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验收记录表格大全(65个文档)59.xls_第1页
质量验收记录表格大全(65个文档)59.xls_第2页
质量验收记录表格大全(65个文档)59.xls_第3页
质量验收记录表格大全(65个文档)59.xls_第4页
质量验收记录表格大全(65个文档)59.xls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资料网 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 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 材料类别卡板 允收水准 CR 严重 不允收REMARK 发 行 日 期2003 8 10MA 主要 0 4 检验数据登录检验记录表中 Page 1 of 1REV A1MI 次要 1 0 检查项目与内容抽样说明 允收水准 适用 检验方法与程序 CRMAMI设备治具 一 外观及包装标示105E目视目视检查在标准光源下 距离30公分进行 1 标示错误或不完整一般 級 一 根据R T单上的物料取相应的样品或承认书 2 产品表面有无灰尘 破损单次抽样 二 参照样品或承认书 检查外箱标明物料编 号与实物是否一致 3 材料与承认书要求不符 三 按照抽样水准 随机抽取抽样数 4 受潮 发霉 虫蛀 四 参照样品或承认书要求 使用卷尺测量样本 5 外表面污渍 难清洁 外形尺寸 长 宽 高 厚度 6 外表面污渍 可清洁 五 确认厂商提供的出货报告 核对报告内容 是否完整 正确 检验数据是否在规格之内 二 尺寸n 5 卷尺六 检测完毕后 将抽样品放置原处 注 1厂商出货报告必须包含 内提到 的一切常规检验测试报告 四 厂商出货报告提供必须含 有以下内容 参考 2 检测数据记录5PCS 1 产品破裂强度 2 产品外观尺寸 3 含水率 材料类别FBT 允收水准 CR 严重 不允收 发 行 日 期2003 8 10MA 主要 0 4 Page 1 of 1REV A1MI 次要 1 0 检查项目与内容抽样说明 允收水准 适用 CRMAMI设备治具 一 外观及包装标示105E目视 1 包裝不良一般 級 2 标示不对单次抽样 3 标示不清至无法辨认 4 标示不清但尚可辨认 5 错料 混料 6 线材破损 7 线材松脱 8 脚氧化 9 脚弯曲变形 10 脚沾胶 11 灌胶异常 12 安规标示 二 尺寸n 5 游标卡尺 三 电气测试 1 电感值 n 5 LCR METER 2 DCR值n 5 LCR METER 3 容值n 5 LCR METER 四 可焊性 首件检验必须测试 n 5 锡炉 五 实配 首件检验必须测试 n 5 六 厂商出货报告提供必须含有以下内容 参考 1 所有承认书上要求检验的 电气特性检验报告 REMARK 检验数据登录检验记录表中 检验方法与程序 目视检查在标准光源下 距离30公分进行 一 根据R T单上的物料取相应的样品或承认书 二 参照样品或承认书 检查外箱标明物料编 号与实物是否一致 三 按照抽样水准 随机抽取抽样数 四 检查文字图案是否完全 清晰 正确 五 参照样品或承认书 检查是否有混料 错料 本体和线材破损 六 检查元件脚有无缺脚 氧化 变形 沾胶不良 七 用手拉FOCUS和G2线观察有无松脱 八 参照样品或承认书 检查样本标准值 安规标示是否正确 九 用游标卡尺量测承认书标示尺寸是否与 规格相符 