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王勃教案(2课时)Word文档(4).doc_第1页
少年王勃教案(2课时)Word文档(4).doc_第2页
少年王勃教案(2课时)Word文档(4).doc_第3页
少年王勃教案(2课时)Word文档(4).doc_第4页
少年王勃教案(2课时)Word文档(4).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下第 三 单元 课题 9 少年王勃 第 1教时 总第 个教案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认识本课生字词语,读准字音,记忆字形,指导书写。3.通过反复朗读,联系上下文了解词义,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会初步概括。教学难点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准备学情分析挂图、先学提纲【先学提纲】1读准“绿色通道”和田字格中的生字,并按字音特点归类读一读。2在课文中给生字注音,并划出课文中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读准确。3在习字册中描红,难写的字多写几遍。4多音字组词。 sho( ) d( )少 都sho( ) du( )5. 少年王勃去( )父亲,路经( )时受到姓( )的( )的邀yo请,参加庆祝滕王阁装修一新的( )。那天,王勃( )着窗外美景,创作了一篇庆贺( )。都督( )“( , )”时,赞不绝口。学生对少年王勃比较陌生,老师揭示课题后,先介绍少年王勃在滕王阁会上,一气呵成写下千古名篇滕王阁序的事,让学生带着对少年王勃无比崇敬的心情去朗读课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 学 过 程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一、突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1.唐朝是是诗的繁荣时代,你们背过哪些唐诗呢?刚才听同学们背了这么多的古诗,老师也很想背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师背诗)2.有谁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板书:王勃)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王勃在少年时期就显现出惊人的写作天赋,曾写过一篇千古传诵的美文,那就是滕tng王阁g序x(投影出示后)请大家举起小手,跟着老师将“序”写一遍,注意,广字头的下面是“给予”的“予”,不是“矛盾”的“矛”。请同学们跟着老师齐读三遍。4.(板书:少年)“少”在这儿读“sho”,这是一个多音字,它还有一个读音是什么呢?可以组成哪些词语?“少年王勃”这个课题,你是怎么理解的呢?5.齐读课题。通过课前的预习,你对少年王勃有什么了解?你想到哪些有关的词语来赞美王勃呢?6.少年王勃是怎样写成滕王阁序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王勃。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一)出示目标1、21.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音。1.出示初读要求:A、自读课文,你能将下列空白处补充完整吗?少年王勃去( )父亲,路经( )时受到姓( )的( )的邀yo请,参加庆祝滕王阁装修一新的( )。那天,王勃( )着窗外美景,创作了一篇庆贺( )。都督( )“( , )”时,赞不绝口。B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2.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做到字字读准、句句读通。3.读后交流:少年王勃去( 探tn望 )父亲,路经(南昌chng )时受到姓(阎 yn )的( 都d督d )的邀yo请,参加庆祝滕王阁装修一新的(宴yn会 )。那天,王勃( 凝nng望 )着窗外美景,创作了一篇庆贺( 文章 zhng )。都督( 读d到 )“( 落霞与孤鹜w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赞不绝口。4.去掉生字的拼音,你还认识他们吗?A指名读,齐读探望 南昌 都督 宴会 读到滕王阁序 姓阎 邀请 凝望B联系课文与填空,说一说对词语的理解。5.全班自由交流: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三、把握课文主旋律,顺清脉络1.出示目标3联系上下文了解词义,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自由读课文2.师述:把你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课文写了王勃的什么事?3.出示填空:课文主要写了 (谁)在 (什么地方)参加宴会时,都督请人写庆贺文章,在座的客人 , (谁)文思如泉,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 。4.王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四、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1.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相应的句子。A自读课文,划出相应的句子。B全班交流,出示句子: 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y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自由读句子,注意把句子读正确。指读,认识生字词“野鸭”即“鹜”。再读句子,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C这么美的景色,王勃用短短的14个字就描绘出来了,(指诗句,多媒体播放课文秋景图,想想这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齐读。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则千古名句,怎样才能读出它的节奏来?A同桌互读,读对了,夸夸他,读错了,帮帮他,并请他再读读。B指名读,标上停顿号。