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青铜时代的王朝.doc_第1页
第二课青铜时代的王朝.doc_第2页
第二课青铜时代的王朝.doc_第3页
第二课青铜时代的王朝.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课 青铜时代的王朝 文明曙光夏商王朝 【教学目的】 1、 基础知识:夏朝建立的时间、国家机构;商汤灭夏;盘庚迁殷;商朝统治区;甲骨文;商朝的繁荣:手工业(青铜冶铸)的发展。 2、 情感、价值观: (1)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 (2) 我国青铜器的高超技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内容之一,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3、 能力培养: (1) 指导学生思考“商汤为什么能够灭夏”,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 初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 商朝的奴隶制经济的繁荣青铜文明 难点:关于王朝的更替问题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用具】 图片资料、音像资料 【板书设计】 一、 夏朝 1、 建立时间 2、 地位 二、 商朝 1、 建立时间 2、 都城 3、 文字 三、 青铜文明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略。 (新课教授)夏朝的建立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建立者:禹 传位给启: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代替“公天下” 图片欣赏 书本图片,结合自身旅游所见所闻,扩展学生的知识,也可让学生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商朝:汤,公元1600年建立,定都于亳 盘庚迁殷 (提问)什么叫甲骨文? 所谓甲,就是龟甲;骨,主要指兽骨。 古人迷信,常用甲骨占卜凶吉。占卜以后,往往在甲骨上面写刻或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这便叫做“甲骨文字”,简称为“甲骨文”。 在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以前,甲骨文就被小屯村农民发现。小屯村农民开始并不知道它的真正价值,只是把它视为带字的“龙骨”。 大约到了1898年,“龙骨”才引起了古董商人的重视。 当时有个叫范维卿的古董商在收购过程中注意到了小屯村农民挖出的“龙骨”,遂将此事告诉了天津的穷秀才孟定生和王襄。孟、王二人认为这是一种古代的契刻文字,孟定生还进一步猜测可能是古代的简策。到第2年秋,范又将一些刻字“龙骨”带到北京送给王懿荣,初步断定这是一种刻有古代文字的“龟版”,并出高价购买收藏。 看图讨论 甲骨文是如何操作的?请学生观察书上图片的形成过程,然后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述。 【学生活动】 略 重点介绍 青铜文明 1、 文件夹:青铜的成分,铸造方法和过程 2、 青铜器的种类和用途 编钟:乐器 爵:酒器 铲:农具 钺:兵器 司母戊方鼎:礼器 3、 图片欣赏 (小结)略。 知识点补充 十二王朝名称的由来 夏:由于禹是夏后氏部落的领袖,故由他建立的国家称为“夏”。 商:因为他们的始祖住在商,故定国名为“商”,后迁都殷,故也称“殷”。 周:因武王的先祖太王曾在岐山之南的周原居住,是周室的发祥地,故国号定名为“周”。 秦:周孝王封其秦邑,到了襄公时开始立国,遂取名曰“秦”。 汉: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兵攻入咸阳,灭掉了秦朝,被项羽封为汉王,占有巴蜀、汉中之地。后来刘邦在垓下打败项羽,逼其自刎,遂于公元前202年称帝,国号为“汉”。 隋:杨坚因他曾为隋王,故名为“隋”。 唐:李世民的祖父李虎,因功曾被封为唐国公。李虎之子李渊,继承父爵,在群雄逐鹿中扫平中原,遂立国,以“唐”为国号。 宋: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取代后周而称帝,因其曾做过宋州节度使,故国号为“宋”。 元: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族,建立了蒙古国。传至忽必烈,他取易经中的“大战乾元”四字之意,于1271年改国号为“元”。 明:朱元璋出身贫苦,少年做过牧童,又当过和尚。后投身于元末起义军,在小明王朝韩林儿政权下做过将领,在扫平群雄后,建立自己的王朝,承小明王朝之国号,称为“明”。 清:皇太极即位改女真族为满族,改国号金为“清”。 第二课时西周和东周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武王伐纣;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礼仪制度;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春秋和战国的起迄年代;“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百家争鸣”。 2、情感、价值观: (1) 正义战争必胜。 (2) 诸侯争霸给劳动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但也加快了统一步伐,促进了民族融合。 3、能力培养: (1) 让学生分析“诸侯争霸的作用”,从而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总结出西周兴亡的原因,从而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西周的分封制;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 难点: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 【教学用具】 地图册,自制幻灯片 【教学设计】 让学生收集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 注意地图的使用和各国的方位。 【板书设计】 一、 西周 1、建国 2、分封制 二、 春秋战国 1、东周迁都 2、春秋五霸 3、战国七雄 4、思想文化 【教学过程】 (复习)略。 (导入、新课教授)从封神榜说起。 (人物简介)姜尚 重要战役牧野之战 都城:镐京 (看图)分封制:卫武王帝康叔 鲁周公旦长子 齐姜太公 晋成王之弟 燕周封召公之子 宋纣王之子武庚(后反叛) 王畿国都附近的地区,又称为京都,首善之地。 (介绍)春秋时期770BC476BC 战国时期475BC221BC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战国七雄:燕、楚、秦、齐、韩、赵、魏 燕 赵 秦 齐 魏 韩 楚 (学生活动)收集成语故事,进行交流。 (建议)也可由老师来给学生先介绍1到2个成语故事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思想文化)突出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因为后面还要介绍关于孔子与儒学,道教与佛教,所以,在此不必深入展开,若有时间,可以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