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ppt_第1页
0-3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ppt_第2页
0-3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ppt_第3页
0-3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ppt_第4页
0-3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 3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一 社会性发展 socialdevelopment 的内涵 沙菲尔在他构筑的儿童与青少年社会性发展心理体系里包括 情绪 对周围亲人的亲密关系 自我概念 社会技能 性别角色 以及以攻击性 利他性为核心的道德发展 Shaffer 1989 社会性发展的理论基础包括 弗洛伊德心理发展阶段论 俄国维果茨基和美国米德关于个体心理发展的社会历史文化假说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习性学理论等 二 儿童的气质特征与亲子互动的研究 Thomas等人提出了著名的气质九维度理论 并且认为 困难 difficult 气质的儿童主要表现为经常出现消极情绪 经常哭闹 生理活动没有规律 易怒 难以适应新环境 儿童类型 容易的 慢慢活跃的 困难的 活动水平 节律性 分心 探究与退缩 适应性 注意广度和持久性 反应的强度 反应性的阈限 心境的性质 活动期于不活动期之比 饿 排泄 睡眠和觉醒的节律 外部刺激改变行为的程度 对新的客体或人的反应 儿童适应环境变化的容易性 专心于活动的时间 分心对活动的影响 反应的能量 不管它的性质或方向 唤起一个可以分辨的反应所要求的刺激强度 友好的 愉快的高兴的行为数量与不高兴不友好行为相比 较适中 很有节律 多变 积极探究 很易适应 高或低 低或适度的 高或低 积极的 多变 多变 多变 最初有退缩 慢慢地适应 高或低 适度的 高或低 稍许否定的 多变 无节律 多变 退缩 慢慢地适应 高或低 强烈的 高或低 否定的 表9 1 亲子互动 亲子互动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 近几年对这方面的研究非常热 主要研究集中在这几个方面 1 亲子互动影响因素的研究 包括父母的各种特征 如父母的教养方式 受教育水平等 儿童的特征 如气质 性别等 父母的社会网络与社会支持系统 2 亲子互动与儿童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关系 如与同伴关系 认知发展 问题行为的关系等 三 有关依恋的研究 1 依恋概述婴儿在同照顾者的广泛接触交流中 建立了特殊的感情联系 这种感情联系被称为依恋 Attachment 由于婴儿的照顾者多为其父母 尤以母亲居多 故又称为亲子依恋 依恋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出生 3个月 第二阶段 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3 6个月 第三阶段 依恋关系明确期 6个月 24个月 第四阶段 目标调节阶段 24个月以后 2 依恋的研究方法 陌生情境法 SS Ainsworth等人所创Q set Waters和Deane提出成人依恋访谈 由main等人所创 3 依恋类型 A类型 回避的 avoidant 这类儿童对母亲在场或不在场影响不大 其接受陌生人的安慰就像接受母亲的安慰一样 实际上这类儿童并未形成对人的依恋 所以又称 无依恋的儿童 B类型 安全的 Securelyattached 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地玩弄玩具 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积极并不总是偎依在母亲身边 C类型 反抗的 resistant 这类儿童逢到母亲要离开之前 总显得很警惕 有点大惊小怪 如果母亲要离开他 他就会表现的极度的反抗 但是与母亲在一起时又无法把母亲作为他安全探究的基地 四 婴儿的情绪发展 任何改变人与环境关系的因素都将产生情感 只要这种关系对此人来说是有有意义的 婴儿在成长过程中与环境有关的行为发展包括达到 爬行 步行 这些均与情绪的发展密切相关 当婴儿开始学会爬行之后 可能诱发来自照顾者的更加积极的情感 如快乐 骄傲等 一旦父母习惯了儿童新的运动技能 他们就开始鼓励孩子去探索和参与新的活动 解决新问题 1 情绪感染 EmotionContagion 情绪感染是如何使婴儿对一个情绪信号所携带的快乐的音调和信息敏感的 如果婴儿能体验到与另一个人所表达的情绪类似的情绪 他们就有可能在早年发现其他人发出的信号的意义 Hatfield和他的同事 1994 各种情绪感染产生的机制 有意识的认知过程 无条件和条件反射 以及动作模仿与反馈 2 社会信号与行为调节 SocialSignalingandRegulation 情绪信号的适当运用取决于两个方面 其一是对不同情绪表达的特定意义的理解 并能据此作出相应的反应 其二是对情绪信号的参照本质的理解 并能将情绪信号与环境中的特定事件相联系 前者称为情感特性 Affectspecificity 后者称为参照特性 Referentspecificity 3 三种社会参照研究程序 视觉悬崖实验陌生人实验新奇玩具 五 亲社会与道德行为的研究 霍夫曼 1975 提出了一个假说 从出生到2岁期间 幼儿通过条件反射 发展出一个亲社会行为的 基本形式 最初这个基本形式是移情导致的痛苦驱动的 后来是同情导致的痛苦驱动的 在这个过程中 儿童越来越能够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区别 注意力越来越多地指向他人的需要 这样 亲社会行为的基本形态就产生了 研究案例 伯比 82周 当我 母亲 正在吸尘时 我感到有些软弱无力 胃不舒服 直想吐 我放下吸尘器 跑进卫生间一阵咳嗽 呕出一些东西 伯比跟着我到了卫生间门口 我呆在那儿的整个时间里 他一直在敲卫生间门 并说 妈咪 好些吗 妈咪 好些吗 终于 我走出卫生间 抱起了伯比 他很关切地看着我 他的眼睛里充满焦虑的神情 我说 妈咪没事了 然后他把头靠在我的肩膀上 开始对我表示亲热 DeborahJ Laible和RossA Thompson的研究 研究中涉及情绪 规则 后果和道德评价的内容 需要 意图和愿望情绪 如哭 道德评价 如好孩子 坏孩子 行为后果 打你的弟弟 他会哭的 规则 包括社会规则 如礼貌 道德准则 如不能伤害他人 家庭规则 如饭前不能吃东西 冲突解决策略 1 安抚 如果你吃饭 我就会给你一块糖 2 辨析 你必须吃饭 这样你就不会饿了 3 恼怒 包括威胁 不讲道理的要求服从 如 因为我要你这样做 4 其他 分心 屈服等 六 养育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Baumrind采用了家庭观察 实验室观察的研究方法 把父母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