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网络茶艺文化节实施报告_第1页
首届网络茶艺文化节实施报告_第2页
首届网络茶艺文化节实施报告_第3页
首届网络茶艺文化节实施报告_第4页
首届网络茶艺文化节实施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首届网络茶艺文化节实施报告活动背景及目的1.背景中国是茶的故乡,所以中国人对茶是再熟悉不过了,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艺术化了的“琴棋书画诗歌茶”。在古代无论是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还是挑夫贩卒,无不与茶解下不结之缘。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品位的追求也重新有了标准。自从20世纪七十年代台湾的茶人们提出“茶艺”这个概念以后,20多年来已被海峡两岸的广大茶文化界人士所接受,在大陆各地的街头巷尾到处都可看到“茶艺馆”的招牌,在各种大小茶文化盛会及茶艺馆中,“茶艺表演”也往往成为重要节目。在各种视听媒体中,“茶艺”也是一个出现率较高的名词,并已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用语。茶艺出自茶道,始于唐代。唐时茶道已王公贵族中广为流行,并形成了一定的茶道程式。茶艺(道)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从长期的饮茶实践过程中,根据茶的特性,以及与饮茶紧密相关的饮茶环境、茶具配置、冲沏技能、品饮艺术入手,再结合地方风俗、文化特点,总结出来的一套饮茶礼法。随着社会的发展,茶艺慢慢走向社会,为人类交往和经济发展服务。中国茶艺更多的是以表演形式出现的,如陕西仿唐宫廷茶艺、上海仿清文人茶艺、云南三道茶茶艺、福建乌龙茶艺、浙江龙井茶茶艺、湖南擂茶茶艺、江西禅茶茶艺、山西五台山佛茶茶艺等等。在古代,烦琐复杂的茶艺表演只有皇室贵族才可以欣赏的到,而在现代想要全部欣赏全国各地的茶艺表演,成本花费也需好几万元以上,如此昂贵费用的消费老百姓是不敢奢望的。长安首届茶艺文化节结合现代网络媒体,让这个奢望实现。让老百姓近距离接触茶艺表演,更多的认识和了解茶艺文化。2.目的:1.通过宣扬传统茶文化的活动原则,使广大消费者对茶艺表演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2.通过宣扬茶艺文化的活动原则,将此活动长期运营,对西安唐文化进行宣传,促进西安旅游发展活动主题普及茶艺文化,倡导和谐生活活动安排1.时间5月26日下午2.地点西安大唐御品茶艺楼3.人员规模-特邀嘉宾20人-媒体记者10人-其他人员15人左右4.组织方式:网络直播5.活动流程简介时间议程13:0013:30签到13:3013:40活动开始,主持人致谢协办单位并介绍到场嘉宾13:4013:45致开幕词13:4513:55协办单位致词13:5514:00嘉宾致词14:0016:00茶艺表演16:0017:00大唐茶文化自由交流邀请媒体:单位姓名职务备注陕西电视台王轩主任助理都市快报西安电视台马放新闻中心副主任西安零距离华商报王峰文化版记者文化新闻华商报孙强摄影部主任图片新闻西安晚报周媛文化部主任娱乐文化三秦都市报于明主任记者文化新闻华商网梁华峰站长古城热线康秀丽新闻部主任技术支持嘻哈哈亿商网华商网皓酷网西部e网费用预算项目单价数量总价备注横幅1002个200外围、现场彩旗200/面2面500内容待定邀请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