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及卫生管理制度.doc_第1页
环境及卫生管理制度.doc_第2页
环境及卫生管理制度.doc_第3页
环境及卫生管理制度.doc_第4页
环境及卫生管理制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及卫生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QS/BZ-ZD08环境及卫生管理制度 一、厂区环境管理制度1.1.1.工厂的设计将加工区与其它办公区域、生活区及辅助区域分开,以避免交叉污染;1.1.2.厂区地面采用“三化”管理,即硬化、绿化、净化,做到绿草如茵、环境整洁、无杂草、无虫蚊蝇滋生地。 1.1.3.路面平整、无积水,定期维护、修缮。 1.1.4.厂区内严禁带入和饲养与生产无关的动物。 1.1.5.工厂内不得生产、存入、经营有碍食品卫生的其他产品。 1.1.6.厂区内的环境卫生划分成责任区,由专人负责,随时清扫。 1.1.7.厂区内卫生间为冲洗式,卫生间的卫生设有专人负责,每天清扫,清除垃圾;设有洗手设施,并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做到不孳生蚊蝇,不散发臭气,保持清洁。 1.1.8.厂区内严禁吸烟,不得随地吐痰。 1.2布局1.2.1垃圾站远离加工车间,位于独立区域。 1.3.1.厂区、车间、库房、办公室等的设施定期修缮,保证良好的环境。 1.3.2.根据承载对象,车辆进出不同厂门。 办公车辆、原辅料车辆、产品运输车辆等进出正门;所有毛猪车、运煤车、垃圾车、废弃物车均从工厂侧门进出,门外门口设有车轮消毒池,夏季用300500ppm的氯水消毒液对车轮消毒,以浸没车轮不少于10cm;冬季在消毒池里放上生石灰,保证车辆的消毒,不得走东门。 毛猪车在厂区内经过的道路由专人负责清扫及消毒(每天至少对路面用300-500ppm氯水喷雾消毒一次)。 1.3.3.工厂内锅炉房排放的烟尘已采用湿式脱硫除尘处理,烟尘(烟尘、二氧化硫)已达标排放,符合国家环保部门的标准。 1.3.4.厂区内不同位置放置废弃物回收桶,回收桶加盖,分类存放;每天由责任区卫生人员及时清运到指定地点。 1.3.5.厂区内排水通畅,地漏加盖。 工厂所有污水均通过工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 1.生产车间卫生要求1.1.车间结构和布局2.1.1.车间尽可能密闭。 车间出入口设有门和窗口,专人管理,门口处配有风幕或软门帘,辅助区域设有灭蝇灯等虫鼠害控制设备。 2.1.2.车间设有加工区、包装区、贮存区;清洁区与非清洁区完全分开。 2.1.3.加工车间生、熟区分开。 生熟界面分界墙完全密闭,生熟通道仅可以通过热加工设备相连;但工前、工后都应依据生熟界面完全分开的原理进行操作,杜绝生熟水、人员、物流、气流的交叉。 2.1.4.生区、熟区的清洗消毒操作间位于加工厂内独立区域,与加工生产线分开。 1.2.车间地面、墙体、天花板及门窗。 1.2.1.车间地面、墙体、天花板、门窗等要求清洁,卫生,无破损。 1.2.2.车间地面为地砖,水磨石材质。 1.2.3.车间墙壁水泥加砖外贴瓷砖到顶。 1.2.4.房顶是钢架结构,用库板作棚顶,墙裙、天花板均使用无毒、浅色、防水、防霉、不脱落、易于清洗消毒的材料建成。 1.2.5.墙角、地角、顶角呈一定的弧状,便于清洁、消毒。 1.2.6.车间地面设计坡度为5。 1.2.7.天花板无霉、无蛛丝、无尘,无冷凝水。 1.2.8.车间门窗铝合金框架,并装有纱窗。 要求无尘、无蛛丝、无渍迹、无锈迹、无破损,处于关闭状态。 1.2.9.地沟为明沟或暗沟,有一定的坡度,无破损,用刮板、毛刷等洗刷用具洗刷,然后用自来水冲洗,直至地沟无异味、无油污、无废弃物;所有地沟及地漏上均加箅子或盖子,防止鼠类动物从下水道串入车间。 1.2.10.车间地面、墙体、天花板、门窗等无破损,当出现破损时及时维修。 -31-1.3.供水与排水设施1.3.1.工厂完全依据国家相关标准供排水管道网络,供排水设施充分,有效;根据工厂实际需要设置足够数量的供水点和排水点,做到供排水各行其道,不存在任何交叉污染。 1.3.2.供水设施工厂在供水管道上安装了相应数量的阀门,并有维修工巡视,出现故障及时维修,防止水的倒流及污染。 1.3.3.排水设施?车间排水沟为明沟或暗沟,设计坡度为5,排水沟中加上箅子,出口处加有U型管,起到密封作用。 ?排水管道排水通畅,净区及脏区、生区及熟区的排水各行其道,不发生交叉污染;?车间内污水排放净区、次净区、脏区各行其道,于地下污水管汇合。 1.3.4通风与采光车间内采用正压通风,保证车间内通风换气良好,同时也防止车间内冷凝水的形成。 通风孔处加上滤网等过滤设施。 1.3.4.设施内部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不得有异味,机电维修人员应随时观察设备,定期维护与保养,使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转状态。 1.3.5.车间及车间辅助区域内应有适当的照明强度,操作台上光照强度为220LUX以上,检验台上光照强度不得少于540LUX,光照颜色以不改变肉的颜色为宜;工厂采用日光灯。 1.3.6.车间尽可能不使用易碎物品。 所有与产品可能接触的玻璃制品、硬塑制品均加一定的保护措施,如照明设施装有防爆灯罩,防-32-止灯具破损后碎片落入产品中,照明设施在到使用期限之前更换,生产区域的玻璃制品加及时贴等。 1.4.控温设施、工器具、设备1.4.1.加工车间具有相应数量的制冷设施,以满足加工车间温度要求;1.4.2.加工车间设备设施材料为不锈钢及塑料材质,设备设施表面光滑,易清洗、易消毒、不渗透、无破损、无裂缝。 1.4.3.流水线链条及传送带无油污、无异物、无锈迹、无破损。 1.4.4.车间内安装相应数量的应急灯、灭火器及消防栓,保证正常状态,专人负责检查及维护。 1.4.5.车间内按要求安装相应数量的紫外线灯、臭氧发生器,适当时间对空气消毒。 1.4.6.车间内墙面、天花板、地面、地沟等处发现破损后应于生产结束后修补。 1.5.人员卫生设施2.6.1工厂有足够数量的洗手消毒设备和有良好的热水供应系统,保持使用状态,且有足够数量的干手设备或设施。 2.6.2进入车间所有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员工的着装程序及洗手消毒进入车间,车间出入口及车间内均设有数量充足的洗手消毒设施。 并有专人管理及维护,确保人员能正常洗手消毒。 2.6.3更衣室与车间相连,净区与脏区、生区与熟区均有独立的更衣室;各更衣室之间无交叉,进入车间的通道均不发生交叉。 -33-2.6.4更衣柜顶部呈坡形。 2.6.5更衣室里备有拖鞋和衣帽钩,与淋浴间相连,数量充足,状态良好。 2.6.6更衣室装有排风、照明、降温、取暖设施。 2.6.7保持个人所用的更衣箱内外清洁,个人用品放在更衣箱内。 2.6.8车间卫生间位于更衣室内,数量充足,设施完备,通风良好;垃圾存放于带盖的桶内,定期由专人进行清洁与消毒。 具体要求见SSOP4。 2.生产过程的卫生控制3.1.环境卫生控制3.1.1.制定长期有效的防止昆虫、鸟类、啮齿类动物进入和隐匿的措施。 工厂车间入口及辅助区域安装灭蝇灯,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并对其经常清理及维护。 具体要求见SSOP8害虫害鼠控制实施办法。 3.1.2.每日开工前及工作结束后,由指定人员用地刷、刮板及洗涤剂将地面的油污洗净,然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要求地面墙壁无油污,无可见污物;每日开工前由专职品管员提前进入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