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园林和风景建设.ppt_第1页
8园林和风景建设.ppt_第2页
8园林和风景建设.ppt_第3页
8园林和风景建设.ppt_第4页
8园林和风景建设.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篇园林与风景建设 中国园林发展示意图 1 从利用自然山水到人造假山囿 皇帝娱乐 畋猎 巡狩的活动地方 实际上是天然的园林 但有选择的意向 台 台榭 离宫建园宗旨 选择理想的地方 用以娱乐 选择自然 一 园林的产生与发展 2 造园大发展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出现了 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 皇家园林 秦汉上林苑 秦阿房宫苑 汉建章宫 开池筑山 一池三山 之后成为皇家园林的典型模式 私家园林 西京杂记 载袁广汉 于北邙下筑园 建园宗旨 移天缩地在君怀 满足追求仙境的需要 以模仿自然为主 3 私家园林 郊邑园林 寺观园林兴起 魏晋南北朝 园林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即是中国山水园林的兴盛 亦为后来明清私家园林的滥觞 山水园林的出现有一种明显的特征 即本因文人士大夫的澹泊情怀而取之于自然 但又以自然的真情来寄托一种追求 道家思想大行其道中国特有的山水审美观以及外化成果 山水诗 山水散文 山水画 山水园林四种艺术诞生 城郊风景点出现 江南城市在城墙或高地上建造楼阁 作为游眺之所 山区景点开发 名士和僧侣为逃避尘嚣寻找清净之地 Eg 净土宗在庐山创建东林寺 皇家园林 园林的规模比较小 其特点是 1 园林的性质由畋猎变为以娱乐 游玩 欣赏为主 2 山 水 植物 建筑等造园要素 由摹拟神仙界向世俗题材 表现自然美转变 3 皇家园林营造开始受到私家园林的影响 欣赏趣味向自然美转移 4 宫苑竟奢 诗画私园崛起 隋 唐 园林的全盛期 经济强盛 知识分子变避世退隐为积极干政 文化兼容并蓄 艺术气度开廓恢宏 园林昌盛 华清宫 秦始皇始建 骊山汤 莲化汤为御用 即诗中所云 春寒赐浴华清池 温泉水滑洗凝脂 芙蓉池 曲江池 公共风景区私家园林兴盛 王维 辋川别业 杜甫的浣花溪草堂 白居易的庐山草堂 诗人参与创作 昭示文人园林的萌芽 园林艺术开始有意识地融进诗情画意 诗 画 园林三种艺术相渗透 志趣盎然 开扩 接纳的姿态 5 堆山叠石 达到艺术高潮 宋辽元金时期 皇家园林北宋开封艮岳 艮岳 万岁山 实际上是个大型园林 把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和各地的山水风景加以高度概括 提炼 典型化而缩移摹写 是有浓郁诗情画意的皇家园林 金明池争标图 寺观园林 有文人化的倾向 佛寺园林成了文人与禅僧交往 酬唱的最理想场所 金代深受宋风园林的影响 金中都在建时移置了汴梁的建筑与园林 此后又为元人继承 6 造园艺术高峰 明清时期 两个高潮 1 明中晚期南北两京和江南一带官僚地主园林的繁荣 2 清中叶帝王苑囿和杨州 江南各地私家园林的兴盛 乾隆下江南 著作 明 计成 园冶 第一部系统总结园林艺术和技术的理论著作 明 文震亨 长物志 清 李渔 一家言 清 沈复 浮生六记 明清两代是造园艺术的高峰时期 主要以江南私家园林为代表 影响到北方皇家园林的设计 二 园林的演变和影响 1 演变1 2摹拟自然 人工造山 山规模大 以皇家园林为主 3 4写仿自然 土山为主 利用自然 择地重要 5 6抽象自然 叠石造山 以赏石为风雅 2 影响 日本枯山水 成功的园林艺术传播 形成了相应的规范 高度抽象 使人在更为纯净的环境下冥想 英国风致式园林 勃朗设计的斯道维花园或是钱伯斯设计的丘园 仅为形式上的移植 小结 园林的产生与发展 主旨 愉悦的环境 精神寄托手法 摹拟自然 写仿自然 抽象自然文化的介入 中西方都非常尊重自然 为什么背道而驰 园林与现实互补 专制强大 园林精神追求表现为舒发 逸气 战乱 城市无规则 希望统一秩序 园林是人们精神安托的场所 满足人格的互补关系 三 明清皇家苑囿 特点 1 规模宏大 遵循 