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外来务工人员维权帮扶新体系自评报告.doc_第1页
构筑外来务工人员维权帮扶新体系自评报告.doc_第2页
构筑外来务工人员维权帮扶新体系自评报告.doc_第3页
构筑外来务工人员维权帮扶新体系自评报告.doc_第4页
构筑外来务工人员维权帮扶新体系自评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构筑外来务工人员维权帮扶新体系自评报告市总工会近年来,市总工会着力“构筑外来务工人员维权帮扶新体系”,切实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的维权帮扶工作,基本实现了体制机制创新、工作内容完善、手段形式多样、覆盖范围全面的目标,促进了广大外来务工人员更好地融入杭州,成为一代“新杭州人”,为共建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作出了贡献。一、实施背景外来务工人员是我市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杭州经济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全市广大外来务工人员辛勤奋战在工业、交通、建筑、商贸服务等各行各业,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造“生活品质之城”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同时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局限,再加上法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执法不落实等多方面原因,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还酿成了重大事故和群体性事件。维护好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构筑起外来务工人员的维权帮扶体系,让广大外来务工人员“有收入、有房住、子女有书读、有医疗、有社保、有组织、有救助、有安全”,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既是全社会的一项共同责任,也是工会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外来务工人员的生产生活,先后制定了关于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生活工作的若干意见、杭州市外来务工人员特殊困难救助办法等政策,为工会构筑外来务工人员维权帮扶体系,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在杭州安居乐业,创造了有利条件。经过几年的实践,市总工会根据党政所需、职工所盼、工会所能的要求,在建立外来务工人员维权帮扶新体系、切实维护好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方面作了有益探索和实践,使广大外来务工人员在“第二故乡”杭州感受到人文关怀,沐浴到和谐春风,体验到“生活品质”。二、工作情况建立外来务工人员维权帮扶体系,着重要解决的是外来务工人员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此,市总工会先后创建了外来务工人员的技术技能培训机制、科学文化教育机制、权益保障援助机制、生活困难救助机制、组织入会凝聚机制等五大机制,建立了全方位、广覆盖、深层次、多形式的维权帮扶新体系。(一)创建外来务工人员技术技能培训机制,使外来务工人员学有所长针对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程度偏低,技术技能缺乏、竞争能力不强的实际,市总工会把提高外来务工人员技术技能素质放在首位,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技能帮带、技能竞赛、技能晋级“四位一体”的素质提升工程活动。在技能培训方面,市总工会连续4年实施了两轮万名职工免费培训计划和“123”蓝领成才计划,成立了外来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加强职工学校、文化宫等教育培训阵地整合,发挥工会组织教育培训的优势,为外来务工人员提高技术水平搭建广阔平台,创造良好环境。四年来,全市各级工会通过技术讲座、教育培训、业余学习、专家辅导等多种形式培训外来务工人员20万余名。市工人业余大学被评为全国工会农民工技能培训示范基地。在技能帮带方面,市总工会建立了市、地区(产业)、企业三级职业技能带头人制度,开展了“名师带高徒”等活动,积极选拔技能拔尖、表现突出的职工为技能带头人。到2009年底,全市已选树市级职业技能带头人150名、地区(产业)级1552名、企业级5733名,帮带了4万余名外来务工人员。在技能竞赛方面,市总工会在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大赛的同时,注重外来务工人员从业较多的行业和工种开展技能比武、技术练兵和岗位成才活动,先后开展了服装制作工、砌筑工、钢筋工、镶贴工、建筑架子工、美容美发师等职业技能大赛。2006年以来,参加市级技能大赛的外来务工人员达550余名,参加区县(市)产业级技能大赛、技术比武、技能竞赛活动的外来务工人员达1.3万余名。培养选拔了一大批外来务工人员的优秀人才,使他们在本行业、本领域中脱颖而出,成为优秀的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在技能晋级方面,技术培训、技能帮带和技能竞赛,为外来务工人员学知识、学技能创造了良好条件,涌现一大批优秀技术骨干。全市工会已帮助7250名外来务工人员晋升高级工、1196名外来务工人员晋升为技师、236名外来务工人员晋升为高级技师。在参加省和全国职工技能大赛中,我市外来务工人员获得4个第一名、4个第二名、6个第三名。