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内窥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汇编】.doc_第1页
医院内窥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汇编】.doc_第2页
医院内窥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汇编】.doc_第3页
医院内窥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汇编】.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院内窥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汇编】 第1页共4页医院内窥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人员环境管理1.工作人员进入内窥镜室操作时须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及手套;进行操作前后要认真洗手。 2.内镜室布局合理,设立病人候诊室、诊疗室、清洗消毒室、内镜贮藏室等,内镜的清洗消毒必须与内镜的诊疗工作分开进行,清洗消毒室应当保证通风良好。 3.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当分室进行,上消化道、下消化道内镜的诊疗工作不能分室进行的,应当分时间段进行;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的设备应当分开。 4.灭菌内镜的诊疗应当在达到手术标准的区域内进行,并按照手术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 5.检查室的桌、椅、门、窗及地面每日检查结束用消毒液擦拭一次,每周一大扫;检查室内应清洁整齐,空气新鲜,每次使用前后用紫外线照射消毒30分钟。 (二)消毒隔离制度1.使用的消毒剂、自动清洗消毒器械和其他清洗消毒设施必须符合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规定。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2.内窥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与灭菌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经外科切口进入无菌第2页共4页腔隙的内镜及附件,如胸腔镜、腹腔镜、胆道镜、宫腔镜、膀胱镜、关节镜等内窥镜及附件必须一用一灭菌。 凡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黏膜接触的内镜,如胃镜、肠镜、气管镜、支气管镜、乙状结肠镜、喉镜、直肠镜、阴道镜等当达到高水平消毒,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弯盘一人一用一消毒。 (2)内窥镜及附件使用后应及时清除管道中的血液、粘液及活检孔和抽吸孔内的残留组织,清洗干净后,先沥干再消毒或灭菌;进行每一项操作时应当使用计时器控制。 (3)经化学消毒剂处理的内窥镜及附件,使用前应用灭菌蒸馏水进行冲洗,去除残留消毒剂;灭菌后的附件应当按无菌物品储存要求进行储存;储镜柜内表面或镜房墙壁内表面应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洁,每周清洁消毒一次。 (4)冲洗内窥镜及附件的容器、用品每天都必须清洗消毒。 3.特殊(感染)病人的内窥镜疹疗 (1)结核、肝炎和艾滋病及病毒携带者、非特异结肠炎或已知的特殊感染者,应用专用内窥镜、或安排在当日最后检查;检查完毕后,对所用内窥镜及附件应先消毒再进行常规清洗、消毒灭菌备用。 (2)肿瘤病人使用后的内窥镜经常规清洗消毒,应用毛刷刷洗后再消毒灭菌。 第3页共4页4.诊治病人和清洗消毒时应穿工作服或防渗透工作服,戴口罩、帽子、一次性手套或橡胶手套,必要时戴护目镜或面罩。 诊治完毕每一个病人后应洗手或更换一次性手套。 5.病人进行内窥镜诊治前应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或肝炎全套、HIV、抗HCV、血常规等筛检;胃镜室还需做幽门螺杆菌(HP)筛检。 6.每日定时监测所使用的消毒剂的有效浓度并记录,及时更换不合格的消毒剂。 内窥镜及其附件用后清洗消毒程序按照卫生部制度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xx年版)要求执行。 7.消毒后的内窥镜,储存前先干燥处理,再悬挂保存于无菌柜内。 8.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必须对当日拟使用的消毒类内镜进行再次消毒。 如采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时间不少于20分钟,冲洗、干燥后,方可用于病人诊疗。 9.每日诊疗工作结束,必须对吸引瓶、吸引管、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进行清洗消毒,吸引瓶、吸引管用500/L的有效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刷洗干净,干燥备用;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经充分刷洗后,用500/L的有效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槽在更换消毒剂时必须彻底刷洗;工作台、地面每日用消毒液擦拭并进行空气消毒。 10.无菌镊、棉球罐、纱布罐、治疗碗、弯盘及器械每第4页共4页周高压蒸气灭菌。 11.治疗床上的床单、枕套,每周换洗二次,如检查过乙肝表面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