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质地貌学实习报告学 院: 农 学 院 专 业:农业资源与环境 姓 名: 学 号: 年 级: 任课教师: 2012 年 1 月 1 日目 录前 言 3页一、实习目的及意义4页二、实习地点及时间5页三、实习安排5页(一)人员5页(二)器材5页(三)路线5页四、各个地点实习具体内容6页(一)实验室岩石识别实习内容6页(二)实验室地貌识别实习内容8页(三)惠水实习内容 15页(四)花溪孟关高坡一线实习内容 21页(五)花溪平桥水库一线实习内容 29页五、实习总结 34页前 言地质学(Geology)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自己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广义的说,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但由于受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研究手段的限制,目前的地质学研究对象仅局限于地球表面部分,即岩石圈(Lithosphere)。因此,具体的来说,地质学是研究岩石圈的物质组成、结构、产状、成因及其变化发展及其古生物、古气候演变历史的一门学科。地貌学亲其英文名为Geomorphology,它是有三个源自古希腊的词根:geo(地球)、morphe(外表形状、面貌)和logos(论述)所组成,表明其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形状的学科。 地质地貌学发展史是人类在生产和探索奥秘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地球的组成和结构,地球及其生物界演变的规律,特别是地壳和岩石圈运动规律,并为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保护环境服务的历史。而地质地貌学发展的结果是,它对农业生产、工程建设、矿产勘查、自然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等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接加快了其发展的脚步,有着实际的意义。如:河流地貌与海岸地貌学着重依赖于流体力学与沉积学;块体运动、风化作用、风力作用和土壤的研究要凭借大气科学、土壤物理学、土壤化学和土壤力学;某些地形类型的研究需要用地球物理学与火山学的原理和方法;人类对地形影响的研究要依靠地理学和人类生态学的分支学科。地质地貌学不光有用、能用,关键还有趣!就其中微不足道的名词如“太古”、“元古”、“寒武纪”等等,便很富有沧桑感、神秘感及历史气息。如此,学好地质地貌学对专业技能的提高、完善,并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终极目标大有裨益。所以本次辞旧迎新、承前启后的野外实习给我们这群理论丰富但匮乏实践经验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接触自然、认识自然的机会!给我们地质地貌学的学习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地质地貌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基础专业课,地质地貌实习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基本教学实习环节。野外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此次实习,我们进一步巩固地质地貌学的基本知识,学习并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识记各种地质地貌的表征特点,加深我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为将来工作和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依据。