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铁路信息系统E 嗣l 蜀 亡 l 卫 匠 l 豆I 第1 9 卷第6 期 R A l m A I F o R M A T I o Ns Y s l l E M 1 2 碣 I j In 1 I I L I I I J V 0 1 1 9 N 0 6 信息技术在铁路行车安全中的应用 侯彬 卢祯 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 北京1 0 0 8 4 4 摘 要 本文以树立铁路运输安全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 阐述铁路信息技术化在运输安全各个领域的 需求 讨论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系统解决方案中的相关信息技术 提出建立共享机制和平台 实现资源整合与 信息共享的建议 父键i 可 铁路行车 安全保障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 T P 3 9 1文献标i 码 A A p p l i c a t i o no fi n f o r m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t or a i l w a yt r a i no p e r a t i o nS a f e t y H o uB i n L U Z h e n I n f o r m a t i o nT e c h y n o l o g yC e n t e r M i n i s t r yo f R a i l w a y B e i j i n g1 0 0 8 4 4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I nt h i sp a p e r u s i n gr a i l w a y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s a f e t yd e v e l o p m e n ta sg u i d i n gi d e o l o y i tW a se x p o u n d e dt h er e q u i r e m e n t o fr a i l w a yi n f o r m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i nt h ef i e l d s d i s c u s s e dt h ei n f o r m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o nt h es o l o u t i o no fR a i l w a yT r a i n O p e r t i o nS a f e g u a r d i n gS y s t e m r e s e a r c h e da n dp r o p o s e dt ob u i l dam e c h a n i s ma n dap l a t f o r m t oi m p l e m e n tr e s o u r c e s i n t e g r a t e da n di n f o r m a t i o ns h a r e d K e yw o r d s r a i l w a yr u n n i n g s a f e t ye n s u r e i n f o r m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 中国铁路实施六次大面积提速以来 铁路建 设全面展开 对铁路运输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 此 加快建设和完善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体系 深入 探索和把握安全管理规律 利用信息技术保障行 车安全 实现事故管理从被动到主动 从事后到超 前 从经验到科学分析 是深入推进安全基础建设 的关键性 基础性工作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我 国铁路的实践 采用信息技术建立健全铁路安全 保障体系 对确保铁路持续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l 信息技术在行车安全保障方面的应用 1 1 在运输装备安全保障方面的应用 1 1 1 机车安全监控系统 机务系统已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机车调度指挥 机车运行状态检测 检测数据采集 检修作业监控 等领域 车载智能设备已经发展到覆盖牵引 制 动 辅助系统 列车控制 司机室显示器及其电器 的监测与控制等方面 通过对机车在线运行的实 时监测 分析 向地面提供机车在途运行故障与状 态信息 以及地面向机车乘务员途中故障处理提 收稿日期 2 0 1 0 0 5 1 0 作者简介 侯彬 高级工程师 卢祯 高级工程师 供远程技术支持 充分利用车载设备的检测记录 信息 为机车检修 质量及技术管理系统实现检修 生产 设备管理等生产管理过程数字化 网络化提 供信息支持 机务安全监控系统由车载设备 地面数据服 务器 铁路局通信服务器 地面查询分析工作站等 构成 通过无线数据通信将机车运行状态 机车监 控装置 走行部检测装置等信息实时上传铁路局 实现对列车安全运行实时监控 1 1 2 动车组与客车运行安全系统 客车运行安全监控系统 T C D S 利用车载安 全监控系统在客车运行中 对客车运行状态的车 下制动系统 转向架动力系统 轴温监测系统 电 子防滑器等运行状态进行数据采集 通过机车车 载无线传输装置将重要数据实时发回地面 运行 全过程数据到站后通过无线下载到地面 维修基 地 经专家系统分析处理 指导客车车辆维修以提 高检修效率 1 1 3 车辆安全防范预警系统 截止2 0 0 