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康复疗法课件_第1页
传统康复疗法课件_第2页
传统康复疗法课件_第3页
传统康复疗法课件_第4页
传统康复疗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统康复疗法 前言 珍惜生命 热爱生命生命只有一次渴望健康 渴望长寿 内经 度百年乃去 尽终天年 社会发展 文明进步推动医学的全新发展健康的新理念医学的新模式 康复医学 临床医学 预防医学 保健医学 概述 以中医学的理论为依据 以中医治疗方法为手段 如按摩 针刺 中草药以及各种类型的传统锻炼 来达到维持或改善功能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进而提高生存质量 1 定义 1 从中文字义来看 尔雅 谓 康 安也 复 返也 故康复的含义可理解为恢复健康或平安 如 明 龚廷贤 万病回春 后序 就载有老人病残三十年 经治疗而 康复如初 最早出处 清 王孟英 王孟英医案 载狂证患者 患烦燥不眠 经治则 渐次康复 康复 一词在历代医学文献中还称为平复 康健 康强 康宁 复旧等 2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 康复词系译自英文Rehabilitation 原意 复原 恢复原来的良好状态 重新获得能力 恢复原来的权利 资格 地位 尊严 1910年始将 Rehabilitation 一词应用于残疾人医学领域 主要是指身心功能 职业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的恢复 上古时期 萌芽 1 人类已经注意到居住和衣着条件的改善2 火种的发现 饮食卫生 炮生为熟 令人无腹疾 灸 熨 3 运动养生的萌芽 传统康复疗法的发展概况 昔陶唐氏之始 阴多滞伏而湛积 水道壅塞 不行其原 民气郁瘀而滞着 筋骨瑟缩不达 故作为舞以宣导之 先秦时期 起源 一 先秦养生思想 1 道家养生思想 清静无为 返朴归真 顺应自然 贵柔 动形达郁 2 儒家养生思想 强调精神调摄 注意身体护养 倡导饮食卫生 3 杂家养生思想 吕氏春秋 毕数之务 在乎去害 趋利辟害 顺应自然 动形以达郁 二 先秦养生实践1 提倡讲究个人卫生2 注意饮食调养3 导引健身4 敬老养老5 优生优育与胎教 三 内经 奠定了养生学理论基础对生命起源的认识 天地合气 命之曰人 天人相应 顺应自然 顺四时而知寒暑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明确提出养原则和方法精神调摄 起居养生 饮食养生 房事养生 导引按跷等 史前期 1910年前 古代中国的康复治疗古代西方的康复治疗形成期 1910 1940年 确立期 1940 1970年 发展期 1970年以后 传统康复疗法的基本理论 阴阳五脏六腑经络气血津液三因 七情 传统康复疗法 定义 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 对患者进行康复的疗法分类 针灸 推拿 中药 拔罐 食疗 运动 气功 调摄情志等 基本特点 整体康复与辩证康复相结合养生康复与临床康复相结合形体康复与情志康复相结合自然康复与药物康复相结合 基本原则 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形神共复首先康神调整阴阳以平为期扶正固本杂合以治 简单传统康复疗法举例 按摩疗法针灸疗法 按摩疗法 概念 又称推拿 按抚 按蹻等 属于手法治疗范畴 以力的形式作用于人体 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按摩种类 手法按摩器械按摩 电动式 气压式 水流冲击式 手动式自我按摩 按摩治疗作用 西医 调节神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关节功能松解软组织粘连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心理效应 中医 舒筋通络 理筋整复 活血祛瘀 调节气血及内脏 常用手法 推揉类 推法 揉法 滚法摩擦类 摩法 擦法 抹法那按类 那法 捏法 按法叩击类 拍捶法 击法振动类 振法 搓法摇动类 摇法 抖法 屈伸法 引伸法 临床应用适应证 骨科 软组织损伤 四肢骨折后关节功能障碍 截肢 断肢再植术后 颈肩腰腿痛 椎间盘突出 颈椎病 肩周炎等 外科 烧伤后瘢痕 手术后肠粘连 肢体循环障碍 急性乳腺炎 脓肿未形成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 神经科 神经衰弱 脑血管以外 外伤性截瘫 周围神经损伤 脊髓炎 多发性神经根炎等 内科 高血压病 胃肠功能紊乱 胃十二指肠溃疡 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儿科 脑瘫 消化不良 婴儿腹泻 小儿麻痹症 支气管炎 肺炎 新生儿肌性斜颈等 禁忌证 局部皮肤 软组织或关节有感染 开放性伤口 烧伤 神经嵌顿 深静脉血栓或栓塞 骨折 全身性疾病如 急性传染病 严重感染 恶性疾患 血液病或正在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 妇女怀孕及月经期 其腹部 腰骶部不宜实施按摩 手法实施要领 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按摩强度操作顺序按摩时间综合治疗 针灸疗法 针法 利用针具 通过一定的手法 刺激人体腧穴 灸法 用艾叶点燃 然后在人体穴位上进行烧灼或熏烤 治疗作用 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 治疗原则 辨证施治补虚与泻实清热与温寒治标与治本局部与整体 针灸疗法种类 针法 体针 头针 水针 电针等 灸法 艾柱灸 艾条灸 温针灸 2 灸法 1 用料 艾绒 2 分类 艾柱灸艾条灸温针灸温灸器灸 直接灸 间接灸 瘢痕灸 无瘢痕灸 温和灸 雀啄灸 3 注意事项 1 饥饿 疲劳 精神过度紧张 身体虚弱者 孕妇腹部 小儿 出血倾向 皮肤感染 溃疡 瘢痕或肿瘤 避开血管 器官 面部 大血管部位 基本针刺手法 进针法 指切进针法 夹持进针法 提捏进针法 舒张进针法行针法 提插法 捻转法 针刺处方 选穴原则 近部取穴 远部取穴 随症取穴配穴方法 远近 前后 左右 上下行针与得气 注意事项 适应证 有出血倾向或损伤后出血不止者要慎用 对年老 体弱 脑出血早期的患者不宜强刺激 小儿囟门未闭时局部不宜实施头针 怀孕3个月内不宜针刺小腹部 怀孕3个月以上者 腹部腰骶部不宜针刺 针刺体位针刺深度 胸背腰胁腹颈脊椎眼 尿潴留 拔罐疗法 含义 指利用各种方法造成罐内负压 使罐具牢固的吸附在人体施治部位以及调节经络功能 从而治疗疾病的一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