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木圭锰矿采矿权评估报告书湘万源矿权评2009128号湖南万源矿业权评估咨询有限公司二一年一月十日广西木圭锰矿采矿权评估报告书摘要湘万源矿权评2009128号评估机构:湖南万源矿业权评估咨询有限公司。评估委托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评估对象:广西木圭锰矿采矿权。评估目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拟出让广西木圭锰矿采矿权,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需对该采矿权进行评估。本次评估即是为实现上述目的而向评估委托人提供在本次评估报告中所述各种条件下和评估基准日时点上“广西木圭锰矿采矿权”公平、合理、真实的价值参考意见。评估基准日:2009年8月31日。评估日期:2009年9月22日2010年1月10日。评估方法:(1)收入权益法;(2)折现现金流量法。主要经济技术指标:2006年9月30日至当前储量估算基准日矿山消耗资源量对应的采矿权评估矿段BD类型烟灰锰松软锰保有储量(湿矿石)(万吨)3.62521.6667评估利用储量(湿矿石)(万吨)3.62521.6667评估利用可采储量(湿矿石)(万吨)3.62521.6667生产规模(万吨/年)1.520评估计算服务年限(年)2.41.1产品方案化工锰粉锰精矿品位(MnO2 %)53.7930.94产品销售价格(元/吨)(不含税)1122.12-2988.5408.85-723.01采矿权权益系数(%)2.62.7折现率(%)8当前储量估算基准日矿山保有资源储量对应的采矿权评估矿段BD类型烟灰锰松软锰保有储量(湿矿石)(万吨)3.920692.1172评估利用储量(湿矿石)(万吨)1.558641.2100采矿回采率(%)8595矿石贫化率(%)105可采储量(湿矿石)(万吨)1.3243609.1495评估利用可采储量(湿矿石)(万吨)1.3243566.20生产规模(万吨/年)1.520矿山理论服务年限(年)0.9832.06评估计算服务年限(年)0.9830选矿回收率(%)7063.22产品方案化工锰粉锰精矿品位(MnO2 %)53.7930.94产品销售价格(元/吨)(不含税)2249.47710.18折现率(%)8评估结果:经评估人员现场查勘和当地市场分析,按照采矿权评估的原则和程序,选取适当的评估方法和评估参数,经过认真估算,确定“广西木圭锰矿采矿权”在评估基准日时点上的价值为人民币3255.55万元,大写叁仟贰佰伍拾伍万伍仟伍佰元整。其中“2006年9月30日至当前储量估算基准日矿山消耗的资源量对应的采矿权”在评估基准日时点上的价值为人民币192.52万元,大写壹佰玖拾贰万伍仟贰佰元整;“当前储量估算基准日矿山保有资源储量对应的采矿权”在评估基准日时点上的价值为人民币3063.03万元,大写叁仟零陆拾叁万零叁佰元整。评估有关事项声明:评估结论使用的有效期为一年,即从评估基准日起一年内有效。超过一年此评估结果无效,需重新进行评估。本评估报告仅供委托方为本报告所列明的评估目的以及报送有关主管机关审查而作。评估报告的使用权归委托方所有,未经委托方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或公开。除依据法律须公开的情形外,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不得发表任何公开的媒体上。重要提示:以上内容摘自广西木圭锰矿采矿权评估报告书,欲了解本评估项目的全面情况,应认真阅读该采矿权评估报告书全文。法定代表人:项目负责人:注册矿业权评估师: 湖南万源矿业权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二一年一月十日广西木圭锰矿采矿权评估报告书目 录一、正文1.评估机构12.评估委托人13.采矿权人14.评估对象和范围25.评估目的46.评估基准日47.评估原则58.评估依据59.评估过程610.采矿权概况710.1矿区位置和交通710.2矿区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710.3矿区地质工作概况810.4矿区地质概况1010.5矿床地质特征1310.6开采技术条件2110.7矿山开发现状2611. 2006年9月30日至当前储量估算基准日矿山消耗资源量对应的采矿权评估2611.1评估方法2611.2可采储量2711.3采矿方案及采矿技术指标2811.4产品方案、选矿方案及选矿技术指标2811.5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2911.6销售收入计算2911.7采矿权权益系数3111.8折现率及折现系数3211.9评估结果3212. 当前储量估算基准日矿山保有资源储量对应的采矿权评估3612.1评估方法3612.2评估参数的选择3712.4对储量报告及开发利用方案的评价3712.5保有资源储量3912.6评估利用的资源储量4112.7采矿方案及采矿技术指标4212.8产品方案、选矿方案及选矿技术指标4312.9可采储量4312.10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4412.11 现保有资源储量分段评估特殊性说明4512.12 B矿段(烟灰锰)采矿权评估(收入权益法)4512.13 D矿段(松软锰)采矿权评估(折现现金流量法)5112.14评估结果6013.