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课件 超敏反应_第1页
医学免疫学课件 超敏反应_第2页
医学免疫学课件 超敏反应_第3页
医学免疫学课件 超敏反应_第4页
医学免疫学课件 超敏反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章超敏反应 张惠zhanghuitjwh Chapter17Hypersensitivity 概念 超敏反应 hypersensitivity 是指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时 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异常适应性免疫应答 又称为变态反应 allergy 分类 Gell Coombs分类法 根据发生机制和临床特点 可分为 型超敏反应 速发型 型超敏反应 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 型超敏反应 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 型超敏反应 迟发型 Coombs 一 参与的主要成分二 发生机制三 临床常见疾病四 防治原则 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 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 型超敏反应主要由特异性IgE抗体介导产生 可发生于局部 也可发生于全身 又称过敏反应 anaphylaxis 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 1 发生快 消退快 2 生理功能紊乱为主 3 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主要特征 特应性个体过敏体质 一 参与的主要成分 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 一 变应原 变应原 allergens 是指能够选择性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的免疫应答 引起速发型超敏反应的抗原物质 1 吸入性 2 食入性 3 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 4 酶类物质 一 参与的主要成分 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 一 变应原 1 吸入性变应原 植物花粉 屋尘 动物蛋白 植物花粉 过敏性哮喘变应性鼻炎 1 吸入性变应原 欧美地区和日本 豚草 植物花粉 1 吸入性变应原 欧美地区和日本 豚草 1 适应性极广 不论生长在肥土瘦地和酸度重的死黄土 垃圾坑 污泥中 或碱性大的石灰土 石灰渣 石砾 墙缝里及无光照的树阴下 均能正常生长 繁衍后代 特点 植物花粉 1 吸入性变应原 欧美地区和日本 豚草 1 适应性极广 2 再生力极强 3 抗寒性较强 特点 植物花粉 1 吸入性变应原 欧美地区和日本 豚草 植物杀手 又有 生态系统的癌细胞 1 吸肥 吸水能力极强 造成土壤干旱贫脊 严重影响作物生长 2 叶子中含有苦味的物质和精油 一旦为乳牛食入可使乳品质量变坏 带有恶味3 豚草还可传播病虫害 危害 植物花粉 1 吸入性变应原 豚草花粉 枯草热 秋季花粉症 引发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等的主要病源 植物花粉 1 吸入性变应原 欧美地区和日本 豚草 我国 法国梧桐 杨树 枫树 柏树 蒿草 杂草花粉等 植物花粉 1 吸入性变应原 屋尘 过敏性哮喘变应性鼻炎 霉菌孢子螨类蟑螂生活垃圾 1 吸入性变应原 屋尘 扫床 三怕 买粮 叠被 过敏性哮喘变应性鼻炎 1 吸入性变应原 动物蛋白质成分 猫 狗的唾液和皮屑抗血清 1 吸入性变应原 一 参与的主要成分 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 一 变应原 1 吸入性变应原 2 食入性变应原 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牛奶 鸡蛋海产类食物 鱼 虾 蟹 海贝含有真菌的食物 蘑菇食物添加剂 防腐剂 保鲜剂等水果蔬菜 苹果 西红柿等 一 参与的主要成分 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 一 变应原 1 吸入性变应原 2 食入性变应原 3 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 青霉素 链霉素 普鲁卡因 有机碘 一 参与的主要成分 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 一 变应原 1 吸入性变应原 2 食入性变应原 3 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 4 酶类物质 半胱氨酸蛋白 枯草菌溶素 一 参与的主要成分 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 一 变应原 二 IgE及其受体 主要由黏膜下淋巴组织中的浆细胞分泌 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极低 半衰期短 1 IgE 一 参与的主要成分 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 一 变应原 二 IgE及其受体 主要由黏膜下淋巴组织中的浆细胞分泌 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极低 半衰期短 亲细胞抗体 其产生主要依赖于IL 4 1 IgE 一 参与的主要成分 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 一 变应原 二 IgE及其受体 1 IgE 2 IgE受体 FceR FceRI 高亲和力受体FceRII 低亲和力受体 一 参与的主要成分 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 一 变应原 二 IgE及其受体 三 肥大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主要分布于黏膜下及皮下 嗜碱性粒细胞主要分布于外周血 表面有FceR 和FceR 1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一 