1) 识记:实习沿线的主要岩石类型、构造类型、地貌类型、地层及其时代;2) 理解:各主要岩石类型、构造类型的成因与分布特征,不同观察点之间地质地貌现象的变化与联系;3) 主要任务:初步学会观察常见的地质现象,分析其相关的地质作用和形成机制;4) 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对学科的兴趣。二、实习地点及时间:(一)实验室岩石识别(2011年11月29日)(二)实验室地貌识别(2011年12月6日)(三)惠水县实习内容(2011年12月26日)(四)花溪孟关高坡一线(2011年12月27日)(五)花溪平桥水库一线(2011年12月28日)三、实习安排:(一)实习人员:2010级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全体50人(二)工具器材:地质锤、野外记录本、稀盐酸、相机、铅笔等(三)路 线: 1、农生楼地质地貌学实验室 2、农生楼地质地貌学实验室 3、惠水长田山坡地区链江河河漫滩地区漫滩对面一带的山坡地区 4、清华山庄棉花山口麦乃村陈亮村孟关林场黔陶乡茶场高坡一线 5、花溪河花溪平桥右岸(面对花溪水库右侧)水厂、山顶洼地梅花桩花溪水库堤坝一线四、各个实习地区实习的主要内容:(一)实验室岩石识别实习内容:岩石,是固态矿物或矿物的混合物,其中海面下的岩石称为礁、暗礁及暗沙,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集合体,也有少数包含有生物的遗骸或遗迹(即化石)。岩石有三态:固态、气态(如天然气)、液态(如石油),但主要是固态物质,是组成地壳的物质之一,是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成分。各种岩石的状态与形态特征:矿物名称结晶化学组成颜色透明度光泽解理或断口硬度条痕滑石单斜晶系Mg3Si4O10(OH)2白色或各种浅色半透明玻璃光泽单向极完全解理1常为白色海绿石单斜晶系K1-x(Fe3+,Al,Fe2+,Mg)2Al1-xSi3+xO10(OH)2nH2O暗绿黑色,也有呈黄绿、灰绿色不透明无光泽无解理23浅绿色高岭石单斜晶系Al2O3 41.2,SiO2 48.0,H2O 10.8纯者白色,因含杂质可染成其它颜色不透明集合体光泽暗淡或呈蜡状极完全解理硬度2.03.5白色或无色正长石单斜晶系KAISi3O8肉红、浅黄红及浅黄白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泽完全解理66.5淡红色孔雀石单斜晶系CuCO3Cu(OH)2青绿色不透明玻璃光泽解理完全3.54浅绿色橄榄石斜方晶系(Mg, Fe) 2Sio4 黄绿色透明玻璃光泽解离不完全,贝壳状端口6-7呈白色至浅黄色 普通辉石单斜晶体ca(mg,fe,a1)(si,a1) 2O6 黑绿,黑褐色不透明玻璃光泽解理中等或完全,解理交角87度 5.5-6 浅绿色或黑色 角闪石单斜晶体(Ca,Na)2- 3(Mg2+Fe2+,Fe3+,Al3+)5(Al,Si)8O22 (OH)2 绿色至墨绿色 透明 玻璃光泽 柱状解理完全,二向解理 断口: 不整齐,易碎 5-6 灰-绿色或灰-棕色 白云母斜方柱结晶 KAl(AlSi3 010)(OH)2 浅黄、浅绿、浅红或红褐色 透明至半透明 玻璃光泽 解理极完全,断口: 不整齐上为 2-3, 垂直 为 4 无色 黑云母短柱状结晶 K(Mg,Fe2+)3(Al,Fe3+)Si3O10(OH,F)2 红棕色、深褐色乃至黑色 透明至半透明 玻璃光泽 解理完全断口: 不整齐2-3白色略带浅绿色萤石等轴晶系 CaF2 无色透明至半透明 玻璃光泽 解理完全 4无色 方解石三方晶系CaCO3白色或无色透明玻璃光泽完全解理3白色白云石三方晶系CaMgCO32灰白、浅黄、浅褐透明玻璃光泽完全解理,断口阶梯状3.5-4无色透明石英三方晶系SiO2无色完全透明玻璃光泽无解理断口油脂光泽7无色透明磁铁矿等轴晶系Fe3+(Fe2+,Fe3+)2O4铁黑不透明半金属光泽无解理5.5-6黑色赤铁矿三方晶体Fe2O3铁黑色或红色不透明金属伙半金属光泽无解理5.5樱红色 (二)实验室地貌识别实习内容: 地貌即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也叫地形。地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成因也不尽相同,是内、外力地质作用对地壳综合作用的结果。