量测时必须保持方法正确 十 用LCR METER仪器测量电感值和DCR值 容值 是否与规格相符 十一 在锡炉中沾锡 235 5 C时间3 5 秒 焊锡面光 亮 平滑 上锡面在95 以上 十二 与相应配件实配 检查是否符合规格要求 十三 检测完毕后 将抽样品放置原处 注 1厂商出货报告必须包含 内提到的一切常规 检验测试报告 2 检测数据记录5PCS 材料类别螺丝与螺帽 允收水准 CR 严重 不允收REMARK 发 行 日 期2003 8 10MA 主要 0 4 检验数据登录检验记录表中 Page 1 of 1REV A1MI 次要 1 0 检查项目与内容抽样说明 允收水准 适用 检验方法与程序 CRMAMI设备治具 一 外观及包装标示105E目视目视检查在标准光源下 距离30公分进行 1 包裝不良一般 級 一 根据R T单上的物料取相应的样品或承认书 2 标示不对单次抽样 二 参照样品或承认书 检查外箱标明物料编 3 错料 混料 号与实物是否一致 4 成型不良 三 按照抽样水准 随机抽取抽样数 5 电镀不良 四 参照承认书及样品 检查有无变形 氧化及 混料 五 用游标卡尺量测承认书标示尺寸是否与 二 尺寸n 5 游标卡尺 规格相符 量测时必须保持方法正确 六 用相应的机牙螺丝 螺帽进行实配 检查螺纹 是否正常 三 实配n 5 七 检测完毕后 将抽样品放置原处 首件检验必须做此测试 四 厂商提供出货报告 参考 注 1厂商出货报告必须包含 内提 到的一切常规检验测试报告 1 螺丝机械硬力测试报告 2 检测数据记录5PCS 材料类别线材类 允收水准 CR 严重 不允收REMARK 发 行 日 期2003 8 10MA 主要 0 4 检验数据登录检验记录表中 Page 1 of 1REV A1MI 次要 1 0 检查项目与内容抽样说明 允收水准 适用 检验方法与程序 CRMAMI设备治具 一 外观及包装标示105E目视目视检查在标准光源下 距离30公分进行 1 包裝不良一般 級 一 根据R T单上的物料取相应的样品或承认书 2 标示不对单次抽样 二 参照样品或承认书 检查外箱标明物料编 3 标示不清至无法辨认 号与实物是否一致 4 标示不清但尚可辨认 三 按照抽样水准 随机抽取抽样数 5 错料 混料 四 检查文字图案是否完整 清晰 正确 6 严重破损 见底材 五参照样品或承认书检查是否有混料 错料 7 轻微破损 配线错误 破损 变形 氧化 8 安规标志 有安规的 六 检查是否有铆合不良 芯线断 束线带松脱 焊锡不良 9 铆接不良 七 参照样品或承认书 检查样本标准值 安规标示是否正确 10束线带松脱 有束线 八 用游标卡尺量测承认书标示尺寸是否与规格相符 11端子变形 氧化 九 与相应配件实配 检查是否与规格相符 12 芯线断 分裂 十 用万用表测试其是否导通良好 13 配线错误 十一 需要焊接用的端子 必须检验可焊性 14焊锡不良 在锡炉中沾锡 235 5 C时间3 5 秒 焊锡面光 亮 平滑 上锡面在95 以上 二 尺寸n 5 游标卡尺 十二 用HI POT机检验样本绝缘阻抗 耐压是否符合规格要求 三 实配n 5十三 检测完毕后 将抽样品放置原处 首件检验必须做此测试 三 导通性测试 排线性适用 n 5 万用表 锡炉 注 1厂商出货报告必须包含 内提到的一切常规检验 测试报告 四 焊锡性n 5 首件检验必须做此测试 2 检测数据记录5PCS 五 绝缘阻抗 耐压测试 n 5 HI POT机 信号线适用 六 厂商出货报告参考 1 导通性测试 2 插拔力测试 3 尺寸 材料类别IC 允收水准 CR 