评估假设6114.评估结论6115.评估结论使用有效期6216.评估基准日后的调整事项6217.特别事项说明6218.评估报告使用限制6319.评估报告日6420.评估机构和评估责任人64二、附表附表一、广西木圭锰矿保有资源储量对应的采矿权评估价值计算表(D矿段松软锰矿)66附表二、广西木圭锰矿保有资源储量对应的采矿权评估储量计算表(D矿段松软锰矿).68附表三、广西木圭锰矿保有资源储量对应的采矿权评估固定资产投资(D矿段松软锰矿).69附表四、广西木圭锰矿保有资源储量对应的采矿权评估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D矿段松软锰矿).70附表五、广西木圭锰矿保有资源储量对应的采矿权评估单位成本取值依据表(D矿段松软锰矿).72附表六、广西木圭锰矿保有资源储量对应的采矿权评估成本费用计算表(D矿段松软锰矿).73附表七、广西木圭锰矿保有资源储量对应的采矿权评估销售收入计算表(D矿段松软锰矿).75附表八、广西木圭锰矿.保有资源储量对应的采矿权评估税、费表(D矿段松软锰矿).77三、附件目录附件一、关于广西木圭锰矿采矿权评估报告书附件使用范围的声明(共1页);附件二、湖南万源矿业权评估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共1页);附件三、湖南万源矿业权评估咨询有限公司探矿权采矿权评估资格证书及矿业权评估师资格证书(共3页);附件四、矿业权价款评估合同书(桂国土资矿评合同2009第050号)(共7页);附件五、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办公厅文件关于明确无偿取得的采矿权有偿处置时采矿权价款评估有关事项的通知(桂国土资办2009396号)(共3页);附件六、采矿许可证(证号:4500000620066)(共1页);附件七、广西桂平市木圭矿区A矿段、B矿段锰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局南宁地质调查所2009年3月)(共77页);附件八、关于广西桂平市木圭矿区A矿段、B矿段锰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桂资储备案200961号)(共16页);附件九、广西桂平市木圭矿区D矿段锰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地质队2008年5月)(共82页);附件十、关于广西桂平市木圭矿区D矿段锰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桂资储备案200892号)(共19页);附件十一、广西木圭锰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广西工业建筑设计研究院2002年12月)(共34页);附件十二、广西木圭锰矿采矿权评估模拟开发利用方案(湖南万源矿业权评估咨询有限公司2009年12月)(共60页);附件十三、现场勘查照片(共1页);附件十四、评估人员自述材料(共5页)。四、附图目录附件一、广西桂平市木圭锰矿区A矿段堆积锰矿资源储量估算水平投影图 1:2000附件二、广西桂平市木圭锰矿区B矿段烟灰锰矿资源储量估算水平投影图 1:1000附件三、广西桂平市木圭锰矿区D矿段V、VI矿体资源/储量估算水平投影图 1:2000附件四、广西桂平市木圭锰矿区D矿段VIII、X、XI矿体资源/储量估算水平投影图 1:2000广西木圭锰矿采矿权评估报告书湘万源矿权评2009128号湖南万源矿业权评估咨询有限公司受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委托,根据国家矿业权评估的有关规定,本着客观、独立、公正、科学的原则,选择合理的评估方法,按照必要的评估程序,通过实地调查、市场调查询证、资料收集和综合分析计算等工作,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拟出让的“广西木圭锰矿采矿权”在2009年8月31日所表现的市场价值作出了公允反映。现将采矿权评估情况及该时点的评估结果报告如下。1.评估机构名称:湖南万源矿业权评估咨询有限公司;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文艺路乔庄1号;法定代表人:吴跃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号:4300002004982;探矿权采矿权评估资格证书编号:矿权评资2003006号。2.评估委托人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地址:广西南宁市民族大道74号;法定代表人:肖建刚;3.采矿权人采矿权人:广西木圭锰矿。地 址:广西桂平市。广西桂平市木圭矿区锰矿是我国较早发现和开采的锰矿资源之一。解放前,木圭矿区锰矿被发现后,资本家连年开采;解放后,1953年冬成立了国营木圭锰矿。自1953年建矿至“七五”(1986-1990年)前夕,木圭锰矿历年开采的主要是木圭矿区北部的堆积锰矿和烟灰锰矿。矿山以单一的锰矿采选业为主,其原矿经简单加工后,分别作冶金锰块矿、锰烧结矿和化工锰粉销售。广西木圭锰矿1953年就对A矿段堆积锰矿床进行开采,到1978年开采基本结束。