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防止铁污染管理规定.doc_第1页
不锈钢防止铁污染管理规定.doc_第2页
不锈钢防止铁污染管理规定.doc_第3页
不锈钢防止铁污染管理规定.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锈钢制品防止铁离子污染的管理规定 1、生产场地和制造环境1.1不锈钢制压力容器及其受压元件的制造,应在公司专用的制造车间,使用专用的工装和场地。不得与碳钢制品或其他产品混杂生产。1.2为了防止铁离子和其它有害杂质的污染,不锈钢制品生产场地必须保持清洁、干燥,严格控制灰尘。零部件半成品、成品堆放地面应铺设橡胶或木质垫板,管件应配有木质堆放架。1.3制造过程中应使用专用衬胶滚轮架、吊装夹具及其它工艺设备。起吊产品时应采用绳制吊缆或柔性材料(橡胶、塑料等)铠装的金属吊缆;使用钢丝绳必须加护套,以防损伤材料表面。偏心取物器应垫柔性材料。进入生产现场人员应穿着底面不带铁钉等尖锐异物的工作鞋。1.4不锈钢表面处理工序,应有独立且配备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的场所。1.5加工成型和焊接设备,应能满足不锈钢产品加工的需要。必须严防产品表面机械损伤和尽量减少焊接飞溅物的附着。1.6对有抗腐蚀要求的奥氏体不锈钢的压力容器表面,应进行表面酸洗、钝化处理。2、材料的控制和保管2.1用于制造压力容器的不锈钢材及焊材,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并具有材料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2.2 材料不得有分层,表面不允许有裂纹、结疤等缺陷,经酸洗供应的材料表面不允许有氧化皮和过酸洗现象。2.3原材料按牌号、规格和炉批号分类存放,并做好明确标志。与碳钢等原材料有严格的隔离措施。2.4不锈钢材料上应有清晰的入库标记,标记应采用无氯、无硫记号笔书写,不得采用油漆等有污染的物料书写,不得在与介质接触的表面上打钢印。2.5原材料的搁置要稳妥,堆放要整齐,垛底应采用木质垫块,要防止损伤和弯曲,散装的光亮板材应立放在与垂直面呈15左右斜度的木架上。2.6焊接材料应按种类、牌号和批次在焊材一级库的专用架位存放。并单独进行验收、保管、烘干、发放和回收。2.7钢板吊运时,要采取防止钢板局部变形的措施。3.下料、成型与焊接3.1 批量生产的下料件可按样板划线,样板材料采用不锈钢、铝或镀锌铁皮。3.2 划线应在清洁的木板或光洁的平台上进行,加工过程中对不能再加工的不锈钢表面,严禁用钢针划线或打冲印。3.3 用等离子切割下料时,应将不锈钢原材料移至专用场地,严禁在不锈钢材料垛上直接切割下料。下料或开孔的切口属焊接坡口者,须用机械方法去除割口处的氧化物层,直至露出金属光泽。3.4用机械切割方法下料,下料前应将机床清理干净;为防止板材表面划伤,压脚上应包覆橡胶等软质材料。3.5 板材的剪口和边缘不应有裂缝、压痕和撕裂等现象。3.6 剪好的材料应整齐地摆放在底架上,板间须垫橡胶、木板或毯子等软质材料,以防损伤表面。3.7圆钢和管子可用车床、锯床或砂轮切割机等方法下料。如还需焊接,须清除割口处砂轮残屑及毛刺。3.8不锈钢受压元件材料的标记移植和检验确认标记,按Q/WFZ-02-06-02 材料、零部件标识的规定,在零部件材料的规定位置书写,同时作好下料的书面记录。3.9不锈钢板卷圆时,应在卷板机的轧辊表面或不锈钢表面上覆盖无铁离子的材料。3.10 经热加工成型的不锈钢封头、弯管、锻件等零部件,凡有抗晶间腐蚀要求者,应按要求进行抗晶间腐蚀试验;如抗晶间腐蚀试验不符合要求,应进行固溶或稳定化处理后再次进行晶间腐蚀试验,直至合格。3.11 壳体组装过程中,临时所需的楔铁、垫板等,凡与壳体表面接触的用具,均应选用与壳体相同的不锈钢材料。3.12严禁强力组装。组装过程中不得使用可能造成铁离子污染的工具。3.13 施焊前需用丙酮(或其他不含氯离子的液态脱脂剂)将坡口处的油污等杂物清洗干净。采用等离子切割的坡口,应打磨至金属光泽后再进行清洗。3.14施焊过程中,应将地线夹头压紧在工件上;不允许采用碳钢材质作为地线接头和使用点焊的方法连接地线。3.15 不锈钢压力容器的焊接应按焊接工艺规程,严格控制焊道层间温度。当用碳弧气刨对焊道清根时,须将渗碳层彻底清除;对有抗晶间腐蚀要求的不锈钢压力容器,与工作介质接触的焊道宜最后施焊。3.16焊接时不得在不锈钢非施焊表面直接引弧。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接时,应在焊缝两侧各100范围涂敷防飞溅涂层,以易清除飞溅物。3.17制造过程中应避免尖锐、硬性物件擦伤不锈钢表面。如进行容器内工作,应采取铺设衬垫等保护措施。3.18不锈钢压力容器表面如有局部磕碰或划伤等影响耐腐蚀性能的缺陷,应视损伤情况进行修复。3.19 不锈钢压力容器的铭牌座材料,应选用与基体同类的不锈钢材料。4、表面处理不锈钢压力容器的所有焊缝修补工作结束并经检查合格后,按设计图样要求进行表面处理。具体操作按Q/WFZ-03-12-11不锈钢表面酸洗钝化技术规程执行。5、压力试验5.1不锈钢压力容器制造完成后,应按设计图样的规定进行耐压试验,基体操作按Q/WFZ-03-12-03压力试验通用工艺规程进行。试验用水的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25mg/L。5.2 不锈钢压力容器水压试验后,应立即将水排净并吹干水迹。5.3 不锈钢压力容器在耐压试验、气密性试验以及包装过程中,与介质接触的表面如有钝化膜被破坏时,应及时采取补救钝化措施。6、包装运输6.1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