严重 不允收 发 行 日 期2003 8 10MA 主要 0 4 Page 1 of 1REV A1MI 次要 1 0 检查项目与内容抽样说明 允收水准 适用 CRMAMI设备治具 一 外观及包装标示105E目视 1 包裝不良一般 級 2 标示不对单次抽样 3 标示不清至无法辨认 4 标示不清但尚可辨认 5 错料 混料 6 严重破损 7 轻微破损 8 脚氧化 9 脚弯曲变形 二 焊锡性n 5 锡炉 首件检验必须做此测试 三 厂商出货报告参考 REMARK 检验数据登录检验记录表中 检验方法与程序 目视检查在标准光源下 距离30公分进行 一 根据R T单上的物料取相应的样品或承认书 二 参照样品或承认书 检查外箱标明物料编 号与实物是否一致 三 按照抽样水准 随机抽取抽样数 四 检查文字图案是否完全 清晰 正确 并记录周 期在检验记录中 便于追述 五 检查元件本身有无破损 错件 混料 六 检查元件脚有无变形 氧化 七 在锡炉中沾锡 235 5 C时间3 5 秒 焊锡面光 亮 平滑 上锡面在95 以上 八 检测完毕后 将抽样品放置原处 注 经过评估的部分供应商 可考虑不受此限制 注 1厂商出货报告必须包含 内提到的一切常规检验测试报告 2 检测数据记录5PCS 材料类别保险丝 允收水准 CR 严重 不允收REMARK 发 行 日 期2003 8 10MA 主要 0 4 检验数据登录检验记录表中 Page 1 of 1REV A1MI 次要 1 0 检查项目与内容抽样说明 允收水准 适用 检验方法与程序 CRMAMI设备治具 一 外观及包装标示105E目视目视检查在标准光源下 距离30公分进行 1 包裝不良一般 級 一 根据R T单上的物料取相应的样品或承认书 2 标示不对单次抽样 二 参照样品或承认书 检查外箱标明物料编 3 标示不清至无法辨认 号与实物是否一致 4 标示不清但尚可辨认 三 按照抽样水准 随机抽取抽样数 5 错料 混料 四 参照样品或承认书 检查样本标称值 安规标 6 管破损 志是否正确 7 脚氧化 五 检查管体有无破损 两电极或PIN有无生锈 8 残留导线线渣 及残留锡渣的长宽不得超出1mm 六 使用 LCR METER测量样本电阻值是否与 规格相符和导通 二导通测试n 5 LCR METER七 检测完毕后 将抽样品放置原处 电阻测试 三 尺寸n 5 游标卡尺 注 1厂商出货报告必须包含 内提到 的 一切常规检验测试报告 四 厂商出货检验报告 2 检测数据记录5PCS 必须附上耐电压 耐电流测试报告 材料类别继电器 允收水准 CR 严重 不允收 发 行 日 期2003 8 10MA 主要 0 4 Page 1 of 1REV A1MI 次要 1 0 检查项目与内容抽样说明允收水准 适用 CRMAMI设备治具 一 外观及包装标示105E目视 1 包裝不良一般 級 2 标示不对单次抽样 3 标示不清至无法辨认 4 标示不清但尚可辨认 5 错料 混料 6 严重破损 见底材 7 轻微破损 8 安规标志 9 脚氧化 10外壳松动 二 尺寸n 5 游标卡尺 三 焊锡性n 5 锡炉 首件检验必须做此测试 四 厂商出货检验报告 必须附上耐电压测试报告 REMARK 检验数据登录检验记录表中 检验方法与程序 目视检查在标准光源下 距离30公分进行 一 根据R T单上的物料取相应的样品或承认书 二 参照样品或承认书 检查外箱标明物料编 号与实物是否一致 三 按照抽样水准 随机抽取抽样数 四 参照样品或承认书 检查文字图案是否有错 漏缺或模糊 五 检查元件有无错料 混料 破损 脚氧化 及 