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局陆璐读书心得.doc_第1页
四分局陆璐读书心得.doc_第2页
四分局陆璐读书心得.doc_第3页
四分局陆璐读书心得.doc_第4页
四分局陆璐读书心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傅雷家书第一次听说傅雷家书是在1999年50年国庆时,我无意中看到报纸上整理了“50年来感动共和国的50本书”,其中就有这本书。但直到出门在外上大学时才去阅读它。傅雷是我国著名翻译家、艺术评论家。年轻时有些暴躁,极富个性。他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家书摘编了1954年-1966年傅雷及夫人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等的家信185封,其中大部分是傅雷写给留学国外并最终成为著名钢琴演奏家的大儿子傅聪的信件。该书从1981年至今已经21次印刷,总印数超过100多万册。傅雷与傅聪是一对特殊的父子:反右派运动掀起后,傅雷被错误地划成了“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之后,在波兰留学的傅聪,突然自由出走去了英国。尽管如此,在当时的上海市委领导石西民的关照下,傅雷仍能和身在海外并同样身蒙恶名(叛国分子)的儿子,保持通讯关系。这便是傅雷家书的真实背景。1979年,傅雷夫妇得到平反。1981年家书在三联出版社出版。洋洋万言,字字涌动,我为傅雷的精神感动。信中有对他过去教子过于严格的悔赎,有对儿子生活的嘘问和关心,有对儿子进步的表扬和鼓励,有对音乐和艺术的指导和探讨,有对党和国家建设及运动的看法和意见, 用他的好友楼适夷的话说,“贯穿全部家书的情义,就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看一部家信录,就是看傅雷“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的内心世界,我明白了傅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翻译名家的原因,更体会到他育子成才的良苦用心。一、人格傅雷是一个博学、正直的学者,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他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母亲朱梅馥是一个端庄贤淑,温厚善良的知识女性。夫妇二人一生苦心孤诣培养两个儿子成材。我想他们自己的人生以自尽的方式结束,也是对自己的人格尊严的捍卫。一九六六年的一天,他们从被单上撕下两长条,打结,悬吊在钢窗两侧上。他们在地上铺了棉胎,才放上长凳,以免踢倒方凳时发出声响,被人发觉,就这样在漫漫长夜中愤然离开了人世!不愿再让生活中有如此多的屈辱和污蔑,获得人生的解脱。他们的死让我震撼和扼腕。 二、家教在傅聪异国漂流的生涯中,是父亲时时给他指导、鼓励和鞭策,使他有勇气和力量去战胜各种困难和阻力,成长并成熟起来。这些书信,不仅建立了牢固的亲情纽带,也铸就了傅聪的爱国深情。后来的事实证明不管国内家庭所受到的残酷遭遇,不管他自己所蒙受的恶名,他始终没有背弃祖国,不受多方的威胁利诱,从无有损国家的言行。这与父亲对儿子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熏陶是分不开的。 在书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严格而又亲切的父亲,同时也看到了父子的共同成长(这一点比较特殊)。他和儿子沟通交流,探讨艺术和人生的真谛,他的很多语言富于哲理。如“中国哲学的思想,是要人能控制感情,而不是让感情控制。”“假如你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痴,哭笑无常。而你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一样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那才是你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最高的境界。”同样地,傅雷也把对祖国发展的热爱和关切之情同样流露给儿子,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对祖国和社会尽自己的义务。他说,“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演讲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地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也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殖。”这句话值得我们学习。对于父子关系。当儿子向他吐露心声时,他感慨道:“我高兴的是我有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而且,他谦虚诚恳地说:“我与儿子的相处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教会我们如何和孩子相处,应以怎样的一种姿态交往。”孩子经受痛苦时,他说:“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他不为孩子包办,而为孩子成长蜕变的过程而高兴,并且鼓励他对待艺术事业要有更诚挚的心,“得失成败尽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诫儿子,“一个人要做一件事,事前必须考虑周详。尤其是改弦易辙,丢开老路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理智做一个天平。把老路和新路放在两盘里精密的称过。”“人总得常常强迫自己,不强迫就解决不了问题,最基本的就是要抓紧时间”;“做事要科学化,要彻底”。这些话也曾给我的人生以重要的启示。而儿子面对感情的选择时,他也不失时机地提醒:“要找一个双方缺点各自都能各自认识,各自承认,愿意逐渐改,同时能彼此容忍的伴侣(这一点很重要),要找永久的伴侣,也得用理智考虑,勿被感情蒙蔽。” 三、父爱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熏陶读本,也是一部充满父爱的呕心沥血的教子篇。正如傅雷自己所说,“最折磨人的不是脑力劳动,也不是体力劳动,而是操心。”操心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心灵煎熬。在这些家信中我们随处可见其爱子的拳拳之心。有反复叮咛,有温馨提示,就像朋友交心,有的甚至连点许多着重号。他自己没有从事过音乐实践,但对儿子在艺术生活中所遭到的心灵的历程,体会得多么细致、深刻。儿子在数万里之外,正准备一场重要的演奏,爸爸却好似对待身边的孩子一般,殷切地注视着他的心理感受,设身处地预想儿子可能遇到的各种情景,并建议他应该如何对待。因此,在这里所透露的,不仅仅是傅雷对艺术的孜孜探索,更是一个父亲的爱心。有人觉得傅雷对儿子傅聪的家教过严过细,然而就是这样严格的家教,造就了儿子不俗的一生。我想也许傅雷和妻子毅然自尽时,会有很多不舍,但更多是对已成才的儿子的信任和最后的祝福。这些家书全部都由夫人朱梅馥抄录留存一份,虽存稿在文革中被抄走、毁没,但所幸儿子傅聪一直精心保存着原稿,所以家书得以出版。在我们心中,父亲曾经都是子女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堵墙,挡风遮雨,但完成任务后,会自知进退的让出一条道,退居到次要位置,成为子女人生中的历史。父,是个象形字,看起来像一人手中持棒,端着架子。这正点出父亲的定义:手里举着棍棒教育子女的人就是父亲。所以他们本来就不是天使,而是给了我们历史的人。而我们自己的父亲,不管他是什么身份和学历,不管他是强大还是病弱,不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