共开采矿石量150多万吨。当时开采的粒度为5毫米以上锰矿石。B矿段烟灰锰矿床自1970年以来进行了地下开采,开拓工程大都是自行设计经广西锰矿公司审批后施工的。1970年设计开采了东风红旗斜井,设计储量为27万吨,1988年设计开拓老虎山斜井,设计储量为14万吨,1990年开拓蓬莲冲斜井,设计储量为8万吨,1994年开拓新红旗斜井,设计储量为2万吨。历年来,木圭锰矿共在B矿区开采烟灰锰矿石40多万吨。1986年1990年,为适应钢铁工业对锰矿石需求量日益增长的需要,开发多种产品”的指导方针,共投资1000多万元,致力于以锰矿石深加工项目为主体的技术改造,建设了冶金车间、化工厂、水泥厂三大项目,从而使木圭锰矿的产品结构发生了变化,锰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随着木圭矿区北部堆积锰和烟灰锰矿的资源储量日趋枯竭,矿山年开采量日趋减少。2003年,木圭锰矿向贵港市地区人民政府提出了政策性破产的申请。由于锰矿价格回升,2004年矿山恢复了小范围内的开采,2006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为其核发采矿许可证,证号:4500000620066,有效期:2006年6月至2011年4月。2008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地质队对上述准备范围内D矿区锰矿资源进行核实,提交了广西桂平市木圭矿区D矿段锰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以桂资储备案200892号文予以备案;2009年3月,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局南宁地质调查所对上述准备范围内A、B矿区锰矿资源进行核实,提交了广西桂平市木圭矿区A矿段、B矿段锰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以桂资储备案200961号文予以备案。2009年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拟出让广西木圭锰矿采矿权,委托我公司对广西木圭锰矿采矿权采矿权进行评估。4.评估对象和范围本次评估项目的评估对象为广西木圭锰矿采矿权。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核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4500000620066,广西木圭锰矿采矿权矿区范围为77个拐点圈定,矿区面积13.9579 平方千米,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地下开采,开采矿种为锰矿。(详见附件六)表4-1 木圭锰矿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拐点编号北京坐标系拐点编号北京坐标系XYXYA12602430.0037425590.00A112599120.0037425630.00A22602310.0037425770.00A122599110.0037424580.00A32601800.0037425560.00A132599350.0037424100.00A42601480.0037425780.00A142599560.0037423950.00A52601770.0037426450.00A152600770.0037424390.00A62601640.0037426580.00A162601150.0037424340.00A72601090.0037426340.00A172601800.0037424480.00A82601030.0037426430.00A182602180.0037424860.00A92600570.0037426110.00标高:+30m+10mB12603330.0037426710.00B112602500.0037426860.00B22603340.0037427020.00B122602560.0037426490.00B32603355.0037427050.00B132602735.0037426275.00B42603330.0037427260.00B142602917.0037426315.00B62603000.0037427230.00B152602925.0037426412.00B82602810.0037427365.00B162603052.0037426394.00B92602710.0037427340.00B172603221.0037426433.00B102602390.0037427270.00标高:+150m+60mC12601865.0037427315.00C22601536.0037427499.00C32601345.0037427477.00C42601361.0037427344.00C52601500.0037427210.00C62601831.0037427156.00标高:+150m+60mD12597280.0037427830.00D202593360.0037428860.00D22597560.0037428610.00D212593280.0037428320.00D32597180.0037429350.00D222592980.0037428