2006年,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孙春兰和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乔传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国平、副省长陈加元等领导先后对我市“四位一体”职工技术素质提升机制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给予充分肯定。“四位一体”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机制示意图职业技能帮带职业技能竞赛“123”高级蓝领登高计划职业技能晋级职业技能培训表一:全市工会帮助培养高级工以上技术工人情况年 份高 级 工技 师高级技师其中:工会培养数其中:工会培养数其中:工会培养数2006年95232064223535948322007年10054391019854461441112008年10212427420755951271132009年/3203/550/111(二)创建外来务工人员科学文化教育机制,使外来务工人员娱有所乐为改善丰富外来务工人员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科学文化水平,市总工会大力开展职工书屋、职工学校、职工俱乐部“三位一体”的“新杭州人文化家园”创建活动。“新杭州人文化家园”主要设在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城郊结合地区、农村偏僻地区、交通不便地区和工业园区,让广大外来务工人员业余时间有去处、文化活动有场所。各级工会利用“文化家园”的文化教育设施,定期举办科普、法律、书法、绘画、摄影、文艺等知识讲座和辅导学习班,组织外来务工人员开展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目前,全市已建立了50家“新杭州人文化家园”,开设了100家职工书屋、180个职工学校、180个职工俱乐部;开辟了148个篮球场、148个羽毛球场、265个乒乓球室。全市有10家职工书屋达到全国职工书屋标准、100家职工书屋达到省级职工书屋标准。“新杭州人文化家园”建设活动受到了外来务工人员的普遍欢迎和好评,得到了市委王国平书记的充分肯定,市总工会在全国工会大学校机制建设会议上专门作经验介绍。从2005年开始,市总工会、市委宣传部连续5年举办“放歌天堂”外来创业者声乐大赛,为外来务工人员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提供舞台。市和区县(市)总工会每年组织“电影下基层、文艺进企业”活动。4年中,市和区县(市)工会电影放映队和文艺小分队累计到基层、社区、工地免费放电影6300余场、文艺演出479场,观看职工达210余万人次。2007年,“放歌天堂”外来创业者声乐大赛被评为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十大创新案例。为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科学文化素质,各级工会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全市已选树学习型组织9030家、学习型班组23589个,知识型职工56234名。市工人业余大学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全国工会农民工业余学校。表二:全市工会文化体育设施建设进展情况年份工会直属文化宫、俱乐部(个)工会直属图书馆(藏书1万册以上)(个)工会直属体育场、体育馆(个)新杭州人文化家园(个)2006(年)380154168/2007(年)625164154/2008(年)532177221152009(年)69222929435(三)创建外来务工人员权益保障援助机制,使外来务工人员求有所应市总工会坚持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建立了外来务工人员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一是健全职工维权帮扶中心。市和区县(市)总工会都建立了职工维权帮扶中心,对困难职工包括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一站式”政策咨询、生活救助、就业服务、法律援助等多方面的维权帮扶服务。去年,市总工会职工维权帮扶中心被评为“全国十大模范职工帮扶中心”。二是成立工会法律志愿服务总队。2005年,市总工会聘请社会律师、工会法律工作者和高校学生等法律人员组建了杭州市工会法律志愿服务总队,总队下设11个志愿服务小组,定期深入企业、工地开展法律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和受理劳动争议案件。5年来,共向外来务工人员发放工会维权卡10万余张,举办法律宣传、法律咨询活动350场,受理劳动纠纷、劳动争议案件1881件,为外来务工人员挽回经济损失1651万元。三是设立劳动争议仲裁派出庭。2005年,市总工会在劳动保障部门的支持下,设立了劳动争议仲裁派出庭,独立承担劳动争议的调解、审理工作。今年,又建立了劳动争议庭前调解制度,承担法院委托的劳动合同、劳动工资、社会保险、工伤赔偿、劳动者权益损害赔偿等劳动纠纷案件的调解化解工作。5年中,工会劳动争议仲裁派出庭共审理劳动争议案件176件,其中90%以上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劳动争议案件,通过仲裁为外来务工人员追回或补偿经济损失116万元。同时为帮助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得到法律援助,市总工会取消了法律援助门槛,只要外来务工人员权益受到侵犯工会一定提供法律援助。四是加强劳动安全卫生的监督检查。今年,市总工会设立了外来务工人员劳动安全卫生举报电话“88225555”,组织了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建筑工地、矿山、粉尘企业等重点行业的劳动安全卫生的专项检查,建立了市、区县(产业)、企业三级职工劳动安全卫生监督员队伍,起草并由市政府办公厅制定下发了杭州市外来务工人员劳动安全卫生权益保障办法,积极查处危及外来务工人员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劳动安全卫生违法行为,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劳动安全卫生权益。