(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C齐读。3.小结:王勃小小年纪,就名声在外,居然被阎都督邀请去参加宴会,不过,这也只是听说而已,王勃是否真是那么有才气吗?你们还有这些问题没有搞懂,怎么办呢?请同学们课后读一读有关王勃的故事,再联系课文思考。我们下堂课接着学。五、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1.读一读,哪个加点字的读音是错的?( )tn tn zhng chngA探望 B滕王阁 C文章 D南昌2.仔细看,哪个词语含有错别字?( )A整休 B都督 C宴会 D野鸭3.想一想,下面哪个词语中的“案”和例子中加点的“案”意思相同( ) 拍案叫绝A 答案 B 伏案写作 C破案 D方案三下第三 单元 课题 9少年王勃 第 2 教时 总第 个教案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水天一色”、“霞鹜齐飞”的美丽景色,感受少年王勃的“奇”。教学重点感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的壮观、秀美景象,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才华横溢。教学难点理解滕王阁序中诗句的意思。教学准备学情分析小黑板、先学提纲、图片【先学提纲】(1)你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王勃他才思过人?把你认为最能表现王勃才华的句子或词语画出来。 (2)课文哪些语句最让你感动,动笔画一画,把你的感受写在句子旁边。(3)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美景,请找出来反复读一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4)王勃除了写滕王阁序,还写了滕王阁诗,自己读一读。滕王阁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弟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这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藤王阁赴宴、时写下千古名片藤王阁序的事,显示了王勃非凡的才华。学生可能会对王勃即兴做诗,吟出千古佳句的钦佩更多过于文章本身的内容,所以不妨借助课文配有彩色插图,有助于学生体会诗句意境,加深记忆。也增加学习文章的情趣。教 学 过 程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1.出示生字词 认读并听写探望 南昌 都督 宴会 野鸭 邀请 凝望胸有成竹 文思如泉 笔走如飞 滕王阁序2.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滕王阁有什么了解?生:(滕王阁在江西省南昌市赣江边,建于唐朝,距今已有1300多年,是南方三大名楼之首,其间,屡毁屡建,先后修葺和重建28次。)看图 师:你觉得滕王阁怎么样?生:金碧辉煌、雄伟壮观3. 师:是啊,不愧是南方三大名楼之首。千年来,滕王阁之所以名满天下,不仅因为它雄伟壮观,更是因为有一个人写了一篇传诵千古的名文-滕王阁序,这人是谁呢? 师:王勃是个怎样的人呢?今天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近王勃,感受这篇名文的精彩。二、品读感悟(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自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为什么王勃在去探望父亲的途中去滕王阁参加宴会?(交流:受到阎都督的邀请)2.都督为什么会邀请王勃参加呢?(交流:听说王勃很有才气,便邀请他也来参加。)课件出示该句话。从这句话中,你能看出什么?(他早已远近闻名了)3.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小节。(齐读)4.重阳节这天,前来参加宴会的人很多,想想:以都督的身份,会有哪些人来参加宴会呢?(达官贵人、文人墨客)5.是啊,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济济一堂,可当都督要求在坐的人写一篇庆贺文章时,大家怎么样了? 交流:(他们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6.谁都不敢答应,觉得这个要求太难了,谁来为我们把这一小节读一读?(个别读)(二)学习三、四自然段1.出示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水天一色”、“霞鹜齐飞”的美丽景色,感受少年王勃的“奇”。2.就在所有人都沉默时,少年王勃用响亮的声音打破了当时的沉寂:“让我来试试吧!”默读第四自然段,从这一自然段中,你感受到什么?画出具体的句子。3.学生交流,相机理解“文思如泉、笔走如飞”。4.什么叫“胸有成竹”?为什么会“胸有成竹”?自读第三自然段。5.找出“凝望”,表示看的词语有很多,凝望是怎样的看?交流:(聚精会神的看。)6.现在你就是胸有成竹的小王勃,信心百倍的来读读这句话吧!7.当都督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竟忍不住拍案叫绝,什么是“拍案叫绝”? 哪位都督来夸一夸王勃吧!(出示:奇才!真上奇才!) “奇”看出什么? 交流(少有、难得一见) 指导再读这句话。8.这一小节的字里行间都跳跃着王勃的才气,让我们来为王勃的才气赞叹吧!(齐读)9.“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话,让都督惊叹,让所有的宾客都震撼了,王勃为什么能写出如此令人惊叹的句子呢?再读第三自然段,找找王勃看到了什么?交流:(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相连,轻轻飘荡)让我们也来欣赏这迷人的景色吧。(出示图片)10.这美景陶醉了王勃,也陶醉了大家,你能把你看到的美景告诉大家吗? 11.出示目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练习背诵(课件出示背诵练习)(三)学习第五自然段1.正因为王勃是用心在看,在体会,在思考这美景,所以他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文滕王阁序,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吧!三、课外拓展积累1.王勃除了写滕王阁序,还写了滕王阁诗。出示: 滕王阁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