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综合运输体系备课讲稿.doc_第1页
第一章综合运输体系备课讲稿.doc_第2页
第一章综合运输体系备课讲稿.doc_第3页
第一章综合运输体系备课讲稿.doc_第4页
第一章综合运输体系备课讲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综合运输体系备课讲稿 交通港站与枢纽课程主要内容?1.综合运输体系交通运输网形成的条件,综合运输体系的概念及其系统组成;运输枢纽的含义、功能、分类;不同运输方式的路网分布;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配置与协调发展等内容。 ?2.不同运输方式的交通港站技术组成,重点了解铁路、公路、水运港站与枢纽的技术组成,如铁路各类车站及枢纽的组成和特点;公路运输的场站与公路主枢纽的布置;港口码头与水路枢纽等。 ?3.交通运输港站与枢纽在功能上的拓展,掌握在物流环境下,物流中心规划、建设、业务运作的基本流程。 ?4.交通港站与枢纽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方法。 研究方法与学习要求?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方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学习要求在掌握交通港站与枢纽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学会对现实中的一些案例进行分析。 第一章综合运输体系?第一节综合运输体系概述综合运输体系的含义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趋势?第二节综合运输系统运输系统的构成及运输网的形成综合运输系统构成综合运输网络系统综合运输枢纽系统综合运输组织管理系统?第三节综合运输布局综合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综合运输布局与合理运输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第一节综合运输体系概述 一、综合运输体系的含义1.概念综合运输体系是指各种运输方式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过程中,按其技术经济特点组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接贯通、布局合理的交通运输综合体。 2.构成1)客货流系统;2)载运机具系统;3)路网系统;4)运输管理系统;5)生产组织系统;6)信息系统。 三、现代交通港站与枢纽的发展趋势?1.现代交通港站建设的大型化、专业化、智能化、人性化;?2.现代交通港站与枢纽服务功能一体化;?3.现代交通港站与枢纽格局发展趋于港城一体化。 名古屋市“荣”综合交通枢纽站城市交通枢纽站共分六层?地下三层是地铁名城线。 ?地下二层是地铁东山线,地铁站内有电子显示牌,显示站内地铁和站外汽车发车时间等。 ?地下一层是下沉开启式的银河广场?半地下层是大型公交汽车站,有10个站台和7个预备停车位。 ?地上层是一座以绿色大地为主题的公园。 ?屋顶层是在下沉开启式银河广场上耸立起来的一座用全透明合成玻璃做成的水的宇宙船,离银河广场的地面有22m高,离地面公园有14m高,人们可以在此散步,恰似宇宙船在半空里邀游,让人们尽情遐想.名古屋市“荣”综合交通枢纽站八大机能?交通机能地铁、公共汽车、出租车等交通工具齐全,换乘容易;一般车辆、自行车、其他机动车停放进出容易;步行者道路空间;残疾人交通通道及交通设施完善。 ?集散机能换乘等候、集会疏散等场所宽敞、便利。 ?休闲机能音乐会、展示会、娱乐活动等设施完备。 ?商业机能吃、穿、用品多样,采购方便。 ?信息机能信息提供、信息输出、信息处理、信息获取、信息共享、信息利用。 ?便捷机能确保换乘快速便捷,老人、小孩、残疾人等移动方便,电梯、电话、厕所、寄放箱、讯问台、失物招领处、电子显示屏、行路指南图等服务设施多样。 ?防灾机能紧急通道、紧急避难所、紧急防灾设备完好。 ?景观机能城市个性建筑、绿地公园、环境美化。 第二节综合运输系统 一、运输系统构成及运输网的形成1.运输系统的构成?运输基础设施;?运输工具;?运输信息网络;?运输组织与管理。 2.交通运输网的形成?各种运输方式有一定的规模,相对独立并具有一定的连通性;?各种运输方式的交通网可相互衔接、协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市场机制中,可根据自身特点,形成同等的竞争条件。 二、综合运输系统构成?1.运输方式构成?并联结构;?串联结构;?混联结构。 ?2.运输设备构成?固定设备子系统;?移动设备子系统。 三、综合运输网络系统1.概念综合运输网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几种运输方式的线路和枢纽等固定技术装备组成的综合体。 2.综合运输网的线路结构?骨干线路(主干线路);?开发线路;?给养线路;?腹地线路;?企业线路(专用线)。 3.综合运输网的层次结构?国家级交通网;?省级交通网;?地县级交通网。 四、综合运输枢纽系统1.运输枢纽的概念运输枢纽是在两条或两条以上运输线路的交汇、衔接处形成的,具有运输组织、中转、装卸、仓储、信息服务及其他辅助服务功能的综合性设施。 2.运输枢纽的功能?实现运输方式的连接与联运;?同一种运输方式的干支线衔接;?为货物、旅客提供增值服务的场所;?实现城市与外界联系的桥梁与纽带。 四、综合运输枢纽系统3.