作用增高 血液粘稠度增加所致 三 PICC置管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1 心理护理 置管前患者大多表现为紧张 造成血管痉挛送管困难 穿刺前做好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 介绍PICC导管的相关知识 同时向患者介绍穿刺程序 应用目的 使用好处 让同病室插PICC导管患者现身说法谈个人体会并进行交流 解除患者及家属的紧张情绪 降低病人应激反应的强烈程度 预防 2 严格规范操作 无菌观念及工作责任心强 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及对技术操作的悟性高者 其所操作的PICC所致的静脉炎相对要少些 正确摆放置管体位可减少导管对血管壁的刺激 正常情况下置管时 嘱患者平卧于床 穿刺侧肢体外展90度 头偏向穿刺侧 下颌紧贴肩膀 防止导管误入颈内静脉 有报道先平卧后坐立的体位较持续平卧的穿刺体位优越 能克服血管痉挛对置管的影响 还可降低置管后一过性静脉炎发生率 3 PICC导管型号的选择及预处理 选择合适型号的硅胶导管 根据病人的血管一般选择4F导管 硅胶制成的导管组织相容性较好 规格型号自然流率最大流率容积1 9F0ml h125ml h0 23ml3F22ml h400ml h0 25ml4F287ml h750ml h0 33ml5F350ml h 750ml h0 44ml5F0 3ml 每个腔 每个患者的身高不同 决定了在置管前要进行修剪 以达到预测长度 在修剪时除了要严格无菌操作 乙苏北 王岩等报道通过对导管进行预处理即在插管前将导管浸泡在无菌生理盐水100ml加地塞米松5mg利多卡因2ml的混合液中 时间1min 可使机械性静脉炎降至10 7 说明插管前对导管预处理 可以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提高PICC置管患者的生活质量 预处理 4 掌握置管技巧 操作者应熟练掌握PICC置管技术 在送管时首先用生理盐水浸润全部导管 以起到充分润滑 最大限度的减少机械性摩擦及血管的阻力 其次送管时要保持速度适宜 动作轻柔 最佳送管速度是每次0 3 0 6cm 13 且每缓慢送入一次停顿一下 遇到阻力时 不可强行置管 可向导管内推注生理盐水或边推边送管 以免损伤血管内膜和静脉瓣 5 穿刺静脉及位置的选择 首选贵要静脉 因为较直 静脉瓣少 其次是肘正中静脉 最后是头静脉 为了尽可能地发挥PICC优势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改善患者的舒适感 置管部位的选择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肘窝2横指以上穿刺可将导管固定于上臂 可避免手臂活动时弯曲 减少了导管与血管壁的机械性摩擦 从而降低了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对于上腔静脉狭窄或上臂外伤 乳腺ca手术后腋窝淋巴结清扫等病人 不能经颈部 锁骨下 肘部血管将PICC置入上腔静脉的 选股静脉穿刺置入下腔静脉是开通静脉通道的有效方法 此方法可避免反复穿刺上肢静脉 位置选择 6 妥善固定导管 PICC置管进针角度不宜过大 以15 30度的角度在皮下潜行少许进行穿刺 而不是直刺血管 能有效地起到固定导管 减少导管移位的作用 有报道现代新型水胶体敷料薄且有弹性 与皮肤贴合紧密并能顺应皮肤的移动 外观透明 有透气性 保证局部组织的正常代谢 同时使各种生长因子活性增高 有利于固定及预防静脉炎 7 导管漂移或脱出的护理 导管漂移时拍胸片找准漂移位置 使导管至正常位置 导管外脱时 严格无菌操作 从里向外碘伏消毒脱出导管 嘱患者手臂外展900 然后再将外脱导管移到 0 点 导管外脱与揭贴膜不当 更换贴膜消毒时导管外拉有关 预防措施 揭贴膜时 要一手固定导管 一手由外周至中央零角度水平揭膜 然后从下往上掲除贴膜 8 导管尖端位置的确认 置管后 通过x线确认导管尖端位置 如有必要可对导管位置进行调整 确保位于上腔静脉中下1 3处 9 置管侧肢体避免剧烈运动 留置PICC后 我们强调患者注意穿刺侧手臂不要剧烈运动 且勿使术侧手臂受压 做曲伸动作 以防穿刺局部出血及导管折曲 脱出 也不能完全制动 如果穿刺侧手臂不运动也会引起静脉炎 可进行手指曲伸锻炼 10 爱伤观念 以病人为中心 做好细节管理 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尊敬病人 强调长期置管的重要性 增强主动保护导管的意识 不断提升护理质量 在护理中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有效延长导管寿命 PICC置管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的局部治疗 局部湿热敷局部湿热敷的利用成为机械性静脉炎的一种理想手段 是临床上较传统的方法 这种方法简单 有效 可行 经济 中医治疗姚春华报道中医中药湿润烫伤膏外敷治疗PICC导管引起的机械性静脉炎总有效率为100 特别对 级PICC机械性静脉炎疗效显著 且湿润烫伤膏对人体无害处 操作简便 经济实惠 值得临床推广 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即将电极片固定于患处 并通以适当的电位作用于患处20min 次 连续使用3d 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延长疗程 适用各种程度的机械性静脉炎 即可预防 亦可用于治疗 不像外敷那样频繁地更换敷料 PICC置管并发机械性静脉炎新型敷料应用 现代湿性愈合理念 新型敷料已普遍用于静脉炎的治疗 李艳云 杨会云报道在置入PICC导管后早期使用含有可被皮肤吸收的EFA的赛肤润可以有效地减轻由于静脉损伤引发的局部炎症反应 改善病人在机械性损伤后的后续反应及主观感受 值得临床推广 刘宇 王英报道软聚硅酮保湿敷料可用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 软聚硅酮保湿敷料中的硅酮是一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起到一种类似皮肤角质层的作用 赵春兰研究示早期应用康惠尔透明贴降低了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实验组发生率为3 57 明显低于以往PICC机械性静脉炎报道率 小结 通过临床护理实践和再学习 体会到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形成相关因素很多 往往相互交叉 错综复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