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教学史(第七讲).ppt_第1页
汉语教学史(第七讲).ppt_第2页
汉语教学史(第七讲).ppt_第3页
汉语教学史(第七讲).ppt_第4页
汉语教学史(第七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语教学史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部 汉语速成学院刘长征2014 11 06 第七讲民国时期的汉语教学 民国时期的汉语教学 辛亥革命之后的民国时期 1912 1949 战乱频繁 经济不振 世界范围内学习汉语的人数非常有限 汉语教育和汉语学习的资料页非常有限 一些国外机构通过民间渠道聘请中国教师出国任教 如老舍和萧乾都曾在英国进行过汉语教学 也有一些外国人处于个人兴趣到中国留学 如日本学者仓石武四郎 吉川幸次郎 美国学者费正清等 华北协和语言学校 外国在华教会的汉语教学 民国时期的汉语教学 老舍 老舍 1899 1966 原名舒庆春 另有笔名絜青 鸿来 非我等 字舍予 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 含有 舍弃自我 忘我 的意思 信仰基督教 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 著名作家 杰出的语言大师 人民艺术家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 人民艺术家 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 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 剧本 茶馆 1966年 由于受到文革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 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民国时期的汉语教学 老舍 1899年老舍生于北京 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 在抗击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战斗中阵亡 九岁 入私塾 1913年 考入京师第三中学 现北京三中 数月后因经济困难退学 同年考取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 1918年毕业 被派任到方家胡同小学 北京第十七小学 当校长 后晋升为京师教育局北郊劝学员 后辞职 重新回到学校教书 1921年 在 海外新声 上发表 她的失败 的白话小小说 署名舍予 这是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老舍的最早的一篇作品 仅有700字 1922年 受礼加入基督教 后在天津南开中学教国文 在英文夜校和燕京大学补习英文 民国时期的汉语教学 老舍 1924年 赴英国 任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SchoolofOrientalandAfricanStudies UniversityofLondon 讲师 1926年 在 小说月报 上连载长篇小说 老张的哲学 第1期署名 舒庆春 第2期起改 老舍 此后三年继续创作 在英国共创作发表了长篇小说三部 老张的哲学 赵子曰 二马 1929年6月离开英国 在欧洲旅行了三个多月 1929年秋坐船抵达新加坡 在华侨中学教书半年 1930年2月起程回国 3月到达上海 住在郑振铎家 完成长篇小说 小坡的生日 5月返回北平 1968年 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且获投票第一 由于老舍已不在人世 文学奖颁予川端康成 1978年初 老舍得到平反 恢复了 人民艺术家 的称号 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象征性的骨灰盒里面 放着老舍使用过的钢笔 毛笔 眼镜 一筒茉莉花茶 一小片被保留下来属于他的血衣残片 民国时期的汉语教学 老舍 民国时期的汉语教学 老舍 我是文艺界中的一名小卒 十几年来日日操练在书桌上与小凳之间 笔是枪 把热血洒在纸上 可以自傲的地方 只是我的勤苦 小卒心中没有大将的韬略 可是小卒该作的一切 我确是做到了 以前如是 现在如是 希望将来也如是 在我入墓的那一天 我愿有人赠给我一块短碑 上刻 文艺界尽责的小卒 睡在这里 老舍 民国时期的汉语教学 老舍 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教 1924年在宝广林和英国人易文思 RobertKennethEvens 