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威信县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普查数据审核报告威信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办公室二一二年五月审 定:王正勇审 核:王 涛编 写:宗大翔 王 棋目 录1 基本情况12 主要普查成果13 审核工作开展情况53.1 基础数据准备53.2 审核过程53.3 普查数据来源53.4 普查数据质量53.5 问题的处理64 普查成果综合分析64.1 河湖取水口64.2 地表水水源地74.3 河流治理保护情况114.4 湖泊治理保护情况124.5 入河湖排污口135 存在问题与建议151 基本情况1).地形地貌威信县扎西河威信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处川、滇、黔三省交界处,其地理位置东经10441151051845,北纬274230-280730。威信县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与云贵高原北缘的过渡地带,有山无坝,山高坡陡,属典型的土石山区,地貌自北向南逐步升高(南高北低),山脉呈西东走向,横贯中部,仿鱼脊状,即中高,逐渐向北向南倾斜。县境内多为海拔在1200米左右的中、低山。全县平均海拔1131米,相对高差1422米。县城所在地扎西镇海拔为1175米。威信县境内主要河流有赤水河、南广河和白水江。威信县地形地貌变化多端,河流由高向低下切剧烈、,地形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北部、东南部及西部的一些区域都是峡谷,谷底几乎全部被河床所占,横剖面多呈“V”字形,谷底狭窄,岸壁陡直。如扎西河中下游均有“两合岩之称”的地段。而一些松软岩层区,则侵蚀加剧,水土流失严重,形成了一些不对称的侵蚀型河流阶地,这些地带,河谷开阔,呈“”字形,如大山坝、院子坝等都属侵蚀型河流阶地。境内中部是剥蚀、溶蚀、侵蚀型的中山地貌,山间小盆地(洼地)和浑圆山山峰交替连绵出现,保持了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过渡的“北低南高”的残迹特征,在残存的高原面上岩溶地貌广泛发育,因岩溶而形成的“天生桥”、“天窗”一类的地貌形态在中部时有出现,如穿山洞、子返坝等地均属此类地貌。区内的各山脉之间,都有不同程度的植被覆盖。威信县扎西河威信县境内山脉属乌蒙山脉,从西向东层层展布。县境内主要山脉是后山,自西向东横贯中部,以中部为分水岭,向南、北两侧倾斜,将全县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形成明显的鱼脊形地貌,地形由北向南逐渐抬升。主要山脉,东部有冠子山;中部有扎岭、后山;东南中“鸡呜三省”处有观山和鸡婆山;西部有观音山;北部有八字山。综上,从地貌上分类,威信县可分为构造侵蚀地貌;剥蚀低山、丘陵、阶地地貌;构造侵蚀与溶蚀相间地貌;岩溶地貌四大类型。2).地层与岩性:威信县境内地层从老到新主要有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二迭率、侏罗系红层。第四纪坡积残积层,冲积洪积层,其岩性及其分布简述如下:寒武系:微至细粒状白云质灰岩、页岩等,呈灰黄至灰色,出露于扎西,出露面积大约32平方公里左右。为脊斜轴部最老岩层。奥陶系:中厚层状白云岩夹泥质白云岩,生物碎屑灰岩及块状灰岩、页岩、粘土岩夹石英砂岩、龟裂纹灰岩,分布于扎西龙洞坡、田坝、观音、小坝、玉京山也有少量出露,出露约43平方公里。志留系:泥灰岩,生物碎屑灰岩、瘤状粘土质灰岩、夹粘土质和黑色碳质页岩。呈条带状分布于田坝、玉京山、凉风坳、出露面积约23平方公里左右。二迭系:下统(Pg)为灰岩、块状、厚层状灰岩、溶蚀剧烈,上部为玄武岩(PB)和粘土岩,石英砂岩夹砂岩及煤系(P2),玄武岩在威信县不发育,由西向东变而尖灭,出露面积约20平方公里。P1石灰岩、P2煤系层层呈条带状在两合岩等地出露较。三迭系:(T1)矽质页岩夹少量灰岩,(T2)中厚层状薄层状灰岩,在威信县石坎乡龙里少量出露。三叠侏罗白垩系红层:分布于罗泥、院子、石坎一带有少量出露。第四系:坡积残积层,分布于山间洼地、斜坡及河谷地带。3).土壤、植被土壤是在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形、成土时间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据此,威信县扎西河威信县土壤共分五个土纲,六个土类,九个亚类,十八个土属,五十四个土种。