内力地质作用造成了地表的起伏,控制了海陆分布的轮廊及山地、高原、盆地和平原的地域配置,决定了地貌的构造格架。而外营力(流水、风力、太阳辐射能、大气和生物的生长和活动)地质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对地壳表层物质不断进行风化、剥蚀、搬运和堆积,从而形成了现代地面的各种形态。喀斯特地貌:可溶性岩经受水流溶蚀、侵蚀以及岩体重力崩落、坍陷等作用过程,形成于地表和地下各种侵蚀和堆积物体形态的总称。喀斯特地貌成因:喀斯特地貌形成为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貌。形成基本条件:岩石可溶性、透水性、水的溶蚀能力和水的流动性。褶皱: 褶皱示意图褶皱的面向上弯曲,两侧相背倾斜,称为背形;褶皱面向下弯曲,两侧相向倾斜,称为向形。如组成褶皱的各岩层间的时代顺序清楚,则较老岩层位于核心的褶皱称为背斜;较新岩层位于核心的褶皱称为向斜。正常情况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是褶皱的两种基本形式。单个褶皱大者可延伸数十公里,小者可岩石中面状构造(如层理、劈理或片理等)形成的弯曲。单个的弯曲也称褶曲。见于手标本或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 褶皱要素:褶皱褶皱的基本组成部分,用以描述褶皱的形态和产状。包括: 核,褶皱的中心部位 翼,泛指核部两侧比较平直的部分 轴迹,褶皱面从一翼过渡到另一翼时出露的轴部 枢纽,同一褶皱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 轴面,各相邻褶皱面的枢纽联成的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不规则的曲面,轴面与地面或其他面的交线称为该面上的轴迹 轴,理想的圆柱状褶皱可以由一条平行其自身移动而描绘出该褶皱面弯曲形态的直线,这一直线又称为褶轴。 褶轴只是具有表明几何方位意义的线段,圆柱状褶皱的枢纽方向代表了褶轴的方向。非圆柱状褶皱可有枢纽线而没有统一的褶轴,只有把它分解成许多近似圆柱状褶皱的区段,才可分别确定其褶轴;脊线和槽线,在横剖面上褶皱面的最高点称为脊,同一褶皱面上脊的连线称为脊线;反之,褶皱面在剖面上的最低点称槽,同一褶皱面上槽的连线称为槽线。断层:岩体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破裂,沿破裂面两侧的岩体发生显著的位移或失去连续性和完整性而形成的一种构造形迹。可分为正断层和逆断层。断层模型 特大断层东非大裂谷破裂面两侧岩块发生显著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规模大小不等,大者沿走向延伸数百千米 ,常由许多断层组成,可称为断裂带;小者可见于手标本。几何要素断层由断层面和断盘构成。断层面是岩块沿之发生相对位移的破裂面。断盘指断层面两侧的岩块,位于断层面之上的称为上盘,断层面之下的称为下盘,如断层面直立,则按岩块相对于断层走向的方位来描述。断层两侧错开的距离统称位移。按测量位移的参考物的不同,有真位移和视位移之分,真位移是断层两侧相当点错开的距离,即断层面上错断前的一点,错断后分成的两个对应点之间的距离,称为总滑距;视位移是断层两侧相当层错开的距离,即错动前的某一岩层,错断后分成两对应层之间的距离,统称断距。 通常按断层的位移性质分为:上盘相对下降的正断层。上盘相对上升的逆断层。断层面倾角小于30的逆断层又称冲断层。正断层和逆断层的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均大致平行于断层面倾斜方向,故又统称为倾向滑动断层。两盘沿断层走向作相对水平运动的平移断层,又称走向滑动断层(简称走滑断层)。风沙地貌:一、风沙地貌定义:风对地表松散堆积物的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所形成的地貌,称为风沙地貌。 二、风沙地貌形成条件:表到处都可有风,但只有当风吹扬起地表松散颗粒,形成风沙流的过程中,才能形成各种风沙地貌。 三、风沙地貌分布范围: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气候区。