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究生开题报告及论文工作计划 论文题目: 论刘震云小说的虚无主义观念 研究生姓名 钱 燕 学 院 文 学 院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研究方向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 指导教师 方 维 保 培养类别 硕士研究生 填表日期 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制表填 表 说 明1、研究生论文写作工作,必须通过开题报告论证并经审定后方可开始。2、本表填写三份,报学院一份,导师、研究生各留存一份。3、研究生培养类别是指硕士研究生、同等学力硕士、高师硕士、教育硕士、博士研究生五类。4、如页纸不够,可用A4纸加附页。5、一律用A4纸打印、装订。姓 名钱燕 性别 男 入学时间 2008.8 学 号200802040434论文题目论刘震云小说的虚无主义观念课题的根据:1、课题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2、综述国内外有关动态和自己的见解。关键词:刘震云;虚无主义观;历史进步;存在的虚无;审美的虚无1.课题的理论及实际意义:人文科学领域根据人文事件意义把握独特性,判定事件意义的标准是价值,根据价值区分本质性和非本质性。一、.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小说展现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活跃历史生活,这一研究是对当下及未来的文化历史建设大有裨益。二 .研究、解读小说的虚无主义观,探寻“历史画下的现代演变”。三,对文学立体效应的研究,重点在于历史哲学方式的互动碰击,这一研究是探讨社会变迁的现代化、对于和谐社会的建构的意义。 2、综述国内外有关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刘震云小说形成的背景:80年代至今,国内文学现状的原因,国外后现代文化语境的催化,作家由对文本形式的探索转向了对历史的审视,重聚历史的碎片表达对抗苦难的世界现实,同作家的感受和表现力胶合在一起。刘震云小说特征:1.是对过去的历史的解构和对文本中的历史的建构;戏说历史,在虚拟的历史故事中突出“此在”的体验,使历史成为“被书写”和“被阅读的”文本存在;不强调历史对生活命运的必然性,扩张权力欲、偶然性、血缘关系等的话语权威,复杂历史的解释。不确定性、零散化,使历史是充分能指化的诱发想象的触媒,把历史寓言化、心灵化。2把历史当成生存化、生态化的存在,注意权力在历史中的作用,注意人性恶,包括残暴、仇恨、邪恶等内容。可读性最后完成了对文体实验导致的精英化倾向的反拨。获得读者的方向透露出商业消费语境下颠覆解构的实质指向。用摆脱意识形态色彩的文学重构历史。作家自我体验的心魂冥灵的外化形式的重新书写,形成了寓言化文化化的历史。小说的言说主体带有十足的民间性;构成他们活动主体的是生活的日常性、世俗性甚至是卑琐性的一面。小说消解了事实中的历史,重建了文本中的历史,充满了嘲讽的意味,标志着主体意识的极大增强。但它对历史随意性和悲观主义的态度,在强调叙事话语时导致意义的缺失,消解了历史最终也会消解自身。对刘震云小说的研究已有不少著述,如田中阳、赵树勤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南海出版公司2006年版)、黄修己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下卷,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版)、顾振彪主编的中国文学63讲(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曹书文的论新时期家族小说创作的泛化现象(文艺争鸣2009年第10期)、司俊琴和高亚斌的革命历史小说和新历史小说对解放区农村干部形象的书写(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第6期)、陈志英的由看新写实主义小说(辽宁大学学学报1994年第6期)、陈晓明的历史终结:九十年代文学虚构的危机(文学评论1999年第5期)、程光炜的在故乡的神话坍塌之后刘震云九十年代的小说创作(文学评论1999年第5期)、冯清贵的中国狂欢化诗学的建构评刘震云小说(当代文坛2002年第2期)、郭宝亮,倪素梅的的“说话”及其局限(理论与创作2005年第5期)、严运桂的刘震云小说中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思考(小说评论2009年第3期)、王凤玲的解剖与伤痛:刘震云小说中人之完美人格的缺失(作家2009年第10期)、万海洋的荒诞境遇下的存在状态刘震云小说的存在主义解读(名作欣赏2009年24期)、董文桃论刘震云官场系列小说的“权力特征”(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等等。以上研究对刘震云小说均有深刻论述,但对刘震云这12篇系列小说的虚无主义观缺乏深入的综合性研究。本论文在认真研究国内外有关动态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概括起来,我认为,刘震云小说在对社会生活和人物形象的叙述中,在对过去回忆、现实刻画、未来想象里,流露出浓厚的虚无主义;不知社会发展成什么样子,怀疑、不相信明天社会的进步与新生,现实与未来都是过去虚无的延续。论文研究了刘震云系列小说在日常生活叙述中流露出的形态各异的虚无意识,统摄作家和作品人物的态度并延及若干历史阶段轻重强弱不同的效应回响,构建社会进步的历史效应。研究刘震云的系列小说,并不完全局限于文学范围内,意在剖析、解读小说叙述的复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哲学问题呈现出的虚无主义。主要创新之处是把社会递进的力量凸显出来,特别是对当今现实的效应,发展地理解社会进步的价值,小说解构崇高和革命的过程反而印证了这是一个走向民主进步的历史过程。这是以往研究所未有的,对当下及未来的文化历史建设大有裨益。