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辛亥革命新馆观后感.docx_第1页
参观辛亥革命新馆观后感.docx_第2页
参观辛亥革命新馆观后感.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参观辛亥革命新馆观后感辛亥革命新馆学生作文1“五一节”期间,我要去武汉参加蒲公英星星火炬青少年大赛的决赛,就顺便到武汉玩了一下。5月2日早晨,我们来到了首义文化公园。公园里矗立着“国父”、民主革命之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铜像。公园再往里走便是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红楼,它因建筑色的棕红而得此名。该旧址原为清政府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局址,清宣统二年(1910年)建成。1911年夏,四川保路运动和广州黄花岗赵义像一排排巨浪猛击着清玉朝这条快倾覆的大破船。同年10月10日,湖北的革命党人在同盟会的影响和推动下,在孙中山先生民族民主民生革命旗帜的指引下,“敢为天下先”,打响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第一枪”,革命首先在武汉三镇取得了成功和胜利,此后,全国有*个省先后闹革命,宣布独立,f败的清政府终于被起义推翻。革命后,在原湖北咨议局局址上,重新组建黎元洪都督的鄂军都督府,建立中华民国。纪念馆内陈设着各类书刊、老照片和历史遗物,包括陈天华写的警世钟、猛回头,邹容写的革命军,谭嗣同的仁学和一些光绪、宣统和民国年间的武汉照片,如:汉阳兵工厂里工人们正在制大炮、武昌起义里的巷战、汉口老街上人群摩肩接踵的场面等等。除了这些东西,还有黄兴和孙中山亲手写的“推翻腐朽满清,建立民国政权,天下为公”的对联,孙中山写的“博爱”等字帖。武昌起义里志士王悼甫用过的手q和血衣,志士纪德伦用过的步枪等。时间一晃便过,我和爸爸只好恋恋不忘地离开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辛亥革命新馆学生作文220*年4月17日下午,我们校里组织我们一批预备党员去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我个人很珍惜这样的机会,能够让我学习历史,更加真切的认识到革命先烈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所付出的血泪。我知道武昌是辛亥革命的发源地,辛亥革命博物馆又名武昌红楼,是辛亥革命中鄂军都督府旧址。1911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指引下,湖北地区的革命人士发动了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进入第一个展厅,密密麻麻的不平等条约墙把我拉回了晚清,沉没的军舰,战亡的士兵 落后就要挨打,我脑海里不禁冒出这一句话。辛丑条约签订的场景虽然栩栩如生,但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情景却沥沥在目。随后几个展厅,一系列轰轰烈烈的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运动如同雨后春笋一波波跃起。虽然他们当时的物质生活上是简陋的,他们的武器装备是落后的,但是他们的精神世界是丰富的,他们的灵魂是伟大的,辛亥革命的胜利终于推翻了封建主义社会制度在中国近两千年的统治。辛亥革命的胜利彻底点燃了中国人民要求民主、自由的欲望。百年辛亥,风云激荡,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成果足以彪炳千秋。生活在如此幸福的时代的人民不会忘记的。我个人也要学习他“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参观完博物馆以后,我觉得我像是看了一部中国近代史的电视连续剧。也给我补充了足够多的历史知识。历史虽属于过去,但是现在我们更加不能忘记,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深受感触,也倍感幸福,我们生活在一个如此优越的时代,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革命成果呢?新世纪的我们现在应努力在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增强素质,适应社会需求,做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去报效祖国,投身社会。作为一名学生党员、一名普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有义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