790.00D42596760.0037428530.00D232592230.0037428670.00D52596520.0037428470.00D242591920.0037427980.00D62596530.0037429540.00D252592540.0037427900.00D72596210.0037429545.00D262593660.0037427800.00D82595930.0037430060.00D272594300.0037427980.00D92595090.0037429930.00D282594720.0037427650.00D122594910.0037429570.00D332595070.0037427910.00D132594320.0037429460.00D342595940.0037427700.00D192593610.0037429360.00D352596810.0037427770.00D172593500.0037429090.00D362597230.0037427680.00标高:+60m+4m评估范围即为上述矿区范围,截止评估基准日,上述范围内未设置其他矿业权,无矿业权权属争议。图1 采矿许可证A、B、C、D四区位置关系示意图5.评估目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拟出让广西木圭锰矿采矿权,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需对该采矿权进行评估。本次评估即是为实现上述目的而向评估委托人提供在本次评估报告中所述各种条件下和评估基准日时点上“广西木圭锰矿采矿权”公平、合理、真实的价值参考意见。6.评估基准日根据确定评估基准日指导意见(CMVS30200-2008),经与委托方协商,本次采矿权的评估基准日确定为2009年8月31日。评估报告中计量和计价标准均为该基准日客观有效标准。评估值为评估基准日的时点有效价值。7.评估原则(1) 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原则;(2) 采矿权与矿产资源相互依存原则;(3) 资源最佳利用原则;(4) 尊重地质科学及客观地质规律原则;(5) 企业持续经营原则;(6) 遵守锰矿产资源开采规范原则。8.评估依据评估依据包括法规依据、行为、产权和取价依据,具体如下:8.1法规依据(1)1996年8月29日修改后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国务院1998年第241号令发布的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3)国务院1998年第242号令发布的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4)国土资源部国土资2000309号文印发的矿业权出让转让管理暂行规定;(5)国土资源部国土资199975号文印发的探矿权采矿权评估管理暂行办法;(6)国土资源部公告发布的矿业权评估指南(2006修订);(7)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年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8)国土资源部国土资2002271号文关于采矿权评估和确认有关问题的通知;(9)中国矿业权评估协会矿业权评估准则指导意见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类型的确定(CMV 13051-2007);(10)国土资源部关于全面实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和勘查规范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68号);(11)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中国大地出版社);(12)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中国大地出版社);(13)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办公厅文件关于明确无偿取得的采矿权有偿处置时采矿权价款评估有关事项的通知(桂国土资办2009396号)。8.2行为、产权和取价依据等(1)矿业权价款评估合同书(桂国土资矿评合同2009第050号);(2)采矿许可证(证号:4500000620066);(3)广西桂平市木圭矿区A矿段、B矿段锰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局南宁地质调查所2009年3月);(4)关于广西桂平市木圭矿区A矿段、B矿段锰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桂资储备案200961号);(5)广西桂平市木圭矿区D矿段锰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地质队2008年5月);(6)关于广西桂平市木圭矿区D矿段锰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桂资储备案200892号);(7)广西木圭锰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广西工业建筑设计研究院2002年12月);(8)广西木圭锰矿采矿权评估模拟开发利用方案(湖南万源矿业权评估咨询有限公司2009年12月);(9)评估人员现场核实、收集和调查的其它资料。