9 年底 车辆红外线轴温智能探测系 统 T H D S 已在全路建立了个探测站 并实现了 全路联网运行 通过配套故障智能跟踪装置 实现 车次 车号跟踪 热轴货车车号的精确预报 有效 万方数据 第1 9 卷第6 期 信息技术在铁路行车安全中的应用铁路信息系统 地防止了热轴事故的发生 车辆运行品质动态监测系统 T P D S 从2 0 0 1 年开始 在京沪线安装了8 套 对车辆蛇行严重失 稳 车辆超偏载 车轮擦伤进行有效的监测 并且 运行稳定 可靠 该系统已在部分铁路等铁路干 线安装使用 车辆滚动轴承故障轨边声学诊断系统 T A D S 从2 0 0 4 年起 在大秦线下庄站安装试用 兑现率 1 0 0 运行结果表明T A D S 对发现货车滚动轴承 早期故障 消除安全隐患与保证列车运行安全 确 实起到很好作用 现已在部分铁路干线安装使用 货车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 T F D S 2 0 0 4 年 在大秦线茶坞站上行 下行到达列检所安装试用 随着列检布局的调整 列检保证区段的不断延长 列检安全责任更重 要求更高 采用该系统 将对 提高列检作业质量 改变作业方式产生深远的影 响 通过联网为列检人员提供货车运行故障信息 包括数据和图像 使货车故障及时得到维修处理 1 2 在媾础设施安全保障方面的应用 1 2 1 工务安全检测系统 工务系统安全保障主要包括3 个方面 1 工务检测信息系统 2 轨温实时检测 系统 3 防洪水害信息系统 工务检测信息系统是为提高工务安全生产管 理水平 将列车上晃车仪 添乘仪 轨检车检测装 置的实时检测数据通过公网G P R S 传至检测所 检 测所将收集的晃车仪 添乘仪 轨检车 探伤车等 信息 集中存入工务数据库 供相关部门及时掌 握病害和处理情况 轨温实时检测系统是对轨道温度和轨道所处 地区的环境温度进行实时监测 并将采集的信息 通过站段办公系统网 V P N 网传送传到工务段 由 工务段传到相关部门 以供分析和查询 防洪信息系统是对水害发生信息 水害慢行 信息 暴雨封锁区间 水害直接损失 危险地点 看守地点 雨量计信息 沿线水库 雨量警戒值 防洪备料机具及战备粱等信息进行收集整理 及 时地掌握防洪 水害信息 以及对防洪 水害历史 信息进行分析 发挥各类信息资源的优势 为铁 路科学防洪提供依据 1 2 2 信号微机监测系统 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基本实现了联网 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主要功 能是通过信号微机监测网络 汇总各站的监测信 息并存储 保证与车站基础信息的同步 向各访问 终端提供信息查询服务 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 是保证行车安全 加强信号设备结合部管理 监测 信号设备状态 提高电务部门维护水平和维护效 率的重要行车设备 车站 车场和区间的信号设备状态监测以及 车站 车场 机房等关键处所的环境参数监测 道 岔动态状态监测系统等亦列入应用 1 2 3 视频安全监控系统 视频安全监控以多媒体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 术 视频压缩编解码技术为核心 采用嵌入式操 作系统以及内置W e b 服务器技术 构造视频安全 监控网络 目前主要应用的有车站作业远程监控 系统 客运站视频监控系统 治安重点部位和复 杂区段护路视频监控系统 网络化综合视频监控 系统 在自动监视模式下 能够自动对监视区域进 行行为分析 实现对异物 入侵 的自动跟踪监测 能够结合行为分析功能以及与动力和环境开关量 监控系统的联动 实现告警功能 告警时可自动实 现视频的切换 视频的保存以及抓拍 查询告警信 息时 系统可以自动查找告警时间及相应时段保 存的对应视频文件 1 3 在I 甜定设施综合安全保障方面的应用 综合安全保障系统负责线路 桥梁 路基 接 触网 通信及信号等设施的动态检测和质量状态 分析 相关固定设施日常安全检测 提出相关的维 修方案及建议 固定设施贯彻预防性计划维修和状态修相结 合的原则 综合检测及维修系统拟由综合检测中 心 综合维修段及下辖的综合工区 保养点和大型 养路机械段组成 鉴于客运专线网及铁路生产力 布局调整的有关精神 综合检测中心暂按设置在 北京 武汉 上海和广州 检测系统信息暂按综合 检测中心 综合维修段 综合工区及下属保养点三 级结构设置 检测中心配备综合检测列车 钢轨探伤车 轨 道弹性检查车等设备 承担管内固定设施的综合 检测作业 综合维修段及下辖的综合工区配备轨 道确认车 桥梁检测车及限界检测车等设备 负责 万方数据 铁路信息系统第1 9 卷第6 期 固定设施日常安全检测 2 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系统解决方案 2 1 合理组网 现有安全检测系统的种类多样 检测点的采 集特点和采集数据格式各不相同 要将这些不同 特点的信息统一收集 统一传输 统一管理 资源 共享 就必须有统一的传输网络平台 统一传输安 全检测信息的网络平台 要综合考虑各方面需求 同时要兼顾特殊应用的特殊需求 根据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信息的特点 信息传 输网络应分为现场接入网和远程传输网 现场接 入网负责将安全信息从现场接入并传输到就近车 站 该网络应尽量满足不同系统的信息传输要求 便于统一维护和管理 与远程传输网的连接必须 采用统一的接I Z l 标准 使用T C P I P 协议 远程传 输网负责承载安全信息的远程传输 实现铁路基 础数据的资源共享 远程传输网应依附于现有的 铁路计算机网络 现场接入网经过接口和协议的 转换后 选择合理的接入方式与远程传输网连接 安全信息网分为现场接入和远程传输总体示 原则 将各安全检测设备接入最近的车站 避免不 同应用的安全检测设备分别租用长途或区间通道 与铁路局直连 造成运营成本的增加 2 1 2 远程共享传输网 现有铁路计算机网络是以铁道部为核心 涵 盖全国所有铁路局以及绝大部分站段的三层四级 星型网络 铁道部到铁路局之间为骨干网 铁路局 到基层站段之间为基层网 