(其中耕地土壤四十个土种)。土壤分布水平差异不大,而且垂直分布规律极端明显;在海拔1600米以上为黄棕壤,1600米以下为黄壤,1300米以下为棕色土,但在石灰岩分布地区的石灰性土、紫色砂页岩形成的紫色土和水稻土,则不受海拔限制而呈区域性分布。黄壤:多分布在海拔1600米以下地区,均有分布,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19.2%,是威信县的主要耕作土壤。土层深厚疏松,质地因成土母质而异,在乎各种砂页岩母质上发育的土壤较疏松,质地为轻至中壤;页岩、各种灰岩、凝灰岩母质上发育的土壤较粘重,质地为中重壤;耕作过的黄土壤,B层或犁底层更加粘重,质地为重壤至耕粘土。PH值一般为控制在57。在耕作层应多施撒石灰,土壤为中性至微碱性,PH值6.58.0。土壤肥力总评呈中上,缺磷。据化验(耕作土、自然土各5个剖面)气量化性状,有机质3.5%,含氮0.2145%、含钾3.55%,含磷0.66%,氮209PPm,速效磷3.2PPm,速效钾235PPm。紫色土:与黄壤呈变区公布,多数分布于石坎、院子、大山、大河一带,其中耕作土有红砂土、红泥土、牛向土、红油砂四个土种,紫色土面积约占威信县总面积的23.5%,成土母质侏罗系紫色沙页岩,由于母质抗蚀力弱,物理风化强烈,土壤陪面发育完善,处于幼发育阶系。土壤中伴有半风化母质。土壤一般疏松,质地为轻壤至中壤。在紫色矾岩母质上发育的土壤较粘重,一般为中重土壤,少数为轻粘土,P值.57.0,土壤肥力属中下,缺磷。石灰土:主要分布于石灰岩地区,面积约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20.1%,由于肥力较高,已基本作农垦地。土壤富含钙质,结构良好,质地中重壤,PH值6.67.5,有机质510%,氮0.20.3%,磷、钾0.10.3%。水稻土:主要分布于海拔在1300米以下的坝区及山间河谷地,面积约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3.6%。其耕作土分为二个亚类,五个土属,九个土种。其中以潜育型最多,因长期处于冷浸条件下,土壤团粒结构遭到破坏,排水不良,大部分属于中、低产田,其次是潜育型水稻土,土层深厚,土质粘重,肥力较高,保水保肥性好,宜耕、宜肥范围广,理化性状和生产性能较好,是威信县高产稻田土壤的主要类型。威信县土壤基本上呈“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分布状态,其特点是:(1)旱地多,稻田少:(2)坡地多,平地少:(3)耕地与林地、荒草地交错分布:地中有林、林中有地、荒草外有地,山顶山腰有林也有地。(4)山高水低,灌溉条件极差。(5)受地形的影响,侵蚀严重,土壤的肥力酸碱度、温度、湿度、光照条件等差异明显。(1)威信县有以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资源,主要品种有16个;除此之外,还有水稻、小麦、洋芋、红茹、荞子、高梁、蚕豆、碗豆和其它小杂粮等。经济作物以烤烟为支柱,另有油菜、花生、土烟、芝麻、向日葵、麻类、甘蔗、磨芋等。(2)林业资源较为丰富,按云南省植被区划属关河流域中山盆地湿性常绿阔叶林、杉木林区。原生植被仅残存于大雪山等交通不便山区。其组成以壳斗、棒科、木兰科、山茶科等为主。植被遭破坏后大多沦为稀树灌丛中草坡。中山区为及部分低山区,人工营造的杉木为主的针、阔林分布较广。田边地埂及四旁残存萌生杉木及漆树。威信县有木本植物百余种、近570种:桥木主要有:杉木、华山松、云南松、云南油杉、红豆杉、马尾松、楠木、檫树、香樟、丝粟、桦木、香椿、泡桐、酸枣、灯台树以及引进栽培树科柳杉、秃杉等。灌木主要有:萌生栎类、木姜子、柃木、火把果、算盘子、山栎、野牡丹、山茶、滇漆以及多种有刺灌丛。草木主要有:芝、白茅、荩草、五节芒、乌毛蕨、蒿、野棉兰、草莓、铁芒箕、石松等。竹类主要有:苦竹、箸叶竹、箭竹、金佛山方竹、刺竹子、毛竹、金毛竹、紫竹、水竹、桂竹、人面竹、硬头黄竹、慈竹、料葱竹、筇竹。其中又以筇竹、水竹、楠竹、方竹颁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主要经洛树种分布广泛,品种繁多,主要有:漆、棕桐、核桃、板粟、花椒、茶、桑、柿、桔、李、桃、梨、杏、枣、苹果、硬毛猕猴桃、盐肤木等野生资源分布较广,有着极其可观的发展前景。主要庭园绿化树种:全县有其观赏价值的值物资源较多,其中较为珍贵和观赏价值的有:园柏、刺柏、南天竹、迎春花、小叶枸子、单白木香、合欢、野山茶、紫微、峨嵋桃叶珊瑚、桃叶珊瑚、槭树、各种杜鹃、罗汉松、白兰花、鹅掌秋、春兰、惠兰、秋兰等。 4).气象、水文气候特点:按气候带和地理位置,威信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环流是直接影响威信县气候的主要因素。