本研究把社会递演的风采和理性力量凸显出来,力图清晰地揭示人与历史的存在归属,获得了超越具象的文化价值展示与引导力。综上所述,我提出本课题的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A论文的主要内容:引言部分,主要综述研究命题的理论及实际意义,国内外有关动态和自己的见解,论文的研究对象、主要观点、章节安排等。前言,一是阐述虚无主义观的概念。二、论述研究的诗学内涵和文化哲学意义。第一章,细读小说文本,对小说中的生存、权力对意义的消解、女性命运等层面进行研究。一,对生存为核心的文化意象的系列探讨动态的历史生活。二、通过系列“权力”文化意象的列举,探讨一直流变的社会历史发展趋向。三从女性命运研究社会的流俗与现代的规约,社团群体与个体的矛盾存现形式。第二章,结合小说的语言、结构、情节、情感、历史观、价值观的文化融汇关系,研究社会与人的历史互动方式,展开审美虚无的论述。一是从诗意失落的视角考察文化哲理的龋阈显在、隐在在人心里深处形成的错位与异化。二是在小说中以“宿命”为核心意象,在时代意识形态的动态过程中,认识社会更替和经济腐化的宿命新演接触裂变、具体互动。三是对小说的动荡审视,认识社会的转型背后的历史的嬗变。第三章在上述论证的基础上追问历史演替的复杂性义素,推究小说本体存在价值。一认识小说的虚无意向模式,表征小说本体意向性思路;二是论述当代效应,研究当下主体可能的社会走向,构建社会进步素质之美的文化意象体系,对全文做出结语。论文涉及的作家小说文本和当代文学期刊有:故乡天下黄花、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文艺争鸣、文艺理论与批评、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南开学报,辽宁大学学学报、文学评论、当代文坛、理论与创作、小说评论、作家名作欣赏、汕头大学学报。与研究有关的小说家群体主要有:刘震云。B、基本思路和方法基本思路:通过作家作品与社会系统的构成,对小说中的虚无主义观进行研究,揭示文学与历史社会的关系,询问社会转折下生命的历史存在。基本方法:首先,细读文本,在文学史的视野中实现文学思潮研究的历史追寻。其次,文学研究与文化哲学思考紧密结合,在历史、政治、经济、哲学等理路方向探究虚无主义观以及文学与历史社会的无休止的互动。三. 。研究方法是区分各学科的基本原则,研究决定了人文科学采用个别的、具体的、特殊的方法,因为历史事件是单独的,不可复现的、单向的,它抛弃重复的。根据价值区分本质性和非本质性。C重点与难点重点在于从小说的文本出发,研究文学对历史社会的想象态度策略,吁求生活与历史社会的建设关系。难点:1、文学的虚无主义观对生活、历史、社会的穿透渗入了消费语境的价值策略,把握这种语境策略须有对文艺文化生产机制的解剖学识技能。D主要观点唯物主义的认识观规约着对问题的探寻。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等一系列小说在对各个历史时期与不同条件下日常生活的叙述中,流露出形态各异的虚无意识。小说对社会历史发展所流露出的浓厚的虚无观念带来了负面的社会效应:走向颓丧。消解进步与崇高的追寻是造成虚无主义的根本原因所在,追求进步的历史观才能深刻辩证地认识小说的虚无意识。E、主要创新之处一研究揭示进步的历史作用无疑在延展。这有别于以往对权力争夺文化观念的研究视角。把社会递演的风采和理性力量凸显出来,清晰的揭示人与历史的存在归属,形塑新识成为现实思维与反映的独特风景,是对小说文本研究的深入 。二是在哲学、文化、政治、经济的立体范式中对小说虚无主义观宏观语境的研究,探询跨历史的语境效应。三.紧密联系不断变迁的全球及中国具体语境阐释了解构的革命过程反而印证了这是一个走向民主进步的过程四. 认为小说的历史叙述是一种局部的、地方性的、截面的历史,它在某些对立之外仍然不能脱落于当时及现在的整体的大历史构成,并且只能成为其一个组成部分。初步拟定的论文框架如下:题目;论刘震云小说的虚无主义观念前言第一章:历史存在的虚无第一节 生存荒诞第二节 权力对意义的消解第三节 女性命运的场域第二章 审美的虚无第一节 诗意的失落第二节 宿命的虚无第三节 动荡的审视第三章 虚无与小说本体存在价值第一节 剖析虚无表象的意向性思路第二节 认识虚无的当代效应后记附:本人在读研期间发表科研论文、论著情况一览表主要参考文献:(一) 主要论著:1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1、2卷,1982年版;第4、5、6、7卷,1985年版,中华书局出版。2(英)莱恩多亚尔,伊恩高夫著;李秉勤,贡森主编,人的需要理论,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3司马云杰:文化悖论-关于文化价值悖谬及其超越的理论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4(美)Charles W Kegley, Jr ,Eugene R Wittkopf著,World Politics Trend and Transformation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年版。5廖元和主编:中国改革理论-探索创新,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6曹卫东,张光海著:文化与文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7(英)斯图尔特霍尔著;周宪,许均主编;徐亮、陆兴华译: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8刘意青,罗凡:当代欧洲文学纵横谈,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1版。9(美)尼娜珀利堪斯特劳斯著;宋庆文、温哲化译;何怀宏主编: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女性问题,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10贺仲明:中国心像20世纪末作家文化心态考察,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11(美)弗罗姆:对自由的恐惧,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12戈德曼:文学社会学方法论,工人出版社1989年版。