铁路局范围内的基层 网中又部署了网络汇接点 基层站段先上联到网 络汇接点 然后由汇接点再上联铁路局 铁路各新 建线路都按照这个结构扩展新建线路范围内的计 算机网络 新建客运专线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结构 和组网模式与现有铁路计算机网络基本一致 安全检测信息接入铁路计算机网络可以达到 全路范围内的资源共享与利用 可以满足各种应 用的需求 2 2 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 行车安全保障信息共享平台是跨系统信息交 换和共享的枢纽 是一个为各专业信息系统与本 系统间实现信息交互 信息共享服务及功能共享 服务的平台 该平台能够对信息进行集中存储 分 析加工 数据转换和处理 按照用户的权限和服务 优先级 满足数据交换和共享需求 并保证信息交换和共享的安全性和 可靠性 信息共享平台可提供两种信息交 圈1安全信息网分为现场接入和远程传输总体示意圈 2 1 1 现场接入传输网 安全检测信息现场接入传输网应采用统一传 输通道 采用总线型 优先 或星型结构与车站汇 接设备相连 并接入车站局域网 按照就近接入的 换和共享方式 1 数据库级共享 2 应用 系统级共享 另外部分专业系统的 信息展现可通过复示的方法来实现 数据库级共享将从各系统获取 的报警数据和相关业务系统的基础 数据 进行集中存储 形成共享数据 库 以支持系统功能应用和各系统 间的数据交换 由共享数据库统一 发给有共享需求的业务信息系统 或业务信息系统到共享数据库提取 应用系统级共享直接从应用层 实现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和服务共享 应用系 统级共享可根据服务方式的不同 分为信息直接 交换方式和服务共享方式 对于信息直接交换方 式 信息共享平台通过接收原系统的数据接1 2 1 完 万方数据 第1 9 卷第6 期 V 0 1 1 9N 0 6 推广与应用 P O P U I A R I Z A T I O NANDA P P L I A T I O N 文章编号 1 0 0 5 8 4 5 1 2 0 l o 0 6 0 0 3 3 0 3 铁路重点运输中前行和交会列车自动判别方法研究 林水坌 北京铁路局客运处 北京1 0 0 0 8 6 摘要 重点运输是铁路运输组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前行和交会列车的运输组织工作 对确保重 点列车运行的安全正点极为关键 在运行图中准确判别前行和交会列车 对高质量完成重点运输任务极为 重要 本文通过对重点运输及其过程的深入研究 并采用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 实现前行 交会列车的自 动判明及各类信息的自动生成 以期达到高质量 高效率 保安全的目标 关键渊 铁路 运行图 计算机 中图分类弓 U 2 9 3 1 T P 3 9 文献标识码 A R e s e a r c ho na u t o m a t i cd i s t i n c t i o nm e t h o do ft r a i no p e r a t i o na n di n t e r s e c t i o ni n k e yt r a n s o o r t L I NY o n g q u a n P a s s e n g e rT r a n s p o r tD e p a r t m e n t B e i j i n gR a i l w a y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B e i j i n g1 0 0 0 8 6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k e yt r a n s p o r tw a st h ei m p o r t a n tp a r to f t h er a i l w a yt r a n s p o r t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w o r k A l s o t r a i no p e r a t i o na n d i n t e r s e c t i o no r g a n i z a t i o nw a st h ek e ye l e m e n to ft h ek e yt r a n s p o r t w h i c hw a st oe n s u r et r a i n Ss a f e t ya n dp u n c t u a l i t y T o d i s t i n g u i s ha n dj u d g et h i sk i n do ft r a i na c c u r a t e l yi nt h et r a i no p e r a t i o nd i a g r a m w a sv e r yi m p o r t a n tt oc o m p l e t eo u rk e y t r a n s p o r tt a s k T h r o u g ht h ei n t e n s i v er e s e a r c ho nt h ep r o c e s so fs p e c i a lt r a n s p o r t t h i sa r t i c l eu s e dt h ec o m p u t e rt o i m p l e m e n tt h et r a i n Sa u t o m a t i cj u d g m e n ta n di n f o r m a t i o n I th o p o 粗t oa c h i e v eh i g l lq u a l i t y e f f i c i e n c ya n ds a f e t y K e yw o r d r a i l w a y o p e r a t i o nd i a g r a m c o m p u t e r 