那里日照强、昼夜温差大、物力风化盛行、降雨少(小于250mm/a)而集中,年蒸发量大,常超过降雨量数倍甚至数百倍,植物被稀疏矮小,疏松的沙质地表裸露,特别是风大而频繁,所以风沙作用就成为干旱区塑造地貌的主要营利。当然,风沙作用并不局限于干旱区,在半干旱区和大陆性冰川外缘,甚至在植被稀少的沙质海岸、湖岸和河岸,也有风沙作用,也可形成风沙地貌。海岸地貌:由波浪、潮汐和沿岸流作用于海岸带陆地而形成的地形起伏。分为由海蚀作用形成的海蚀地貌和由海积作用形成的海积地貌。从海岸地貌的基本特征可分为两大类:海岸侵蚀地貌和海岸堆积地貌。 侵蚀地貌:岩石海岸在波浪、潮流等不断侵蚀下所形成的各种形态。主要有海蚀洞、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柱等。这类地貌又因海岸物质的组成不同,被侵蚀的速度及地貌的发育程度也有差异。 堆积地貌:近岸物质在波浪、潮流和风的搬运下,沉积形成的各种形态。按堆积体形态与海岸的关系及其成因,可分为毗连地貌、自由地貌、封闭地貌、环绕地貌和隔岸地貌。按海岸物质的组成及其形态,可分为沙砾质海岸、淤泥质海岸、三角洲海岸、生物海岸等地貌。黄土地貌:发育在第四纪黄土(或黄土状土)地层中的各种地貌形态的总称,具有一系列自己特有的特征。典型的黄土地貌有以下特征: 沟谷众多、地面破碎中国黄土高原素有“千沟万壑”之称,多数地区的沟谷密度在35公里/平方公里以上,最大达10公里/平方公里,比中国其他山区和丘陵地区大15倍。沟谷下切深度为 50100米。沟谷面积一般占流域面积的3050,有的地区达到60以上,将地面切割为支离破碎景观。地面坡度普遍很大,大于15度的约占黄土分布面积的6070,小于10度的不超过10。 侵蚀方式独特、过程迅速黄土地貌的侵蚀外营力有水力、风力、重力和人为作用。它们作用于黄土地面的方式有面状侵蚀、沟蚀、潜蚀(或称地下侵蚀)、泥流、块体运动和挖掘、运移土体等。其中潜蚀作用造成的陷穴、盲沟、天然桥、土柱、碟形洼地等,称为“假喀斯特”。强烈的沟谷侵蚀或地下水浸泡软化土体,使上方土体随水向下坡蠕移形成的泥流,只有在黄土区才易见到。黄土的抗蚀力极低,因而黄土地貌的侵蚀过程十分迅速。黄土丘陵坡面的侵蚀速率为15厘米/年,高原区北部沟头前进速率一般为15米/年,个别沟头达到3040米/年,甚至一次暴雨冲刷成一条数百米长度的侵蚀沟。黄河每年输送到下游的大量泥沙中,有90以上来自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河流输沙量大于 5000吨/(平方公里年)的区域约占黄土高原面积的65.6,其中陕北窟野河的神木水文站至温家川水文站区间输沙量达到35000吨/(平方公里年)。(三)惠水县实习内容:惠水地质地貌情况简介:惠水县位于贵州省中南部,北邻贵阳,西及安顺,县域东西宽72公里,南北长68公里,总面积约2470平方公里,辖8镇17乡,总人口40万(1994年),少数民族占58%。惠水自五代起设南宁州,宋代置“八番”地,明代建程番府,定番府,自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世居在这块土地上的汉,布依,苗,毛南,壮,彝,水,回等民族,经世代开发,将惠水建设成为贵州著名的稻粟之地,桔果之乡。 惠水属喀斯特盆地地貌,涟江纵贯全境,涟江冲积平原面积90平方公里,土地肥沃,阡陌纵横,平畴绿野,生机盎然。县境位于苗岭山地南端,北连黔中山原,南接黔南峡谷,正好是苗岭山地向广西丘陵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北高南低。最高点东北部龙塘坡,海拔1691m,最低点南部打场寨附近的涟江河谷,海拔666m,全县平均海拔1100m左右,其中:海拔1400m以上面积90031亩,占总面积的2.43%;海拔1200m至1400m面积1208711亩,占总面积的32.62%;海拔1000m至1200m面积1754568亩,占总面积的47.36%;海拔1000m以下面积651690亩,占总面积的17.59%。 山脉河流均顺应地质构造的控制,呈北南走向。碳酸盐岩出露占全县面积的65%,各种喀斯特形态,如峰丛、峰林、溶蚀的盆地、洼地、盲谷、漏斗、溶洞、天生桥、嶂谷、溶沟、石芽等十分完备。在碎屑岩和不纯质碳酸盐岩分布地区,地下水溶蚀作用微弱,而以流水的剥蚀浸蚀为主,这些地区主要表现为常态的中低山和丘陵地貌。在红色岩系出露的地区,兼有溶蚀和剥蚀地貌形态,在松散沉积物地区,则以各种堆积地貌为主,如涟江盆地、摆金坝子等。