冬半年(11月次年4月)主要处于西风带环流控制下,来自内陆的干冷空气盛行,由于地形作用,常形成静止峰,造成多连绵阴雨,日照较少,湿度较大的特点。以县气象局资料为例,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57小时,占全年总时数的34.5%,平均相对淡度87.%,尽管雨日较多,但总雨量仅占全年雨量的21.7%,入春以后的三、四月份常有低湿阴雨和局部冰雹灾。夏半年(510月)副热带系统增强北移,西南面暧湿气流盛行,气候炎热,雨量集中,多单点大雨或暴雨,雨过天晴,日照时数多,平均雨量点全年总雨量时数的78.3%,平均日照时数667小时,占总时数的65.6%。初夏五、六月多冷嘲热讽流,盛夏七、八月多局部洪涝和伏旱。按日照平均气温10为冬季,1022为春秋,22为夏季的气候标准,威信县春季节105天,夏季45天,秋季90天,冬季125天,是夏短冬长,春长于秋,春夏秋科四季亦不明显。由于地形的影响,南北气候差异较大,北部阴湿多雨,罗布至旧城多年雨量达13001600毫米,南部少雨,干燥,石坎至香树年雨量仅900800毫米。热量资源:(1)平均气温的时空分布:南北水平差异较小,龙里(海拔1240米)与北部的新田、簸箕、大湾海拔同高,纬距差714,年平均气温仅差0.1,而在垂直分布上,则较明显,年均气温随海拔上升而递减,1000米以上地区为0.6,1000米海拔以下地区为0.5。威信县气象局1959年2010年观测得极端最高温度为36,极端最低温度为-9.60。(2)积温的分布:南北差异不大,如10积温,在南北同一高主上,相差不到50,持续日数仅差23天,在垂直分布随海拔升高而减小,持续日数亦渐短。以10为例,海拔800米以下地区,海拔每升高100米,积温减少280,持续日数减少约10天;8001000米地区,积温减少230,持续日数减少7天;1000米1200米地区,海拔升高100米,积温减少200,持续日数减少约6天,1200米以上地区,海拔每升高100米,积温减少70持续日数减少5天。威信县气象局10和积温为3964,天数为275天。光能资源:由于地形影响,常形成地形静止风,一年四季大部分分辩时间被云雾遮盖,秋季节更甚,日照时间短,影响到太阳总辐射量。威信县太阳总辐射量北部为94千卡/cm,其余地区均不足90千卡/cm,年初日照时数仅为1033.1小时。可照时数值为23%。、下面就以河口代表800米以下低矮河谷地区,田坝代表海拔8001200米一半山区,玉京山代表1200米以上二半山区。以河口为代表的低矮河谷区有效时光比达85.5%,以扎西为代表的一半山区,有效时光比为76.0%,12000米以上的二半山区,有效时光亦在60.0%以上。由于49月是威信县太阳幅射日照时数,平均气温的峰值区,三者配合较好,对于充分利用光能资源非常有利。霜冻:据威信县气象局1959年1982年观测资料,多年均霜期日数为8日,最多年霜期日数18日(1962年12月2日为初日,1963年3月29日为终日),最少霜期日数为1日(1963年1月18日),1969年4月8日为终霜期最迟日。干燥度:威信县境内干燥度的地理分布在0.551.03之间,除威信县内石坎的七个村委属半干旱气象区外,扎西的8全村委干燥度均小于0.8,分别属半湿润和湿润气象区。水文(1)降雨量的时空分布和年际变化威信县降雨量的时空分布特点:a、降雨量季节变化大。夏半年(510月)多,冬半年少,全县10个沾多年平均降水量1143.2毫米,夏半年初降水量变为897.8毫米,占年降雨量的78.5%,其中68月雨量最为集中,平均569.1毫米,占年雨量的49.8%,冬半年(11月4月)平均雨量为245.4毫米,占全年总雨量的21.5%,其中12月2月为最少,平均87.7毫米,占年初雨量的7.7%。b、雨日多,尤以冬季突出,全年0.1毫米以上雨日为229天,相对湿度86%,干燥度0.8。c、北部多,南部少,自北向南递减。北部多在12001600毫米之间,而南部多在1200900毫米之间。d、垂直分布:扎西河、院子河雨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后增加。降雨量的年际变化:据县气象局19591982年测得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58.9毫米。最少年初为868.9毫米,距平率-17.8%。最多年为1331.4毫米,距平率+25.7%930毫米以上的保证率为80%,说明降雨量年初变化不大。5)水资源的数量根据1984年县水资源调查,威信县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304毫米(等值线量结果),多年平均径流深820.6毫米。