重点运输是铁路运输组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 分 鉴于重点运输任务的特殊性 在运输方案的安 排上必须严之又严 细之又细 才能确保承担重点 运输任务列车的绝对安全和万无一失 特别是在 双线双方向运行区段 为防止前行和交会列车对 重点列车运行构成影响 强化对前行和交会列车 的部署是运输方案的重要内容 通过计算机辅助 作业程序实现读取运行图中的列车运行数据并进 收稿日期 2 0 1 0 0 4 2 7 作者简介 林永全 工程师 行推算 可以快速完成重点运输中前行和交会列 车的准确识别和判断 对确保重点运输任务的圆 满完成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前行和交会列车的基本概念及危险源评估 1 1 前行列车 前行列车指运行在重点列车前方的列车 须 涵盖2 个层面的含义 1 重点列车运行线前方最近的一个车次 成格式转换和协议转换 实现不同系统间的快速 信息交换 对于服务共享方式 信息共享平台通过 对业务系统所需的功能提炼 按标准格式对单一 功能模块或重新组合的功能模块进行封装 对外 提供数据查询服务和应用功能服务 3 结束语 探索和把握提速安全规律 确保提速持续安 全稳定 任务异常艰巨 按照专业建设 专业管理 专业运用的原则 构建全方位 立体化的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体系 提 升铁路行车安全管理水平 是我们永无止境的研 究课题 参考文献 l 李跃龙 陈光伟 铁路基础信息平台研究 J 铁路计算机 应用 2 0 0 7 1 2 4 万方数据 信息技术在铁路行车安全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铁路行车安全中的应用 作者 侯彬 卢祯 HOU Bin LU Zhen 作者单位 铁道部 信息技术中心 北京 100844 刊名 铁路计算机应用 英文刊名 RAILWAY COMPUTER APPLICATION 年 卷 期 2010 19 6 被引用次数 0次 参考文献 1条 参考文献 1条 1 李跃龙 陈光伟 铁路基础信息平台研究 2007 4 相似文献 10条 相似文献 10条 1 学位论文 崔凯 铁路行车安全事故诱因分析与行车安全保障信息系统框架研究与设计 2006 铁路行车安全的水平直接关系到铁路和其他运输方式的竞争能力 铁路的声誉和经济效益 因此 确保行车安全是与铁路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的 永恒的主题 目前 我国铁路运输长期超负荷运转 行车安全始终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随着国民经济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 铁路运输将从粗放型向 集约型转变 由此而带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传统的经验管理已不能适应运输生产发展的需要 为了彻底改变铁路行车安全的面貌 从理论上分析 影响铁路行车安全的因素 采用科学的理论建立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信息系统 提高铁路行车安全水平 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正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 以 铁路行车安全事故诱因分析与行车安全保障信息系统框架研究与设计 为题目 从人员 设备 环境和管理等方 面分析了其对铁路行车安全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 文章提出了行车安全保障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 并对其各子系统的结构 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信息流 程进行分析 同时构建了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系统信息平台 以期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对提高我国铁路行车安全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和依据 2 期刊论文 曲思源 张光远 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体系实施框架研究 铁道运输与经济2003 25 11 根据我国铁路运输的实际情况 从 人 机 环境 的角度 运用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 提出应由行车人员安全保障系统 设施设备安全保障系统 环境安 全报警保障系统和行车安全应急救援系统构成一个统一的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体系 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为铁路行车安全保障提供了构思框架 并对有关 问题提出了深入研究的建议 3 学位论文 肖榜全 京津线行车安全保障系统结构设计 2003 铁路运输安全水平直接决定了铁路的竞争能力 在运输繁忙干线 建立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体系是当前铁路运输行业发展的方向 也是中国铁路跟踪世界 先进水平的重要方面 北京铁路局与西南交通大学共同承担铁道部课题 京津线铁路行车安全技术及应用的研究 正在试图解决铁路安全保障体系建立问 题 京津线行车安全保障系统结构设计 是 京津线铁路行车安全技术及应用的研究 结构设计部分 按照这个结构设计构建 京津线铁路行车安全保障 体系 该设计进行了系统需提供信息 系统各级任务 总体结构设计 行车安全决策模块 行车安全生产管理模块 