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质课飞夺泸定桥课堂实录安达市万宝山镇中心学校 李亚娟任教学科:语 文所教年级:四年一班课前准备:1、学生熟读课文;试分段。 2、学生课下自学课文中的字词并查阅相关资料。师:同学们,上课!生:(起立!)老师您好!(齐声)师:同学们好!请坐!师:(出示泸定桥的整体图片)我想大家一定知道这座桥的名字?生:泸定桥!(几乎是一口同声)生: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大渡河沿岸的泸定城西边。生:是铁索桥!师:对,谁能通过这幅图片,说一说你对泸定桥的初步感受是什么?生:难过!生:太危险了,不安全!生:没有桥面。生:两面都是山! 师:同学们,就是在这座桥,在1935年的5月28-29日,为了我们 祖国的全面解放的胜利,红军曾在这里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飞夺泸定桥)生:飞夺泸定桥!(生齐读)师:同学们,下面请大家来看文题,谁能说说从文题看,此文的重点 是在哪两个字上?生:是“飞夺”上。师:(出示课件:“飞夺”两字)那么是否可以把“飞夺”两字换成“攻 打”?为什么?“飞夺”两字对体现本文的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下面请大家来认真学习并探讨这一战役,然后思考并说说你的想法!也可以对文章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探讨和提问,考虑好了请举手。生:“飞”说明一定要快。生:我认为更能说明了赶时间。师:对面有敌人,我们把“赶”字换成什么会更好?生:抢!师:好!更好了!有没有要说说“夺”字的?生:我认为是有敌人和我们抢,所以才用“夺”的。师:夺什么?生:是泸定桥。师:泸定桥我们说它怎么样?生:险。生:天险。师:好,就是这天险让我们的红四方面军在夺的过程中不得不克服三 大困难,下面请同学们来总结一下是哪三方面的困难?生:泸定桥太险了。生:山高路险、黑夜大雨。生:沿路有敌人的阻击。生:敌人早有准备。生:战士们都被淋湿了,还没有吃饭。师:好,非常好!从自然环境上的困难我们可以概括为?师:(出示课件:山 路 、 夜 雨)生:山高路险、黑夜大雨。师:那从敌人方面的困难呢?生:沿路阻击。(也有小声说的不够准确的)师:好,说得非常好,大家可以更相信自己一些,不同意见我们可以 共同来讨论!(总有那几名同学不自信,不思考,也不爱发言。)师:那从红军本身来说呢?(出示课件: 与 )生:饥饿与疲劳。师:好,同学们,现在请大家再一次找出这些句子,有感情地朗读。(生找,读!)师:指名读! (生读师总,因为有些地方学生还是概括不够精准,重点是在分析环境中说明了桥的险,从桥上和桥下两个方面。)师:同学们,在描写泸定桥时,作者也是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叙述,下 面请大家找出是哪三个方面?生:第一个方面,大渡河水流湍急。师:请同学们找一个字。生:是急。师:是什么急呀?生:是水急。师:那么介绍了“急”还是介绍了“水”的什么呢?生:是水。师:对,我是在问你水怎么样?才是“急”。第一个字是“水”,第二个字又是什么?接着往下找。师:(轻问一生)找到吗?(生支吾)师:你画出的还是“怎么样”,还不是“是什么”!师:(对全班学生)我是让同学找的是“什么”,而不是“怎么样”。师:(对个别生低声辅导)这个对。“水”。是“岸”,还有第三个呢?生:是桥。师:对了。(对全班)有的同学已经找出来了。(对个别)你的我还是看不明白,很遗憾。(对另一生)这三样你都找对了,但是太罗嗦。不是每一个字都要。能找出来吗?生:是水流急。师:再找找!生:是“水”、“岸”、“桥”。师:非常好,对了。师:(对全班学生):好,请大家坐起来。有的同学已经非常准确地找出来了。请他站起来发言。生:是写了“水”、“岸”、还有“桥”。师:好!是“水”,是“岸”,是“桥”。那么介绍了几方面?生:是三方面。师:好,三方面。下面谁知道“水”,“岸”“桥”又是怎么样?生:水流湍急;岸上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师:非常好。这样的地势你能用一个词来说一下吗?生:天险?生:天险就是天然形成的险要地形。师:对,天然形成的非常险要的地方。大家看,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是谁把山搬到这里的?生:是原来就有的。师:原来就那样。正因为有这样的水,有这样的山,能搭一座什么桥?生:铁索桥。师:险不险?生:险!师:所以称为“天险”。师:这就是红军要夺的天险。下面看最后一个自然段,你看看书,能 不能回答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结果是什么?(板书:“结果”)生: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结果是胜利地渡过了泸定桥,浩浩荡荡地奔赴 抗日前线。师:对不对?生:对。师:好,同学们,面对种种困难,红军是如何战胜这些困难并夺取胜 利的呢?下面请大家把文中的这些句子再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要读出战士们英勇与无畏的革命精神!