就威信县而言,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水资源1000立方米,亩均(农业区划面积)1991立方米,由于河流渠切,山高水低,加之地质构造是极为复杂,地貌多样,条件差,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6)水系、河流威信县属赤水河流域,境内山岭重重、沟谷发育,雨量充足,河网密度大,由于大气降雨补给形成无数的山间小溪、小河,这些小溪、小河以境内的中部为界,分别汇集了扎西河、院子河,各河流水量充沛,流态湍急,扎西河在威信县内全长22公里,院子河在境内全长7公里,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威信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 1.8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 1.2 万千瓦,现已开发利 0.12 万千瓦,占开发利用的10%。7)行政区划与社会经济全县辖5乡5镇87个村(居)民委员会,国土面积1397.64平方公里,2011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达427374人,其中农业人口389200人,有汉、苗、彝、白、壮、回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1.6%。全县耕地面积67.52万亩,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2011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2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31元。2 主要普查成果(1)河湖取水口。取水口数量、2011年取水量、供水人口、灌溉面积等。 (2)地表水水源地。水源地数量、2011年供水量、供水人口等。(3)河流治理保护情况。河段数量、河段长度、有防洪任务的河段长度、不同防洪标准下的河段长度、已治理河段长度、治理河段达标长度、未治理河段长度等;说明河流归并情况,填报河段数量,归并后河流数量等。(4)湖泊治理保护情况。湖泊数量、环湖堤防长度、湖区内圩垸总个数、湖区内总耕地面积、湖区内总人口等;说明湖泊归并情况,填报湖泊数量、归并后湖泊数量。(5)入河湖排污口。排污口数量、2011年入河湖废污水量、污水分类、批复的废污水量等。主要汇总成果参见表15。表1 威信普查区河湖取水口主要普查成果行政区取水口数量(个)供水人口(万人)灌溉面积(万亩)取水量(万m3)总计农业取水口非农业取水口规模以上规模以下总计主要取水用途规模以上规模以下城乡供水一般工业火(核) 电农业生态环境威信县89720877689130.91911.0900878.9724667.503517.39990.0000194.06900.0000285.5281593.4443注:各省及自治区按地市(州)列表,直辖市按区县列表,下同。表2 威信县普查区地表水水源地主要普查成果行政区水源地数量汇总(处)供水量(万m3)供水人口(万人)水源地数量按取水水源类别水质达标的水源地数量已划分水源保护区的水源地数量供水量按取水水源类别按主要供水用途河流湖泊水库河流湖泊水库城乡生活城镇生活乡村生活合计333288.6615288.66150.00000.000088.0615200.60000.00008.0000扎西镇222277.8615277.86150.00000.000088.0615189.80000.00007.5000旧城镇11110.800010.80000.00000.00000.000010.80000.00000.5000表3 威信县普查区河流治理保护情况主要普查成果行政区划河流总数填报河段总数河段总长度不同防洪标准下有防洪任务的河段长度已治理河段长度治理河段达标长度未治理河段长度划定水功能一级区河段长度 小计10年20,且10年30,且20年50,且30年100,50年100年条段kmkmkmkmkmkmkmkmkmkmkmkm威信县88244.57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表4 威信县普查区湖泊治理保护情况主要普查成果行政区划湖泊数填报湖泊普查表数环湖堤防长度不同防洪标准下的湖区内圩(围)堤长度湖区内圩垸总个数 湖区内总耕地面积湖区内总人口水功能一级区面积小计10年20,且10年30,且20年50,且30年100,50年100年个张kmkmkmkmkmkmkmkm个万亩)万人km2威信县00000000000000表5 