9.评估过程根据矿业权评估程序规范(CMVS11000-2008),我公司组织评估人员,对广西木圭锰矿采矿权实施了如下评估程序:(1)接受委托阶段:2009年9月11日,接受委托,与委托方明确此次评估的目的、对象、范围,确定评估基准日,拟定评估计划(评估方案和方法等),提供评估资料准备的清单。(2)现场查勘阶段:于2009年9月22日9月27日,根据评估的有关原则和规定,公司成立了评估小组,由本项目负责人戴长华、注册矿业权评估师许选毛、助理经济师黄恒等三人对广西木圭锰矿进行了现场调查。现场查明:广西木圭锰矿位于广西桂平市木圭镇,距桂平市城区约30千米;区内有县级公路经木圭镇至桂平市,交通较为方便;矿区区内属丘陵地貌,地势较为平缓;水电设施齐全;区内居民为汉族,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和外出打工,少数从事手工业、商业等。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红薯、木薯,经济作物主要是林木,粮食基本能自给。矿山2003年政策性破产,2004年至2008年恢复小范围生产,将开采范围分块承包于个人,目前开采仍然进行中,但仅限于承包人个人开采。(3)评定估算阶段:于2009年9月28日2009年12月15日,在遵守矿业权评估技术基本准则(CMVS00001-2008)和职业道德原则下,依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评估方案,确定评估方法,完成评定估算。具体步骤如下:根据所收集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完善,查阅有关法律、法规,调查有关矿产开发及销售市场,按照既定的评估程序和方法,对委托评估的采矿权价值进行评定估算,完成评估报告初稿,复核评估结果,并对评估结果进行修改和完善。(4)提交报告阶段:2009年12月16日2010年1月7日,按照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对广西木圭锰矿采矿权评估报告进行三级复核审查。1月10日,提交正式评估报告书。10.采矿权概况10.1矿区位置和交通广西桂平市木圭矿区位于广西东南部,桂平市城区85方向,直距29千米,属桂平市木圭镇管辖。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101619,北纬233035,矿区面积:13.9579平方千米。矿区距桂平市城区约30千米,距贵港火车站约110千米,均有公路相通,交通较为便利。10.2矿区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矿区属丘陵地貌,地形坡度平缓。地势南高北低,最高处为老虎山,标高137.9米,最低处为北东边部的潭窝村南面邻近的河床,标高约40米。一般标高为60米140米,相对高差多在50米以下。水系不太发育,只有小的溪流,秋冬季节常干涸断流。区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凉、干燥,时有霜冻。年平均气温约21,年平均降雨量约1500毫米。区内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杂粮有红薯,木薯等;山林主要有松树和促长桉树;草丛灌木林等植被一般发育。区内居民为汉族,人多地少;居民以务农为主,外出打工人数较多。乡镇企业主要有制衣、纺织、印染及塑料制品等轻工业。10.3矿区地质工作概况木圭矿区锰矿是我国一个大型的锰矿床,发现于1918年。1928年,两广地质调查所李殿臣先生对木圭矿区锰矿作过地质调查。1938年,又有地质前辈高振西、王植先生等进行锰矿地质调查。19521955年,原中南地质局粤桂锰矿探矿队、460队(后改为416队)主要对木圭矿区堆积型锰矿开展了较系统的地质勘查工作。1955年中南地质局416地质队对矿区再次进行勘探,提供堆积锰矿床B+C1级原矿储量397.8万吨、烟灰锰矿床C1+C2级原矿储量401.7万吨。1956年1月1957年11月,原广西地质局木圭地质队在其1955年和原中南地质局416队普查工作的基础上,对木圭矿区淋滤型和锰帽型锰矿开展了勘探,并编写了广西木圭锰矿地质勘探报告书(1957年)。1960年5月区储委以桂储字第2号决议书批准的储量为:烟灰锰矿床表内C1级55万吨,C2级346.7万吨,表外C1级85.3万吨,C2级50.5万吨。19601963年,广西区域地质调查队在木圭矿区开展了1/20万区域地质测量工作。2002年,木圭锰矿对属于其采矿许可证范围内的锰矿进行了资源储量核实,提交了广西木圭锰矿资源储量核实地质报告。核实的有淋滤型(烟灰锰)、锰帽型(松软锰)二种类型锰矿原矿资源储量。同年7月,广西国土资源厅签发了矿产资源储量认定书(桂国土资储200240号,2002.7)。其中认定的烟灰锰矿床表内C级18.9万吨,D级12.4万吨,E级12.4万吨。2004年,广西木圭锰矿对采区A矿段内的堆积锰矿床采后筛底泥(1-5毫米小颗粒锰矿石)进行了资源储量估算,编写了广西木圭锰矿堆积锰矿资源储量核实地质报告。