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六单元_第24课《论语》十二章课件 河大版_第1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六单元_第24课《论语》十二章课件 河大版_第2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六单元_第24课《论语》十二章课件 河大版_第3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六单元_第24课《论语》十二章课件 河大版_第4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六单元_第24课《论语》十二章课件 河大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 十二章 教学目标 一 了解孔子和 论语 的有关知识 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二 掌握并积累重点字词的读音 含义 能熟练背诵 默写 三 领悟孔子将治学和修身相结合的思想 孔子 孔子 公元前551 公元前479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陬邑 现山东曲阜 人 春秋末期的思想家 教育家 政治家 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誉为 万世师表 千古圣人 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 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圣人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孔孟 论语 论语 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为主 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共20篇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 半部 论语 治天下 听 要注意倾听朗读技巧 1 读准字音 2 划好停顿 3 分清轻重音4 把握语速 处理好语气 语调等 论语 十二章朗读 放声朗读 读 读准字音 正确停顿体味五千年前圣哲的教诲 子曰 学 而时习之 不亦 说乎 有朋 自远方来 不亦 乐乎 人不知 而不愠 不亦 君子乎 曾子曰 吾日 三省吾身 为人谋 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 而不信乎 传 不习乎 子曰 吾十有五 而志于学 三十 而立 四十 而不惑 五十 而知天命 六十 而耳顺 七十 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子曰 温故 而知新 可以 为师矣 子曰 学而不思 则罔 思而不学 则殆 子曰 贤哉 回也 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 不堪其忧 回 也不改其乐 贤哉 回也 子曰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学习 复习 通 悦 愉快 生气 了解 孔子 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志同道合的人 第1句讲第2句讲第3句讲 学习方法 学习的乐趣 个人修养 第一章每一句谈了哪方面的问题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第一人称代词 我 名词作状语 每天 泛指多次 自我检查 反省 出主意 连词 表转折 动词作名词 老师传授的知识 真诚 诚实 办事尽心竭力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为政 有 同 又 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立 站立 站得住 这里可理解为独立做事情的 惑 迷惑 疑惑 天命 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耳顺 对此有多种解释 通常的解释是 能听得进不同意见 逾 越过 超过 矩 规矩 规范 第三章 子曰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 复习旧的知识 就会获得新的领悟 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旧的知识 新的理解和体会 凭借 做 当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迷惑 有害 孔子说 只学习却不思考 就会迷惑而无所得 只空想却不学习 就会有危害 子曰 贤哉 回也 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 回也 忍受 乐于学 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代词 这 通假字 不亦说乎 通 悦 喜悦 愉快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 又 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通假字的读音和所通的字应该一样 文言文词语学习方法 古今异义 不亦君子乎古 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今 泛指品德高尚的人可以为师矣古 可以 凭借今 可能 许可 本课中出现的成语 温故知新 不惑之年 随心所欲 三十而立 不亦乐乎 本课中出现的成语 箪食瓢饮 耳顺之年 而立之年 可用以下句式 我最喜欢的一章是 我喜欢的理由是 从这一章中我积累的重点字词有 译读 赏析前六章 请同学们从前六章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一章 并说一说喜欢的理由 从本章来看 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十五岁到四十岁 学习领会的阶段 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 三十岁能够自立于世 四十岁能通达事理 不被物所迷惑 五十 六十岁 安心立命阶段 五十岁的时候我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意见 不受外界左右 七十 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阶段 既能随心所欲 又不会越出规矩 本章中 孔子自述了他自己学习和提高修养的全过程 第三章赏析事例 孔子早年丧父 家道中落 所以孔子自称 吾少也贱 不过作为士大夫子弟 孔子还是受到了良好的传统武士教育 这使他熟悉礼 乐 射 御 书 数六艺 孔子十五岁即 志于学 年轻时曾做过 委吏 管理仓廪 与 乘田 管放牧牛羊 他虽勇武有力 却虚心好学 时时事事注意学习 他善于取法他人 曾说 三人行 必有吾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他学无常师 好学不厌 乡人都赞他 博学 孔子 三十而立 并开始授徒讲学 他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 当 五十知天命 时 曾带领弟子周游各诸侯国14年 主张推行 仁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