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监护制度.doc_第1页
临床输血监护制度.doc_第2页
临床输血监护制度.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输血监护制度 临床输血的监护制度 1、临床输血的监护(l)严格查对由两名医护人员对“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报告单和血袋标签上的内容逐一仔细核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有无凝块、变色等异常情况。 (2)确认受血者输血前,医护人员应面对受血者,核查受血者姓名、病床号(住院号)等资料,询问并让受血者或家属回答相关问题,以确认受血者并记录在案。 (3)使用合乎国家标准的一次性输血器。 (4)严格执行输血的无菌操作程序。 (5)若使用血液复温系统,当温度超过允许范围时,要用报警来提醒使用者。 2、输血中监护 (1)除生理盐水外,输血前和输血过程中,不得向血液内加任何药品。 除非法规规定有证据表明加到血液中的药物是安全的、不会对血液成分造成不良影响。 (2)严格控制一般输血的速度输血的前15分钟应缓输(每分钟为2毫升,约30滴);15分钟后若受血者无不良反应,可酌情调整输注速度。 红细胞在血液发出后4小时内输注完毕,血浆、血小板、冷沉淀在患者可以耐受的情况下尽快输注完毕。 (3)输血的全过程应随时观察受血者情况,尤其是输血开始的15分钟内,医护人员应留在受血者床边严密观察,以便一旦出现异常症状能及时发现。 对婴幼儿、意识不清、全麻、用大量镇静剂等不能表述自我感受的受血者,尤应注意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4)若发现可疑的输血不良反应时,医护人员必须立即报告主管医生及输血科迅速采取措施,缓输或停输血液及做出治疗处理。 3、输血后的监护 (1)临床医生应在输血后1小时或24小时后进行疗效评估。 (2)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单保存在病历中。 (3)输血科对受血者的血型、交叉配血等原始记录必须保存十年以备查。 (4)若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应由临床医护人员向输血科提交“输血反应反馈单”及留有残余血液的血袋,由输血科调查。 如怀疑输血不良反应与采供血机构有关,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