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组织与管理》课件10.ppt_第1页
《化验室组织与管理》课件10.ppt_第2页
《化验室组织与管理》课件10.ppt_第3页
《化验室组织与管理》课件10.ppt_第4页
《化验室组织与管理》课件10.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验室潜藏的危险因素 潜藏危险的客观因素 1 仪器设备2 化学试剂或药品3 操作人员的不慎或粗心大意 潜藏危险性分类 机械危险性爆炸危险性如 钢瓶 有机溶剂 易燃物品 P S Na等 易爆物品 中毒危险性 苯中毒 剧毒物中毒 一般属于违规操作 触电危险性 割伤 冻伤和烫伤 玻璃管插入胶塞 加热样品 取用冷冻剂 射线危险性 第三节化验室的机械性外伤 预防和急救 化验工作中机械性外伤发生的原因和危害化验室机械性外外伤的预防 1 仪器设备加安全装置 密闭与隔离 加装安全锁链 紧急刹车 防护屏障等 2 人员操作的安全防护 严格操作规程 正确使用和维护仪器设备 正确使用防护服 机械操作时 操作服应 三紧 在转动部件附近工作时 注意保持距离 禁止用手触摸或擦洗转动着的部位 禁止戴手套进行转动机械的操作 不再运行的机械上搁放物件 检修设备时须切断电源并经两次启动 确认无误后并在电源开关处挂上 禁止 的牌子 方可施工 安装 拆卸玻璃仪器 切割 折断玻璃管时应 化验室外伤急救 1 一般外伤的救护 1 一般擦伤 用肥皂水或温水擦洗干净 用消毒敷料包扎 2 刺 割伤 裂伤 挫伤 撞伤 扭伤或炸伤 清理表皮和伤口检查有无异物清理擦干用碘酊或酒精消毒包扎 2 严重外伤的救护 1 大量出血 2 骨折 3 立体组织 1 9 过氧化氢和生理盐水 眼部外伤的防护和急救 1 安全防护 佩戴相应的护目镜 保持较大距离 2 眼睛伤害的救护 1 固体异物入眼 闭上眼睛 不要转动眼球 不要揉搓 立即请医生处理 2 眼球挫伤 振动伤及其他损伤 立即送医院诊治 第四节化验室消防 三 化验室的防火 防爆和灭火 着火的条件 物质本身具有可燃性 氧气存在 温度达到或高于着火点 关键控制着火温度 常见易燃易爆物质 爆炸品 火药 炸药以及易分解爆炸性物质 如 硝基化合物 TNT 有机叠氮化物 高氯化物等因加热 烟火及撞击引起爆炸 叠氮化合物危险性案例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氢气 氧气 乙炔 乙醚 环丙烷 氨等 易燃固体 黄磷 红磷 硫化磷 硫磺和金属粉 受热或与氧化物混合会着火 易燃液体 汽油 甲醇 石油醚等 自燃物质 有机金属化合物还原性金属催化剂 Pt Pd Ni 保存在溶液中 避免与空气接触 遇湿自燃物质 钾 钠 氢化铝锂等 与水接触放出氢气或其他气体而引起着火或爆炸 强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如 氯酸盐 高氯酸盐及过氧化钠 有机过氧化物 化验室的防火和防爆措施 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原因 1 与易燃易爆物性质有关 2 与操作者粗心大意有关 预防措施 1 预防加热过程着火 热源附近严禁放置易燃易爆物 灼烧物品不能直接放在木制实验台上 应放置在石棉板上 易燃物的加热 蒸馏 回流不用明火 可采用水浴 沙浴等加热 蒸发 蒸馏和回流易燃物注意仪器和冷凝管的正常运行 酒精灯 煤气灯 电器加热完毕及时关闭 禁止用火焰检查可燃气体 身上或手上占有可燃物 应立即清洗不得靠近火源 化验室内不宜存放过多的易燃易爆物品 且应低温存放 2 预防化学反应过程着火或爆炸 针对人的因素 事先熟知反应原理和试剂特性事先作好防护措施和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方法 易发生爆炸的实验操作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操作人员穿戴防护用具 且应两人以上在场 严禁可燃物与氧化剂一起研磨 易燃液体的废液应设置专用容器贮存 并适当处理 检验人员在工作中不要使用不明成分的物质 如果必须做 从最小计量开始 并采取安全措施 及时销毁残存易燃易爆物 3 化验室的灭火 防止火势扩展 切断电源 关闭煤气阀门 快速移走附近可燃物 煤气泄露勿带手机 根据起火原因及性质采取适当方法扑灭火焰 火势较猛 选用适当的灭火器 并与火警联系 4 灭火注意事项 根据火源类型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 钠着火用 灭火 乙醚着火用 灭火 木材发生火灾用 灭火 电器及电线着火先关闭电源 再用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 加热回流时因安装或冷凝效果不好失火 先切断热源 再扑救 不能堵住冷凝管口 敞开的器皿失火 切断热源 阻止空气的接触即可 有毒气体着火防止中毒 衣服着火用湿布灭火 面积较大 在地上打滚 灭火器的维护 定期检查并按时更换药液 使用前检查喷嘴是否通畅 使用后清洗并更换损坏零件 灭火器放在明显固定的地方 务必取用方便 常见化学毒物的中毒和急救方法 中毒和毒物的分级 1 中毒 是指某些侵入人体的少量物质引起局部刺激或整个机体功能障碍的任何疾病 能引起中毒的物质称为毒物 2 中毒分类 呼吸中毒 接触中毒 摄入中毒 呼吸中毒是毒物经呼吸道吸入后产生中毒 经呼吸道吸入的读物多半是有毒的气体 