威信县省级普查区入河湖排污口主要普查成果行政区排污口数量(个)规模以上入河湖排污口废污水量(万吨)总计 规模以下规模以上排污口总计 是否已登记或批准按污水分类温排水 小计工业 生活 混合 已登记或批准的排污口未登记或批准的排污口登记或批准的入河湖排污口未登记或批准的入河湖排污口批准或登记的废污水量工业生活混合威信县282711168.590068.59000.00000.00000.000068.59000.00000.00003 审核工作开展情况3.1 基础数据准备我县水普办灌区组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普查数据和汇总数据审核时,前期数据准备情况:2011年全县5镇5乡87村委,2011年的农业人口38.6万人,耕地面积45014hm2,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小麦)实际播种面积45234 hm2,粮食总产量达160841吨。2011年实际灌溉面积4.55万亩。3.2 审核过程(1)普查数据审核县水普查办采用各专业水利普查数据的审核过程是:数据处理上报系统审核辅助软件系统人工手段对普查表数据、汇总数据、跨专业数据进行审核的过程。软件审核及人工审核协调同步进行,确保数据填报无漏填、无错填,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符合“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审核办法”的要求。(2)问题整改在审核中发现的普查面积与统计上报面相差太大,我们通过统计资料,现场核实,确定真实的灌溉面积,立足普查数据,尽量把存在的问题搞清楚、弄明白。3.3 普查数据来源(1)河湖取水口我县河湖取水口普查主要来源于全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第三产业、公共供水企业,先由各乡镇全面清查登记上报。(2)地表水水源地我县水源地供水量数来源于县水务、住建设局,水源地保护区资料来源县环保局。(3)河湖治理保护情况通过普查,结合县水务局、住建局、国土资源局、发改委、县财政局提供资料,通过现场调查,全县治理保护河段 处,总 m。(4)入河湖排污口根据县环保局提供资料,按照国普办的在求确定了我县规模以上排污口1个。3.4 普查数据质量按照国普办下发的普查数据审核方法,对普查表数据和汇总表进行审核,本级行政区内灌区数据的全面、完整、规范、一致、合理。落实“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质量控制工作细则”与“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审核办法”的实施要求。全面保证填报数据的质量,做好数据上报。表6 普查数据质量综合评价表(以取水口为例)行政区普查对象数量普查对象漏报率普查表数据项的漏填率普查指标漏填、错填率主要指标错误率2011年取水量规模以上规模以下个%处%处%处%威信县689100%00%00%30.33%合计3.5 问题的处理在审核中发现的普查面积与统计上报面相差太大,我们通过统计资料,现场核实,确定真实的灌溉面积,立足普查数据,尽量把存在的问题搞清楚、弄明白。4 普查成果综合分析4.1 河湖取水口4.1.1 总体情况(1)区域取水口普查总体情况。本次普查的河湖取水口取水量占地表水取水量的权重;没有普查的取水口(或不在本次普查范围的取水口),如移动泵站取水口,山泉取水口、部分塘坝(山坪塘)取水口取水量估算(可根据区域2011年实际灌溉面积、供水人口及本次取水口普查的实灌面积与供水人口估算)。(2)具有复杂取水或调水关系的取水口处理情况说明。如重复水量扣除情况,主要有哪些取水口设置取水量重复系数,取水口回归河道水量(如长流水取水口)是否通过取水口重复系数扣除等。4.1.2 汇总指标关联审核(1)取水口数量关联分析。分析不同用途取水口数量、地表水灌区数量、水库数量、河湖引水泵站数量,结合区域实际,进行综合分析。(2)结合区域实际情况,进行取水口2011年取水量与水库供水量、取水口灌溉面积与区域2011年实灌面积等对比,综合分析协调性。4.1.3 区域分布合理性分析(1)总量指标区域分布合理性对本行政区内不同行政单元的取水口数量(规模以上、以下)、总取水量(不同用途取水量)、灌溉面积、供水人口、许可取水量等总量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区域分布合理性。(2)单位指标对比分析结合区域单位用水指标,对本行政区内不同行政单元的取水口普查推算的单位指标(如亩均取水量、人均取水量等)进行对比,综合分析合理性。4.1.4 与水资源公报数据对比分析结合4.1.1中取水口普查的总体分析,将2011年取水量与2010年水资源公报中不同用途的地表水用水量进行对比,并列出对比图表,分析差异原因。