先生的推荐下 被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聘为该院中文讲师 宝广林是伦敦大学神学院的毕业生 时任北京缸瓦市伦敦会基督教堂的主持人 而易文思先生当时是北京燕京大学的英文教授 伦敦传教会驻北京代表 北京萃贞中学校长伍德小姐曾代表东方学院对舒庆春进行考察 并和他签署了赴英教授五年中文的合同 年薪为250镑 按月支付 校长可以根据学生的要求安排舒庆春课程的时数和次数 讲课时间每周最多20小时 老舍于1924年9月24日轮抵达伦敦 当时东方学院中文系有包括舒庆春在内的三位老师 一位是英国教授布鲁斯 Bruce 先生 另一位是英国讲师爱德兹 Edwards 小姐 1926年8月1日起在未来三年里舒庆春被续聘为标准中国官话和中国古典文学讲师 年薪为300镑 民国时期的汉语教学 老舍 老舍在伦敦东方学院的教学工作 教学内容 学生想学什么就要什么教学对象 来什么样的学生就教什么样的学生教学形式 有一对一的 也有成班的 老舍散文 东方学院 留英回忆之三 民国时期的汉语教学 老舍 编写教材 灵格风言语声片 LinguaphoneOrientalLanguageCourses Chinese 作者分别为J PercyBruce E DoraEdwards C C Shu 1926 最早的汉语留声机唱片教材 上下两册 第一册是英译 音标标注 第二册是中文课文 共30课 老舍毛笔书写 照相制版 第二卷完整收录在1999年出版的 老舍全集 第十九卷中 三十课课文全部由老舍朗诵 唱片共十六张 其中十五盘录了三十篇课文 每张唱片录两课 正反面各录一课 第十六张作为序篇 发音练习 并录了两段作品的朗诵 一段是伊索寓言 酸葡萄 另一段是曹雪芹 红楼梦 第二十五回片断 民国时期的汉语教学 老舍 编写教材 灵格风言语声片 老舍负责第十六课下到第二十七课下的对话课文撰写 及第二十八课上 下到第三十课上 下的全部课文撰写 大体占全部第二卷汉语课文页数的43 从发音内容量上则占60 以上 而且是较为复杂的课文部分 十五课以前的课文内容比较简单 是字和词的发音 以及一些简短的句子 不构成专题的内容 从舒庆春负责的第十六课起 会话部分都有题目 是一个一个专题 共十五个专题 诸如 火车站 游戏 商业谈话 新闻 洋服庄 银行 等等 其中有一些专题不光语言生动 内容也很新颖 传递了作者的一些思想和主张 民国时期的汉语教学 老舍 编写教材 灵格风言语声片 第二十一课 下 看小说 甲 我近来看小说的瘾非常的大 说真的 近来出版的小说实在比从前好得多 因为新小说是用全力描写一段事 有情有景 又有主义 旧小说是又长又沉闷 一点活气没有 况且现在用白话写 写得生动有趣 你说是不是 乙 是 我也觉得新小说有意思 因为有一些文学上的价值 民国时期的汉语教学 老舍 灵格风言语声片 的特点 一 内容针对成年人 而不是针对儿童 并不是小学教材 是成人教材 方方面面都有 又具体又细致 实用价值大 二 内容是针对北京的 而不是其它地方的 但又全国适用 三 内容是口语的 并不刻意讲究所谓文法 甚至一点文法也没有 反而是以习惯语气为主 句句都比较短 上口 舒乙 民国时期的汉语教学 老舍 编写教材 灵格风言语声片 你简直的不吃叶子烟吗 不行 那个太辣 吕宋烟我也办不了 万一有个受潮掉毛 还不至于糟在我们手里 论到钱上 咱们俩断不可提 那件事你万不可忘记 今天的天气很顺当 他刚要起行 那个办法不必然好 我目下想不起来 马先生给我打电 商议商议才能定规 他昨天应许了 兄台要买皮袄 叫柜上开发脚钱 怎么停着这么些支船呢 民国时期的汉语教学 老舍 民国时期的汉语教学 老舍 民国时期的汉语教学 民国时期的汉语教学 民国时期的汉语教学 民国时期的汉语教学 民国时期的汉语教学 民国时期的汉语教学 帮助英译 金瓶梅 TheGoldenLotus 艾支顿 ClementEgerton 拉丁文 希腊文 德文 法文 中文 五年时间翻译 金瓶梅 1939年正式出版 1972年英文全译本 扉页 ToC C ShuMyFriend 序言 在我开始翻译时 舒庆春先生是东方学院的华语讲师 没有他不懈而慷慨的帮助 我永远也不敢进行这项工作 我将永远感谢他 老舍与艾支顿合租伦敦西部霍兰公园 HollandPark 附近的圣 詹姆斯花园 St James sGardens 31号的二层楼上 1925春 1928夏 民国时期的汉语教学 英国文物遗产委员会决定将St James sGardens的老舍故居列为 英国遗产 2003年11月25日举行了挂牌仪式 这是700多处英国遗产中唯一一处为一位中国人挂的牌子 也是第一块上面有中文字的 英国遗产 牌子 民国时期的汉语教学 老舍故居 东城区丰富胡同19号 民国时期的汉语教学 萧乾 萧乾 1910 1 27 1999 2 11 蒙古族 原名萧秉乾 萧炳乾 化名萧若萍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 记者 文学翻译家 曾任职于 大公报 复旦大学教授 采访过欧洲战场 联合国成立大会 波茨坦会议 纽伦堡战犯审判 