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本]_第1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5/61803017-d632-4173-b3b2-b53227398e16/61803017-d632-4173-b3b2-b53227398e161.gif)
![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本]_第2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5/61803017-d632-4173-b3b2-b53227398e16/61803017-d632-4173-b3b2-b53227398e162.gif)
![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本]_第3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5/61803017-d632-4173-b3b2-b53227398e16/61803017-d632-4173-b3b2-b53227398e163.gif)
![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本]_第4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5/61803017-d632-4173-b3b2-b53227398e16/61803017-d632-4173-b3b2-b53227398e164.gif)
![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本]_第5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5/61803017-d632-4173-b3b2-b53227398e16/61803017-d632-4173-b3b2-b53227398e165.gif)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认识过程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可见宇宙:半径140亿光年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太阳系:银河系中心天体:质量占%地月系: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地球和月球恒星世界河外星系特殊性: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合适的大气,充足的水分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波长范围:为可见光波段太阳常数:焦/平方厘米2分太阳辐射能源太阳辐射大气运动、水循环概念:黑子出现于光球层太阳风出现于日冕层耀斑磁暴影响短波通信太阳风极光概况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周期长小时分4秒,而1太阳日是地球自转速度15/时。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都相等线速度从60由此,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地理意义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地方时: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的时间为正午12时,经度位置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东经数值越大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大。西经反之。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时区和区时:为了便于使用。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有15个经度,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作区时,又称标准时。1小时时区差的求法:在0时区两侧相加,同侧相减国际日期变更线:一条大体沿180经线穿行的折线,它是为了消除因为地球球形而导致的日期换算中的不同结果而设定的,同时为了保持180经线上同一行政归属的地方日期相同。概况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每年1月初位于近日点,7月初位于远日点。方向:自西向东角速度约为每天,近日点时较,远日点时较,约为日分赤道面,地球公转的轨道面叫黄道2面。地球的赤道面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叫黄赤交角,约为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引起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等一系列地理现象。名称带五带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原因:黄赤交角存在,地球的公转运动。各地太阳高度在地方时12时时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最大,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而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在极圈以内的地区还可能出现极昼现象。另一个半球的情况相反,赤道上各地的昼夜长短,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白昼较长,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冬季反之。划分依据:地震波纵波: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速度较快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速度较慢划分界面莫霍面:距离地表平均约17千米,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古登堡面:千米。厚度:平均约17千米,变化规律:大陆较厚,约33千米,海洋较薄,约6千米地壳。海拔越高,厚度越大。组成:含量最多的3种元素是O、Si、Al;硅酸盐类矿物在地壳中分布最广下层为硅镁层,相对密度较大,分布连续。三位置: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上地幔组成。圈层下地幔岩石圈:组成: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大气圈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少。一般把20XX3000千米这个高度作为大气圈的上界。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按照存在位置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其中陆地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生物圈生物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概念: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矿物的基本存在形式有三种液态如石油、天然汞固态如石英,是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属矿等。非金属矿常见的有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等,其中,以能源类矿物和宝石矿物最为重要。概念:岩石是岩石圈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岩浆冷凝而成,可分为侵入岩,如花岗岩;喷出岩,如流纹岩、玄武岩。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而砾岩、白岩、石灰岩、砂岩。温度、压力等产生变化,导致岩石原先的结构、矿物成分等发生变化而形成。如花岗岩片麻岩、石灰岩大理岩、砂岩石英岩、页岩板岩概念:是指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层之间的大规模物质循环。能量:推动地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产生的热能。产生影响:在地质循环过程中,有一些地方岩石圈不断地诞生,在另一些地方岩石圈则逐渐地消失。与之相伴的是大地的沧桑以及地壳物质形态的持续转化。岩浆岩浆岩: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伴随侵入作用和喷出作用,岩浆冷却凝固而形成;已经形成的岩石沉积岩:在地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已经形成的岩石变质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已经形成的岩石岩浆: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被高温熔化成为新的岩浆。岩石圈由6大板块的组成,板块处在运动当中形成裂谷。板块相对运动,就会碰撞形成山脉、岛弧、海沟。(3)我国成为世界多火山地震国家的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岩层上凸的称为背斜、岩层下凹的称为向斜。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原理:内力作用。向斜成山:向斜底部受到挤压,岩石坚硬,抗侵蚀能力强断层:岩层断裂后发生明显位移,形成的原因:地壳运动,压力、张力作用。上升一侧往往形成地垒,如我国的华山、庐山、泰山。下降一侧往往形成地堑,如我国的渭河谷地、吐鲁番盆地。断层处往往形成沟谷、河流,原因断层处岩石破碎,易受侵蚀作用。现实指导意义:背斜储油、向斜储水;背斜下方建隧道,原因背斜处岩层向上拱起,符合力学原理,较为坚固,不易积水喀斯特地貌,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地貌。流水的堆积地貌:河口附近三角洲,河流中下游凸岸形成冲积平原,山口冲积扇。大气的垂直分层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的垂直差异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原因是对流层大气的热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日照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安庆市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离婚协议电子模板制作与法律知识普及合同
- 离职员工一次性补偿协议范本:经济补偿及福利待遇
- 旅游景区投资合作合同:旅游资源开发与投资合作协议
- 上市公司并购担保合同条款解析与风险控制策略
- 离婚协议签订法律保障:五大关键条款的解读与实施
- 水务物业公司股权转让及水资源管理合同
- 商业综合体物业运营管理费及设施维护合同
- 环保产业园土地租赁与废弃物处理合作协议
- 潮汐能发电站课件
- 国际化跨国经营中的伦理问题概述
- 2025-2026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年级九月调研考试 语文试卷(含标准答案)
- 2025年禁毒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 初二入团考试内容及答案
- 针灸科感控知识培训课件
- 微生物学讲课文档
- 2024新版2025秋人教版二年级艺术造型美术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大单元教学设计)
- 2025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 汽车维修工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技能试题(附答案)
- 《劳模工匠之光》课件 第1、2单元 民族大厦的基石、改革攻坚的先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