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效力正当性的解释模式和其重建样本.doc_第1页
合同效力正当性的解释模式和其重建样本.doc_第2页
合同效力正当性的解释模式和其重建样本.doc_第3页
合同效力正当性的解释模式和其重建样本.doc_第4页
合同效力正当性的解释模式和其重建样本.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同效力正当性的解释模式和其重建样本 合同效力正当性的解释模式和其重建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 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合同效力正当性的解释模式及其重建徐涤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关键词:合同效力/正当性/原因理论/“意志决定论”内容提要:合同为何被赋予法律效力?这个问题一直和某种宗教观念或道德哲学相联系而被说明。 古罗马对契约效力之正当性的说明主要乞援于神明,而神意体现在形式中。 中世纪法学家以亚里士多德和阿奎那的理论诠释罗马法,用具有慷慨和交换正义之德性意义的“原因”概念解释合同效力的正当性。 近代的“意志决定论”解释建立在康德的形式伦理学或功利主义伦理学基础之上,抽空了合同理论的实质伦理内容,减弱了其价值强度。 我们应以原因理论重构实质的契约伦理,增强“意志决定论”的价值强度,使主观法(德性)成为客观法的真正基础。 注释:参见李永军:契约效力的根源及其正当化说明理论,比较法研究81998年第33期。 参见徐涤宇:合同概念的历史变迁及其解释,法学研究第第22期。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 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意朱塞佩?格罗索:罗马法史,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41994年版,第6116页,第1101页。 在此处,我仅仅提到要式契约,但事实上,在古罗马,转让要式物的典型形式要式买卖以及另一种转移所有权的要式方式拟诉弃权,尽管不属于契约的范畴,但其效力的根源也应该得到同样的解释。 Vease HansHattenhauer,Conceptos Funtamentalesdel DerechoCivil,Traduion espa?olade GonzaloHernandez,Editorial Ariel,.,Barcelona,1987,.参见周枏:罗马法原论(下册),商务印书馆41994年版,第4664页。 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91959年版,“导言”第第616页。 但需注意的是,这段话是亚伦针对梅因所说的“实物契约”的“巨大道德进步”而作的说明,但译者却将“实物契约”译成了“真正契约”,这可能是因为译者把英文“realcontract”中的“real”理解为“真正的”了。 参见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91959年版,第第187-1191页。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该书译者将实物契约和合意契约分别译成了“要物契约”和“诺成契约”。 1215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91959年版,第11989页,第1191页,第0190页。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 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11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91959年版,第第9189页。 需要说明的是,该书译者把简约(pact)译为“合约”。 13、14See HenrySumner Maine,Ancient Law:Its Connectionwith theEarly Historyof Societyand ItsRelation toModern Ideas,China SocialScience PublishingHouse&Che ngchengBooks Ltd.,Bei jing,1999,.616参见意鲁伊吉?拉布鲁纳:单纯合意即形成债:论罗马债法中的合意主义,费安玲译,载杨振山等主编:罗马法?中国法与民法法典化物权和债权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360页。 17参见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邓正来译,中国法制出版社,第878页以下。 19和一般的市民不同,天主教徒并不关心允诺是否在市民法上具有诉权,他们关心的是毁约是否为一项原罪假誓罪(sinofperju ry)。 因此,遵守承诺在道德神学上乃以赎罪戒律的原则为出发点。 See ReinhardZimmermann,The Lawof Obligations:Roman Foundationsof theCivilian Tradition,Oxford UniversityPress,1996,. 20、 23、32See ReinhardZimmermann,The Lawof Obligations:Roman Foundationsof theCivilian Tradition,.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 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21、22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贺卫方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31993年版,第299-0300页,第9299页。 424参见罗国杰、宋希仁编著:西方伦理思想史(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1985年版,第383-5385页。 25、 27、 28、 29、30See JamesGordley,The PhilosophicalOrigins ofModern ContractDoctrine,Clarendon Press,Oxford,1991,.26See JamesGordley,Contractin Pre-mercial Societiesand inWestern History,in Chapter2,Contracts inGeneral,VII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of ComparativeLaw,.131信义是指具有较强社会道德意义的行为规范标准,它要求人们诚实和守信地履行自己担负的义务或职责。 参见黄风编著:罗马法词典,法律出版社,第4114页。 33、535参见美弗林斯:舍勒思想评述,王芃译,华夏出版社,第474页,第272页。 434参见美弗兰克?梯利:伦理学导论,何意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3133页。 36、151参见罗国杰、宋希仁编著:西方伦理思想史(下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1985年版,第0430页以下,第6376页。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 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37、838参见黄玉顺:普遍伦理是先验理性的纯粹形式吗?,哲学动态第第66期。 39、757参见董世峰:传统伦理学的价值伦理学转向,现代哲学第第33期。 40、656参见德施路赫特:信念与责任马克斯?韦伯论伦理,李康译,载李猛编:韦伯:法律与价值,上海人民出版社,第第299-0300页,第298-9299页。 141李永军先生认为,英美法系的“约因”和大陆法系的“原因”都是加诸合意之上的物质性因素,其意义在于使意志“物化”。 参见李永军:契约效力的根源及其正当化说明理论,比较法研究81998年第33期。 242参见葡叶士朋:欧洲法学史导论,吕平义、苏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81998年版,第8198页。 43、252参见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姬敬武译,华夏出版社71987年版,第98-999页,第101-102页。 44、 50、53See JamesGordley,Contract Lawin theAristotelianTradition,in TheTheory ofContract Law,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 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New Essays,Edited byPeter Benson,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45法莱昂?狄骥:拿破仑法典以来私法的普通变迁,徐砥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7147页。 46、 47、848参见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91999年版,第373-4374页,第5375页,第7377页。 949参见何怀宏:契约伦理与社会正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1993年版,第14-515页。 454参见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81988年版,第121页。 555参见董世峰:传统伦理学的价值伦理学转向,现代哲学第第33期;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华夏出版社,第257-8258页。 858参见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学,丁小春、吴越译,法律出版社,第8168页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书中,“交换正义”被译为“平衡正义”。 959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资琳老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富有价值的探讨。 参见资琳:论合同正义的演进以显失公平规则为视角,硕士学位论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66月。 另可参见徐国栋: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 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