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亲亲)2009级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1页
(彭亲亲)2009级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2页
(彭亲亲)2009级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3页
(彭亲亲)2009级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4页
(彭亲亲)2009级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论中国汽车行业如何参与国际竞争的形式与对策学生姓名彭亲亲学 号09910120专 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 级1班指导教师杨青青职 称讲师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动态:(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通过对我国汽车行业的各项研究,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汽车生产及销售体系和参与国际竞争的系统化的解决方案。为我国汽车行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有效对策。提高产业素质,从全球竞争的角度制定产业发展战略,进行汽车行业的优化改革。 2、研究意义:通过研究我国汽车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形式,把握我国汽车行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找出影响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揭示我国汽车产业的优势和差距所在,为提升我国汽车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二)国内外研究动态1、国外研究动态:国外学者和一些机构很早就对我国及其他一些国家汽车工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研究。Luehrman(1991)实证研究了19781987年汇率变动与汽车制造业和钢铁产业的价值再分配的关系,研究表明企业并不能从本国货币贬值而获得竞争方面的利益,相反,本国货币贬值与两个产业的大部分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份额的大量减少相关。Carlos(1997)利用对欧盟和其成员国经济的一般均衡计量经济学模型:模型模拟了到2015年政府的一些旨在保护环境而不损害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汽车产业环保政策的效果,结果显示那些鼓励汽车企业从事基于环境友好的活动、技术创新和扩散的政策不仅能刺激企业避免损害环境,而且能保持他们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对经济增长也有促进作用。RichardE.Caves/KimB.Clark和Davidj业政策等不同侧面研究了导致美国产业竞争力下降的原因。Caves认为,美国一些产业生产水平的下降与国内经济增长并没有很大关系,而是受到贸易结构的影响,使得出口竞争力下降。同时,资本投入的减少使得一些制造业部门在出口竞争中处于劣势。Clark认为美国的技术导向失误是产业竞争力下降的主要原因2、国内研究动态:国内学者也很早就对我国汽车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形式及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分析。 国内研究现状任剑婷(2003)认为,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不一定必须体现在出口数量的增多上。中国国内的汽车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了的市场,如果中国汽车企业能够使国产汽车拥有超过进口汽车的市场份额,实现中国汽车需求的国产化,这本身就意味着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陈伟、刘秋(2005)撰文指出,我国汽车产业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而技术的改造与升级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单从一个企业来说,引进与开发新技术的成本过高,周期也过长,可能在企业完全消化吸收后,该车型又落在国际水平之后。因此,国内企业应采用联合开发的模式,共担风险,共获收益,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节约成本,缩短开发周期,提高行业标准以使其达到国际水平。只有掌握和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能真正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武汉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博士生张勇军(2006)曾写了一篇有关中国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论文,他运用了竞争力经济学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波特的企业竞争力理论、基于能力的企业竞争力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对中国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中国汽车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杨莹、张莉(2007)提出,提升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最有效途径是打造自主品牌。品牌是不同企业产品相互区别的标志,也是企业无形资产的组成部分,品牌的价值是由市场对该品牌的认可和接受程度来衡量的。二、主要研究内容、创新之处(一)主要研究内容本文以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的特点,建立了本文研究的分析框架。通过对各种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从三个方面构建了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本文重点从环境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市场竞争力三个方面分析对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总体评价,找出影响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出自己的意和建议。 (二)创新之处 (1)在研究内容上:从中国汽车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形势出发,对我国及世界其他汽车工业发达国家进行比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2)在研究方法上:建立了环境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市场竞争力等三个方面的汽车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有助于我国汽车行业在国际中的竞争力的全面增强。 三、研究方法、设计方案或论文提纲(一)研究方法文章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想结合的方法,建立一个环境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市场竞争力等三个方面的汽车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再对我国汽车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提升我国汽车行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应对策。(二)论文提纲第一章 导论1.1选题目的及意义1.1.1研究目的 1.1.2研究意义1.2国内外研究动态1.2.1国内研究的相关成果1.2.2国外研究的相关成果1.2.3对研究动态的评价1.3本文的主要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1.3.1研究内容1.3.2研究方法1.3.3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 我国汽车行业参与国际竞争发展概况及现状分析2.1我国汽车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发展状况及结构特点2.1.1销量分析 2.1.2结构分析 2.2我国汽车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现状概述 2.2.1我国汽车行业竞争力分析 2.2.2我国汽车行业地位2.2.3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2.2.4我国汽车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分析第三章 .中国汽车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竞争力评价体系3.1环境竞争力3.2企业竞争力,3.3市场竞争力第四章 我国汽车行业参与国际竞争影响因素的分析4.1主体因素4.1.1价格因素4.1.2研发能力4.1.3政府管理能力4.1.4劳动生产率4.2客体因素4.2.1资源条件4.2.2需求条件第五章 提高中国汽车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2012年9月,确定论文的大致方向和相关资料的搜集 2012年10月,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和论文提纲 2012年11月,论文开题 2012年12月,向指导老师提交论文初稿 2012年12月,论文修改2013年2月,完成论文,准备论文答辩2013年34月,论文答辩 注:上述部分最好刚满1页5.1自主创新策略5.1.1增加汽车工业自主研发的资金投入5.1.2重视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5.1.3加强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和保护5.2合理有效的利用外资5.2.1采取多种利用外资的形式5.2.2巩固和扩大吸收外溢技术的途径5.3加强政府宏观管理5.3.1转变政府的主导思想和管理模式5.3.2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汽车市场体系第六章 论文总结四、主要参考资料1 卢志扬,鲍勇剑.对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考察J. 开放导报. 2001(11)2 钱小利.WTO与汽车产业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J. 经济界. 2002(06)3 裴长洪,王镭.试论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概念与分析方法J. 中国工业经济. 2002(04)4 杜式斌.提高我国汽车工业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创新J. 客车技术与研究. 2002(05)5 刘平洋著.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M.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36 黄犚.我国汽车产业有效竞争模式J. 现代管理科学. 2004(06) 7 张景安.关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若干战略思考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4(11) 8 韩民春,袁秀林.跨国汽车公司对我国轿车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J. 国际贸易问题. 2004(12)9 时间,吴松泉,王今.中国汽车产业“市场换技术”战略分析J. 汽车工业研究. 2005(08)10 王今,黄永和,时间,吴松泉.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J. 汽车工业研究. 2005(02) 11 马永红,王静.中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J. 科技和产业. 2005(01)12 刘国新,李兴文.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战略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