采用边界品位Mn16%;工业品位Mn20;可采厚度0.5米;夹石剔除厚度:无夹石存在;含矿率8的工业指标进行估算,求得内蕴经济资源量(333)精矿量72152吨。2008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地质队在上述收集上述地质工作资料,开展矿区矿山地质调查工作,提交了广西木圭锰矿区D矿段锰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该报告于2008年7月由南宁储伟资源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专家评审,2008年8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以“桂资储备字200892号”文予以备案:截止至2007年11月10日,木圭锰矿区D区采矿权范围内(标高+60.00+4.00m)保有资源储量为:表10-1 木圭锰矿区D区采矿权范围内(标高+60.00+4.00m)保有资源储量矿石类型资源类别湿矿石量(万吨)干矿石量(万吨)锰金属量(吨)平均品位(%)平均湿度(%)氧化锰矿贫锰矿石111b212.4489120.734725776621.3543.17122b268.7439152.727230956520.272M1116.89049.59881669217.392M2221.308712.10972088917.39331压矿1.36450.7755170421.97332压矿19.088210.84782298821.19333152.272686.536717814220.59合计692.1172393.330480774620.542008年5月,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局南宁地质调查所在上述收集上述地质工作资料,开展矿区矿山地质调查工作,提交了广西木圭锰矿区A矿段、B矿段锰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该报告于2009年4月由南宁储伟资源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专家评审,2009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以“桂资储备字200961号”文予以备案,截止至2009年3月5日:表10-2木圭锰矿区A矿段(标高+30m以上)保有资源储量为:矿石类型资源类别湿矿石量(万吨)干矿石量(万吨)平均品位(%)平均湿度(%)氧化锰矿铁锰矿石3325.731.6332.1325.2933320.165.9930.55332压矿0.130.0329.22333压矿3.951.1431.78合计29.978.7831.00注:采矿许可证规定的开采标高为+30m至+10m,上表资源储量分布范围标高为+138.84m至+65.68m。表10-3木圭锰矿区B矿段(标高+150m至+60m)保有资源储量为:矿石类型资源类别湿矿石量(万吨)干矿石量(万吨)平均品位(%)平均湿度(%)氧化锰矿石3320.350.2742.2324.373331.511.1443.78333压矿2.061.5549.48合计3.922.9646.63表10-4木圭锰矿区B矿段(标高+60m以下)保有资源储量为:矿石类型资源类别湿矿石量(万吨)干矿石量(万吨)平均品位(%)平均湿度(%)氧化锰矿石33213.5810.2740.8324.373337.625.7741.60合计21.2116.0441.11注:上述实际采矿许可证范围内保有锰矿资源量仅为2.96万吨(干矿石量)。10.4矿区地质概况10.4.1区域地层区域出露地层有泥盆系、白垩系、第四系。现由老至新简述如下:1、泥盆系(D)(1)中泥盆统(D2)分布于区域东部白水岭牛吃尾,西部水口石咀镇及北部四德木圭镇一带。出露四排组应堂组(D2sD2i)和东岗岭组(D2d)。主要岩性为白云岩夹白云质灰岩和灰岩夹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等。四排组应堂组为铅锌铜矿赋存层位。(2)上泥盆统(D3)主要出露榴江组(D3l),分布于区域中部马皮乡、大产、四合一带,主要岩性为硅质页岩、硅质灰岩与薄层锰矿互层。厚度大于90米。该组为木圭矿区烟灰锰矿的赋存层位。2、白垩系(K)遍布于区域东南部木乐镇南东面,出露下统新隆组(K1x),主要岩性为不等粒砂岩、含砾砂岩、泥质粉砂岩夹页岩等。该组与下伏泥盆系呈角度不整合接触。3、下第三系(E)分布于区域西南角旺背山下河一带,出露古新统始新统(E12)。岩性为紫红色砾岩、含砾砂岩夹不等粒砂岩、粉砂岩。厚267米423米。角度不整合于较老地层之上。4、第四系(Q)分布于区域北偏西部,四德西面,出露全新统更新统,未细分。岩性为粘土层、砂质粘土层、砾石层夹泥炭层及硅质页岩、硅质岩碎块,含锰矿粒、锰矿结核,为堆积锰矿的赋矿层位。10.4.2矿区地层1、A、B矿段出露主要含锰岩系堆积型锰矿体赋存层位是第四纪冲积洪积层;烟灰型锰矿体赋存层位为上泥盆统榴江组下段第二层中。(1)榴江组下段(D3l1)榴江组下段(D3l1)地层厚约81米,自下至上可分为三个岩性层:第一层(D3l1a):紫红、灰绿、棕黄灰褐色粘泥层,具光滑面,呈泥质与鳞片状结构,为大量绢云母、泥质,微量石英、方解石等物质组成,局部夹有氧化锰矿或表面为锰质所侵染,其间夹有燧石或灰岩块屑,厚3.1米;烟灰锰矿层:平均厚度2.47米,呈透镜状,似层状产出,沿走向和倾向分布;第二层(D3l1b):为薄层黑色条带状燧石,节理发育极易破碎,厚约70米。