外壳是否有松动 六 用游标卡尺量测承认书标示尺寸是否与 规格相符 量测时必须保持方法正确 七 在锡炉中沾锡 235 5 C时间3 5 秒 焊锡面光 亮 平滑 上锡面在95 以上 八 检测完毕后 将抽样品放置原处 注 1厂商出货报告必须包含 内 提到的 一切常规检验测试报告 2 检测数据记录5PCS 材料类别电阻类 允收水准 CR 严重 不允收REMARK 发 行 日 期2003 8 10MA 主要 0 4 检验数据登录检验记录表中 Page 1 of 1REV A1MI 次要 1 0 检查项目与内容抽样说明 允收水准 适用 检验方法与程序 CRMAMI设备治具 一 外观及包装标示105E目视目视检查在标准光源下 距离30公分进行 1 包裝不良一般 級 一 根据R T单上的物料取相应的样品或承认书 2 标示不对单次抽样 二 参照样品或承认书 检查外箱标明物料编 3 标示不清至无法辨认 号与实物是否一致 4 标示不清但尚可辨认 三 按照抽样水准 随机抽取抽样数 5 错料 混料 四 参照样品或承认书 检查文字 丝印是否有错 6 帽盖与本体脱落 漏缺或模糊 7 脚氧化 五 检查本体有无破损 变形及脚氧化 检查色环 8 脚弯曲变形 是否脱落 错误 9 涂装不良 六 检查带装电阻是否排列不一致 编带是否有 10 轻微破损 松脱现象 11 严重破损 见底材 七 用游标卡尺量测承认书标示尺寸是否与 12色环脱落 规格相符 量测时必须保持方法正确 13色环错误 八 在锡炉中沾锡 235 5 C时间3 5 秒 焊锡面光 14 编带松脱 亮 平滑 上锡面在95 以上 九 用LCR METER 测试阻值是否与规格相符 十 检测完毕后 将抽样品放置原处 二 尺寸n 5 游标卡尺 注 1厂商出货报告必须包含 内提 到 的一切常规检验测试报告 三 焊锡性n 5 锡炉 首件检验必须做此测试 2 检测数据记录5PCS 四 阻值n 5 LCR METER 五 厂商出货报告参考 材料类别塑胶类 允收水准 CR 严重 不允收 发 行 日 期2003 8 10MA 主要 0 4 Page 1 of 1REV A1MI 次要 1 0 检查项目与内容抽样说明 允收水准 适用 CRMAMI设备治具 一 外观及包装标示105E目视 1 包裝不良一般 級 2 标示不对单次抽样 3 错料 混料 4 破裂 裂痕 5 刮伤 6 污痕 杂质 7 毛边 8 射料不足 欠料 9 顶白 10 变形 11 起疮 12 颜色 二 尺寸n 5 游标卡尺 三 实配n 5 首件检验必须做此测试 四 厂商出货报告参考 1 出货报告中需附上 塑教材质证明 2 色差比对结果 REMARK 检验数据登录检验记录表中 检验方法与程序 目视检查在标准光源下 距离30公分进行 一 根据R T单上的物料取相应的样品或承认书 二 参照样品或承认书 检查外箱标明物料编 号与实物是否一致 三 按照抽样水准 随机抽取抽样数 四 参照样品或承认书 检查有无混料 错料 颜色 划伤 污痕 杂质 毛边 欠料 顶白 变形 起疮 五 参照样品或承认书 侧量 上重点尺寸 是否与规格相符 量测时必须保持方法正确 六 与其它料件实际组合 是否有干涉或孔位 不符现象 七 检测完毕后 将抽样品放置原处 注 1厂商出货报告必须包含 内提到 的一切常规检验测试报告 2 检测数据记录5PCS 材料类别绝缘片 允收水准 CR 严重 不允收REMARK 发 行 日 期2003 8 10MA 主要 0 4 检验数据登录检验记录表中 Page 1 of 1REV A1MI 次要 1 0 检查项目与内容抽样说明 允收水准 适用 