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界病例管理制度.doc_第1页
临界病例管理制度.doc_第2页
临界病例管理制度.doc_第3页
临界病例管理制度.doc_第4页
临界病例管理制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界病例管理制度 科室医务处文件名临界病例管理制度试行起草李祥兵文件编号共4页科室初审组长审核批准执行日期临界病例管理制度“临界病例”是指病情复杂、涉及到多个科室的疑难、急危和严重的复合伤病人。 在门诊处理这一类病人时,由于相关各科侧重考虑专科病情,因而在会诊时出现扯皮推诿现象。 这样不仅延误病情,且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坚持“首诊负责制”的原则,加强临界病人的诊疗管理,充分发挥医院整体功能作用,是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方面。 现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规定(一)综合规定 1、各科室在门、急诊处理“临界”病人时,须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 首诊科室值班医师必须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检,按照“六有一签名”的要求,完成门诊病历的记录。 2、“临界”病人病情特别严重时,首诊科室应先给予初期急救后,再邀请相关科室会诊,会诊医师应按有关规定认真处理,有困难时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提出处理意见。 3、“临界”病人经会诊后仍得不到妥善处置时,首诊科室应报告医务处,夜间请示院总值班,必要时组织相关科室讨论,确定收治科室。 确定收治科室的遵循原则 (1)以影响病人生命安危的专科病情为主。 (2)相关科室的病情相仿时,以观察处理对病人最为有利的科室收治。 (3)在难以确定收治科室时,医务处及总值班可以酌情裁决。 (4)在负有“共管”责任的科室,每天应定时随访、查房。 4、由急诊值班医师签急诊住院证的病人,病房值班医师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收治或介绍到其他医院,以免延误病情,如有特殊情况应请示科主任或医务处、院总值班。 (二)专科病种收治规定 1、败血症成人病例由感染病科处理,新生儿及小儿病例由儿科处理。 2、脓毒败血症除特殊的专科原发灶以外,原则上由普内科处理。 涉及脑部、胸部、骨骼、后腹膜等部位的迁徙灶症状突出时,则由相关专科处理。 3、脑栓塞合并有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力衰竭等时,由心内科处理。 在心内科住院期间并发脑栓塞者一般不转科,其他不明原因的脑栓塞由神经内科处理。 4、高血压由心内科处理。 高血压病人在心内科住院期间发生脑溢血且危及生命者转入神经外科或神经内科处理。 5、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化脓性脑膜炎由感染病科处理。 接种后带状疱疹合并脑炎,未明确病毒种类的脑炎由神经内科处理。 耳源性脑膜炎及脑肿瘤由耳鼻喉科处理,需要开颅引流者,由神经外科协助。 6、慢性脓胸、缩窄性心包炎由胸外科处理。 急性脓胸由呼吸科处理。 渗出性心包炎由心内科处理,儿童病例归儿科处理,需要手术时请心胸外科会诊。 7、咯血,除风湿性心脏病合并二尖瓣狭窄、血液病引起的由心内科、血液科处理外,其余由呼吸科处理。 8、慢性肺心病合并感染、心力衰竭、呼吸功能衰竭时由呼吸科处理。 9、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时,出血量超过500毫升或有手术指征时,由普外科处理。 10、溃疡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者,经内科保守治疗24小时无效或合并其他并发症有手术指征时,由普外科处理。 11、急腹症一时不能确诊者,可先收普外科或根据症状、体征收住倾向性较大的专科。 12、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血液透析者,由血液透析室协助处理,病人不转科。 入院时以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者,先由肾内科处理。 13、多部位的复合创伤,根据创伤部位及轻重程度,由急需抢救处置的科室收治。 相关科室应负责协同处理并随诊。 14、其他科病人住院过程中需截肢时,转骨科处理。 15、大面积软组织撕脱,无其他伤情,由整形科处理。 头皮损伤由脑外科处理,颌面部损伤根据部位分别由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处理,凡软组织损伤伴有血管、肌腱、神经损伤及骨折者,由骨科处理。 其他情况的软组织损伤(包括冻伤)原则上由普外科处理。 16、溺水、刎颈由普外科处理。 自缢由急诊科处理,根据病情及收治可能,可考虑由ICU处理。 电击伤以灼伤为主者,归烧伤科。 食管灼伤由胸外科处理。 药物、食物中毒根据病情一般收住内科,如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者收住神经内科。 17、破伤风由普外科处理,新生儿破伤风由儿科处理。 18、爆震伤,战场伤原则上由骨科处理。 若伴有颅脑、内脏损伤者,则由相关专科共同负责处理,并送ICU处理。 监护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