第三层(D3l1c):紫黄白色呈板状页片状硅质页岩,夹灰白色薄层燧石,厚12.4米。(2)榴江组中段(D3l2)榴江组中段(D3l2)地层厚约98.6米,自下至上可分为三个岩性层。第一层(D3l2a):岩性为薄层含锰硅质灰岩和扁豆状、结核状含锰硅质灰岩,厚度41.0米。第二层(D3l2b):该层为赋矿层,一般厚度15米,由浅灰色致密状含锰灰岩风化后,形成巧克力(黑褐)色锰帽型锰矿体(松软锰),厚度平均2.71米。第三层(D3l2c):岩性为浅黄、褐黄、紫红色薄层状页岩。质松而细致具粘性、滑感。厚度12.7米。(3)榴江组上段(D3l3)下部为淡黄、浅绿、浅紫色薄层硅质页岩,含结核状燧石或透镜体状硅质岩;上部为淡黄色、灰色厚薄互层的燧石。厚度大于60米。由于岩层产状平缓,因此,出露层位与地形变化关系密切,榴江组中段上部第一层一般出露在山谷中,榴江组中段上部第二、第三层及榴江组上段则出露在山腰、山顶或山脊。(4)第四纪沉积层(Q)根据沉积物的性质不同,主要可划分为三层:砾石层:大部为石英砾及少部分红砂岩砾,砂泥等组成,有时夹小量锰粒,分布于蓬莲冲一带,厚123米与下伏榴江组地层及东岗岭灰岩呈不整合接触。红土层:为棕红色、棕黄色粘土,性疏松,粘合不坚,常混有细小的锰结核,往往在红土层底部有堆积锰矿层分布,红土不具层理,主要为榴江组中部含锰地层风化残积产物,厚212米,分布于有榴江组中部含锰地层分布的平缓山顶及山坡。为堆积锰赋存层位。冲积层:为燧石、硅质页岩等破碎块屑,棕灰色稻田土及近代冲沟小河的砾石泥沙等组成,厚010米。2、D矿段锰矿体赋存层位为上泥盆统榴江组的中段上部。(1)榴江组中段上部(D3l2b)自下至上可分为三个岩性层。第一层(D3l2b1):岩性为薄层含锰硅质灰岩和扁豆状、结核状含锰硅质灰岩,厚度41.0米。 第二层(D3l2b2):该层为赋矿层,一般厚度1米5米,以浅灰色致密状含锰灰岩为标志。该标志层风化后,可形成巧克力(黑褐)色锰帽型锰矿体,厚度0.307.31米,平均2.71米。标志层之上为硅质页岩,风化后呈泥砂土状,厚度约1米。第三层(D3l2b3):岩性为浅黄、褐黄、紫红色薄层状页岩。质松而细致具粘性、滑感。厚度12.7米。(2)榴江组上段(D3l3)下部为淡黄、浅绿、浅紫色薄层硅质页岩,含结核状燧石或透镜体状硅质岩;上部为淡黄色、灰色厚薄互层的燧石。厚度大于60米。由于岩层产状平缓,因此,出露层位与地形变化关系密切,榴江组中段上部第一层一般出露在山谷中,榴江组中段上部第二、第三层及榴江组上段则出露在山腰、山顶或山脊。10.4.2构造区构造较简单。褶皱构造总体为一个向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次级褶皱一般发育;岩层产状变化不大,倾角平缓,一般倾角520,常呈近水平状。断裂构造不发育。10.5矿床地质特征10.5.1 矿体形态与规模1、A矿段特征(1)矿体特征木圭矿区A矿段矿床类型属堆积型锰,是风化后经短距离搬运或就地堆积富集的氧化锰矿床。矿区位于向斜构造轴部及轴部的西侧位置。由于地形切割及剥蚀作用的影响,堆积锰矿体面积呈大小不一,外形各异的矿体群分布。矿体形态十分复杂,但一般呈北东南西向似长方形排列。A矿段堆积锰矿对应莲花山地段,矿体平均厚度0.86米;矿体埋深浅,而且大致相同,矿层厚度不稳定。矿体产状一般随山坡的坡度变化,但一般不赋存于大于20以上的山坡上。A矿段为多矿体赋存,分别为、V、X、,III矿体规模最大,、矿体次之,其余矿体规模较小。矿体赋存于矿区向斜构造轴部,上泥盆统榴江组下段第二层(D3l1b)内,呈层状产出。矿体北部倾向北西或南东,南部倾向南西西或北东东,倾角平缓020。矿体标高0.23米3.35米。矿体大部分埋藏于地下,局部出露于地表;地表出露标高最高138.84米,最低69.75米;最大埋藏深度5.27米。一般埋深1米3米,平均埋深1.25米。工程控制III矿体南北向长度1545.0米,东西向宽度968.0米,一般宽度600米700米,分布面积0.632平方千米。单工程矿体铅垂厚度0.233.35米,矿体平均铅垂厚度0.92米,矿体厚度变化小,单工程矿体厚度变化系数65.61;单工程矿石平均品位Mn 13.8942.32,矿体平均品位Mn 30.51,矿化连续,品位分布均匀,单工程矿石平均品位变化系数20.39。(2)矿石质量矿石物质组成:矿石矿物主要为软锰矿、硬锰矿,次为褐锰矿。矿石结构构造:矿石大都呈颗粒圆状,具葡萄状、肾状、鲕状等次生形态特征。矿石化学成分:根据矿石样品分析结果,主要组份含量Mn、Fe、P、SiO2无一定的规律。A矿段矿石主要组份含量见下表。表10-5 A矿段矿石主要组份含量一览表品位(%)最大最小平均Mn46.861.5927.24P0.6730.0400.180SiO259.633.2313.98Fe44.60 1.9715.96矿石的物理性质本次核实宜采用勘探报告时测定的矿石物理性质参数,参照如下:A、原(湿)矿石体重:据385个样品测定结果统计,原(湿)矿石体重自1.36 t/m3至2.54 t/m3,平均体重为1.85 t/m3。B、原(湿)矿石湿度:据样品测定结果统计,原(湿)矿石湿度自6.56%至37.12%,平均湿度为24.42%。C、原矿石松散系数:原矿石松散系数自1.431.60,平均为1.49。D、原矿石安定角:测定结果统计表明,原矿石安定角为26303000,平均为2751;精矿石安定角为28323200,平均为3024。E、矿石块度:绝大部分矿石块度很小,呈粒状。