检验方法与程序 CRMAMI设备治具 一 外观及包装标示105E目视目视检查在标准光源下 距离30公分进行 1 包裝不良一般 級 一 根据R T单上的物料取相应的样品或承认书 2 标示不对单次抽样 二 参照样品或承认书 检查外箱标明物料编 3 标示不清 不完全 号与实物是否一致 4 错料 混料 三 按照抽样水准 随机抽取抽样数 5 破裂 裂痕 四 参照样品或承认书 检查本体有无破损 毛边 6 毛边 变形 7 变形 五 参照样品或承认书 侧量 上重点 尺寸 是否与规格相符 量测时必须保持方法正确 六 检测完毕后 将抽样品放置原处 二 尺寸n 5 直尺 游标卡尺 注 1厂商出货报告必须包含 内提到的一 切常规检验测试报告 2 检测数据记录5PCS 四 厂商出货报告参考 材料类别电感 允收水准 CR 严重 不允收 发 行 日 期2003 8 10MA 主要 0 4 Page 1 of 1REV A1MI 次要 1 0 检查项目与内容抽样说明 允收水准 适用 CRMAMI设备治具 一 外观及包装标示105E目视 1 包裝不良一般 級 2 标示不对单次抽样 3 标示不清至无法辨认 4 标示不清但尚可辨认 5 错料 混料 6 破损 铁心 套管 本体 7 极性标示 8 脚氧化 9 脚变形 二 尺寸n 5 游标卡尺 三 电气测试 1 电感值 Q值n 5 LCR METER 四 焊锡性 n 5 锡炉 首件检验必须做此测试 五 厂商出货报告参考 1 出货报告中需提供产 品所用材料的材质证明 2 耐电压和绝缘阻抗测试 3 出货报告中需提供产 品100 通过安规测 试的证明 REMARK 检验数据登录检验记录表中 检验方法与程序 目视检查在标准光源下 距离30公分进行 一 根据R T单上的物料取相应的样品或承认书 二 参照样品或承认书 检查外箱标明物料编 号与实物是否一致 三 按照抽样水准 随机抽取抽样数 四 参照样品或承认书 检查本体文字是否有无 错误 漏缺 模糊及破损 脚变形 错位 五 针对带装物料检查排列是否一致 有无松动 六 参照样品或承认书 测量重点尺寸是否与 规格相符 量测时必须保持方法正确 七 用LCR METER量测其电感值 Q值是否在 规格内 九 样本PIN脚在锡炉中沾锡 235 5 C 时间 3 5 秒 焊锡面光亮 平滑 上锡面在95 以上 十 检测完毕后 将抽样品放置原处 注 1厂商出货报告必须包含 内提到 的一切常规检验测试报告 2 检测数据记录5PCS 材料类别变压器 允收水准 CR 严重 不允收 发 行 日 期2003 8 10MA 主要 0 4 Page 1 of 1REV A1MI 次要 1 0 检查项目与内容抽样说明 允收水准 适用 CRMAMI设备治具 一 外观及包装标示105E目视 1 包裝不良一般 級 2 标示不对单次抽样 3 标示不清至无法辨认 4 标示不清但尚可辨认 5 错料 混料 6 破损 铁心 本体 7 脚氧化 8 弯曲变形 9 矽钢片结合性不良 二 尺寸n 5 游标卡尺 三 电气测试 1 电感值 Q值n 5 LCR METER 四 焊锡性 n 5 锡炉 首件检验必须做此测试 五 厂商出货报告参考 1 出货报告中需提供产 品所用材料的材质证明 2 出货报告中需提供产 品100 通过安规测 试的证明 3 耐电压和绝缘阻抗测试报告 REMARK 检验数据登录检验记录表中 检验方法与程序 目视检查在标准光源下 距离30公分进行 一 根据R T单上的物料取相应的样品或承认书 二 参照样品或承认书 检查外箱标明物料编 号与实物是否一致 三 按照抽样水准 随机抽取抽样数 