表三:全市工会劳动保护工作情况年份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个)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人)参加安全生检查(次)参加处理工伤事故(件)受理举报案件(件)提请劳动安全卫生监督部门处理案件(件)2006年5792211771949818555293012007年6559233376560025026492582008年891927762785923060383632009年1247443302104788310644353(四)创建外来务工人员生活困难救助机制,使外来务工人员难有所助“春风行动”向外来务工人员延伸。“春风行动”是我市帮扶困难群众的总载体、总抓手。几年来,市总工会大力推动“春风行动”向外来务工人员延伸,做到了帮扶政策惠及外来务工人员、长效机制保障外来务工人员、救助网络覆盖外来务工人员。2008年,市总工会(春风办)制定出台了杭州市外来务工人员特殊困难救助办法及实施细则,对遭遇急难险和患重大疾病的外来务工人员实施2000元至1万元不等的困难救助。一年中,已先后为29名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16万元的困难救助。“春风行动”先后被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创新工作100例,被省政府授予“浙江慈善奖”。开设女职工重大疾病安康互助保险。为帮助身患重大疾病的女职工(包括外来女职工)筑起第二道保障防线,市总工会在推动职工医疗保险的同时,2005年与平安保险公司联合开办了女职工重大疾病安康互助保险。参保女职工如患有乳腺癌等6种疾病时,可以获得1万元至2万元的经济补偿金。五年来,全市参保女职工达到53万名,其中为7449名生活困难的外来女职工提供免费参保,为372名患病女职工理赔、补助金达515万元。开展“双百平安返乡”活动。为了缓解外来务工人员春节返乡难、购票难问题,市总工会连续三年开展了“双百平安返乡”活动(动员百家企业、组织百辆汽车),帮助广大外来务工人员春节返乡。特别是2008年在外来务工人员返乡高峰期间,我市遭遇了特大冰雪灾害,各级工会和广大工会干部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有的放弃探亲休假,有的不顾体弱多病,为心急如焚的外来务工人员购买车票、落实车辆,与留杭过年外来务工人员同吃年夜饭。三年来,全市工会共帮助65万名的外来务工人员平安返乡,组织了15万名的外来务工人员同吃年夜饭。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就业援助。市总工会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绿色通道”,定期举办就业招聘会、劳动用工洽谈会和送岗位到社区活动,创办了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的“阳光工艺大舞台”就业创业基地,不断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再就业援助力度。三年来,全市工会共为4.58万名外来务工人员提供职业介绍,为6.27万名外来务工人员提供职业培训,帮助1.99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面对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市总工会积极组织职工捐款献爱心,慰问灾区来杭务工人员。全市工会发动职工为震区捐款1.88亿元,缴纳特别会费465万元,市总工会还拨款171.5万元慰问在四川抗震救灾一线的杭州职工和在杭务工的受灾职工家庭。新华社在中国工会抗震救灾纪实中称赞杭州工会“是一支组织体系健全,有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的队伍”。(五)创建外来务工人员组织入会凝聚机制,使外来务工人员“家”有所依各级工会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形式多、工作流动大的特点,加大外来务工人员入会力度,创建了项目部工会、楼宇工会、市场工会、一条街工会、园区工会等一大批工会组织新形式,推行了镇乡(街道)、社区工会直接吸收外来务工人员入会工作,建立了外来务工人员“一次入会、持证流动”的会籍管理方法,最大限度地把外来务工人员组织到工会中来,让广大外来务工人员切身感受到工会“职工之家”的温暖。今年,市总工会加强了出租车司机的入会工作,把广大出租车司机特别是外来务工的出租车司机组织到工会中来。到年底,全市68.4%的出租车司机加入了工会组织。全市工会会员总数达225.4万名,其中外来务工人员达130.5万名。同时为了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地位和荣誉感,市总工会在评选先进时,对外来务工人员做到一视同仁,有的还明确规定了外来务工人员的评选比例。从2004年开始,我市在劳动模范的评选时,明确把外来务工人员作为评选范围,享受与本籍职工一样的条件和待遇。几年来,已有24名外来务工人员被评为市以上劳动模范和五一劳动奖章。在工会的报刊、网站和杭州电视台的“创业者”栏目、电台的“联心桥”栏目、杭报的“职工之窗”专栏等宣传阵地和新闻媒体上,市总工会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的先进事迹的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和尊重外来务工人员的和谐氛围。表四:全市工会会员总数及外来务工会员数三、创新亮点(一)实现了维权关口前移。外来务工人员维权帮扶体系,涉及外来务工人员的劳动就业、工资报酬、安全卫生、困难帮扶、法律援助及女职工特殊利益等切身利益的方方面面,建立这一维权帮扶体系后,改变了过去对外来务工人员应急救助、事后维权的被动局面,实现了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权益保障事先维护和关口前移,减少了对外来务工人员侵权事件的发生,有效地保障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推进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八个有”目标的实现。