三分水 二分竹 一分屋 2 宫殿部分自成一区 然后划分景区 各个景区各有特点但相互呼应 并通过游线连成整体 3 很大一部分用于拜佛 居住 办公 4 平面构图呈几何关系 轴线平行或转折 5 立体构成 主体空间 主体建筑通常位于岛上 起统帅作用 重视视觉收放 山面水开阔 背水幽深 丰富的轮廊线 山之眉目 当在开面之处 园中园 内向 封闭 园林多层次 6 建筑外形 色彩庄重 屋角平缓 稳定 7 序列设计 远近高低各不同 由外 内 外 变化 对比强烈 扩张 完整的感觉 8 造景要素 海岛仙山 林泉丘壑 佛道寺观 街市酒肆 田园村舍 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区别 皇家园林与居住之间比较孤立 私家的园林与居住分不开 皇家园林中庙宇主殿主体起控制作用皇家园林以观者为中心 布局观象面向外看 外向 离心 发散 私家园林则向心 内聚 给人以亲切感 皇家园林大范围依靠堆土形成山丘沟壑的地形起伏 再适当与真山相结合 私家园林怎依靠石山来作为园中主要景物 三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1 北海A 沿革 B 组成 琼华岛 团城 北岸建筑 东岸建筑C 手法 建筑轴线平行与主轴线错位 水面 大小分明 曲折有致 产生园林气氛 几何关系发生连续变化过程中 视野的收放 主体 琼华岛 丰富的轮廓线 观景与被观的至高点 多层次 多境界的追求 采用园中园的办法 2 清漪园 頣和园 A 沿革1750乾隆 1860英法联军 1886光绪 1888慈禧 1900八国联军 1905部分修复总面积290公顷 保留较完整 清漪园得以建造有三原因 1治水 以利北京城的供水 仿汉武帝昆明池2乾隆为母亲祝寿献礼 3以 三山五园 为主体全盘考虑 成为 三山五园 的中点 一园建成 全局皆活 静宜园 静明园 清华园 畅春园 勺园 二 地形 三 宏观特色 1 湖区用岛式和堤式综合 堤式 岛式颐和园水面很大有条件这样做两堤 西堤 支堤 三个湖面 南湖 西湖 西湖又分为二 三个大岛 南湖岛 藻鉴岛 治镜岛 三个小岛 知春亭 凤凰墩 小西泠 在总体上又符合 一池三山 山即指岛 2 山区 前山 寺包山 后山 山包寺 多元的景观特点 两种境界 仙山琼阁 雍容华贵 人间桃园 山林野趣 淡雅幽静 B 组成 设离宫 生活办公结合万寿山东部宫室部分万寿山前山建筑 1 排云殿 进行一些重要的仪式 2 佛香阁 八角形 四层楼阁 万寿山后山 后湖南湖 昆明湖 西湖C 手法 主体建筑采用平行几何轴线利用水面 堤岸进行界面的围合 主次分明 曲折有致成景与观景多层次 借景 长廊框景 皇家园林 1 规模较大 一般根据自然山水改造而成 因此都巧于因借 形成各自的特色 2 整体布局较为严整 建筑是外向形 主体建筑保持几何关系 而界面围合为非几何形 使园林即轻松又有皇家气氛 3 中心建筑为了与宏伟的山水空间相衬 体量与尺度都很高大 建筑色彩堂皇而壮丽 4 叠石手法一般用于园中之园 大范围内 主要依靠堆土成山 真山与假山相结合的手法 5 植物配置 多作群植或成林布置 3 寄畅园 A 选址成功 B 组成 水池及其四周所构成的景色 C 手法 水假山石园路建筑 五 私家园林的设计步骤及一般设计手法 设计步骤 1 立意 2 划分景区 3布置主要建筑 4 叠山理水 5 安排完成 6 布置次要建筑 7 配置植物 8 取名 私家园林的一般设计手法 1 景区有有虚有实 有主有从 每景有各自的主题 意境与情趣 2 景区划分多样化 山 水 堤 坝 桥 点步石 建筑 墙廊 树木 建筑群 以上各种的组合 如山树组合 一 把全园划分为若干景区 每区有自己的特点 形成对比 但又相互贯通 联为整体 3 每个景区的要素关系 向心关系 互否关系 互含关系 二 景区中的景观是多层次的 1 近景 掩2 中景 强调对景3 远景 借 借园外景 注意在视线上能够拉向远景 三 多层次的景观由游览流线连接 序列 1 环线 小园较多使用2 串联 每景各有特点 进退内外相结合 3 辐射 4 综合 四 要素分析 1 叠石堆山 土石结合 石峰的欣赏 瘦 漏 透 皱 2 理水 以聚为主 曲折有致 水面划分 大划分以桥 堤 小划分以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