行车安全信息监测控制模块 各站 段系统设计 数据库设计 旨在通过收集行车安全信息 判断行车安全状况 提供给安全决策人员决策信息 达到事故预测预报 防范行车事故目 标 该系统从逻辑上分为三个模块 各子系统分布于铁路各相关部门 分为站段 分局 路局三层 运管 机务 工务 电务 车辆五大安全管理部分 各监 测子系统设计对既有设备给予充分利用 对各系统安全监控监测研究的新成果提供信息接口 对安全生产需要的新技术进一步开发 通过系统整合和资源共 享形成统一的安全保障体系 将为解决铁路运输安全可靠性问题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而京津线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体系的应用与实践将使京津线作为安全示 范线在实现中国铁路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其作用将永远地载入史册 该结构设计应用人机工程理论 建立人 设备 环境子系统的故障模式 因素指标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可靠性计算方法 确定整个体系的可靠性计算评估以及模糊状态 分级 创立行车安全保障体系可靠性研究理论体系 最终 针对京津线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体系开发 实现 人一机一环境 系统可靠性决策支持系统 为行车安全决策提供依据 4 期刊论文 李力 Li Li 完善科技保障体系确保铁路行车安全 中国铁路2002 11 分析了兰州铁路分局在 依靠科技保安全 工作中取得的成绩 从人员素质 行车安全保障装备 对自然灾害预防能力 科研项目转化为生产力及现代 化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等方面 剖析了兰州铁路分局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差距 提出了依靠科技创新 进一步完善现代化行车保障体系的措施和对策 5 学位论文 董延春 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2006 铁路运输安全水平直接决定了铁路的竞争能力 市场形象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各路局为确保行车安全 投入了大量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 但行车安 全状况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没有行之有效的行车安全保障体系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是一个开放的 人 机 环境 动态控制体系 然而 以往的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往往是 分析以设备为主的系统故障率 可靠性指标等 其最大的缺陷是不能恰当的描述系统中人及环境因素对行车系统的影响 本文在总结多年来铁路行车安 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借鉴国内外铁路行车安全管理的成功范例 结合原牡分局安全预警评估系统的有效运作经验 依据安全系统工程理论 从 人 机 环境 三方面对影响铁路行车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 建立了更为有效的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系统 该系统由行车人员安全保障 行车安全基础管理 安全设施设备保障系统 环境安全监测保障四部分构成 通过网络信息传输实现资源共享 实际应用显示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6 期刊论文 郭孜政 唐优华 王茵 韩冰 GUO Zi zheng TANG You hua WANG Yin HAN Bing 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体系 层次结构分析 交通标准化2005 6 借助系统分析方法的思路 全面勾画出系统的层次结构以及各层间的相互联系与功能 阐明行车安全保障体系的本质及其运作模式 可供在实际应用结 合现场的实际情况 构建形式各异 符合实际的行车安全保障体系 以确保铁路行车安全 7 学位论文 李春江 佳木斯铁路行车安全管理分析及加强措施研究 2007 近年来 铁路加快了企业改革的步伐 铁路的生产力布局 运输组织方式 生产作业方法 行车运输设备等方面随之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在改革形 势下 保证运输安全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为了巩固铁路的安全生产现状 提高铁路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使中国铁路更加快速地与国际接轨 加强改革条 件下的安全管理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几年来 佳木斯铁路地区运输组织方法及站段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环境条件的变化及社会对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 促使安全管理水平要得到 相应的改善与提高 本着构建和谐铁路 保证运输安全的目的 本文结合哈尔滨铁路局佳木斯铁路地区的实际情况 结合多年来的铁路行车工作实践经 验 依据安全系统工程理论 从 人 机 环境 三方面 对佳木斯铁路地区的安全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 