(二)创新了维权工作机制。外来务工人员维权帮扶体系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内涵丰富、内容广泛。健全机制是深入实施维权帮扶体系的重要保证。市总工会这几年着重在创新工作机制上下功夫、花力气,先后创建的技术素质提升机制、科学文化教育机制、权益保障援助机制、生活困难救助机制、组织入会凝聚机制等五大机制,一改过去维权工作的无序状况,把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整合到五大机制之中,把工会维权工作归范到机制保障之中,保证了工会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维权工作持之以恒、长期坚持、常抓常新。(三)首创了工会维权新模式。目前,全国各地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维权都缺乏系统的体系,有的地区是单项维权多,整体维权少;有的是特定对象多,普遍惠及少;有的是事后帮扶多,预先谋划少。我市构建外来务工人员维权帮扶新体系,把外来务工人员的素质提升与满足需求结合起来、把制止侵权与困难帮扶结合起来、把整体维权与一事一帮结合起来,突破了工会维权工作事倍功半的困局,创造了工会维权一种全新模式,走在了全国前列。2008年10月21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记者到我市专门蹲点采访三天,用一个专栏的时间集中报道了我市工会维护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的经验。四、突破程度构筑“外来务工人员维权帮扶新体系”,工作涉及面广、综合性强、难度系数大,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一)在服务对象上取得了新突破。我市外来务工人员来自祖国各地,由于地域差异、风俗不一,再加上受教育程度和自身素质各不相同,他们对工会的要求有很大差别。满足来自不同地区、有不同要求的外来务工人员的需求,一直是工会维权工作的难题。我市构筑的外来务工人员维权帮扶新体系,在区别不同服务对象上做到了因地而宜、因人而宜。比如对来自贫困山区、偏远地区的外来务工人员,我们把维权重点放在维护他们的经济利益和人身安全上;对有较高文化层次的外来务工人员,我们着重维护他们的民主政治权利。做到这一点,既要掌握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情况,了解他们的基本需求,又要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在区分不同服务对象,实施不同重点的维权方面,我市较好地解决了全国工会维权工作的普遍难题,实现了新的突破。(二)在工作内容上取得了新突破:全方位、全覆盖的外来务工人员维权帮扶新体系,包涵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生活、困难帮扶、法律援助和组织入会等方面,可以说包括了外来务工人员自身的生存、发展,子女的教育、成长,都在工会的维权帮扶范畴。从工作内容来说,这一体系涉及机制建设、组织协调、资源整合、活动开展、工作落实等众多环节,每个环节都要投入极大精力。同时,工会维权内容的广泛与党政的重视程度、社会的支持程度密切相关。工会维权帮扶体系建立后,不但整合了工会内部的维权力量,而且调动了社会各界的维权资源,实现了工会维权工作细化、维权内容深化,提高了工会维权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三)在制止侵权上取得了新突破。虽然近年来,我市通过一系列法制宣传、政策引导、行政执法,加强了外来务工人员的权益保障工作,但不可否认,在大量中小非公企业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情况还大量存在。这些侵权现象有的具有隐蔽性,外来务工人员为了生存生计,即使受到侵害有时也只能忍气吞声不敢反映;有的具有蔓延性,一家企业侵权条件发生后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罚,其他企业就会效仿,就会导致侵权案件的蔓延。侵权事件的隐蔽性、蔓延性,使工会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维权帮扶增加了极大难度。工会维权帮扶体系的建立,把事后维权与事先介入结合起来,更加注重从源头上、事发前防止侵权案件的发生,在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上争取到了主动。(四)在加强监督上取得了新突破。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不具有行政执法的职能。工会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维权帮扶主要是通过协商协调、反映反馈、监督检查、提供帮助等柔性手段来实现。虽然2007年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杭州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赋予工会对企业执行劳动法律进行监督检查的权利,但对企业违法侵权行为仍然要通过政府劳动监察部门行政执法来纠正。工会缺乏刚性制约措施,是外来务工人员维权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工会维权帮扶体系建立后,一方面加强了工会安全生产义务监督员、工资协商指导员等监督检查队伍建设,另一方面大力借用社会资源特别是行政资源,积极参加劳动监察、安全生产检查等行政执法活动,使工会在监督、防止、纠正外来务工人员侵权事件上取得了突破。五、成效评价维护外来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