运输枢纽的分类 (1)按地理位置分陆路枢纽,滨海枢纽,通航江河岸边枢纽( (2)按承担的客货运输业务分中转枢纽,地方枢纽,混合枢纽;( (3)按交通运输组合方式分铁路公路枢纽,水路公路枢纽,铁路公路水路枢纽,综合运输枢纽;( (4)按线路与场站的空间分布形态分终端式枢纽,伸长式枢纽,辐射式枢纽,辐射环行枢纽,辐射半环形枢纽。 四、综合运输枢纽系统4.交通港站与运输枢纽的关系 (1)交通港站是交通运输枢纽的主体,交通枢纽的功能是各交通港站功能的系统组合。 (2)交通港站的运输能力直接影响到交通枢纽的运输能力。 (3)交通港站是国际物流供应链的主要环节,在现代物流系统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五、综合运输的组织管理系统?1.各子系统的组织管理?2.综合运输中结合部的组织管理1)结合部的类型过程结合部、空间结合部、时间结合部、设备结合部、环境结合部、职能结合部。 2)结合部的组织管理?建立结合部的有序状态;?确定结合部的管理标准;?把握结合部的分析方法。 ?3.运输协作的组织管理运输企业间,运输方式间,运输企业与货主间,产、运、销各部门、各企业间运输过程的协作。 第三节综合运输布局 一、综合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1.自然环境;幅员范围、地理位置、自然条件;?2.自然资源;?3.人口与城市;?4.工业发展与布局;?5.科学技术;?6.交通运输产业政策。 ?幅员范围:陆上大国(陆域960万平方公里)海洋大国(海域470万平方公里)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了潜在需要和可能。 ?地理位置欧亚大陆的东部、太平洋西岸90左右的外贸物资通过海上运输,沟通了与世界主要国家的联系。 国土横跨六十多个经度,深入欧亚大陆腹地,与东亚相连欧亚大陆桥的理想通道?自然条件对交通网构成的影响“南船北马”对陆上交通网的结构影响技术标准、线网密度、分布格局自然环境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分布?铁矿冀、辽、川50以上储量;?煤炭“三西”(晋、陕、内蒙西部)70?磷矿云、贵、川、湘、鄂80?石油东北地区、渤海湾、?森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东南丘陵;横断山脉?钾盐柴达木盆地(全国总储量的96)和塔里木盆地。 ?天然气川渝、陕甘宁、塔里木、柴达木、准噶尔等地。 资源分布高度集中,消费加工地分布广泛,形成潜在的大量货运量,导致干线运输网布局相对稳定。 二、综合运输布局1.铁路网分布 (1)xx年底统计数据营业里程75438km(国家铁路62200km;合资铁路8462km;地方铁路及其它4775km);其中:复线里程25566km,复线率33.9电气化里程xx1km,电化率26.7 (2)区域分布东北经济区18.8,环渤海经济区29.9,东南沿海经济区5.1,中部五省经济区19.0,西北经济区13.4%;西南及华南部分省区15.2,长江三角洲及沿长江经济区23.3。 ?东北经济区包括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面积124.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能源、钢铁、木材和粮食生产基地。 ?铁路营业里程14162公里,占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的18.8%,路网密度114.2公里/万平方公里,路网结构基本完善。 ?环渤海经济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山东和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面积133.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铁路是中国铁路网的中心,大量主要干线经由本区,铁路营业里程22557公里,占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的29.9%,路网密度169.0公里/万平方公里,路网布局基本趋于完善。 ?长江三角洲及沿长江经济区包括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和重庆七省二市,面积148.4万平方公里,区内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xx年,赣州至龙岩铁路建成投产,加强了赣南老区与闽东南地区的联系。 至年末,铁路营业里程17611公里,占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的23.3%,路网密度118.7公里/万平方公里。 ?经由本区的铁路除浙赣、襄渝、汉丹、武大、合 九、西合等线外,主要为南北向铁路干线,主要通道能力紧张。 浙江省沿海经济较为发达,但由于缺少横向联系。 “十一五”期间,需加快建设沪汉蓉铁路、铜九铁路、宜万铁路、甬温铁路、温福铁路等,并进一步强化既有干线能力、提高运输质量。 ?东南沿海经济区包括福建、广东两省,面积29.9万平方公里。 该地区地理环境优越,比邻港、澳、台,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门户,经济发展居全国领先地位。 ?至年末已形成区域铁路网,营业里程3838公里,占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的5.1%,路网密度128.4公里/万平方公里。 