据技术加工样品块度统计,块度大于10 毫米的矿石仅占2.1%。F、岩矿的抗压强度:测定结果统计,矿石抗压强度自23.99kg/cm2至1207.76 kg/cm2,平均为150 kg/cm2。F、剥离层厚度:矿床产于第四纪红土层中,分布于被侵蚀割裂开来的山头、山坡上,剥离层的厚度一般不大于8米。(3)矿石类型矿石自然类型,根据矿石中主要锰矿物划分为氧化锰矿石;矿石工业类型,按工业用途可划分为冶金用锰矿石。作化工用锰矿石时,按用途可分为电解金属锰用或电解二氧化锰用或制锰盐用矿石。(4)矿体围岩堆积锰矿与红土混合产出,埋藏不深,顶板为红土层,底板多为榴江组中部风化残积土。2、B矿段特征(1)矿体特征木圭矿区B矿段属烟灰状锰矿,分布于矿区向斜构造西翼蓬莲冲地段。矿层产于榴江组底部及东岗岭灰岩侵蚀面上。顶板为灰、灰黑色薄层条带状燧石层,间夹硅质页岩;底板为紫红灰绿、棕黄灰褐色的粘泥层,具光滑面,呈泥质与鳞片状结构,局部夹有氧化锰矿石或表面为锰质所侵染,其间夹有燧石或灰岩碎屑。矿体呈群体状分布,经勘探查明有矿体20个,呈北西南东分布。矿层有一定的部位,产状2030,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层埋藏深度最深112-58米,最浅为2-53米,平均达46-41米。矿层厚度变化大,矿层厚度最厚为12.69米,最薄为0.30米,平均为4.23米。核实的矿体有-23、-24、-27、-29、-12、-30、-13七个矿体。矿层最薄0.3米,最厚7.2米,平均为2.47米。(2)矿石物质组成主要是一种烟灰状矿石及少量团块状胶状硬块矿石,偏锰酸矿以及相当量的燧石碎屑、黄色泥团等组成。主要矿物为硬锰矿、软锰矿,次为黝锰矿、偏锰酸矿及少量的褐锰矿、石英、方解石、碳酸盐矿物,极少量的海绿石及锆英石颗粒,矿层中夹石主要由玉髓、石英、泥质、高岭石,次为方解石,绢云母及一些碳酸盐矿物等。(3)矿石结构构造矿石以粉末状为主,其次为土状、葡萄状、肾状、带壳状、胶状、树枝状、环带状、块状构造,全部矿石均具有次生结构构造形态。(4)矿石化学成分据矿石样品基本分析样结果,单样品位Mn 8.9056.09%,矿床平均品位Mn 26.79;TFe 2.49%25.34%,平均7.09%;SiO2 1.28%67.12%,平均25.02%;P 0.152%6.24%,平均0.741。矿石块度愈大,含锰愈高。矿石成分在水平变化上,各含量均不稳定,有向南东方向增高的现象。(5)矿石的物理性质主要为一种烟灰状矿石,矿石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为淋滤型锰矿床。矿石的几种物理性质参数如下:A、原(湿)矿石体重:据样品测定结果统计,原(湿)矿石体重自1.64t/m3至2.92 t/m3,平均体重为2.16 t/m3。其中烟灰粉末状矿石体重一般为1.90-2.20,团块状胶状矿石一般为2.90-3.70。B、原(湿)矿石湿度:据89个样品测定结果统计,原(湿)矿石湿度自10.40%至36.81%,平均湿度为24.37%。C、原矿石松散系数:经2个大样测定结果统计,原矿石松散系数平均为1.09。D、原矿石安定角:根据2个大样的测定结果,平均为30。E、矿石块度:绝大部分矿石块度很小,呈粒状。据88个技术加工样品块度统计,块度大于10 毫米的矿石占12.82%。(6)矿石类型矿石自然类型,根据矿石中主要锰矿物划分为氧化锰矿石;根据矿石结构构造划分为块状矿石、条纹状矿石、胶状矿石等。矿石工业类型,按工业用途可划分为冶金用锰矿石或化工用锰矿石。当作冶金用时,根据P/Mn(0.741/26.79)比值在0.006范围内,确定为高磷锰矿石;Mn/Fe(21.05/8.92)比值在3-6范围内,确定为中铁贫锰矿石。当作化工用锰矿石时,按用途可分为电解金属锰用或电解二氧化锰用或制锰盐用矿石。(7)矿体围岩烟灰锰矿体顶板为上泥盆统榴江组下部第三层(D3l1c)灰、灰黑色薄层条带状燧石层,间夹薄层硅质页岩;底板为上泥盆统榴江组下部第一层(D3l1a)紫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设计的兴起
- 工业蒸汽安全培训课件
- 年度安全培训费用申请
- 平面设计概念课件
- 供应链管理咨询服务合同6篇
- 平面构成与构图学课件
- 委外安全培训的理由
- Flunisolide-d4-生命科学试剂-MCE
- Etacelasil-CGA-13586-生命科学试剂-MCE
- 公考河北真题2025
- 施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方案
- 【MOOC】化学与社会-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精细化工技术-大学专业介绍
- 餐饮财务问题的研究报告
- 慢性疾病运动干预中心服务要求(征求意见稿)
- 林同炎与美洲银行大厦
- (正式版)SH∕T 3548-2024 石油化工涂料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二单元 单元测试卷( 2024年秋)
- 二次抵押贷款合同
- DZ/T 0462.5-2023 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要求 第5部分:金、银、铌、钽、锂、锆、锶、稀土、锗(正式版)
-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