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及其用地的规划设计 第一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和内容第二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第三节居住区道路和交通的规划布置 第一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和内容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 一 按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性质分类1 教育2 医疗卫生3 商业服务4 文化 体育5 金融 邮电6 行政管理7 市政设施8 其他二 按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频繁程度分类1 居民每日或经常使用的公共服务设施 2 居民必要的非经常使用的公共服务设施 三 按营利与非营利性分类 第二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一 规划布置的要求和方式1 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 1 各级公共服务设施合理的服务半径为 居住区级800 1000m 居住小区级400 500m 居住组团级150 200m 2 应设在交通比较方便 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段 并要考虑职工上下班的走向 3 独立的工矿或地处市郊的居住区 应考虑附近地区和农村使用方便 保持居住区内部的安宁 4 应与公共绿地相邻布置 或靠近河湖水面等能体现城市建筑面貌的地段 2 规划布置的方式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的方式按二级或三级布置 第一级居住区级主要包括影剧院 俱乐部 图书馆 医院街道办事处 派出所 房管所 邮电 银行等为全区民民服务的机构 第二级居住小区级主要包括菜站 综合商店 小吃店 物业管理 会所 幼托 中小学等 第三级居住组团级主要包括社区 青少年活动室 老年活动室 服务站 小商店等 第二级和第三级的公共服务设施都是居民日常必需的 通称为基层公共服务没施 二 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1 居住区文化服务中心的布置方式 1 沿街线状布置 应根据道路的性质和走向等因素综合考虑 2 成片集中布置 应根据各类服务设施的功能要求和行业特点成组结合 分块布置 既要考虑沿街立面的要求 又要注意内部空间组合以及合理地组织人流和货流的最佳线路 3 沿街和成片集中相结合的布置方式 是我国传统的布置方式 对改变城市面貌容易取得显著的效果 特别是采用沿街住宅底层商店的方式比较节约用地 但在使用和经营管理方面不如成片集中的布置方式有利 2 居住区商业服务设施的布置方式 1 住宅底层商业服务设施 住宅底层设置商业服务设施是我国比较常见的布置方式 特别在旧城中大都采用这种方式 2 独立设置的商业服务设施 可分为综合商场或超市它们可以布置在同一幢空间较大的建筑内 也可以由几幢建筑结合周围环境加以组合 这种布置方式由于集中紧凑 便于居民使用 三 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 1 居住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居住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分为商业服务业设施和儿童教育设施两类 为了便于居民的使用 商业服务设施相对集中布置 以形成居住小区的生活服务中心 中小学是居住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中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最大的项目 它直接影响居住小区和居住区规划布局 在居住区和居住小区的规划中就应加以考虑 小学的服务半径为500m左右 中学为1000m左右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 1 幼托的规划布置 幼托是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中占地最大的项目 应布置在环境安静 接送方便的单独地段上 幼托的总平面布置要保证活动室和室外活动场地有良好的朝向 室外要有一定面积的硬地和活动器械等 以供儿童室外活动 2 小商店的规划布置 其特点是面积小 品种多和布点灵活 服务时间长 深受群众欢迎 在旧市区 这类小商店比较普遍 一般都设在服务方便的路口 2 居住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第三节居住区道路和交通的规划布置 一 居住区道路的功能和分级居住区道路除一些日常的功能外 还要考虑救护 消防和搬运等车辆的通行 道路一般可分为三级或四级 第一级居住区级 是主要道路 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20 30m 车道宽度不小于9m 人行道宽度为2 4m不等 第二级居住小区级 是次要道路 道路红线宽度一般10 14m 车道宽度6 8m 人行道宽1 5 2m 第三级住宅组团级 是区内的支路 车道宽度为4 6m 第四级宅前小路 通向各单元门前 宽度不小于2 6m 此外 在居住区内还可有专供步行的林荫步道 其宽度根据规划设计的要求而定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 a b 二 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1 不应有过境交通穿越居住区 不宜有过多的车道出口通向城市交通干道 2 道路走向要便于职工上下班 尽量减少反向交通 住宅与最近的公交站间的距离不宜大于500m 3 结合自然分水线和汇水线 以利雨水排除 在南方多河地区 道路宜与河流平行或垂直布置 以减少桥梁的投资 4 进行旧居住区改建时 应充分利用原有道路和工程设施 5 车道应通至住宅建筑的入口处 在尽端处应能便于回车 6 车道为单车道时 则每隔150m左右应设置车辆互让处 7 道路的线型 断面应与总体规划和建筑群体有机地结合 8 应考虑为残疾人无障碍通道 住宅区住宅内道路与河流的关系 a 部分道路结合河流走向 b 道路与河流不一致 用地零碎 桥涵增多 c 在填没的河上修筑道路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 在进行旧居住区改建时 应充分利用原有道路和工程设施 三 居住区道路系统的基本形式 1 人车交通分行的道路系统这种形式是由车行和步行二套独立的道路系统所组成 1933年在美国新泽西州的雷德朋小镇规划中首次采用并实施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 人车混行是最常见的交通组织方式 在小汽车数量不多的地区特别是以自行车和公交车出行为主的城市更为适用 3 人车共存的道路系统这种道路系统更强调人性化的环境设计 认为人车不应是对立的 应是共存的 研究表明 通过将汽车速度降低到步行者的速度时 汽车产生的危害 如交通事故 噪声和振动等大为减轻 只要过境交通和与居住区无关车辆不进入居住区内部 并对街道的设施采用多弯线和缩小车路宽度 不同路面铺设路障及各种交通管制手段 人行和车行是完全可以合道共存的 2 人车混行的道路系统 四 居住区内静态交通的组织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 居住区内静态交通组织是指各类交通工具的存放方式 1 自行车存车设施的规划布置我国居民拥有的自行车数量已达每户二辆的水平 根据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080 93 的规定 自行车应存放在室内 2 小汽车存车设施的规划布置随着私家小汽车和居住区内单位公车存放量的增多 对居住区的环境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 虽然国家对机动车的存车指标没有统一的规定 但各省市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已制定相应停车指标 北京市规定的指标为 经济适用房按5户一辆设置 商品房按每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医药电商合规管理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文化旅游小镇项目开发中的社会稳定风险预警与防范报告
- 2025年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教育信息化产业政策研究报告
- 好事情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电商绿色物流行业政策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 岳阳楼记绿色圃课件
- 2025版房地产开发项目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协议范本
- 2025版水利工程车辆土石方运输与合同履约保证金合同
- 奋进新时代电影课件
- 2025版垂直电梯安装与智能化升级改造合同范本
- 2025年公文核改竞赛试题及答案
- 国际贸易术语课件详解
- 一个华为客户经理回忆录资料讲解
- 2-2《大战中的插曲》课件28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全套教学课件
- 《专题地图设计与编制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全册课前预习单
- 工厂规章制度员工守则.doc
- 医疗质量与安全分析报告范文
- 供配电技术实验指导书(09318)
- 商铺销售基础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