(板书:英勇无畏)生:(找,读,也非常准确)师:课文重点是写飞夺泸定桥的经过,那么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 段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生:第一自然段写的是红军要夺取的目标。师:是讲了红军要夺取的目标泸定桥。是不是?她是这样认为的, 其他同学呢?生:我给她补充点,就是这段写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师:好,那么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按照记事文的特点来说,它就是 在讲这件事情的什么?请大家来说?生:事件的起因。师:同学们还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生:课题的重点是在“飞夺”二字,课文就应当重点写怎样夺桥,为什么课文把桥是什么样子的写得这么详细?生:课文在第四自然段,红四团的战士明明是遇上了敌人,为什么还要点 着火把,这不是暴露目标了吗?师:很好,你们读课文时,请注意第五自然段,看自己是否可以解决。生:在课文的第八自然段中,“最后取得了长征中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与前面有什么内在的联系?生:在第七自然段中说红军是“攀着锁链”非常难走的,为什么又说 成向对岸“冲”过去呢?师:前面是“攀”与后面用“冲”是不是有不妥?生:第六自然段中:“他们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这表现了什么?暗示了什么?师:这个问题一会儿我再问你,请注意听讲。生: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写红军向大渡河挺进,他们克服了种种困 难,是不是衬托出了红军英勇精神的?生:课文第六自然段说敌人凭着天险疯狂地喊叫:“来吧!看你们飞 过来吧!”“飞”是什么含义?生:课文第五自然段写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到了后面。这里为什 么用“抛”这个词?师:好!你先琢磨能换个什么词,一会儿我问你。生:课文写了泸定桥天险,这说明红军夺桥是很困难的。我觉得是不 是应该写了红军怎么克服这些困难,再重点写上几个人物,写他们的神态、动作、表情,会更突出红军战士奋不顾身的精神。师:你觉得课文没有把红军战士个人的突出形象写出来。这一点一会 儿要交给你们自己来完成。好!坐。生:本课重要的是要写“飞夺”,为什么要写路上的事,而且写路上 的多,写攻桥的反而少?师:你说重点写“飞夺”为什么把路上的事写这么详细?你仔细琢磨 一下这个“飞夺”和路上有没有关系。“飞”是什么意思?看看自己能不能想通。生:我觉得课文应当详写我军是怎样冲过铁索桥的,也就是应当详写 夺桥,而课文为什么没有详写呢?生:课文第五自然段说敌人问我军:“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我军战 上大声回答:“我们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然而敌人是很狡猾的,为什么对这种答话很轻信呢?师:敌人在“狡猾”的背后还有两个字呢!你仔细琢磨一下。生:课文第五自然段中,红军和敌人对话后敌人并不很疑心,后面又 写雨水把火把给浇灭了,敌人宿营了我军继续前行。我军继续前进就会出声音,敌人就不会再起疑心吗? (那几个孩子终于抛出了满脑子的疑惑。)生:敌人凭着天险,占据着有利的地方,把桥上的木板都拆了,只剩 下铁链,桥头又有暗堡,为什么敌人守不住还让红军夺过来呢? 这说明了什么?师:好,我原来也是这么想的,有谁能说说吗?生:我觉得找们应当学习红军夺桥时的那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 神。师:好,红军的精神。对!师:那我们应该向红军学习些什么呢?生:红军的精神。师:这篇文章中还我们要学习吗?生:我想还应当学习课文的写法,文章的结构,层次。师:请说得具体一些。什么写法,结构怎样?生:在结构上就是根据起因、经过、结果来写。写法上,写红军夺桥 困难,而写了泸定桥是怎样险要。我觉得这个写法很值得学习。师:很好!学习这种写作放法。谁还有什么见解。有个同学想举手,可 能还没有考虑好,可以试一试。生:还要学习红军不怕困难的精神。学习这种精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还可以克服困难,好好学习。同时我们也要知道祖国的胜利是来之不易的,我相信大家一定会更加热爱我们今天的生活和我们伟大的祖国!师:我记得刚才有的同学提问,这篇文章重点应当是写红军夺桥的过程,那么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又是干什么的呢?现在还有疑问吗?生:没有了。师:好,同学们,请看黑板!(师指生读)板书: 飞夺泸定桥 北上抗日-奔赴前线 飞:抢时间 必须夺桥- -渡过天险 夺:攻天险 (起因) (经过) (结果) 不畏艰险 不怕牺牲 勇往直前 飞夺泸定桥教学评析: 李老师的这节语文课,令人耳目一新,获益匪浅。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要评析:(1) 教学目标的设计能够综合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训练,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又注重文本阅读能力的提高。