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高中语文会考模拟卷(二)试卷(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误选均不得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粗犷(gung) 跌宕(dng) 箭镞(z) 卷帙浩繁( y ) B.绰号(chu) 校对(jio) 静谧(m) 有条不紊(wn)C.气氛 (fn) 宅邸 (d) 拾掇(chu ) 浑身解数(ji)D.苔藓(xin) 颀长(q) 马厩 (ji ) 咬文嚼字(ju)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A、苍海一粟 层峦叠嶂 直言不讳 明枪暗剑 B、大声急呼 走头无路 翻天覆地 舐犊情深C、哄堂大笑 凭心而论 常年累月 出类拔萃 D、杳无音信 语无伦次 入不敷出 始作俑者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大概,这也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极少为人类所_ 。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_,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 “三潭映月”等等。长江流域,无疑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考古发现_,旧石器时代处于长江上游今云南境内的元谋人,与黄河流域今陕西境内的蓝田人_。这个结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A领会 陪衬 证明 并存 B领悟 映衬 表明 共存C领会 映衬 表明 共存 D领悟 陪衬 证明 并存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1945年,臭名昭著的德国贝尔森集中营,在纳粹溃逃后,宁静的中午,一个孩子走在遍布尸体的营地的路上。 B我听见临近甲板上一个不到20岁满脸孩子气的水手,郑重其事地对他的同伴说:“今天这一幕,我将来可以讲给孙子孙女听。” C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设身处地去闻才能明了。 D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书写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悦耳动听、最灿烂辉煌的跨世纪乐章,是我们年轻人肩负的历史使命。B以轻松平等取代毕恭毕敬,在自然真诚中显现彼此友好,这不能不说是“朋友”的魅力所在。C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因为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D由于那些破碎不堪的毁灭了的生命,意味着冬天疲倦而残缺不全的队伍的撤退。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后来我在一篇题为合欢树的文章中写道:“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木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召母亲回去呢?”B洗完了碗盘,又是空袭警报声、炮声,以及成群飞机声。“哦,老天,一天炸两次,”我们心想,“未免太多了。”C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D熙凤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7依次填人下面语段横线处的短语,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假如有人问我语文是什么,我会高兴地告诉他:_,展开我色彩缤纷的想象;_,牵动我亲临其境的目光;_,教会我寓情于物的感观;_,演绎我字正腔圆的对白;_,美化我独抒性灵的意象。 是跌宕起伏的戏剧 是天真无邪的童话 是优雅闲适的散文 是情节曲折的小说 是意韵深远的诗歌A B C D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亨利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他的小说结尾很有特色,被人们称为“欧亨利式结尾”,代表作品有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最后的常春藤叶等。B肖洛霍夫是苏联作家,曾获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复活等。C海因里希伯尔是德国作家,获1962年诺贝尔文学奖,成名作是火车正点,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为其赢得了世界声誉。D苏洵,北宋眉山人,字明允,自号老泉,世以其父子俱知名,称“三苏”,有诗赞曰“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著有嘉祐集。