参与的主要成分 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 一 变应原 二 IgE及其受体 三 肥大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主要分布于黏膜下及皮下 嗜碱性粒细胞主要分布于外周血 表面有FceR 和FceR 1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约4 10万 细胞 一 参与的主要成分 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 一 变应原 二 IgE及其受体 三 肥大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主要分布于黏膜下及皮下 嗜碱性粒细胞主要分布于外周血 表面有FceR 和FceR 胞质中含有大量嗜碱性颗粒 内存多种生物活性介质 1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一 参与的主要成分 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 一 变应原 二 IgE及其受体 三 肥大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 主要分布于黏膜下结缔组织 多种细胞因子诱导下活化 胞质中含有大量嗜酸性颗粒 内存多种生物活性介质 1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2 嗜酸性粒细胞 二 发生机制 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 一 致敏阶段 二 激发阶段 三 效应阶段 二 发生过程和机制 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 一 致敏阶段 变应原初次进入机体 诱导特应性个体产生大量特异性IgE类抗体 IgE以其Fc段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FceR 结合 致敏状态 Sensitizedcell 二 发生机制 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 一 致敏阶段 二 激发阶段 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 与致敏细胞表面结合的IgE抗体结合 交联FceR 启动细胞活化信号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活化 细胞脱颗粒释放介质 并合成新的介质 Exposuretoallergen AntigenactivationofTh2cellsandstimulationofIgEinBcells ProductionofIgE Sensitizedmastcells BindingofIgEtoFc RIonthemastcells Repeatedexposuretoallergen Activatingmastcells mediators Activationofmastcell releaseofmediators Activatedmastcells 二 发生机制 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 一 致敏阶段 二 激发阶段 三 效应阶段 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于效应组织和器官 引起局部或全身的过敏反应 mediators Activationofmastcell releaseofmediators Activatedmastcells mediators Activationofmastcell releaseofmediators Activatedmastcells 平滑肌 收缩 毛细血管 扩张 通透性增加 腺体 分泌增多 三 临床常见疾病 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 一 全身过敏性反应 1 药物过敏性休克 青霉素 头孢菌素 链霉素 普鲁卡因等 青霉素 青霉噻唑醛酸 青霉烯酸 组织蛋白 完全抗原 IgE特异抗性体 致敏肥大细胞 再次 过敏性休克 三 临床常见疾病 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 一 全身过敏性反应 1 药物过敏性休克2 血清过敏性休克 破伤风抗毒素 白喉抗毒素等 三 临床常见疾病 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 一 全身过敏性反应 二 局部过敏反应 过敏性鼻炎 支气管哮喘等 1 呼吸道过敏反应 三 临床常见疾病 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 一 全身过敏性反应 二 局部过敏反应 1 呼吸道过敏反应 2 消化道过敏反应 过敏性胃肠炎 三 临床常见疾病 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 一 全身过敏性反应 二 局部过敏反应 1 呼吸道过敏反应 2 消化道过敏反应 3 皮肤过敏反应 荨麻疹 特应性皮炎 湿疹 血管神经性水肿 四 防治原则 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 一 远离变应原 皮试 四 防治原则 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 一 远离变应原 二 脱敏治疗 1 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 小剂量 短间隔 多次注射 消耗致敏靶细胞 四 防治原则 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 一 远离变应原 二 脱敏治疗 1 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2 特异性变应原脱敏疗法 小剂量 间隔较长时间 反复多次皮下注射 诱导产生大量IgG类抗体 发挥快速消除变应原和阻断变应原与IgE结合的作用 四 防治原则 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 一 远离变应原 二 脱敏治疗 三 药物防治 1 抑制生物活性介质合成和释放 阿斯匹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