找出了影响行车安全的四个方面的不利因素 人员培训滞后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设备质量不高 存在 非标 设备 部分行车设备急需换型改造 安全管理机制不完善 管理水平急待改进 安 全管理中缺乏安全管理知识及先进的安全管理理论的运用 本文还运用了系统原理 人本原理 预防原理和强制原理 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和改进佳 木斯铁路地区安全管理水平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一是充分利用系统原理 提高以人为本的理念 加强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完善安全管理机制的建设 二 是充分认识设备质量在保证行车安全中的基础性作用 立即补齐欠帐设备 积极改善状态不良设备 改进落后设备 开发和使用先进行车设备 努力为 行车安全提高设备保障 三是加强人才的引进和人员的培训 全面提高人员素质 提高管理人员的指导能力和作业人员的操作能力 进而提高工作质量 四是运用先进的安全管理理论 对现有的安全监控设备进行有效的整合 通过建立健全设施设备安全保障系统 建立健全安全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有 效的事故预防体系 随时监控安全状况 及时解决安全难题 以保证行车安全 8 期刊论文 张殿业 耿志修 王家驹 金键 郭孜孜 曲思远 构建京津线行车安全保障信息系统 中国铁路2003 9 通过采用安全人 机 环境 信息系统理论 对影响京津线行车安全的各类因素进行探讨 在四级预防和分级管理基础上 提出京津线行车安全保障信息 系统总体框架 并对其各子系统的结构 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信息流程进行分析 构建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系统信息平台 9 期刊论文 张殿业 金键 陈刚 郭孜政 ZHANG Dian ye JIN Jian CHEN Gang GUO Zi zheng 数字化铁路行车安全 保障体系研究 中国铁道科学2006 27 6 数字化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体系按逻辑模式分为行车安全决策模块 行车安全管理模块及行车安全监测模块 行车安全决策模块包括行车安全信息系统 行车安全分析系统及安全决策支持专家系统 行车安全管理模块 从横向上划分为运管部分 机务部分 工务部分 电务部分和车辆部分 从纵向上分为 站段 路局 铁道部 行车安全信息监测控制模块分为数据采集单元 数据接收单元 数据处理 输出单元 行车安全保障体系采集的信息包括 运输设备 信息 行车调度管理信息 工作人员安全信息 铁路沿线环境安全信息 信息处理包括 数据采集层 初级处理层 隐患分析层 决策支持层 全局分析 层 结合现行铁路管理体制 构建基于站段 路局 铁道部的三级救援保障运作模式体系 10 学位论文 钱家强 新型车站无联锁作业微机监督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2003 交通运输是国家的基础设施 对于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和全局性的作用 作为铁路行车部门安全保障的基础设施 车站电气集中 设备 在车站作业过程中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这些基础设施由于设备故障或例行的设备检修 都可能使全站的集中设备局部或全部失去联锁 那么 在此期间的行车作业保证就需要一种新的可随时使用的 又极为可靠的安全设备来暂时替代 这就给铁路科研部门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 如何在非正常情 况下进行安全可靠的接发列车作业 该文针对铁路运输行车部门在无联锁情况下 接发列车作业所存在的事故隐患进行了研究 解决了多年来在无联锁情况 下 接发列车只能靠人工监督办理列车进路这一作业方式所带来的安全漏洞问题 给现场无联锁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人员提供了一种新的安全作业方式 论 文中首先详细介绍了系统研制的目的 组成 完成的功能 其次给出了系统的整体方案设计和研究思路 再次着重对道岔表示器的多种制式进行了深入的 研究和比较 并在此基础上对主通信机及数据通信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和设计 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 最后进行了实际的制作 并通过试验证明该设计是 完全可行的 在系统联机试验和现场模拟试验阶段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的 总之 该系统的使用可明显提高作业效率 降低劳动强度 同时可缓解作业人员紧 张的精神状态 从而提高车站的通过能力 而最为主要的 它将是无联锁情况下接发列车安全作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监督设备 本文链接 授权使用 吕先竟 wfxhdx 授权号 4a3133c8 28c9 4624 af3b 9e90011f801c 下载时间 2011年2月20日 私有制是租赁产生的基础 私有制产生了人们 对不同物品的不同所有权 人们根据所有权暂时出 让使用权 收取一定的使用费用 从而产生了租赁 随着生产力发展 租赁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租赁发 展的三 个阶段 古代租赁 传统租赁 现代租赁 编辑本段 租赁产业概况与历史 杭州汽车租赁公司杭州汽车租赁公司 杭州租车网杭州租车网 中国的租赁历史悠久 起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 