主要干线能力紧张更为突出,需要加快京广、广深客货分线建设,加快建设温福、福厦、厦深铁路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铁路等。 ?中部五省经济区包括安徽、江西、河南、湖南、湖北五省,地处中国腹地,面积87.1万平方公里,属经济、交通较发达地区。 ?至xx年末已形成京广、京沪、京 九、焦柳四条南北运输通道和陇海、浙赣湘黔、新月新菏兖、西安合肥、襄渝汉丹武大五条东西运输通道组成的“四纵五横”主骨架,铁路营业里程14303公里,占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的19.0%,路网密度164.2公里/万平方公里,布局趋于完善。 ?西南及华南部分省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广西、西藏、海南、重庆七省市及广东部分地区,面积26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7.2%,区内经济不发达和贫困地区多。 地形复杂和交通不便是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xx年10月12日,青藏铁路格拉段全线铺通。 至年末,铁路营业里程11494公里,占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的15.2%,路网密度44.0公里/万平方公里。 ?本区东部铁路网骨架虽已形成,但襄渝、焦柳两线间及湘桂线以南大片地区无铁路,西南的北口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尚无大能力对外运输通道,西南与西北交流及西南与东南亚交流缺少便捷通路。 川西地区铁路仍为空白。 ?西北经济区包括甘肃、青海、陕西、宁夏、五省区及内蒙古西部,面积344.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36%。 该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属经济不发达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铁路营业里程10076公里,占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的13.4%,路网密度29.3公里/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铁路唯一未成网的地区,甚至连骨架都未形成。 、青海仍为“一线牵”省区。 詹天佑(18611919)是我国第一代铁路工程专家。 在美国耶鲁大学完成铁路工程的学业,于1888年到中国铁路公司任工程师。 1905年,主持修建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 八达岭山区地势险、坡度大,詹天佑没有采取通常的螺旋式的线路,而是从青龙桥起,依着山腰作“之”字形线路。 列车行到这里,改用大马力机车从后面推列车前进;到“之”字的交叉点时,再加用一台机车在前面把列车往上拉。 这样,创造出双头列车。 1909年,这条中国自己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提前22年完成,工程费用比预算节约了28万两银子。 在北京延庆县八达岭长城脚下,有一座詹天佑的专题人物纪念馆。 其院内反映詹天佑生前时代内容的大型花岗岩浮雕,长41.8m,高5.4m,为我国现代浮雕之最。 照片展示了詹天佑验收京张铁路工程时的合影。 青藏铁路.qh.xinhua./qztlw/czjs.htm?青藏铁路破解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高原生态未受明显影响青藏高原是巨川大河的发源地,也是世界山地生物物种的重要起源中心,生态环境原始、独特而脆弱。 青藏铁路开工建设以来,沿线冻土、植被、湿地环境、自然景观、江河水质等,得到了有效保护。 ?创造无一例高原病死亡的奇迹青藏铁路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占全线85%左右,含氧量只有内地的50%-60%。 高寒缺氧,风沙肆虐,紫外线强,自然疫源多,被称为人类生存极限的“禁区”。 在海拔4600多米的昆仑山隧道施工时,施工人员背着55公斤重的氧气瓶,边吸氧边工作,青藏铁路沿线共建立了17座制氧站,配置了25个高压氧舱,数万名职工每人每天平均吸氧不低于22小时。 ?世界冻土工程的博物馆在修建世界海拔最高、冻土区最长的高原永久性冻土隧道时,相继攻克浅埋冻土隧道进洞、冰岩光爆、冻土防水隔热等20多项高原冻土施工难题。 不少冻土工程措施都是国内外首创,青藏铁路可谓“世界冻土工程的博物馆”。 2.公路网分布?xx年底统计数据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193.05万km,其中:国道132674km,占总里程的6.9%;省道233783km,占总里程12.1%;县道494276km,占总里程25.6%;乡道981430km,占总里程50.8%;专用公路88380km,总里程4.6%。 ?全国等级公路里程159.18万km,占公路总里程的82.5%。 其中二级及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占公路总里程的20.5%。 按公路技术等级分组,各等级公路分别为?高速公路41005km,占总里程2.6;?一级公路38381km,占总里程2.4;?二级公路246442km,占总里程15.5;?三级公路344671km,占总里程21.6;?四级公路921293km,占总里程57.8?