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数学试卷中的问题解决型应用题问题.pdf_第1页
2009年高考数学试卷中的问题解决型应用题问题.pdf_第2页
2009年高考数学试卷中的问题解决型应用题问题.pdf_第3页
2009年高考数学试卷中的问题解决型应用题问题.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1 0 年第4 9 卷第4 期数学通报 5 3 2 0 0 9 年高考数学试卷中的 问题解决型应用题问题 李光辉 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3 0 0 3 8 7 近几年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 我国数学教 育改革以 数学素质教育 为目标 不断深入 反映 到高考中 就是更加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 问题解 决型的数学应用题逐步增多 纵观今年全国各地 的数学试卷 发现其中有许多问题解决型应用题 然而 考生在这一块的得分率却不高 这说明问题 解决型的问题还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下面我想结 合今年各地高考试卷中的问题解决型应用题用数 学建模的方法来探讨 1 问题解决型 应用题的解答思路 解这类应用题 首先要在阅读材料 理解题意 的基础上 应用化归原则 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 问题 就是从实际出发 经过去粗取精 抽象概括 利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一般 地说 数学模型可以描述为 对于现实世界的一个 特定对象 为了一个特定的目的 根据特有的内在 规律 做出一些必要的假设 运用适当的数学工 具 得到的一个数学结果 再利用数学知识对数 学模型进行分析 研究 得到数学结论后返回到实 际问题中去验证 思路如下图 实际问题 转化为数学问题 数学问题 问题解决 数学解答 实际问题的结论 回到实际问题 解答 2 解 问题解决型 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2 1 解 问题解决型 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解答这类问题 我们可以类比波利亚的问题 解决策略3 分为四个步骤 我们把这四个阶段简 单概括为 弄清问题 建立模型 求解模型和还原 结论 1 弄清问题 阅读理解文字表达的题意 分 清条件和结论 理顺数量关系 这一关是基础 2 建立模型 根据建立数学模型的目的和问 题的背景作出必要的简化假设 用字母表示待求 的未知量 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 利用数学 知识 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熟悉基本数学模型 正确进行建 模 是关键的一关 3 求解模型 求解数学模型 得到数学结论 一要充分注意数学模型中元素的实际意义 更要 注意巧思妙作 优化过程 4 还原结论 将数学结论还原成实际问题的 结果 并用实际现象来验证结果 2 2 高考中常见应用问题与数学模型 高考中的应用型问题通常有以下几种 1 t 化问题 实际问题中的 优选 控制 等问题 常需通过建立 不等式模型 和 线性规 划 问题解决 如2 0 0 9 年四川卷 理 第1 0 题 某企业生产 甲 乙两种产品 已知生产每吨甲产品要用A 原 料3 吨 B 原料2 吨 生产每吨乙产品要用A 原料 1 吨 B 原料3 吨 销售每吨甲产品可获得利润5 万元 每吨乙产品可获得利润3 万元 该企业在一 个生产周期内消耗A 原料不超过1 3 吨 B 原料 不超过1 8 吨 那么该企业可获得最大利润是 A 1 2 万元B 2 0 万元 C 2 5 万元D 2 7 万元 第一步 弄清问题 阅读题目 理解文字表达 的题意 分清条件和结论 理顺数量关系 万方数据 5 4 数学通报2 0 1 0 年第4 9 卷第4 期 这道题是让我们求企业的最大利润 由已知 条件我们可以列成下表 衰1 原料 利润 万 原料A原料B 产品 元 每吨 3 吨 2 吨 甲5 每吨每吨 1 吨 3 吨 乙 3 每吨每吨 第二步 建立数学模型 将上面的已知条件转 化成数学语言 利用学过的知识 建立数学模型 这道题我们可以用学过的线性规划来解 解析 设甲 乙种两种产品各需生产z Y 吨 可使利润z 最大 利用 一个周期内消耗A 原 料不超过1 3 吨 可以得到约束条件3 z y 1 3 利用已知条件 一个周期内消耗B 原料不超过1 8 吨 可以得到约束条件2 z 3 y 1 8 又因为甲乙 两种都是产品 要么生产 要么不生产 所以它们 都应该是非负数 由此得到约束条件z 0 和y 0 而我们的目标是要利润最大 所以我们的目标 函数应该是z 5 z 3 所建立的规划模型如下 f 3 z j 1 3 2 z 3 y 1 8 弋 I z o y O 目标函数M a x z 5 x 3 y 第三步 求解模型 根据我们学过的线性规划 的知识 画出图像 k Y 心 爪j 0 j 一 w I 第四步 还原结论 将数学结论还原成实际问 题的结果 由前面的解题过程 可得该企业可获得 最大利润是2 7 万元 故选择D 2 最 极 值问题 工农业生产 建设及实际 生活中的极限问题常设计成 函数模型 转化为 求函数的最值 如2 0 0 9 湖南卷 理 第1 9 题 某地建一座桥 两端的桥墩已建好 这两墩相 距m 米 余下工程只需要建两端桥墩之间的桥面 和桥墩 经预测 一个桥墩的工程费用为2 5 6 万 元 距离为z 米的相邻两墩之间的桥面工程费用 为 2 z z 万元 假设桥墩等距离分布 所有桥 墩都视为点 且不考虑其他因素 