4.1.5 取水趋势合理性分析结合近几年地表水取水资料(可采用水资源公报数据),分析取水量变化趋势,综合判断2011年取水量是否协调。对比分析参见表8、9。4.1.6 特殊情况处理及其他审核分析本区域取水口普查与审核中的特殊问题,需要说明的请列出。其他对比审核分析。4.2 地表水水源地4.2.1 区域分布合理性分析(1)总量指标区域分布合理性对本行政区内不同行政单元的地表水水源地数量、2011年供水量、供水人口、水质达标处数、已划定水源地保护区数、区域总人口、区域城镇人口等总量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区域分布合理性。(2)单位指标对比分析结合区域单位用水指标,对本行政区内不同行政单元的水源地普查推算的人均供水量、水源地水质达标比例(达标水源地数量/监测水源地数量)等进行对比,结合区域普查实际,进行综合分析。表11 地表水水源地单位指标对比分析表行政区推算的人均年供水量(方/人)当地人均年用水量(方/人)监测水源地水质达标比例划分水源保护区的地表水源地比例综合分析行政区1行政区2.合计注:划分水源保护区的地表水源地比例=划分水源保护区的水源地数/地表水源地总数,当地人均年用水量指已掌握的城镇人均年用水量成果(可采用水资源公报中数据)。4.2.2 特殊情况处理如水源地供水量是否存在重复(水源地向另一个水源地供水情况),重复水量及重复供水人口情况等,其他特殊问题处理,需要说明的请列出。其他审核分析。4.3 河流治理保护情况4.3.1 区域分布合理性分析(1)总量指标区域分布合理性对本行政区内不同行政单元的河段长度、有防洪任务的河段长度、已治理河段长度、治理河段达标长度、未治理河段长度等总量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区域分布合理性。(2)单位指标对比分析对本行政区内不同行政单元的河段达标比例(治理河段达标长度/有防洪任务的河段长度)、有防洪任务的河段比例(有防洪任务的河段长度汇总值/河段长度汇总值)、河段治理比例(治理河段长度汇总值/有防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浙江宁波市第二十七届高洽会宁波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单位)招聘事业编制教师和工作人员20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江苏南京农业大学劳务派遣人员招聘1人(六)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4-2025学年度收银审核员高分题库(综合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年度双鸭山“黑龙江人才周”校园引才活动集贤县事业单位人才引进10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广东深圳市龙华区发展和改革局招聘专业人员1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油料矿业设备用油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林业大数据分析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干扰素A-2A生物仿制药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3武汉人才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6人】笔试参考题库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IPVPN服务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四川公路工程竣工文件资料编制实施细则
-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英语试卷
- 提升家庭教育指导能力
- 《小儿支气管肺炎》课件
- 高端别墅装修施工工艺标准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 对口升学课件
- 机房建设清单
- 设备借用协议范本
- 第09章-船舶甲板机械电力拖动及其电气控制
- 电子商务概论(微课版)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