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观六路耳听八方(1).doc_第1页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1).doc_第2页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眼观六路 耳听八方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中视听的有机结合江苏启东市汇龙小学 张健 226200【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稳健挺进,小学音乐课程改革也如火如荼,本文作者从强化视听结合、巧用语言画面、结合学生的实际和借视觉感知听觉等方面论述了小学音乐欣赏课中视听的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关键词】欣赏兴趣 课堂效率 聆听音乐 音乐形象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基本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听、视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听”是引导学生对音乐形象的初步联想,“视”就是把这一联想进一步深化到具体形象;视听有机结合,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而且还能潜移默化渗透思想品德教育,陶冶高尚情操才能提高课堂效率。笔者借教学改革之春的暖流,就小学音乐欣赏课中视听的有机结合策略作了大胆尝试: 一、强化视听结合,不断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 在传统的音乐欣赏课中,欣赏音乐的教学方法较单调,主要靠录音机让学生聆听音乐;随着新课程改革号角的吹响,许多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视觉和听觉器官功效,把色、光、音、像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在欣赏音乐时更显形象和直观,从而拓宽了音乐视野,形象思维能力得到同步提高。譬如:我在引导学生欣赏器乐合奏曲森林的歌声时,运用多媒体把屏幕中动人的画面与美妙的音乐交织在一起,让那些可爱的小精灵们借此平台,秧鸡、枭、山羌、飞鼠等与笛子、提琴、吉他等乐器一起奏响了奇妙的森林之歌,五彩缤纷的森林奇景栩栩如生,大自然中的真实音响和各种动物的鸣叫声,全部展现在学生们眼前,使学生陶醉在神奇美妙的森林中,在无穷的乐趣中增强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也激发了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二、巧用语言画面,帮助学生通过联想提高课堂效率 在追求高效课堂的今天,小学音乐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与思维发展特征,采用语言和画面的结合,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音乐作品所表现的情感、内容,使学生通过联想提高欣赏音乐效果;同时,把听觉和视觉形象联系起来,再辅以启发式的提问,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感知理解音乐。譬如:我在指导学生欣赏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时,经常以讲故事的形式,用生动的语言把乐曲表现的内容描绘出来,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语言描述,在欣赏过程中逐步感知音乐。在学生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方冰词)时,我把李劫夫所作的这首歌曲绘成连环画的形式让学生欣赏,使学生在视听相结合的情境中感知音乐优美、朴素、清新、单纯,旋律委婉、抒情、感人,渗透一种悲凉、怀念之情,寄托了人民对抗日小英雄的崇敬和哀思,从而达到更好地理解与表现音乐的教学目标。三、结合学生的实际,提高学生聆听音乐的素养音乐教学的根本宗旨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喷发出热爱欣赏音乐的火花。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能够欣赏、懂得音乐,是审美修养的标志之一,离开这点就谈不上完美的音乐教育”。因此,音乐首先是表现情感的艺术,欣赏者必须用自己曾经历过的生活知识和感情去感知、体验所听到音乐音响,但小学生生活阅历浅、感情积累少,这是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的一大难题。其次,音乐欣赏不仅需要生动、具体的感性体验,而且还需要准确、深刻的理性认识。 小学音乐作品可分为声乐和器乐两类,而声乐作品有歌词,它的音乐形象比较具体、明确,欣赏时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学生就可领会;针对学生的实际,教师在欣赏教学中应从歌曲入手,诸如劳动最光荣、铃儿响叮当等,但器乐作品由于没有歌词,音乐内容就比较抽象。我在课堂教学中有时先运用龟兔赛跑、彼得与狼等带解释词的音乐童话故事开始,让学生在聆听解释词后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然后再让学生欣赏直接模仿或近似模仿自然音响的作品,如模仿钟声的 在钟表店里、模仿鸟叫声的百鸟朝凤等。类似直观性的听觉形象,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能比较成功的欣赏纯音乐作品了。四、借视觉感知听觉,加深学生对音乐形象的理解眼睛是吸收知识的切入口,耳朵能帮组学是对音乐形象的进一步理解,我们只有借视觉感知听觉,才能使欣赏效果事半功倍。譬如,我引导学生欣赏柴可夫斯基的小天鹅舞曲时,先展示出芭蕾舞剧天鹅湖挂图,或者播放有关的录像和影碟,让学生边听边看。这种借视觉感知听觉的方法,对学生感知舞曲的形象及情绪颇有裨益。众所周知: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它的任务是使每个学生都受教育。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给每一位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多让他们得到一些锻炼,尽情地抒发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改变音乐欣赏课坐着不动的形式,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集体讨论动作,然后全体表演。譬如:我在引导学生欣赏鸭子拌嘴的过程中,先让他们感知乐曲的四大部分:清晨出窝、鸭子拌嘴、鸭妈妈劝架 、友好回家;接着我就不失时机的提问:“请你根据这四个情节,说说如何表演比较好?”有一个学生自告奋勇的回答道:“当然是老师扮演鸭妈妈,两个小朋友扮演拌嘴的小鸭。”最后,我以三人为一组分配角色、戴上头饰,表演就开始了。这样,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