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吾从而师之 B.而耻学于师C.孔子师郯子、长苌弘、师襄、老聃 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乏其困 B、臣之进退,实为狼狈C、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尝终日而思矣 蟹六跪而二螯B.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C.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其皆出于此乎D.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不拘于时12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求人可使报秦者 B.夫晋,何厌之有C.微斯人,吾谁与归 D.忌不自信13对下面论语章节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弱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A本文涉及的人物是孔子、子路、长沮、桀溺、仲由等五人。B本文中长沮、桀溺为一介农夫,自然胸无大志。C子路先与长沮对话,又与桀溺对话,最后是与孔子对话。D孔子与长沮对话,而后又与子路对话;子路与桀溺对话。14下列对课文语句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你到了悬崖的边缘,前面是寂寞的深谷,不连深谷也不是。深谷还可以使你粉身碎骨,使你头破血流,使你感触到实在,那不是深谷,那里什么也没有,你跳下去不会有任何声音和光影,只有虚空。(我心归去)(这段描写运用排比手法,极力渲染了寂寞、孤独与空虚。) B. 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乡土情结)(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充分抒写了人对乡土的依恋。) C. 这一切,难道不是一场一场的梦?如果没有那些旧房子和路,没有扬起又落下的尘土,没有与我一同长大仍旧活在村里的人、牲畜,没有还在吹刮着的那一场一场的风,谁会证实以往的生活。(今生今世的证据)(用设问引出一连串的排比,抒写了家园的迅速变化给自己带来的强烈的心理冲击。) D.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无言乃是对天道的遵循。)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念奴娇 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A“大江东去”三句,先写景,为英雄人物出场作铺垫,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时空背景,气魄极大,笔力非凡。 B“故垒”三句,忆三国时著名的赤壁史实,即周瑜在长江南岸,指挥了以弱胜强的赤壁之战。 C“江山如画”二句,总写当时出现的三国英雄。三国正是人才辈出的时代:曹操、孙权、诸葛亮、周瑜真是“一时多少豪杰” D“羽扇”句指诸葛亮。诸葛亮手摇羽毛扇,头戴纶巾,有“儒将”风度。二、(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一18题。 人类在进行航天活动时在太空中遗弃了各种物体和碎片。自从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揭开了人类空间时代的序幕,同时也为太空送去了第一批垃圾。人们称这种垃圾为太空垃圾。当时,宇航员完成飞行任务后,把卫星的装载舱、备用舱、仪器设备及其他遗弃物都留在了卫星轨道上。此后,随着人类太空史上的一次次壮举,太空垃圾与日俱增。人类先后已将4000余颗卫星送入太空,目前仍在继续运转的仅有400余颗,其余的或坠毁于地球表面,或遗留在太空,成为太空垃圾。据统计,目前有3000吨太空垃圾在绕地球飞奔,而其数量正以每年2%5%的速度增加。科学家预测:太空垃圾以此速度增加,将会导致灾难性的连锁碰撞事件发生。如此下去,到不远的将来,任何东西都无法进入太空轨道了。 太空垃圾给航天事业的发展带来了隐患,它们成为人造卫星和轨道空间的潜在杀手,使宇航员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要知道,太空垃圾是以宇宙速度运行的。一颗迎面而来的直径为0.5毫米的金属微粒,足以戳穿密封的飞行服;人们肉眼无法辨别的尘埃(油漆细屑、涂料粉末)也能使宇航员殒命;一块仅有阿斯匹林药片大的残骸可将人造卫星撞城“残废”,可将造价数亿美元的航天器送上绝路。由人类太空垃圾造成的事故和灾难屡见不鲜。1983年,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与一块直径0.2毫米的涂料剥离物相撞,导致舷窗被损,只好停止飞行。前苏联的“礼炮7”号轨道站也多次被刺激类“尘埃”损坏。由于太空垃圾从中作梗,美国曾有7枚火箭在轨道上爆炸。1986年,“阿丽亚娜”号火箭进入轨道后不久便爆炸,成为564块10厘米大小的残骸和2300块小碎片,这枚火箭的残骸使两颗日本通信卫星“命赴黄泉”!1991年9月15日,美国发射的“发现者”号与这个“不速之客”仅仅相距2.74公里,幸亏地球上的指挥系统及时发来警告信号,它才免于丧生。