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枣庄实验学校迟静懿 《天净沙秋思.doc_第1页
6 枣庄实验学校迟静懿 《天净沙秋思.doc_第2页
6 枣庄实验学校迟静懿 《天净沙秋思.doc_第3页
6 枣庄实验学校迟静懿 《天净沙秋思.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天净沙 秋思精读课上课时间:2012.9.迟静懿枣庄市实验学校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天净沙 秋思(2课时)枣庄实验学校 迟静懿课前预习: 了解作者及本文背景资料。相关课程标准: “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教学目标:1、能朗读、背诵天净沙 秋思。 2、能了解元散曲中小令的特点。 3、能理解天净沙 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初步具有创造能力。 5、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评价任务:1进行朗读,把获得的整体感觉读出来。2再次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问题。 3诵读,与开初的朗读比比,哪一次更读出了思乡的感觉? 4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经典画面,看看能否写出作者那样的凄凉与思念。 教学过程:一、 导入:“自古逢秋悲寂寥”,在中国文学历史的长河中,总是飘零着偏偏红透的枫叶,荡漾着秋波粼粼,吹撒着阵阵秋风。似乎中国的文人格外钟情于金秋时节,因为秋天容易引发人们的情思,在你眼中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曲,读一读它带给我们的秋天,是不是有着别样的情愫。二、 简介作者: 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它的体裁的“曲”。 介绍“曲”这种文体: 在中国古代文学长廊中,宋以前一直以诗最盛行,宋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新兴的体裁就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散套和小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三、朗读诗歌: 1师配乐范读 2学生齐读 3学生给诗歌划分节奏,注意重音: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4学生配乐朗读。四、整体感知,把握大意展示图片,说一说这首小令都写到了什么。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五、合作探究,体会情感1、这首诗歌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一关键诗句可以体现出来? 点拨:表现了作者伤心欲绝的感情,这可以从“断肠人在天涯”看出。作者因为思念家乡因而伤心欲绝。2、说说这首小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思?其“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在文中得到体现的?点拨: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感情是抽象的,难于表达,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可感的事情,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使人感到具体生动。3、用自己的语言,丰富小令的内容,形成一段优美的文字。六、拓展延伸,品味经典对比阅读余光中的乡愁,体会思乡之情。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七、板书设计小桥流水人家(孤独思乡) 悲凉之景古道西风瘦马(游子惨状) 惆怅之情夕阳西下(特定的时间环境) 写景铺垫 哀愁断肠人在天涯(点明主旨) 游子之悲寓情于景 羁旅之悲教学反思诗歌教学应以指导学生吟诵为主,但诗歌教学同样离不开“讲”,此案讲和诵结合,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诵读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