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模块综合检测鲁科版.docx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模块综合检测鲁科版.docx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模块综合检测鲁科版.docx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模块综合检测鲁科版.docx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模块综合检测鲁科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综合检测 学生用书P113(独立成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A粒子散射现象B天然放射现象C光电效应现象 D原子发光现象解析:选B.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是核式结构,天然放射现象是原子核内部变化引起的,光电效应说明光有粒子性,原子发光是原子的跃迁造成的,故只有B正确关于冲量、动量与动量变化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动量等于物体所受的冲量B物体所受外力的冲量大小可以大于物体动量的变化大小C物体所受外力的冲量方向与物体动量的变化方向相同D物体的动量变化方向与物体的动量方向相同解析:选C.由动量定理可知,物体所受的冲量等于动量的变化,方向与动量变化的方向相同,即与合力的方向相同,C正确,A、B、D错误在日本发生九级大地震时,造成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对全世界的环境造成污染,在泄露的污染物中含有131I和137Cs两种放射性核素,它们通过一系列衰变产生对人体有危害的辐射下面表示放射性元素碘131(I)衰变的方程是_,碘131半衰变期为8天,则经过_天75%的碘131核发生了衰变.Cs原子核中的中子数为_()A.ISbHe,8天,55个B.IXee,16天,82个C.IIn,16天,82个D.ITeH,8天,137个解析:选B.I的衰变方程是IXee,经两个半衰期有75%的碘131发生衰变,即16天.Cs中的中子数为1375582个,所以B正确印度第一艘自主研发的核潜艇于2009年7月26日正式下水,成为世界第六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核动力潜艇是潜艇中的一种类型,指以核反应堆为动力来源设计的潜艇在核反应中有一种是一个U原子核在中子的轰击下发生的一种可能的裂变反应,其裂变方程为UnXSr10n,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原子核中含有54个质子BX原子核中含有53个中子C裂变时释放能量是因为亏损的质量变成了能量D裂变时释放能量,出现质量亏损,质量数不守恒解析:选A.由核反应方程的质量数守恒和核电荷数守恒可知:X原子核中含有54个质子,78个中子,故A对,B、D错,释放能量不是质量变成了能量,而是亏损的质量以能量的形式释放,C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玻尔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的光谱的实验规律B原子核发生衰变时,新核与粒子的总质量等于原来的原子核的质量C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原子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上时氢原子的能量增加D在原子核中,平均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解析:选A.玻尔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选项A正确;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要发生质量亏损,新核与粒子的总质量稍小于原来的原子核的质量,选项B错误;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原子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上时,辐射电磁波,氢原子的能量减少,选项C错误;在原子核中,平均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选项D错误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大量的科学发现促进了人们对原子、原子核的认识,下列有关原子、原子核的叙述正确的是()A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B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核内部有电子C轻核聚变反应方程有:HHHenD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和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前者跃迁辐射出的光子波长比后者的长解析:选C.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说明的是原子内部的结构而不是原子核内部的结构,故A错;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而不是内部有电子,故B错;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放出的光子能量大于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放出的光子能量,故前者波长小于后者,即D错由核反应规律可知C对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有些元素的原子核可以从很靠近它的核外电子中“俘获”一个电子形成一个新原子(如从离原子核最近的K层电子中俘获电子,叫“K俘获”),当发生这一过程时 ()A新原子是原来原子的同位素B新原子核比原来的原子核少一个质子C新原子核将带负电D新原子核比原来的原子核多一个中子解析:选BD.原子核“俘获”一个电子后,带负电的电子与原子核内带正电的质子中和,原子核的质子数减少1,中子数增加1,形成一个新原子新原子与原来的原子相比,质子数不同,中子数也不同,不是同位素,所以正确选项为B、D.下表列出了几种不同物质在某种速度下的德布罗意波波长和频率为1 MHz的无线电波的波长,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正确的是()质量(kg)速度(m/s)波长(m)弹子球2.01021.01023.31030电子(100 eV)9.110315.01061.21010无线电波(1 MHz)3.0102A.要检测弹子球的波动性几乎不可能B无线电波通常情况下只能表现出波动性C电子照射到铝箔上可以观察到它的波动性D只有可见光才有波粒二象性解析:选ABC.弹子球的德布罗意波波长很小,通常情况下很难找到如此小的障碍物或小孔,所以A对;无线电波波长很长,通常情况下只表现出波动性,所以B对;电子波长与金属晶格大小的数量级相同,故可观察到它的波动性,所以C对;对于D不只是可见光有波粒二象性,对于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所以选A、B、C.质量为m的人站在质量为M的小车上,小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车与地面摩擦不计当人从小车左端走到右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在车上行车的平均速度越大,则车在地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也越大B人在车上行走的平均速度越大,则车在地面上移动的距离也越大C不管人以什么样的平均速度行走,车在地面上移动的距离相同D人在车上行走时,若人相对车突然停止,则车也立刻停止解析:选ACD.