约 4000 多年 当时产品的剩余产生了产品的交 换 而在很多场合下人们需要频繁交换闲置物品 用后再归还 而不必让渡该物品与对方 这种仅仅 涉及物品使用权的交换 是最原始形态的租赁 在 中国历史上 文献记载的租赁可追溯到西周时期 卫鼎 甲 铭 记载 邦君厉把周王赐给他的五 田 出租了四田 这是把土地出租的例子 据历史 学家们考证 涉及租赁叛乱的诉讼 在西周中期以 后已不少见了 以 融物 代替 融资 使租赁兴起 租赁是指按照达成的契约协定 出租人把拥有 的特定财产 包括动产和不动产 在特定时期内的 使用权转让给承租人 承租人按照协定支付租金的 交易行为 vacuum interrupter 租赁在社会上的产生与发展渊源流长 最初的租赁物主要是土地 建筑物等不动产 1952 年 世界上第一家专业租赁公司 美国租 赁公司正式成立 其后租赁范围逐步扩展到以企业 生产 加工 包装 运输 管理所需的机器设备等 动产领域 现在租赁业已经成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 力的产业 据美国租赁协会统计 1989 年该国租 赁契约金额为 1224 亿美元 占当年全部资本投资 的 33 可见租赁业在资本投资中所占的重要地 位 现代租赁就是在企业需要机器设备时 由租赁 公司直接购入该项设备之后再转租给企业 以 融 物 代替 融资 为企业开辟了一条获取机器设备 的新途径 其主要理念源于 只有通过资产的使用 而不是拥有资产 才能形成利润 编辑本段 租赁的功能 vacuumvacuumvacuumvacuum interrupterinterrupterinterrupterinterrupter 1 租赁对承租人的有利之处 公租房 租赁业务的蓬勃发展 说明了租赁比拥有某项财产 更为有利 对承租人而言 租赁具有以下优点 1 租赁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 对广大中小企 业而言具有特殊意义 承租人可以借助租赁保留银 行贷款额度和紧缺的现金资源 增强企业营运资金 的灵活运用能力 2 2 可以按固定利率进行全额融资 租赁不要 求承租人立即支付现金 有助于缓解处于发展期的 新企业资金紧张问题 此外 租金固定 有助于防 止资金成本的增加 避免通货膨胀风险 租金固定 便于计算投资报酬率 有助于承租人快速完成投资 决策 3 灵活性 租赁协议限制条款较少 租赁方 式灵活 富有创造精神的出租人可以结合承租人的 特殊需要签订租赁协议 例如 可以约定等到设备 开始运转 具有生产能力之后才开始付支租金 而 且还可以不要求以取得的新设备向主要贷款人作 抵押 承租人可以避免再去签订成本昂贵的再贷款 协议 4 有助于加速机器设备更新 对于设备淘汰 更新快的企业而言 租赁为机器设备快速升级创造 了便利条件 在多数情况下 承租人把残值风险转 移给了出租人 减少了设备因过时而陈旧的风险 5 租赁资格审核程序简便 申请批准速度快 有助于承租人把握商机 6 有利于修饰财务报表 采用经营租赁时 租金作为营业费用处理 避免为购置设备而增加大 笔负债 可以有效地防止资产负债率上升 7 不用增加资本去购置设备 有利于保持股 权分布的稳定性 2 租赁对出租人的有利之处 1 利息收入 租赁也是一种理财方式 通常 情况下租赁利息较银行贷款利息高 因此 租赁公 司 金融机构发展租赁交易更具有吸引力 2 纳税利益 杠杆型租赁 leverage lease 就是 一种纳税导向型租赁 tax Oriented lease 例如 波 音公司把一架飞机卖给一位富有的投资者 尽管该 投资者不需要这架飞机 但他可以把这架飞机租给 一家外国航空公司 该航空公司不能利用纳税利 益 而该投资者则可以从中获得纳税利益 在这一 交易中 波音公司销售了它的产品 投资者 出租 人 获得了纳税利益 外国航空公司 承租人 则以一 种较优惠的方式获得了它所需要的飞机 3 高残值 在租赁期满租赁财产返还给出租 人的情况下 如果其实际价值远高于最初签订契约 时的预计残值时 会给出租人带来大额利润 3 租赁对机器销售商的积极意义 l 租赁公司负责解决承租人获取机器设备所 需资金问题 有利于机器销售商促销产品 2 租赁公司一次付现 能够加速机器销售商 的资金周转 可以降低机器销售商的销售风险 4 租 赁 对 银 行 的 有 利 之 处 1 银行借助于租赁公司转受信给中小企业 有利于降低经营风险 2 银行把整笔资金批发给租赁公司可以降低 作业成本 综上所述 融资租赁不仅为企业开辟了灵活机 动的融资渠道 而且为开拓新型业务开辟了市场 同时还提高了金融市场效率 进而有利于整个国民 经济的繁荣 编辑本段 租赁所包括的基本内容 1 租赁当事人 出租人 出租物件的所有者 拥有租赁物件的 所有权 将物品租给他人使用 收取报酬 承租人 出租物件的使用者 租用出租人物品 向出租人支付一定的费用 2 租赁标的 租赁标的指用于租赁的物件 3 租赁期限 即租期 指出租人出让物件给承租人使用的期 限 物品的租赁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 超过二十 年的 超过部分无效 租赁期间届满 当事人可以续订租赁合同 但 约定的租赁期限自续订之日起不得超过二十年 4 租赁费用 即租金 是承租人在租期内获得租赁物品的使 用权而支付的代价 编辑本段 租赁的形式 全自动过滤 器 1 传统租赁 在商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 其 特点是 采取契约形式或口头形式 租金由承租人 支付出租人收取 租赁对象是往往是实物 租期完 毕租赁返还出租人 2 融资租赁 融资性租赁又称金融租赁 指租赁的当事人约 定 由出租人根据承租人的决定 身承租人选出定 的第三者 供货人 购买承租人选出定的设备 以 承租人支付租金为条件 将该物件的使用权转让给 承租人 并在一个不间断的长期租赁期间内 通过 收取租金的方式 收回全部或大部分投资 出租人 和承租人可以约定租赁期间届满租赁物的归属 对 租赁物的归属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 租赁物的 所有权归出租人 3 经营性租赁 经营性租赁是指一种短期租赁形式 是指出租 人向承租人短期出租设备 并提供设备保养服务 