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的调查报告.doc_第1页
关于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的调查报告.doc_第2页
关于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的调查报告.doc_第3页
关于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的调查报告.doc_第4页
关于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的调查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的调查报告文学院 中文14(1)师 王欣 14111138一、 前言(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网络沟通无极限”。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和爆炸,未来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界,要让我国在这个信息世界中跟上时代的步伐,即网络的神奇性,网络生活的丰富性。网络给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等带来的种种方便。网络交往超越了空间,扩大了我们的交往领域、对象,改变了以往的交往方式,丰富了我们的人生经验。我们必然要能更快地适应这个高科技的社会,要具有从外界迅速、及时获取有效科学信息的能力,具有传播科学信息的能力。一方面,网络有很多的优势,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如便捷高效网络信息、益处多多的网络健康交往等;另一方面,网络也有网络环境的复杂带来的危险性,网络对现实生活中问题较多的学生有更大的“杀伤力”。例如我国国内目前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不能完全满足所有好学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互联网可以把原来限于有限时空里的优秀教学内容无限扩大,所有能上网的学生都可以在网上接受到全国一流学校的良好教育,睁开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但是上网使学生容易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集体意识淡薄,个人自由主义思潮泛滥。还有网络的隐蔽性,导致学生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由于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对此作了相关的调查研究。(二)调查研究采用的方法为了达到调查内容的真实有效,本次调查我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以下为问卷样卷。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的调查与研究二、调查过程(一)被调查地域,调查对象本次调查我主要有两种收集数据方法:以家庭居住地为中心,通过纸质问卷散发;在网络上,通过各社交软件散发电子调查问卷。由于问卷来源较为广泛,所以数据收集较为全面,调查对象多样。数据与分析:(二)现状描述网民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上网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正是因为网络本身的优越性,无论生活,工作,娱乐,学习都与网络密不可分。但也由于网络自己的在某种程度上的不可控性,开放性,使得网络环境存在复杂性,而与之一同浮现的良莠不齐的网络内容在考验网民自我判断能力的同时,也负面影响者自我辨识能力较弱的人群。当前网络环境中,学生容易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集体意识淡薄,个人自由主义思潮泛滥。还有网络的隐蔽性,导致学生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不仅如此,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其弱点被心有邪性的人加以利用,网络犯罪与日俱增,各种形形色色的伤害出现在普通民众身边,网民的隐私,财产等权益受到严峻的挑战。(三)产生原因网络几乎已经成为我们的第二个世界,我们在这里分享快乐,传播正能量的同时也被一些不悦的声音所干扰。在最大限度发挥网络科技信息资源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网络信息资源的繁杂,不同程度上限制了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更会因此使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变得困难。值得科技人员关注的是如何强化对信息化社会的基础设施和知识环境的认知,如何进行信息咨询、检索,提高自己获取信息的能力,如何学会过滤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提炼有价值的信息为自己的研究服务。(四)对策与建议净化环境,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同时,积极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网络文明及有关法律、道德教育,在学生思想政治以及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中加入遵守国家法律、遵守网络道德和规范、倡导文明上网的内容;重视学生健康上网的养成教育,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提高学生抵制网络有害信息侵害的能力。 