四 参照样品或承认书 检查本体文字是否有错 料 混料及破损 脚氧化 脚变形 五参照样品或承认书 检查样本标准值 安规标示 是否正确 六量测图纸上重要的尺寸是否与规格相符 七用LCR Meter量测其电感值 Q值是否与 规格符合 按仪器操作说明作业 八样本PIN脚在锡炉中沾锡 235 5 C 时间 3 5 秒 焊锡面光亮 平滑 上锡面在95 以上 九 检测完毕后 将抽样品放置原处 注 1厂商出货报告必须包含 内提到 的一切常规检验测试报告 2 检测数据记录5PCS 材料类别散热片 允收水准 CR 严重 不允收REMARK 发 行 日 期2003 8 10MA 主要 0 4 检验数据登录检验记录表中 Page 1 of 1REV A1MI 次要 1 0 检查项目与内容抽样说明 允收水准 适用 检验方法与程序 CRMAMI设备治具 一 外观及包装标示105E目视目视检查在标准光源下 距离30公分进行 1 包裝不良一般 級 一 根据R T单上的物料取相应的样品或 2 标示不对单次抽样 承认书 3 错料 混料 二 参照样品或承认书 检查外箱标明物料编 4 变形 号与实物是否一致 5 PIN脱落 三 按照抽样水准 随机抽取抽样数 6 毛边 可能刺破绝缘片 四 参照样品或承认书 用卡尺量测重要尺寸 7 氧化 是否与规格相符 量测时必须保持方法正确 8 油污 五 按生产使用的实际情况 用相应的元件与散 热片实配 对着光源观察元件与散热片的平 面是否有透光现象 六 实际配合与PCB PIN距与PCB孔位是否 相符 属连续性整批生产 做定量安装 二 尺寸n 5 游标卡尺七 PIN脚在锡炉中沾锡 235 5 C 3 5 秒 要 求焊锡面光亮 平滑 上锡面积在95 以上 四 实配n 5 八 检测完毕后 将抽样品放置原处 首件检验必须保做此测试 五 焊锡性锡炉 有值PIN适用 且首件必 须做此测试 注 1 厂商出货报告必须包含 内提 到的一切常规检验测试报告 六 厂商出货报告参考 三 铆合力 2 检测数据记录5PCS 有值PIN适用 材料类别电解电容 允收水准 CR 严重 不允收REMARK 发 行 日 期2003 8 10MA 主要 0 4 检验数据登录检验记录表中 Page 1 of 1REV A1MI 次要 1 0 检查项目与内容抽样说明 允收水准 适用 检验方法与程序 CRMAMI设备治具 一 外观及包装标示105E目视目视检查在标准光源下 距离30公分进行 1 包裝不良一般 級 一 根据R T单上的物料取相应的样品或 2 标示不对单次抽样 承认书 3 标示不清至无法辨认 二 参照样品或承认书 检查外箱标明物料编 4标示不清但尚可辨认 号与实物是否一致 5 错料 混料 三 按照抽样水准 随机抽取抽样数 6 严重破损 见底材 四 参照样品或承认书 检查本体上文字表示有 7 轻微破损 无错标 漏缺 模糊 变形及破损 8 脚氧化 五 检查元件脚有无氧化 变形和极性标反 9 脚弯曲变形 六 检查带装物料高度和极性是否一致 10极性反向 七 检查元件的生产日期到检验日期的距离 11温度标示 不得超过6个月 12 Date code 八 参照样品货承认书 用尺量测承认书标示 的尺寸是否与规格相符 量测时必须保持 方 法正确 二 尺寸n 5 游标卡尺九 用LCR METER 测试元件的容值 DF值 十 PIN脚在锡炉中沾锡 235 5 C 3 5 秒 要 求焊锡面光亮 平滑 上锡面积在95 以上 三 电气测试十一 核对厂商出货报告样本漏电流是否符合 1 容值 DF值n 5 LCR METER规格要求 十二 检测完毕后 