据计算,目前太空轨道上的每个飞行员发生灾难性碰撞事件的几率为3.7%,发生非灾难性撞击事件的可能性为20%。以此计算,今后将每510年可能发生一次太空垃圾与航天器相撞事件。到2005年将会达到两年一次。16、根据文意,不全属于“太空垃圾”的一项是( ) A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后被宇航员遗弃在轨道上的遗弃物。 B人类送入太空的4000余颗卫星,其中大部分先后坠毁而造成的废弃物。 C人类在进行航空活动时遗留在太空的各种物体和碎片。 D太空中飞行的油漆细屑、涂料粉末等。17、下列航天器事故反映了“灾难性的连锁碰撞事件”的一项是( ) A“挑战者”号 B“礼炮7号” C“阿丽亚娜”号 D日本通信卫星1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太空垃圾是由前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造成的。 B运行中的油漆细屑、涂料粉末、阿斯匹林药片等人们肉眼无法辨认的尘埃,都能使宇航员毙命。 C现代雷达能监视和跟踪太空垃圾,太空垃圾与航天器相撞的事件将会减至两年一次。 D目前,太空垃圾的增多,与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成正比。(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一21题。作为符号的丧家狗(节选) 北大教授李零评孔子为“丧家狗”,这一惹眼词汇,引起热烈争论。不管是否懂论语,不管是否读丧家狗,以骂李零为卫道者有之,以骂儒家为捍卫自由者有之。 事实上,这种把孔子双重符号化的结果,便是人们用各种主义、派别的词汇,去肢解孔子的形象,肢解论语的精神,而在各自的符号泡沫中进行言辞争执,以至于丧家狗也成为一个符号,标出崇儒与反儒两种立场。而“丧家狗”的说法,不但解构了孔子作为“至圣”的形象,甚至解构了“先师”的价值,乃至把他降格为一个千疮百孔的公共知识分子。李零在自序中这样概括孔子形象:“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惶惶,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在历史上,孔子的形象,曾经被文学家披上“素王”的华衮,被专制皇帝戴上“大成至圣文宣王”的桂冠,被康有为和孔教会推上“教主”的宝座,被冯友兰等哲学史家“祛魅”为“老教师匠”,到了李零的笔下,孔子被褪去一切神秘性、神圣性,变得时髦如我们所熟悉的“公共知识分子”。如果仅此而已,尚不引人注意,李零接着又说:“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 在现在的那些“怀抱理想”,却“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之中,恐怕没有太多的人,会心甘情愿地接受“丧家狗”这样一个“桂冠”。任何一个词语,都是在一定的时代语义环境中彰显其意义。时代的变化,语境的变化,词语的语义也会产生变化。比如论语公冶长里面,孔子赞扬宁武子,说他“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并评价他:“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这是“愚不可及”一词的源头。今天如果有人在现代汉语的语境中夸某人“愚不可及”,肯定要挨嘴巴。 孔子一生,心怀周政,惶惶奔走于列国之间,其道不彰,退而修六经。他的很多言论和思想,已经通过制度、习俗、语言符号,进入人们的生活世界,成为汉语人共同的思想源头。从这一角度来看,孔子即便不是孔庙中皇冠龙衣的孔子,不是教堂里神圣无比的孔子,但其圣贤先师的地位,却是无可否认的。 解论语之书,起名为“丧家狗”,到底是为“丧家狗”一词正名,还是矮化孔子,一目了然。如果解圣经的,因为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就理直气壮地起一个死囚犯的书名,解佛经的,因为佛陀四方行乞,便来一个老乞丐的书名,无论如何,都是解构过度。19、李零评孔子为“丧家狗”的依据是什么,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孔子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但他不是圣,只是人,且出身卑贱。 B孔子四处游说,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 C孔子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如他这般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 D孔子一生,心怀周政,奔走于列国之间,却因其道不彰,退而修六经,自然是凄凄如丧家狗。20、下列评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邦无道则愚”中的“愚”是指装傻充愣,与“邦有道则知”的“知”正好相对。 B在孔子的眼里,“邦无道则愚”的境界并非一般人所能达到。 C“愚不可及”一词在今天仍然有着鲜活的生命力,继承了孔子彼时彼地的思想内涵。 