(2) 教学手段新,教学方法活。教师能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展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新理念,从兴趣入手,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情感体验,把他们深深的吸引到课堂中来,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学习热情高涨。(3) 课堂环节清晰、紧凑,手段灵活、适用。教师能紧扣教学要求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充分挖掘教材潜能,利用课件和图片适度拓展教学资源,侧重读文感悟能力的培养,渗透情感教育,体现出大语文观的教学理念。飞夺泸定桥的反思:由课题入手,发散开来,由题入文,质疑读悟,再由文到题,归纳总结,这样文题对应,环环紧扣,逐层深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我板书“泸定桥”几个字,同时详细地讲解写好这几个字的技巧,让学生也跟着认真地写。之后,我让学生就这几个字来提问。学生有的问:“泸定桥在哪里?”有的问:“泸定桥是什么样的?”我便引导学生去读“预习”、读相关的课文或查找自己带来的资料来自己解决。这样,学生很快就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在解决第二个问题时,我顺势引导学生自己去读第六自然段,并带领他们理清这一自然段的层次:先写了桥面,再写了桥下的河水,最后写了桥对岸的敌人。学完这一段,我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泸定桥的感受,为后面理解红军英勇夺桥的精神打下铺垫。其次,我在板书“夺”字时,让学生自己思考来说这个字的意思,再把它放在课文中来理解。然后,就这个字引导学生进行提问。有的学生问:“红军为什么要夺桥?”有的学生问:“他们要怎样去夺桥?”这时,我让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并找出答案。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第一段,并很快得出了答案。对于第二个问题,我并没有让学生立即去解决,而是留在后面去解决。 接下来,我再在黑板上书写“飞”字,并引导学生从字面上弄懂其意思,再想想“飞”字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然后我是让学生针对这个字来进行提问。学生们有的问:“为什么要用这两个词?”还有的问:“是怎样飞夺泸定桥的?”我仍然用以上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读有关的课文,进行解决前一个问题。学生从课文中找到了答案,我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学生就很直观地明确了敌我双方所处的位置、距离及兵力的对比关系,这使学生能深入地理解红四团任务的艰巨,从而更加深入地体会到夺桥的艰难及红军英雄顽强的革命精神。与此同时,我适时地对学生们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这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飞夺”是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也是对文中“抢时间”“攻天险”两个重点段落的高度概括,同时最能体现红军战士不谓艰险、勇往直前、不怕困难的革命精神。因此,教学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外贸员提成管理办法
- 商会副会长管理办法
- 城市禁烧炭管理办法
- 土地竞拍后管理办法
- 客服部电梯管理办法
- 旧机电管理办法翻新
- 医院工作衣管理办法
- 周转房服务管理办法
- 助养贷贷款管理办法
- 在线不良品管理办法
- 板坯连铸机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 《北京市幼儿园玩具配备目录》
- 植物拓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拓花草之印染自然之美课件
- 2024年湖北联投城市运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高清版)JTGT 3331-07-2024 公路膨胀土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 护士急救知识培训课件
- 死胎患者护理查房
- 悬挑式卸料平台监理实施细则
- 电气安全工程(第二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一种能有效抑制硒浸出的飞灰螯合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 (四级)收银员技能认定考试题库(浓缩3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