将抽样品放置原处 四 焊锡性 n 5 锡炉 注 1 厂商出货报告必须包含 内提 到的一切常规检验测试报告 首件检验必须做此测试 2 检测数据记录5PCS 五 厂商出货报告参考 1 所有承认书上要求检验的 电气特性检验报告 材料类别二极体 允收水准 CR 严重 不允收REMARK 发 行 日 期2003 8 10MA 主要 0 4 检验数据登录检验记录表中 Page 1 of 1REV A1MI 次要 1 0 检查项目与内容抽样说明 允收水准 适用 检验方法与程序 CRMAMI设备治具 一 外观及包装标示105E目视目视检查在标准光源下 距离30公分进行 1 包裝不良一般 級 一 根据R T单上的物料取相应的样品或 2 标示不对单次抽样 承认书 3 标示不清至无 二 按照抽样水准 随机抽取抽样数 法辨认三 参照样品或承认书 检查物料编号是否 4 标示不清但尚 正确 可辨认四 检查元件是否有破裂 折痕 脚是否有氧化 5 错料 混料 标示是否正确 外观是否变形 6 严重破损 见底材 7 轻微破损 五 使用卡尺量测重要部分尺寸是否与 8 脚氧化 规格相符 9 脚弯曲变形 10 极性不一致 六 检测完毕后 将抽样品放置原处 11 料重叠 适用带状物料 注 1 厂商出货报告必须包含 内 提到的一切常规检验测试报告 二 尺寸n 5 游标卡尺 2 检测数据记录5PCS 三 厂商出货检验报告参考 0 1 1 正向导通性 材料类别 LED 允收水准 CR 严重 不允收REMARK 发 行 日 期2003 8 10MA 主要 0 4 检验数据登录检验记录表中 Page 1 of 1REV A1MI 次要 1 0 检查项目与内容抽样说明 允收水准 适用 检验方法与程序 CRMAMI设备治具 一 外观及包装标示105E目视目视检查在标准光源下 距离30公分进行 1 包裝不良一般 級 一 根据R T单上的物料取相应的样品或 2 标示不对单次抽样 承认书 3 标示不清至无 二 按照抽样水准 随机抽取抽样数 法辨认三 参照样品或承认书 检查物料编号是否 4 标示不清但尚 正确 可辨认四 检查元件是否有破裂 折痕 脚是否有氧化 5 错料 混料 标示是否正确 外观是否变形 6 严重破损 五 样品加正向电压使LED导通 观察其发光 7 轻微破损 颜色是否符合规格要求及亮度是否均匀 8 脚氧化 六 PIN脚在锡炉中沾锡 235 5 C 3 5 秒 要 9 脚弯曲变形 求焊锡面光亮 平滑 上锡面积在95 以上 10 极性不一值 七 检测完毕后 将抽样品放置原处 二 焊锡性n 5 锡炉 首件检验必须测试 注 1 厂商出货报告必须包含 内提到的一 切常规检验测试报告 三 厂商出货检验报告参考 2 检测数据记录5PCS 材料类别PCB 允收水准CR 严重 不允收 发 行 日 期22003 8 10MA 主要 0 4 Page 1 of 2REV A1MI 次要 1 0 检查项目与内容抽样说明允收水准 适用 CRMAMI设备治具 一 外观及包装标示105E目视或 1 包装破损 密封不良一般 級 10倍放大镜 2 基板烤焦变色单次抽样 3 多孔 少孔 孔塞 孔偏 针孔 4 正背面文字印刷错误 漏印 印偏 5 文字标示缺损或模糊 但尚可辨认 6 文字标示缺损不可辨认 7 PAD位破裂 破孔 8 PAD位有油墨 9 基板破损 脏污 10 基板弯曲 变形 超出对 厚薄规 角线长0 8 11 线路露铜 氧化 翘起 脱落 12 短路 断路 13 余铜宽度超过相邻两 导体间距20 以上或 长度超过0 5mm 14 线路不可有修补现象 15 线路宽度变化 