租赁合同可中途解约 出租人需反复出租才可收回 对租赁设备的投资 编辑本段 租赁的用途 1 对承租人的功能 融资资金 减少资金占用 提高资金流动性 表外融资 避免设备陈旧过时的风险 获得专业性管理服务 2 对出租人的功能 降低投资风险 扩大投资规模 扩大产品销售 编辑本段 租赁的主要特征 租赁的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四方面 1 租赁一般采用融通设备使用权的租赁方 式 以达到融通资产的主要目的 对出租人来说 它是一种金融投资的新手段 对承租人来说 它是 一种筹措设备的新方式 2 租赁设备的使用限于工商业 公共事业和 其他事业 排除个人消费用途 3 租金是融通资金的代价 具有贷款本息的 性质 4 租期内 设备的所有权归出租人 使用权 归承租人 编辑本段 租赁的种类 租赁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从租赁的目的 分 可分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 从征税角度来分 有正式租赁和租购式租赁 从交易的程度分 有直接租赁 杠杆租赁 回 租租赁和转租赁等 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是设备租赁的基本形式 以融通资金 为主要目的 其特点是 不可撤消 这时一种不 可解约的租赁 在基本租期内双方均无权撤消合 同 完全付清 在基本租期内 设备只租给一个 用户使用 承租人支付租金的累计总额为设备价 款 利息及租赁公司的手续费之和 承租人付清全 部租金后 设备的所有权即归于承租人 租期较 长 基本租期一般相当于设备的有效寿命 承租 人负责设备的选择 保险 保养和维修等 出资人 仅负责垫付贷款 购进承租人所需的设备 按期出 租 以及享有设备的期末残值 在融资租赁中 出租人实际上已将租赁所有权 所引起的成本和风险全部转让给了承租人 拥有一 项固定资产是要承担一定风险和成本的 所有权所 引起的成本主要有因租赁物的维修 保险所花费的 成本 所有权风险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出售风 险 一企业拥有某项资产后如因某种原因须将其脱 手 往往要蒙受一定的损失 以低于买进的价格在 市场上脱手 技术陈旧风险 一企业拥有的设备 有可能因有技术更先进的同类设备出现 或因技术 进步使同样设备的价格下降而贬值 从而使企业蒙 受损失 经营租赁 经营租赁使以获得租赁物的使用权为目的 其 主要特点是 可撤消性 这种租赁是一种可解约 的租赁 在合理的条件下 承租人预先通知出租人 即可解除租赁合同 或要求更换租赁物 经营租 赁的期限一般比较短 远低于租赁物的经济寿命 不完全付清性 经营租赁的租金总额一般不足以 弥补出租人的租赁物成本并使其获得正常收益 出 租人在租赁期满时将其再出租或在市场上出售才 能收回成本 因此 经营租赁不是全额清偿的租赁 出租人不仅负责提供租金信贷 而且要提供各种 专门的技术设备 经营租赁中租赁物所有权引起的 成本和风险全部由出租人承担 其租金一般较融资 租赁为高 经营租赁的对象主要是那些技术进步 快 用途较广泛或使用具有季节性的物品 正式租赁 正式租赁是指一项符合国家有关税法 能真正 享受租赁税收优惠待遇的租赁交易 正式租赁的出 租人可享有加速折旧 投资减税等税收优惠 承租 人支付的租金可作为费用 从应纳税的收入中扣 除 而且还能分享出租人获得的一部分减税 因此 租金较为廉价 租购式租赁与直接租赁 租购式租赁是非正式租赁和有条件的销售租 赁 它是指承租人在租期届满时 可以名义价留购 设备并获得所有权的租赁交易 许多国家把它看成一项分期付款交易 一般来 讲租金很高 直接租赁是指一项由出租人独自承担购买出 租设备全部资金的租赁交易 杠杆租赁 杠杆租赁是目前较为广泛采用的一种国际租 赁方式 是一种利用财务杠杆原理组成的租赁形 式 杠杆租赁至少有三方面的人参加 贷款人 出 租人 承租人 杠杆租赁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 某些租赁物 过于昂贵 租赁公司不愿或无力独自购买并将其出 租 杠杆租赁往往是这些物品唯一可行的租赁方 式 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规定 出租人所 购用于租赁的资产 无论是靠自由资金购入的还是 靠借入资金购入的 均可按资产的全部价值享受各 种减税 免税待遇 因此 杠杆租赁中出租人仅出 一小部分租金却能按租赁资产价值的 l00 享受折 旧及其他减税免税待遇 这大大减少了出租人的租 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昌校园安全教育主题展厅
- 累积滑移施工方案
- 保险公司营销策略方案
- 景区公众号活动方案策划
- 会计实习报告范文两篇
- 建筑车行坡道分析方案设计
- 会务会展活动施工方案
-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第2节化学反应的表示练习试题以及答案(适合鲁教版)
- 城镇雨污管网施工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维生物磷酸酯镁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统计业务知识(统计法规)课件
- 实验计划样表
- 三阶魔方入门教程课件
- 艾滋病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表
- 广告策划与创意课件-2
- 地质勘察任务书模板
- 全国中心血站上岗证考试题库
- 环境社会学整本书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ppt(最新)
-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完整版课件(全)
- 健康疗休养基本服务承诺书
- 口袋妖怪(宠物小精灵)1至649图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