网民在发表言论时,需理性表达,其意义不仅在于可以净化网络环境,使网络更加文明,更在于能提升网民自身素质,让世界通过网络这个窗口看到一个成熟、文明的中国网民群体,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也让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普通网民既做网络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又做文明健康网络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要提高网络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网络观、道德观,遵守法律法规,坚守道德准则,规范网上行为,自觉不做有损网络文明、有悖网络道德、损害网络和谐的事,积极倡导、自觉实践文明健康的上网方式和行为。加大立法力度,完善现有法制,对法律模糊不清的地方细化,明确细致条例法规,成立专业网络评论监督管理队伍,引导网上评论水平。三、总结当前网络环境下开发利用科技信息资源的现状 随着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设施发展和数字化信息资源的体系构架的逐步形成,开放、互联、便捷、高速运行的信息传递系统,使文献资源的整体开发、交流、利用的深度、广度以及传播的速度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信息知识更新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存在差距 信息的要求与人的认知发展同步,不同的知识结构对信息需求也就不同。科技人员及时更新信息知识和不断掌握发展的信息技术与能否获取信息存在必然的联系。目前大量的信息资源存储、发布形式,已由原始信息转向数字化。单一的学科研究信息转变成多样化、综合化,信息的广度已扩展到各个领域,信息综合应用已对应到各个学科的层面。在当前网络环境中,网民要提高网络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网络观、道德观,遵守法律法规,坚守道德准则,规范网上行为,自觉不做有损网络文明、有悖网络道德、损害网络和谐的事,积极倡导、自觉实践文明,有序,理智的上网方式。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第1题 您的性别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男1 4.76%女20 95.24%第2题 您的年龄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1-180 0%19-2521 100%26-350 0%35以上0第3题 您的上网时间一般为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每天一次17 80.95%每周二至三次4 19.05%每周一次0 0%很少上网0 0%第4题 您对当前网络环境的态度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满意,当前网络环境很好2 9.52%基本满意,但仍需改进16 76.19%基本不满意,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2 9.52%不满意,当前网络环境很差1 4.76%第5题 您上网的目的一般为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娱乐休闲14 66.67%工作学习4 19.05%其他3 14.29%第6题 对待网页上弹出的广告页面,您是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有些正好是我需要的,可以了解一下1 4.76%不需要,但是看一下也无所谓6 28.57%完全不需要,并且阻碍我现在的事情14 66.67%第7题 对待网络上的信息和言论,您的态度是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认为言之有理,很可靠0 0%有自己的判断,批判看待20 95.24%完全不相信,子虚乌有1 4.76%第8题 上网过程您是否会因为某种原因在陌生网站留下自己的个人信息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会2 9.52%偶尔会9 42.86%完全不会10 47.62%第9题 在上网过程中是否会有网络安全意识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了解网络风险,特别注意网络安全8 38.1%情况会注意,但偶尔存在忽略12 57.14%基本不注意,觉得无所谓1 4.76%从来不注意,认为网络很安全0 0%第10题 对于网络环境的监管与改善,您认为应该从 多选题选项小计比例政府加大力度监管16 76.19%市场自发调控与监管17 80.95%网民的自我监督18 85.71%社会加大力度宣传12 57.14%第11题 对待上网工具,您一般选择 多选题选项小计比例台式电脑4 19.05%笔记本或平板14 66.67%手机19 90.48%第12题 在上网过程中,您对待网络新闻内容 多选题选项小计比例浏览内容,并发表评论3 14.29%仅浏览内容,从不评论18 85.71%浏览内容和网民评论12 57.14%对与自己意见相左的意见加以攻击2 9.52%对于自己意见相左的意见不予理会4 19.05%关于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的调查问卷1. 您的性别 单选题 必答题 男 女2. 您的年龄 单选题 必答题 1-18 19-25 26-35 35以上3. 您的上网时间一般为 单选题 必答题 每天一次 每周二至三次 每周一次 很少上网4. 您对当前网络环境的态度 单选题 必答题 满意,当前网络环境很好 基本满意,但仍需改进 基本不满意,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不满意,当前网络环境很差5. 您上网的目的一般为 单选题 必答题 娱乐休闲 工作学习 其他6. 对待网页上弹出的广告页面,您是 单选题 必答题 有些正好是我需要的,可以了解一下 不需要,但是看一下也无所谓 完全不需要,并且阻碍我现在的事情7. 对待网络上的信息和言论,您的态度是 单选题 必答题 认为言之有理,很可靠 有自己的判断,批判看待 完全不相信,子虚乌有8. 上网过程您是否会因为某种原因在陌生网站留下自己的个人信息 单选题 必答题 会 偶尔会 完全不会9. 在上网过程中是否会有网络安全意识单选题 必答题 了解网络风险,特别注意网络安全 情况会注意,但偶尔存在忽略 基本不注意,觉得无所谓 从来不注意,认为网络很安全10. 对于网络环境的监管与改善,您认为应该从 多选题 必答题 政府加大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