D孔子评价宁武子的典故告诉我们,时至今日,他当年所言的“丧家狗”已不再是本原面目。2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用各种主义、派别的词汇,去肢解孔子的形象,肢解论语的精神,这说明人们把孔子符号化了。 B在今天,孔子直接引发了崇儒与反儒两种立场之争。 C以李零为代表,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知识分子均认同孔子是他们的鼻祖。 D孔子已经被褪去神秘性、神圣性,被重新定位为我们所熟悉的“公共知识分子”。(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2一25题。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弃。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22、根据上文内容,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文中说的五国是指韩、魏、楚、燕、赵 B三国是指吴、蜀、魏 C良将犹在的良将是指李牧 D刺客不行的刺客是指荆轲23、对下面两组加点的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固不在战矣 (2)理固宜然 (3)小则获邑 (4)天下非小弱也 A.(1)(2)相同,(3)(4)不同。 B. (1)(2)相同,(3)(4)相同。 C.(1)(2)不同,(3)(4)相同。 D. (1)(2)不同,(3)(4)相同。24、选文第一段中作者强调“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意在说明( ) A. 先辈创业艰难,国土逐渐增多。 B. 先辈创业艰难,后人守业不易。 C. 先辈创业艰难,成就功业有限。 D. 先辈创业艰难,后人本应珍惜。25、对本段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诸侯割地赂秦而造成双方土地消长的鲜明对比,证明了“赂”的损失远远超过战争的损失。 B. 割地赂秦不但不可能换来和平保全自己,反而助长了秦的侵略野心和实力,造成颠覆的下场。 C. 将赂秦比作“抱薪救火”,形象地说明赂秦的危害。 D. 这一段以骈文的排比句和对偶句为主,又兼用一些散句,语言显得既有气势又有变化。试卷(50分)三、(本题有3小题,共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清兵卫与葫芦(日)志贺直哉 有一天,他在海边的街上走,心里依然在想着葫芦,忽然眼前看见一件东西,使他吓了一跳。原来路边背海一带都是摊户,这时候忽然从一个摊户伸出一个老头子的秃脑袋,清兵卫把它错看做葫芦了。这葫芦真好!心里这么想着,有好一会没有看清楚再仔细一看,连自己也吃惊了。那老头子昂着光彩奕奕的秃脑袋,走进巷子里去了。清兵卫觉得好笑,就大声地笑了起来,一边不住地笑着,一边跑过了半条街,还是忍不住地笑。 他对于旧的葫芦,没有多大的兴趣,他所喜欢的是还没有开过口的带皮葫芦。而且他所有的大抵都是葫芦形很周正的平凡的东西。 “真是小孩子呢,不是这种葫芦他就不喜欢。”来看望做木匠的他爸爸 的客人,看见清兵卫在一旁很专心地擦葫芦,就这样说。 “是呀,一个小孩子,却喜欢这种玩意”他爸爸很不高兴地向那边望了一望。 “阿清,这些并不见什么好,再去买几个奇特点的来呀。”客人说。 “这样的好呀。”清兵卫只是这样回答了一句。 清兵卫的父亲与客人就谈到了葫芦。 “今年春天开评品会时,有人拿出了马琴的葫芦来做参考品,那才是 出色的呢。”清兵卫的父亲说了。 “是一个很大的葫芦吧。” “又大又长。” 听见这样的话,清兵卫偷偷地发笑。他们所说的马琴的葫芦,是那时候一件很有名的东西,他也去看了一看他不知道马琴是什么人立刻觉得并不见得怎样好,就掉头走了。 “那种葫芦我可不喜欢,不过大一点就是了。”他插嘴说。 听了这话父亲就圆睁着眼呵叱: “什么话,你懂得什么,也来多嘴!” 清兵卫沉默了。 有一天,清兵卫走过后街,在平时不大注意的地方,一家闭了门的住房前,有一个老婆婆摆着一个卖柿子橘子的摊子。他发现摊子后边的店板门上,挂着二十来个葫芦,就立刻说: “让我看一看。”说着走近去一个一个地仔细把玩。其中有一个,约五寸高,看那模样是很普通的,他却喜欢得什么似的。 他心头发着跳,间了:“这个葫芦卖多少钱?” “看你是个小哥儿,就便宜点算一毛钱吧。”老婆婆回答了。他喘着气:“好,你别卖给别人,我回家去马上拿钱来。”急匆匆地说完,就跑回家去。不多一会儿,他红着脸,呼呼地喘着气跑回来,买了葫芦就跑着回去了。 从此,他片刻也不离这个葫芦,还带到学校里去。终于因为在上课的时候也偷偷地藏在桌子底下磨擦,给级任教员看见了。恰巧上的是修身课,所以教员更加生气。 这位外来的教员,对于本地人爱好葫芦的风气心里本来不舒服;他是喜欢武士道的,每次名伶云右卫门来的时候,平时连走过都不大高兴的新地的戏院子,演四天戏,他倒要去听三天。学生在操场里唱戏,他也不会怎么生气,可是对于清兵卫的葫芦,却气得连声音都抖起来,甚至说:“这种小孩子将来不会有出息的。”于是这个一心热中的葫芦,终于被当场没收。(本文系节录) 26、清兵卫把老头子的秃脑袋错看成葫芦,这一细节描写除了增加文章的趣味外,最主要的作用是什么?(一句话回答) (2分) 27、读清兵卫同父亲及客人的对话部分,这里写出了清兵卫的什么特点?主要表现在哪里? (4分) 特点 表现在 28、他心头发着跳,问了:“这个葫芦卖多少钱?”“心头发着跳”暗示了什么?