13葛兰西: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14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3、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1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2、3、4、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16鲁迅:鲁迅全集第1、2、3、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17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18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3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19田中阳、赵树勤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南海出版公司2006年版。20黄修己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下卷,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版。21顾振彪主编:中国文学63讲,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22王立新、贺金茹编著:西方文学通识,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一、 主要论文:1梁鸿:王小波之死90年代文学现象考察之二,文艺争鸣2009年第10期。2曹书文:论新时期家族小说创作的泛化现象,文艺争鸣2009年第10期。3苏奎:土改叙事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文艺争鸣2009年第10期。4肖锦龙:意识和文学叙写模式米勒意识批评之得失浅议,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2期。5王岳川: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6罗振亚,卢桢:性别视野中的现代中国新诗,南开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2期。7黄力之: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国化:历史批判与当下诉求,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第4期。8许研:对“奴性”的反思张梦阳“鲁迅研究”的一个视角,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第4期。9司俊琴 、高亚斌:革命历史小说和新历史小说对解放区农村干部形象的书写,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第6期。10吴舒洁:重读,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第6期。11陈志英:由看新写实主义小说,辽宁大学学学报,1994年第6期。12陈晓明:历史终结:九十年代文学虚构的危机,文学评论,1999年第5期。13.程光炜:在故乡的神话坍塌之后刘震云九十年代的小说创作,文学评论,1999年第5期。14冯清贵:中国狂欢化诗学的建构评刘震云小说,当代文坛2002年第2期。15.郭宝亮,倪素梅:的“说话”及其局限,理论与创作,2005年第5期。16严运桂:刘震云小说中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思考,小说评论,2009年第3期。17王凤玲:解剖与伤痛:刘震云小说中人之完美人格的缺失,作家,2009年第10期。18.万海洋:荒诞境遇下的存在状态刘震云小说的存在主义解读,名作欣赏,2009年24期。19董文桃:论刘震云官场系列小说的“权力特征”,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论文工作计划:(社会调查、实验方案及日程安排) 论文研究的试验方法,采用追踪期刊和关注当下社会历史发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具体日程安排初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四金融系毕业论文
- 2025年医疗机构废弃物处理考试真题(附答案)
- 吕梁学院教育系毕业论文
- 关于销售的毕业论文
- 2024年社区《网格员》考前冲刺卷(含答案)
- 数学专业的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特别的致谢
- 医疗废物处理流程试题及答案
- 小学2025年五一假期告家长书
- 毕业论文专业代码查询
- 装配钳工高级试题(附答案)
- 【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第2课时)课件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 劳务用工合同
- 215kWh工商业液冷储能电池一体柜用户手册
- 论文不涉密证明模板
- 安装空调水管合同协议书范文
-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5届高三摸底考试数学试题
- 2024-2030年中国膏药市场风险评估与投资战略规划策略分析研究报告
- 系统解剖学全册配套完整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代理记账行业发展现状调研与数据监测分析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