质量为m的人从小车左端走到右端的过程中动量守恒,则m人M车,故A正确由于人车运动时间相同,则m人tM车t,如图所示,得ms人Ms车,s车s人L车,所以s车L车,L车为车长,可见人、车运动距离与速度无关,故B错误,C正确由动量守恒:mv人Mv车0,当人相对车突然停止,则车相对地的速度必为零,故D正确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原子在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发出光子若用这些光照射逸出功为2.49 eV 的金属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群氢原子能发出三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n3跃迁到n2所发出的光波长最短B这群氢原子能发出三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n3跃迁到n1所发出的光频率最大C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值为11.11 eVD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值为9.60 eV解析:选BD.这群氢原子能发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由Ehh可知从n3跃迁到n2所发出的光频率最小,波长最长而从n3跃迁到n1所发出的光的频率最大,波长最短,故A不对,B对所发出的光中光子的最大能量hE3E11.51 eV(13.6 eV)12.09 eV,由光电效应方程 mv2hW可得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mv212.09 eV2.49 eV9.60 eV. 故C不对,D对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52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5分)氡222是一种天然放射性气体,被吸入后,会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辐射损伤它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主要环境致癌物质之一其衰变方程是RnPo_已知Rn的半衰期约为3.8天,则约经过_天,16 g的Rn衰变后还剩1 g.解析: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衰变方程为RnPoHe.根据衰变公式m余m原,得116,解得t15.2天答案:He(或)15.2(5分)为验证“两小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依次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在一块平木板表面先后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并将该木板竖起立于紧靠槽口处,将小球a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处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O;.将木板向右平移适当的距离固定,再将小球a从原固定点处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上得到痕迹B;.再把另一个小球b静止放在斜槽轨道水平段的最右端,将小球a仍从原固定点处由静止释放,和小球b相碰后,两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A和C;.用天平测得a、b两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a、mb,用刻度尺测量纸上O点到A、B、C三点的距离分别为y1、y2、y3;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1)所选用的两小球质量关系应为ma_mb,半径关系应为ra_rb.(选填“”或“”)(2)用实验中所测得的量来验证两小球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其表达式为_解析:(1)a、b两小球碰撞后均要向右运动,故mamb,同时两者碰撞时,球心应在同一高度处,故rarb.(2)设木板到斜槽口的距离为l,由于小球做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有:lvt,竖直方向上有:ygt2,故vl.由动量守恒可得mavamavambvb,而val,val,vbl,代入可得.答案:(1)(2)(8分)已知氢原子量子数为n的能级值为EneV,试计算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频率为多少的光子,电子可以跃迁到n2轨道上?解析:氢原子基态时的能量E1 eV13.6 eV氢原子在n2能级的能量E2 eV3.4 eV氢原子由基态跃迁到n2能级需要的能量EE2E13.4(13.6) eV10.2 eV1.631018 J根据玻尔理论hE得 Hz2.461015 Hz.答案:2.461015 Hz(10分)一个静止的氮核N俘获一个速度为2.3107 m/s的中子生成一个复核A,A又衰变成B、C两个新核设B、C的速度方向与中子速度方向相同,B的质量是中子的11倍,速度是106 m/s,B、C在同一匀强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比为RBRC1130.求(1)C核的速度大小;(2)根据计算判断C核是什么核;(3)写出核反应方程解析:(1)设中子的质量为m,则氮核的质量为14m,B核的质量为11m,C核的质量为4m,根据动量守恒可得:mv011mvB4mvC,代入数值解得vC3106 m/s.(2)根据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公式:R 可得:所以 ;又qCqB7e解得:qC2e,qB5e,所以C核为He.(3)核反应方程NnBHe.答案:(1)3106 m/s(2)He(3)NnBHe(12分)质量为M的小物块A静止在离地面高h的水平桌面的边缘,质量为m的小物块B沿桌面向A运动并以速度v0与之发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A离开桌面,其落地点离出发点的水平距离为L.碰后B反向运动求B后退的距离已知B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为g.解析:A落地过程是平抛运动,则有hgt2,LvAt,所以vA,B与A碰撞动量守恒,mv0MvAmv,B返回有mgsmv2,所以s.答案:(12分)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可以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以电磁辐射的形式向四面八方辐射出去,其总功率达P03.81026 W.(1)估算一下太阳每秒钟损失多少吨质量?(2)设太阳上的核反应都是4H2eHe228 MeV(是中微子,其质量远小于电子质量,是穿透能力极强的中性粒子),日地距离L1.51011 m,试估算每秒钟太阳垂直照射在地球表面上每平方米有多少中微子到达?(3)假设原始太阳全部由质子和电子组成,并且只有10%的质子可供“燃烧”,试估算太阳的寿命(太阳质量2.01030 kg)解析:(1)太阳每秒钟放出的能量:EP0t3.81026 J,由质能方程Emc2,可得:m kg4.2109 kg4.2106 t.(2)每秒钟聚变反应的次数:n8.481037次,每秒钟产生的中微子数n12n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