(2分) 四、(本题有3小题,共12分)29、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4分)(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_。论语(2)落霞与孤鹜齐飞, 。藤王阁序(3)纵一苇之所如, 。 赤壁赋 (4)今宵酒酒醒何处, 雨霖铃30、将下列语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注】衽:衽,衣襟。(1)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2)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31、阅读下面一则寓言,用一个精炼而深刻的语句总结寓意。(不超过20个字)(4分) “告诉我一片雪花的重量。”一只知更鸟问一只野鸽,野鸽回答道:“微不足道。”“那么让我来讲一个不平常的故事。”知更鸟说道,“我飞落在一棵冷杉的树枝上,紧挨着树干,这时候下雪了,小瓣小瓣的雪花缓缓降落。我无事可做,于是就数起飘落在我栖息的树枝上的雪花,确切的数字是141254。当有一片你所讲的微不足道的雪花落在树枝上的时候,树枝折断了。”说完,知更鸟便飞走了。鸽子沉思了一会儿,自言自语道:“兴许只差一个人的力量,和平就会来临。”答: 五、(30分)3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古代大哲学家老子说:“万物莫与朴素争美。”他的意思是说朴素是至高的美德之一;西晋傅咸说:“奢侈之害,甚于天灾。”他的意思是说奢侈的生活方式所造成的祸害比天灾给人的祸害还要大;明代朱柏庐在治家格言中写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他的意思是说生活中的许多东西都是辛苦得来,不能随意浪费。其实,这些道理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健康的生活方式能使人得到健康的身心;简单的生活方式能使人变得不简单。 请以“生活,从简单开始”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可以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普通高中会考语文模拟试卷 答 案 一 1、【卷帙浩繁( zh ), 拾掇(du), 咬文嚼字(jio)】 2、D(A苍海一粟沧海一粟,明枪暗剑明枪暗箭;B大声急呼大声疾呼,走头无路走投无路;C凭心而论平心而论,常年累月长年累月) 3、D 4、B(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不合语境。应换为“身临其境”) 5、B (A用词不当,“书写”改为“谱写”C因果关系不成立D缺主语,去掉“由于” 6、B(A句中的“合欢树”不应该用书名号,而应该用引号,因为这是题目的名称。C句中的句号应该换为冒号,表示对上文分列的几件事的总结。D句中“东西可搬进来了”的后面应该用问号,因为这是连续问,而不是选择问) 7、B(该语段采用排比、比喻修辞,写出了语文的丰富多样。抓住分号前的“想象”、“目光”、“寓情于物”、“对白”、“意象”几个词语,联系供选句子中各种文学体裁的特点,一一对应,例如“戏剧”的特点就是舞台人物有大量的对白,由此可知应填入第四处横线上。依次类推,可确定B项正确。) 8、B(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 9、D.形容词活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普法考试题库及答案2024
- 森林防灭火综合知识培训课件
- 森林火灾培训知识课件
- 森林图书馆绘本课件
- 2025护士资格证考试题库及答案参考68
- 2025年陪诊师考试成功备考经验与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家政养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篮球基本规则试题及答案
- 2026届重庆市七校化学高一上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少儿编程校外培训机构教师招聘面试模拟题与答案
- 2026高考英语 写作-倡议信 复习课件
- 2025广东广州市从化区社区专职人员招聘3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建材买卖(橱柜订购类)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小学英语教师业务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内河船员考试(主推进动力装置2103·一类三管轮)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中小学基孔肯雅热应急防控预案
- 感染性腹主动脉瘤护理
- 公司不交社保合作协议书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
- 托管老师岗前培训
- (正式版)HGT 6313-2024 化工园区智慧化评价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