193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新闻系 1939年受聘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 年薪税前250英镑 一年合同 旅费自备 1941年英国青年志愿者救护队来华前组织为期3个月的培训班 萧乾教日常汉语和中国地理 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1942年辞去东方学院教职 入剑桥大学学习 民国时期的汉语教学 萧乾 1943年担任起 大公报 驻英特派员兼战地随军记者 1944年秋 领到随军记者证 成为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欧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 1946年回国 继续在 大公报 工作 兼任复旦大学英文系和新闻系教授 1986年获挪威王国政府授予的国家勋章 1999年在北京病逝世 代表作品 短篇小说集 篱下集 长篇小说 梦之谷 报告文学集 人生采访 译作 莎士比亚故事集 民国时期的汉语教学 日本留学生仓石武四郎 仓石武四郎 1897 1975 日本国立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日中学院院长 东方学会评议员 中国语学研究会理事长 中国语学文学研究家 1928年3月23日 以日本文部省资助的在外研究人员身份被派往北京留学 刚到北京的时候 找了个名叫奚待国的旗人为他讲解 红楼梦 每天上午三个小时学一回 一百二十回的 红楼梦 学习了四个月 为他打下了非常好的中文基础 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听课 民国时期的汉语教学 日本留学生仓石武四郎 1930年8月5日回国 在京都帝国大学任职 并兼任东方文化学院京都研究所 今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前身 研究员 1939年获文学博士学位 同年 任京都帝国大学教授 1940年 又兼任东京帝国大学教授 1949 1958年 任东京大学专任教授 后又担任日中学院院长等职 民国时期的汉语教学 日本留学生仓石武四郎 致力于日本的现代汉语教育 创立了中国语学研究会 仓石中国语讲习会 日中学院前身 著作 支那语教育的理论与实际 1940 汉字的命运 1952 中国语五十年 1973 架起通往中国的桥梁 仓石25年中国语教学总结 1977 语言 思维与社会 1981 汉字 日本语 中国语 1982 教材和工具书 仓石中国语教本 岩波中国语辞典 1963 民国时期的汉语教学 日本留学生吉川幸次郎 吉川幸次郎 1904 1980 字善之 号宛亭 日本神户人 1923年 考取京都帝国大学 选修中国文学 师从著名汉学家 京都学派 创始人狩野直喜教授 被称为 汉学泰斗 1928年 留学北京大学 拜杨锺义为导师 从马裕藻 钱玄同 沈兼士 专攻中国音韵学 平时喜逛琉璃厂 成了古书铺的常客 杨锺义精通考据学 对吉川的治学和行为有很大影响 吉川幸次郎难忘中国 喜穿长袍 一口北京腔 与中国学人结下深厚的友情 1931年回国 任教于母校京都大学 民国时期的汉语教学 日本留学生吉川幸次郎 提出 会读 废止从来死板的单独授课方式 师生共聚一堂 集思广益 公开讨论 相互低砺 主讲惯用中国语朗读 研究员都必须懂中国语 且学者们上课多着中国服装 1967年 在人文科学研究所所长任内退休 改聘为名誉教授 获国家文化勋章 1974年 郭沫若率领中国文化访日团到日本 翌年 日本政府派吉川幸次郎为团长回访中国大陆 并以珍藏 永乐大典 残卷 原式影印本赠送给中国社会科学院 民国时期的汉语教学 华北协和话语学校 NorthChinaUnionLanguageSchool 朝内大街81号是 华北协和话语学校 的原址 是美国传教士在1910年作为语言训练中心和休息处建立的 1930年 当传教士停止对学校财政支持后 学校改名为加利福尼亚学院 开始招收学生 培养外交官 学者 商人和其他人才 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曾于1932年在这所学校学习语言 民国时期的汉语教学 华北协和话语学校 NorthChinaUnionLanguageSchool 1921年 中国教师97人 注册学生147人 1925年 改为燕京大学华文学校 毕业生1621人 其中美国学生1140人 英国学生323人 其他国别158人 学生除传教士外 还有中国政府机构中的外国顾问 商人等任何想学习中文的人 民国时期的汉语教学 华北协和话语学校 NorthChinaUnionLanguageSchool 学制 4 5年 春秋冬三个学期 夏季放假 课程 汉语课为主 传教士用英语学习传教方法和中国文化 第一年和第二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