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目:九年级语文(上) 授课人: 课型:新授课 课题:23.隆中对 班 级: 姓名: 序号:学习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2.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3.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学习重点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人物形象。学习过程1、 基础积累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以及背景的有关知识。比比谁知道的多。 陈寿,字 , 朝人, 家。陈寿著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前四史。“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背景:2.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好( )为梁父( )吟 遂( ) 诣( )亮 屏( )人 信( )大义 猖獗( ) 度( )德量力 吴会( ) 殆( )民殷( )国富 存恤( ) 帝室之胄( ) 箪( )食壶浆3.认真反复诵读课文,记下阅读时遇到的疑难困惑,课上交流。二、内容把握1.写文中重点字词,解释其含义并掌握。2. 写出重要及疑难句子,尝试理解并翻译。 3. 反复朗读,结合课下注释,试译课文。3、 合作探究1. 快速诵读课文,概述文意,这篇文章都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2.本文是人物传记节选,但它的核心部分却是一段才华横溢的对策,那么是谁在问?问谁?为什么来问他?问什么?3.他答了些什么?试概括他答话的要点。他为什么要这样答?也就是他答话的依据是什么?4.这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对人物的刻划可以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对诸葛亮的性格刻画,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烘托?5.文中的刘备是怎样一个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四、拓展延伸1.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妇孺皆知,请分别写出其中的两个故事、两条歇后语或两个成语。2.诸葛亮在对前景的分析中,反复强调“人谋”的重要性,请从文中任举一例说明。联系实际,谈谈“人谋”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3.隆中对中,诸葛亮说:“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此前,袁绍集团在董卓集团被消灭后是北方最大的军事势力,但曹操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战中击败了他。“官渡之战”是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请查找相关资料,或请教历史老师,了解这个故事的始末。五、特殊语言现象积累总结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2. 词类活用。3. 找出文中古今异义字。4.一词多义。六、自我小结我的收获: 我的疑问:当堂训练1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之:今操已拥百万之众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B乎:将军岂有意乎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C而:则名微而众寡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D于:曹操比于袁绍信义著于四海2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尽:利尽南海,东连吴会林尽水源,便得一山B.将: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C国:国险而民附此用武之国D众:今操已拥百万之众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3加粗字变双音节词有误的一项是( )A非惟(惟一)天时,抑亦人谋也 B挟(挟持)天子而令诸侯C此殆天所以资(资助)将军 D刘璋暗弱(懦弱)4下面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自董卓已来B操遂能克绍 C不可与争锋D贤能为之用5对下面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抑亦人谋: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B西和诸戎:和西部各族处好关系。C不知存恤:不知道爱抚、爱惜。 D总揽英雄:广泛地罗致各种人才。6.在对课文内容烂熟于心的基础上,用原文句子回答下列问题:(1)对于面临的严峻局面,刘备是这样描述的: (2)诸葛亮分析与曹操不可争锋的主要原因是: (3)出兵中原,进入秦川时,诸葛亮预估百姓的反应: (4)刘备信任和倚重诸葛亮的程度,他自己有个最好的比喻: 7.课外阅读太宗论盗。上(唐太宗)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shn:讥笑)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逼迫)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太平),路不拾遗,外户(大门)不闭,商旅野宿焉。 司马光资治通鉴(1)解释重点字词。或( )请重法以禁止 朕当去( )奢省费轻( )徭薄赋 安( )用重法 (2)解释下列两个词语。路不拾遗: 商旅野宿: (3)唐太宗认为“止盗”应采取什么措施?依据是什么?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一)快速默读一遍课文,思考并回答:本文是人物传记节选,但它的核心部分却是一段才华横溢的对策,那么是谁在问?问谁?问什么?为什么问?是谁在答?他答了些什么?试概括他答话的要点。思考:他为什么要这样答?这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一)1 是谁在问?先主刘备。2 问谁?问诸葛亮。3 问什么?“君谓计将安出”中的“计”欲信大义于天下的大计消灭奸贼,匡扶汉室的大计。4 为什么问?A 有徐庶的推荐。B 先主的话“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5 是谁在回答?诸葛亮。6 他答了些什么?试概括他答话的要点:(1)分析对手的形势及应对的策略:曹操拥百万之众(军事上),挟天子而令诸侯(政治上)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天险),已历三世(历史),国险而民附(民心),贤能为之用(人才)可以为援而不可图。(2)分析有利的地势及利用的策略:荆州用武之国,益州天府之土。跨有荆益,保其岩阻。(3)分析刘备的优势:帝室之胄,信义著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4)确定霸业兴汉的策略:(A)做好准备: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B)等待时机:天下有变。(C)起兵出伐: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7 他为什么要这样答?也就是他答话的依据是什么?诸葛亮其实是在分析天下大势的基础上为刘备做了一系列精心的谋划(1)看清对手曹操抢占天时,孙权坐拥地势,因此应把握好“人和”,即“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联吴抗曹)(2)在人和的基础上也要占有地利:跨有荆益,保其岩阻。(3)看清自己:“将军既帝室”因为看清自己才能增强自信,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4)相时而动,准确用兵:天下有变8 这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1)从诸葛亮的“对”,也就是诸葛亮的一番答话,即诸葛亮为刘备对天下大势的精彩分析和对战略战策的精心谋划可以看出,诸葛亮胸怀大志,高瞻远瞩,雄才大略,富有智慧,头脑清醒,目光长远。是一个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的军事家和有注重实际的政治才能的政治家。(2)还能从其他哪些地方看出诸葛亮的非凡之处?A 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自比管仲,乐毅。胸怀大志,有自信有抱负。B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避世待时而飞.C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矜持自重。D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见解高明,令人折服。E 关张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治国之栋梁。(二)对人物的刻划可以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看看以上对诸葛亮的性格刻划,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烘托? 诸葛亮的答话和A 属正面描写,而BCDE属侧面烘托。(三)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电煤气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水电施工知识课件
- 二零二五年电子显示屏广告租赁合同
- 二零二五年门窗安装与绿色环保认证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交通设施维修交通协管员劳动合同范本
- 2025版城市绿化工程苗木供应与种植安装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股东借款合同绿色金融政策适用
- 2025范文大全销售合同:五金配件直销合作协议
- 2025版地下管线施工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农用地使用权买卖中介担保及抵押贷款合同
- 激光切割安全操作规程
- 海事管理培训课件
- 《曾国藩传》读书分享课件
- 十五五林业发展规划(完整版)
- 厂区安保巡逻管理制度
- T/CECS 10209-2022给水用高环刚钢骨架增强聚乙烯复合管材
- 项目包装合作协议书
- 安徽省合肥一中2025届高三5月回归教材读本
- 2024年江西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部招聘考试真题
- 2025年04月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东莞检测院招考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院感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