烟雾和粉尘 接触中毒是当毒物接触到皮肤时便穿透表皮而被吸收引起中毒 如苯 汞 砷 摄入中毒是毒物井口服后引起中毒 3 毒物分类 2 中毒的预防 1 化验室工作人员一定要熟悉本工作岗位的检验项目以及所用药品的性质 2 所用的一切化学药品必须有标签 剧毒药品要有明显标志 3 严禁试剂入口用移液管吸取试液要用吸耳球操作不能用嘴 4 严禁用鼻子贴近试剂瓶口鉴别试剂 5 对于能够产生有毒气体或蒸汽的试验 必须在通风处内完成 6 使用毒物的操作者在实验过程中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试验结束必须用肥皂充分洗手 7 采取有毒试样一定要事先做好预防工作 8 装有煤气管道的化验室 应经常注意检查管道和开关的严密性 避免漏气 9 试验过程如出现头晕 四肢无力 呼吸困难 恶心等症状 可能中毒 立即离开化验室 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 严重的送往医院救治 常见毒物的中毒症状和急救 酸中毒 对皮肤的黏膜又刺激和腐蚀作用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再用2 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然后用清水冲洗氰化物中毒 轻者刺激黏膜 喉头痉挛 重者呼吸困难 昏迷 血压下降 口腔出血 胸闷 头痛 应立即脱离现场 人工呼吸 吸氧或用亚硝酸钠解毒汞中毒 恶心 呕吐 腹泻全身衰竭 少尿 最后因尿毒症而死 急救 早期灌服牛奶 常见毒物的中毒症状和急救 酸中毒 硫酸 盐酸和硝酸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使人中毒 对皮肤的黏膜又刺激和腐蚀作用 急救方法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再用2 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然后用清水冲洗 如有水泡 可涂红汞 眼 鼻 咽喉受蒸汽刺激 用温水或2 碳酸氢钠水溶液冲洗和含漱 氰化物中毒 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使人中毒 轻者刺激黏膜 喉头痉挛 重者呼吸困难 昏迷 血压下降 口腔出血 胸闷 头痛 急救方法 应立即脱离现场 人工呼吸 吸氧或用亚硝酸钠 亚硝酸异戊酯解毒 皮肤烧伤用大量水冲洗 依次勇0 01 高锰酸钾和硫化铵活用0 5 硫代硫酸钠冲洗 汞及其化合物中毒 主要经呼吸道 皮肤和口服中毒 急性中毒表现为恶心 呕吐 腹痛 腹泻 全身衰竭 少尿或无尿 最后因尿毒症而死 慢性中毒表现为头痛 头晕 失眠等精神衰弱症 记忆力减退 手指和舌头出现震颤 急救方法 急性中毒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胃或灌服牛奶 鸡蛋清 浓茶或豆浆 立即送医院 皮肤接触用大量水冲洗 湿敷3 5 硫代硫酸钠 不溶性汞化合物用肥皂和水洗 砷中毒 主要经呼吸道 皮肤和口服使人中毒 急性中毒表现为咽干 口渴 流涎 持续呕吐并混有血液 腹泻 剧烈头痛 全身衰弱 皮肤苍白 脉弱而快 体温下降 最后死于心衰竭 急救方法 迅速脱离中毒现场 灌服蛋清水或牛奶 送至医院 皮肤接触可用肥皂和水冲洗 苯及其同系物主要皮肤和呼吸道使人中毒 急性中毒症状为头晕 头痛 恶心 重者昏迷抽搐甚至死亡 慢性中毒主要是损害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 急救方法 皮肤接触用清水冲洗 脱离现场 人工呼吸 输氧 送医院 铅及其化合物中毒 主要经皮肤和口服中毒 症状 急性中毒呕吐 流黏泪 腹痛 便秘等 慢性中毒表现为贫血 肢体麻痹瘫痪 急救方法 用硫酸钠或硫酸镁灌肠 化验室废弃物处理 1 废气处理 对于使用或产生废气的实验在通风橱中进行 少量废弃由通风橱排至大气中稀释扩散 使危害性降低 对于大量高浓度的废气 再排放前必须进行预处理 石牌坊的废气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2 废液处理 1 无机废酸 将废酸缓慢地导入过量的兼容业中 边到边搅拌 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排放 2 无机碱类 可采用废稀酸重荷的方法 重和后 再用大量水冲洗排放 3 其他废液 将有害物质分解或沉淀 达到排放标准再排放 例 含砷废液的处理 采用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再PH 7 10时 向废液中加入FeCL3 使其生成沉淀 防止过夜 分离沉淀 检查上层不含深后 废液再敬中和即可排放 六价铬废液的处理 采用先还原后沉淀的方法 在PH 3的条件下 向废液中加入固体亚硫酸钠至溶液由黄色变成绿色为止 再向此溶液加入5 的氢氧化钠 调节PH 7 5 8 5 使铬以Cr OH 3形式存在 分离沉淀 上层也在用二苯基潭酰二肼检查 确证无铬后再排放 3 废渣处理 根据废渣的性质 现解毒后深埋 几种气瓶的颜色 氧气瓶 天蓝色氢气瓶 深绿色氮气瓶 黑色氨气 黄色 气瓶的安全使用 气瓶必须放在阴凉 干燥 远离热源的房间 并要严禁明火 防暴晒 除不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