20 或线宽1 5 或最小间距 0 5mm 18 线路缺损宽度超过 线路宽度之20 19 线路缺损宽度 线宽之20 或 2 mm 21 线路缺损长度 线宽之20 或0 5mm或超105E 目视 过线路间距之20 者一般 級 23 Date Code超过管制单次抽样 期 六个月 24 防焊绿漆覆盖不完全 二 尺寸n 5 游标卡尺 三 线路 文字 防焊 n 5 标准图 插孔检查 四 焊锡性 首件检验必须n 1 锡炉 做此测试 五 厂商出货报告参考 附着力测试 REMARK 检验数据登录检验记录表中 检验方法与程序 目视检查在标准光源下 距离30公分进行 一 根据R T单上的物料取相应的样品或承认书 二 参照样品或承认书 检查外箱标明物料编 号与实物是否一致外箱是否破损 PCB是否 用塑胶袋密封 三 按照抽样水准 随机抽取抽样数 四 通过与样品核对和检查UL规格标志 验证 样本材质是否与承认书一致 五 检查样本有无破损 脏污 变色 变形 检查样本 有无少孔 多孔 孔塞 孔破 孔偏 六 检查样本正背面文字印刷是否清晰 有无漏 印 缺损 偏移 核对料号 版本是否正确 Date Code必须管制在六个月以内 七 检查样本铜箔线路有无断线 断路 突出欠 损 针孔余铜 翘起 脱落 氧化 八 检查样本防焊绿漆有无覆盖不完全 扩散 至焊点 检验方法与程序 九 用卡尺测量承认书所标示的尺寸 如外形尺 寸 定位孔孔径 是否与规格相符 十 用标准图纸与样本比较 检查铜箔线路 文 字图案 防焊绿油 零件插孔是否有错误 偏移等异常 十一在锡路温度为250 5 C 时间3 5 秒条 件下 样本不插零件过波峰焊 焊锡表面光 亮 平滑 布满全部孔壁 无吃中锡不足 防 焊绿漆起泡 线路翘起等异常 十二 检测完毕 将样品放会原包装并做好相 应得标示 过锡炉后的产品不可再使用 注 1 如承认书规定规格与检验规范有差异 优 先采用承认书之规格 2 厂商出货报告必须包含 内提到 的一切常规检验测试报告 3 检测数据记录5PCS 材料类别塑胶电容 允收水准 CR 严重 不允收REMARK 发 行 日 期2003 8 10MA 主要 0 4 检验数据登录检验记录表中 Page 1 of 1REV A1MI 次要 1 0 检查项目与内容抽样说明 允收水准 适用 检验方法与程序 CRMAMI设备治具 一 外观及包装标示105E目视目视检查在标准光源下 距离30公分进行 1 包裝不良一般 級 一 根据R T单上的物料取相应的样品或 2 标示不对单次抽样 承认书 3 标示不清至无法辨认 二 参照样品或承认书 检查外箱标明物料编 4标示不清但尚可辨认 号与实物是否一致 5 错料 混料 三 按照抽样水准 随机抽取抽样数 6 严重破损 见底材 四 参照样品或承认书 从一端到另一端检查 7 轻微破损 文字标示有无漏缺 错误 不清晰及材料颜色 8 脚氧化 是否相符和破损 9 脚弯曲变形 五 检查元件脚有无氧化 变形 10 涂装不良 六 检查带装物料高度 元件与元件之间的 距离是否一致 七 参照样品货承认书 用尺量测承认书中重要 二 尺寸n 5 游标卡尺 的尺寸是否与规格相符 量测时必须保持 方法正确 三 电气测试八 用LCR METER 测试元件的容值 DF值 1 容值 DF值 n 5 LCR METER九 PIN脚在锡炉中沾锡 235 5 C 3 5 秒 要 求焊锡面光亮 平滑 上锡面积在95 以上 四 焊锡性 n 5 锡炉十 检测完毕后 将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