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漂一族”如何进行职业规划.doc_第1页
“校漂一族”如何进行职业规划.doc_第2页
“校漂一族”如何进行职业规划.doc_第3页
“校漂一族”如何进行职业规划.doc_第4页
“校漂一族”如何进行职业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校漂一族”如何进行职业规划又到了一年毕业的时刻,校园里身着学士服的学子们,微笑着在镜头前留下大学四年的美好记忆;宿舍里,不少同学已经在进行离开的准备。触目可及的范围内,离别的情绪四处蔓延。然而,面对现实的压力,也有一些毕业生却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做校漂族。虽然离开学校,不再是一名在校生,却仍然住在学校或者学校附近,过着和学生一样的生活校漂,一个复杂的名词早上6:30分准时起床,从住处步行到大学的教室自习,午饭在校食堂解决,晚上再去自习教室学习到深夜这是韩放大学毕业一年来的作息规律。百度百科上这样写着:校漂族指的是大学毕业后因各种原因仍然滞留在学校周围,生活在他们曾经熟悉的环境中,不愿踏入社会就业而选择漂流在原来就读的校园以期达到自己理想目标的人群。一个定义用若干字拼接便成,然而现实情况远比一个定义复杂的多。校漂并非一个新鲜名词,早在几年前这个概念就已被提出。从目前的情况看,校漂们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大类:考研派、公考派、出国派、恋校派、不就业派,还有一种是因考试不及格而被迫留在学校。但不管是哪一类,校漂群体都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最近,根据一项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地的10所重点和普通高校110个毕业班所作的调查统计,重点高校的校漂族约占毕业生总人数的5%,普通高校的校漂族约占10%。逃避,还是战略退却?我承认我是有一种逃避的心理。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韩文专业的08届学生黄鸣说道。大三的时候黄鸣选择了考研,由于准备不够没有考上,面对现实,黄鸣选择了再考一年。毕业之后他和几个同学在学校附近的魏公村小区租住了一套房子,开始了自己的校漂生活。当初选择考研是因为不确定自己进入社会能不能适应,说实话是有点逃避的心理。黄鸣这样解释当初选择当校漂的原因。大学扩招伴随而来的就业压力,让很多大学生喘不过气。面对现实,一些大学毕业生选择了逃避,先不踏入社会而是等待合适的时机。学校作为他们在这个城市最熟悉的地域,当仁不让地成为了首选。很多人更愿意把这种逃避做更积极的解释:既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对未来没有很好的计划,还不如暂时漂在学校周围,为积攒发展资本做准备,这也算是一种战略退却。最初抱有逃避心理的黄鸣也坦言,真正踏上社会后发现现实没有那么可怕,考研失败后他找到一份工作,出于兴趣的原因后来又辞职了,现在他同时做着几份兼职,过着相对自由的生活。他计划在三十五岁之前,趁着年轻好好奋斗,为以后的发展准备资本。虽然现在仍旧是校漂,但是黄鸣的心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逃避到渐渐融入,黄鸣在校漂的生活中慢慢适应着这个社会。蛰伏,等待一飞冲天?逃避或许是毕业生选择当校漂的重要因素,但也有一些人是有计划地把校漂当成一种蛰伏。我不喜欢那种坐办公室的工作,赚那么点儿钱,人也提高不上去。小李毕业于2009年,大学期间的专业是应用物理。我的很多女同学都没有干和本专业相关的工作,目前来看只有我仍旧坚持着想干和本专业相关的事。大学时因为英语成绩没有达标,小李没能保研成功,但出于对未来发展的考虑,她选择了再考一年。我觉得能力很重要,我想干和本专业相关的事,想在年轻的时候再多学点东西。毕业之后她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床位准备考研,但是第二年仍没考上。考研的二次失败,让她选择就业。小李的机遇也算不错,她在上海找到了一份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再有一段时间就要到上海去了。近一年的校漂生活即将结束。蛰伏在学校附近一年,为的就是以后能干自己想做的事,小李的心理也代表了一部分校漂的心理状态依附着学校熟悉安全的环境,先不急于踏入社会,而是蛰伏等待属于自己的机会。尽早接受职场生活的磨砺面对校漂一族不断壮大的现实情况,很多专家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一方面,在学校不断扩招的背景下,校园资源已经显得有些匮乏,而校漂的存在更是加重了学校的负担。另一方面,对校漂族自身而言,对学校的过分依赖会阻碍他们摆脱稚气、走上社会的进程。面对专家的担忧,校漂们却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既然存在就是合理吧!黄鸣认为,虽然有些人的状态不是很好,很迷茫,但是选择校漂这条路其实和当年的复读差不多。但是与高考补习生不同,大学毕业生毕竟已经是成年人,需要彻底脱离对父母的依赖,自己为自己负责。长期漂在学校附近,用学校作为自己的挡箭牌,无限期地推迟对未来的抉择,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小李说,与她同租的室友里有三十多岁的剩女,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她们现在对自己的将来很焦虑。黄鸣也并不否认校漂族某些不合理的地方。很多校漂是因为大学期间没有好好规划自己的将来,在毕业之后束手无策当上了校漂。黄鸣表示,自己不会一直漂下去,等到合适的时候就会开始自己真正的生活,选择漂是为了将来不漂。中华英才网特聘职业规划专家、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辅导员李春雨认为,如同大禹治水一样,解决校漂现象不在于堵,而在于疏。首先要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导入职业生涯教育,让他们早日对未来的规划未雨绸缪。此外,要对校漂族进行有效管理使其成为良性循环,把校漂缓冲区变成就业预备役,再运用一些适时的培训和辅导,增加他们的就业抗压能力,推动校漂族走向社会。对于校漂族自身,李春雨老师特别忠告,校漂族要明确校漂是一种过渡而不是一种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