记余下工程的费 用为Y 万元 I 试写出Y 关于z 的函数关系式 当m 6 4 0 米时 需新建多少个桥墩才 能使Y 最小 第一步 我们首先要读懂题目 分清已知条件 和要求的结论 已知 两墩相距m 米 一个桥墩的工程 费用为2 5 6 万元 距离为z 米的相邻两墩之间 的桥面工程费用为 2 石 z 万元 假设 桥墩等距离分布 所有桥墩都视为点 且不考虑其他因素 记余下工程的费用为Y 万元 要求的结论 I 工程费用Y 与相邻两墩之 间距离z 的函数关系式 当m 6 4 0 米时 需 新建多少个桥墩才能使工程费用y 最t b 第二步 建立模型 I 根据已知条件 设需要新建竹个桥墩 l 1 z l 即行 丝一1 Z 所以y z 2 5 6 n 押 1 2 v f f x 2 5 6f 翌一11 丝 2 佃z Z Z 一盟堕 z4 互 2 m 2 5 6 第三步 模型求解 要求工程费用的最小值 可以考虑通过 导数来解 由 I 知 厂 z 一一擎 丢糠 虽 z 号一5 1 2 令 m 故 3 4 一 J l z y f lI 为解优 最 匣 出求町 值 大 卯 最 一 得 地 求 51 万方数据 2 0 1 0 年 第4 9 卷第4 期数学通报 5 5 z o 得z 号 5 1 2 所以z 6 4 当o z 6 4 时厂 z d O 厂 z 在区间 o 6 4 内为减函数 当6 4 z 0 z 在区间 6 4 6 4 0 内为增函数 所以厂 z 在x 6 4 处取得最小值 此时 竹 丝一1 6 4 2 1 9 z 一 6 4 第四步 还原结论 根据以上求解过程 得到 需新建9 个桥墩才能使Y 最小 3 测量问题 可设计成 图形模型 利用几 何知识解决 如2 0 0 9 辽宁卷 文 第1 8 题 如图 A B C D 都在同一个与水平面垂直 的平面内 B D 为两岛上的两座灯塔的塔顶 测 量船于水面A 处测得B 点和D 点的仰角分别为 7 5 3 0 于水面C 处测得B 点和D 点的仰角均 为6 0 A C 0 1 k m 试探究图中B D 间距离与 另外哪两点距离相等 然后求B D 的距离 计算 结果精确到0 0 1 k m 2 1 4 1 4 6 2 4 4 9 曰 圈2 应用我们以上所说的四个步骤 弄清问题 建立模型 求解模型和还原结论 我们也可以很快 的解决这道应用题 第一步 弄清问题 已知 如图 B D 为两 岛上的两座灯塔的塔顶 测量船于水面A 处测 得B 点和D 点的仰角分别为7 5 3 0 于水面C 处测得B 点和D 点的仰角均为6 0 A C 一 0 1 k m 求图中B D 间距离与另外哪两点距离相 等 然后求B D 的距离 第二步 建立模型 本题实际上已经转化成了 一个几何图形 要求与B D 间距离相等的线段 可以考虑找全等三角形或者用中垂线定理 要求 B D 距离 可以用解三角形来求 第三步 求解模型 过程如下 在A A C D 中 么D A C 一3 0 么A D C 6 0 一 么D A C 3 0 所以C D A C 0 1 又么B C D 1 8 0 6 0 一6 0 6 0 故C B 是 C A D 底边A D 的中垂线 所以 B D B A 在 A B C 中 A B A C 五逻丽一五乏葡苑 即A B 絮等 萼拦S l n l 0Z U 因此 B D 坞磐 o 3 3 k i n 第四步 还原结论 故B D 的距离约为 0 3 3 k m 3 小结 数学建模问题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许多方 面 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中的应用问题是数学 新课标的重要目标之一 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 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不断的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 光去观察 分析和表示各种事物关系和数学信息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养成学生应用数 学建模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姜启源 数学模型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 9 9 3 2 波利亚 怎样解题 周育苏译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 9 8 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北京 人民 教育出版社 2 0 0 4 4 郑毓信 数学方法论 南宁 广西教育出版社 2 0 0 3 5 张马彪 对数学实验的探讨 数学通报 2 0 0 2 7 4 6 6 厉小康 解应用问题的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 数学通报 2 0 0 2 7 3 1 3 3 7 方俊 吴方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 效学建模 思想的渗透 数 学教学研究 2 0 0 6 8 万方数据 2009年高考数学试卷中的问题解决型应用题问题2009年高考数学试卷中的问题解决型应用题问题 作者 李光辉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300387 刊名 数学通报 英文刊名 BULLETIN DES SCIENCES MATHEMATICS 年 卷 期 2010 49 4 被引用次数 0次 参考文献 7条 参考文献 7条 1 姜启源 数学模型 1993 2 波利亚 周育苏 怎样解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