等外路338752km,占总里程17.5。 高速公路突破千公里的省(区、市)上升到19个。 ?山东(3163公里)、广东(3140公里)?江苏(2886公里)、河南(2678公里)?河北(2135公里)、浙江(1866公里)?辽宁(1773公里)、四川(1758公里)?山西(1686公里)、湖北(1649公里)?江西(1559公里)、安徽(1501公里)?云南(1421公里)、广西(1411公里)?湖南(1403公里)、陕西(1226公里)?福建(1208公里)、甘肃(1006公里)?内蒙古(1001公里)。 ?山东高速路赶上发达国家,xx年通车里程破4000km!?早在xx年,山东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就达到3163km,高速公路面积密度(高速公路里程国土面积)为2.01,已经高于主要发达国家中美国的0. 95、日本的1.63和英国的1.38,基本趋于饱和;根据国土面积和人口计算的高速公路综合密度,山东为0.83,也已接近日本的0.88和英国的0.89。 国家高速公路网“7918”网?xx年12月17日,国务院审议通过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 ?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方案,形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大通道,由77条首都放射线、99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线组成,简称为“7918网”。 ?总规模约8.5万公里,其中主线6.8万公里,地区环线、联络线等其他路线约1.7万公里。 ?我国将用30年时间完成国家高速公路网。 这个8.5万km的高速公路网可覆盖10多亿人口,把我国人口超过20万的城市全部连接起来,加上地方的高速公路,届时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12万km左右,与其时的美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相当。 ?7条首都放射线北京上海、北京台北、北京港澳、北京昆明、北京拉萨、北京乌鲁木齐、北京哈尔滨。 ?9条南北纵向线鹤岗大连、沈阳海口、长春深圳、济南广州、大庆广州、二连浩特广州、包头茂名、兰州海口、重庆昆明。 ?18条东西横向线绥芬河满洲里、珲春乌兰浩特、丹东锡林浩特、荣成乌海、青岛银川、青岛兰州、连云港霍尔果斯、南京洛阳、上海西安、上海成都、上海重庆、杭州瑞丽、上海昆明、福州银川、泉州南宁、厦门成都、汕头昆明、广州昆明。 3.水运网分布1)海上运输网沿海航运北方航区北起鸭绿江,南至厦门港;南方航区东起厦门港,西至广西东兴港。 远洋运输中远公司,定期班轮航线集装箱船日本、西欧、北美?杂货、多用途船东南亚、地中海?3.水运网分布2)内河运输网?xx年底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33万km,其中等级航道6.1万km,占49.5%;三级及三级以上航道8631km,占7%;五级及五级以上航道23659km,占19.2%。 ?各等级内河航道里程分别为一级航道1404km;二级航道2513km;三级航道4714km;四级航道6697km五级航道8331km;六级航道18771km;七级航道18584km。 ?全国内河航道里程超过万公里的省有江苏2.43万km,广东1.18万km;四川1.07万km,湖南1.15万km。 ?全国沿海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4298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847个;?全国内河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35242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034个,其中长江干流179个,长江支流4个,珠江水系4个。 三、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1.货物流向、流量和运输线路的协调;2.地区间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3.各种运输方式中设备能力的协调;4.运输组织工作的协调;5.运价与运输费用的协调。 四、各种运输方式合理配置的研究方法?调查研究地区和地区间的各种运输方式的现状和运输结构;?研究国民经济和社会对运输需求的预测;?运输能力与运输量增长的平衡分析;?对各种运输方式合理配置的经济评价;?确定国家或地区的综合运输网模型。 五、运输合理化1.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货物种类形状,重量,容积,特点,价值,运量等;?运输距离;?运输时间;?运输价格(货物价值)。 ?注意在物流环境下的物流“二律背反性”。 五、运输合理化2.合理运输的五要素原则?运输距离;?运输环节;?运输工具;?运输时间;?运输费用。 不合理运输的种类 (11)对流运输指同种或可代用的货物,同时或先后在同一条运输线路,或者在平行线路上相向运输。 对流运输可以是全程,也可以是部分区段。 这种运输对运输能力是最大的浪费。 (22)过远运输指由远处运进货物,而该货物可以由附近供应。 过远运输拉长了运输距离,从而使运输工作量加大,占用了运输线路和设备,增加了物资消耗。 (33)迂回运输指在货物发点和收点之间有两条以上的交通线可以选择时,未能利用最短径路的运输。 (44)重复运输指同一批货物由产地运往销地,不经过任何加工,又重新装车运往别处。 (55)运量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分配不当,凡有条件利用水运或进行水陆联运的货运量,违反了水陆合理分工的规定,完全经由铁路运输,就是不合理的。 较铁路运输成本低廉的长途、大宗货物水上运输由铁路来运输也是不合理的。 出口物资的产地安排和港口的选择不合理,进口物资的靠港与到达腹地不配合,与国内同类物资的合理流向不协调,既增加了某些港口的压力,又在铁路上引起大量的、过远的对流运输。 (66)分散大宗货流的运输指本来可以组织直达运输的货流,却按中转车船进行组织的运输。 它会增加沿线港口车站的编解、装卸作业,延缓车、船周转和货物送达速度,提高运输成本。 五、运输合理化3.运输合理化的主要措施?提高运输工具的实载率;?减少劳动投入,增加运输能力;?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分区产销平衡的合理运输;?直达运输。 综合运输-案例研究? 一、当前运输生产概况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在延续去年以来快速发展态势,对交通运输派生出旺盛的需求。 铁路货运、沿海港口和海运呈现少见的繁忙景象,“运能不足、运输紧张”使交通运输业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二、当前运输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1.假日客运凸现运力不足采取“压货保客”、增加运力投入、增开临客等措施。 ?2.铁路货运能力明显不足铁路货运处在“日日保重点,月月搞抢运”的状态?3.水路压船压港多年罕见水路货运持续以两位数快速增长,出现了压船压港现象,主要问题集中在煤炭、石油、粮食、矿石等大宗散货运输方面。 原因分析?1.经济升温加快,生产过热,投资需求过渡膨胀;?2.交通基础设施薄弱,通过能力不足;?3.产运销脱节,不均衡运输加剧,保重点难顾一般。 三、缓解运输“瓶颈”的对策1.要以“适度超前”的意识,继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使交通先行的客观规律得到保障;2.要妥善处理综合交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3.要重视利用现有运输设备能力,进一步挖掘运输潜力缓解运力不足的有效途径;4.加强宏观调控,组织均衡运输,提高运输效率5.全面降低公路收费标准,释放公路运输能力。 “十一五”综合交通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 一、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对交通运输发展的影响1.产业结构对交通运输业发展及其结构的影响 (1)制造业规模快速扩张为主导的工业化将继续增加对交通运输总量的需求,但运输强度下降; (2)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对运输速度、质量、服务提出更高要求; (3)产业结构调整对各种运输方式统一规划、协调运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4)产业升级、市场竞争要求交通基础设施向规模化、现代化、信息化和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 (5)要求建立新的运输组织结构,提高交通运输装备水平2.地区结构调整对交通运输发展及结构的影响 (1)西部地区开发需要交通运输适当超前发展; (2)东部地区仍是运力最紧张、交通网最密集的地区,要求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网等级,完善网络布局; (3)较长时间内,“北煤南运”、“西煤东运”、“西电东输”、“西气东输”格局不会改变;3.城乡结构变化对交通运输发展的影响 (1)要求加快建设城镇道路一体化网络; (2)要求加快城际间快速交通网络的建设; (3)要求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道路的建设4.所有制结构调整对交通运输发展及结构的影响 (1)运输需求方面要求个性化、多样化发展; (2)投资主体多元化促使更多的民营资本进入运输市场 (3)要求运输市场扩大开放。 二、交通运输行业的协调发展1.推进交通运输行业的改革?交通运输领域的改革与社会经济领域的改革相协调;?交通行业不同领域的改革相协调。 2.研究交通发展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问题?交通满足社会经济所产生的直接的客货运输需求;?交通对社会经济其他相关产业的拉动或带动作用。 3.建立和完善综合运输体系,促进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交通运输资源的优化配置;?防止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在不同地区之间的结构失衡。 4.实现运输方式内部不同领域的发展协调?基础设施与装备的协调;?交通硬件条件与运输管理经营活动等软件条件的协调 三、运输行业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1.加快以“政企分离”为核心的铁路管理体制改革,实质性的推进投融资体制、运营机制等相关的配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