境内,山地、丘陵、山间盆地(俗称坝子)交迭起伏,与全县总面积比较,山地约占64.35%,丘陵约占26.45%,山间盆地约占9.2%。本次实习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地质年代、地层的形成及特点、地貌特点、岩石结构及特点、土壤成分以及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植被分布情况等方面对惠水县城周边链江河一带以及附近的山坡地区进行考察。一、 长田山坡地区: 地质地貌现象: 1、 岩石的名称及岩性特征(岩石的颜色、矿物组成、与HCL反应现象、结构和构造等): (1)、岩石颜色、矿物组成及与HCL反应的现象:田地区的岩石主要是砂、砾岩及石灰岩,主要由Si、Fe、Mn、Ca、O等化学元素组成。其中,红色、黄色、紫色的岩石为氧化态的变质岩岩石,红色岩石主要含铁,而紫色的岩石主要是含锰;黑色和灰色的岩石则为沉积岩岩石未被氧化变质,大多为含石灰岩成分。岩石滴加HCL后不冒泡的岩石不是石灰岩;滴加HCL后产生浑浊的气泡说明该岩石含泥量高,滴加HCl剧烈冒泡、产生大量清澈的气泡的为纯的石灰岩。 (2)、岩石的结构和构造:因该地区的岩石多为沉积岩和变质岩,岩石结构包括了:变质岩的变晶结构、变余结构、碎裂结构三种结构以及变质岩的板状构造、片状构造、条带状构造、块状构造、变余构造等构造;同时又包含了沉积岩的碎屑结构、泥质结构、化学结构和生物结构等四种结构以及沉积岩的层理构造、缝合线和刀砍状构造等构造。 2、岩层和岩体形成的时代、岩层产状、褶皱构造(节理、断层): (1)、岩层和岩体形成的时代:根据对该地区的岩层、岩石等考察推导该地区地质年代应为二叠纪。 (2)、岩层产状、褶皱构造(节理、断层):该地区岩层无节理、无明显的断层,岩层裸露较多。二、链江河漫滩地区: 地质地貌现象: 1、河滩地形地貌: (1)、由于整个苗岭山地的大面积掀斜式抬升,涟江由海拔1000m陡然下降至罗甸红水河的海拔280m,河流溯源加剧,地面冲刷增强又导致了河谷阶地的出现以及岩溶的向深性发展等。 (2)、该地区为低谷型的河流漫滩,河流两边地势较高,故河流不能很容易的、大范围的侵蚀河两岸地区。坝中土层深厚,不断下切从而形成了“S”型的河流走向。 (3)、该地区的流水区域地质作用导致“U”型“V”型变化,河流的冲击作用导致了河两岸的土壤中的PH呈碱性,是由于冲击作用市河两岸土壤含有CaCO3。 (4)由于河流的冲击与侵蚀作用,河两岸的山将会慢慢的消融掉。河流中心有“砂心洲”,边部分不的鹅卵石为砂岩为主,磨得较圆。2、 岩性特征及土壤特征: (1)河两岸的岩石多为粉砂岩、细砂岩,滴加HCL后岩石白色部位冒泡,为CaCO3附在表面所致,黑色部位不冒泡,为上游的硅化物(石英砂岩)所致。 (2)靠近河岸的地方砂、砾岩较远离河岸粗,砂性很强。 (3)两岸为河流堆积物,上游冲下来大小不一、杂乱无章的岩石与山上下来的岩石共同组成了河两岸的岩石,以致岩石构成较杂乱。 (4)由于河流提供的水分以及岩石的组成,河两岸的土壤为河两岸的岩石风化而成,故土壤呈碱性,土壤水分充足。 (5)测得河水PH为偏碱性,因河流上游岩石含Ca、Mg等离子溶于水所致。 3、土壤环境与农业生产情况: 该地区由于河流的灌溉作用,沿河两岸的农田土壤土质、水分以及营养条件都非常好,因此,种植出的蔬菜有甜味,同时也是水稻的优质产区,以及花卉等的重要产区,该地区的地质条件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是该地区的农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三、漫滩对面一带的山坡地区: 1、地质结构及岩层构造特点: (1)沿着山道一路上山,经过一处由古河床发育而成的地层结构,该土壤岩层上层为黄土,下层为大小不一的红色页岩,且下层土层中泥沙与岩石、土壤混合,说明之里之前是河床。土壤贫瘠,山上植被多分植株矮小,植被分布稀少。(2)大多土壤均为红色和紫红色,并未发育成黄色土壤,说明该地区为幼年土,岩层风化后还为进一步发育。(3)该地区山顶上的岩层结构同样是为大小不一的砂石与泥土混合的山体岩层结构,并且半山坡上还有鹅卵石,这些都充分说明了这里之前是古河床,后因地质作用被抬升为山体。 2、土壤构成及与植被生长的关系: (1)山腰及山顶上的土壤均为红色土壤,均为砂、页岩风化后形成,紫红色为砂岩,坡积沉积,杂乱无章的颜色砂石混合在一起,此种土壤偏碱性,土层薄,植被生长不好,多为松树等树种。 (2)岩层土壤粘性很高,且为页岩构成,因此适合用于烧制成砖块,但土层很薄且肥性不好,不利于种植农作物,只适合种植一些果树,如荔枝等。 3、 岩层和岩体形成的时代、岩层产状、褶皱构造(节理、断层): (1)根据岩石及岩层特征,推断岩层的形成时代为第三纪的砂页岩,且为古河床发育而成的地貌。 (2) 该地区的岩层有节理,并局部有较大的断层,并岩层为倾斜走向,岩层分层鲜明。 4、岩层构造对农业生产影响: (1)由于土壤为红色及紫红色的砂、页岩风化而成的土壤,表面土层薄,并且土壤偏碱性,不太适于种植较多种类的植物。 (2)由于该土壤为砂、页岩土壤,土壤水分保持的不好,并且土肥不足,对农业的生产带来很大的限制条件。 (3)综合各方面因素,该地区只能种植一些适宜碱性、耐旱、营养需求不是过高的农作物,切应注意水分及养分的保持。(四)花溪孟关高坡一线实习内容:今天我们的目的地主要有,清华中学,棉花山口,麦乃村,陈亮村,孟关林场,黔陶乡,茶场,高坡。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有:了解各个目的地,地质结构,岩层状况以及农作物生长状况和土壤状况等等。 第一站、清华山庄及棉花山口附近 清华中学附近地址层主要出现在中二叠世(距今约2.77-2.57亿年期间)的海侵范围极大,整个贵州省和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均成为浅海碳酸盐岩台地。海侵初期形成了局部含煤的梁山组滨浅海相石英砂岩、泥岩;之后开始沉积碳酸盐,形成了富含蜓、珊瑚、腕足类化石的栖霞组、茅口组灰岩、燧石灰岩及少量白云岩。中二叠世末,整个贵州省上升为陆,并在川西滇北和黔东南形成地势较高的古陆。 经过短期地表风化、剥蚀后,晚二叠世初期海水又侵入本区。由于邻区古陆上河流冲刷下来的泥沙较多,再加上频率较高的小幅度海平面升降运动的影响,本区晚二叠世早中期形成了含珊瑚、腕足类、蜓、植物化石、含煤的合山组滨浅海相砂、泥岩、灰岩互层。晚二叠世晚期,陆源碎屑供给减少,本区和我省大部分地区又恢复了单一的浅海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形成了长兴组灰岩。晚二叠世末期(估计距今约2.52-2.51亿年),随着全球泛大陆的解体和全球性海侵,海水突然加深,并沉积形成了富含菊石的大隆组硅、泥质岩。于是新一轮的海侵就在晚二叠世晚期海退尚不彻底、海水尚未退出的情况下发生并持续到早三叠世中期。清华中学附近的地质状况就如以上所说,该地都是较多的比较原始的沉积岩(海洋沉积),根据年份的不同,出现了不同类型的沉积岩并有分层的现象,其中最明显的是岩石的颜色不同可以推断出岩石来自深海的还原态岩石还是浅海的氧化态沉积岩,我们还随身携带了盐酸,一路走来为了更好的了解和区别各种岩石的成分我们的队员还特别带了盐酸,方便对岩石进行区别分类。(如图所示就是我们的同学在进行岩石鉴别与分类鉴别的岩石主要是石灰岩和白云岩)因为清华中学离我们校区非常的近,以前从来都没有关注过这里的岩层构造,通过刘元生老师的细致讲解,让我进一步深层次的了解到了,我自己周围的岩层构造,结构,真可谓获益匪浅。紧接着我们走到了棉花山口附近,这是我第一次来这里,这里的地形地貌让我感到无比震撼,也同时催生出我的很多关于这里地质地貌的很多疑问,为什么在山口两侧的高山上的植被分布不同,长势不同,通过老师的讲解原来是由于两侧水资源分配不同而导致的,另外通过在棉花山口的实习,让我看到了贵阳花溪岩石高山最美丽的一面,让人心旷神怡. 下图就是刘元生老师给大家讲解地质地貌的场。 第二站、麦乃村、陈亮村陈亮村和麦乃村由于其有自己本身特有的地质地貌,因此也即将被贵州省立为重点的环境保护地点,以及今后的重要景观之一。无论是在花溪的哪个地点都给人一种身处大自然,环境自然景观圣地的感觉。尤其是在陈亮村自然风光之下,无污染,给人一种纯自然的美,跟随着老师的脚步我们充分领略了陈亮村的自然风光,并对该地区的地质与地貌进行了初步的了解。并对这里的岩层进行了了解学习。陈亮村和麦乃村的岩层主要是在侏罗纪时期形成,岩层走向自西向东倾斜。在其中含有典型的丘陵地带和很漂亮的紫色页岩,和大块砂岩。第三站、孟关林场、黔陶乡、茶厂贵阳孟关是早三叠世奥伦期台地和台地边缘沉积,偶夹少量台地边缘斜坡沉积。上覆地层为中三叠统花溪组,下伏地层是下三叠统大冶组。安顺组的岩性为薄层一块状微一细晶白云岩、砂屑白云岩和块状砾屑灰岩。砾屑灰岩在空间上呈楔状体展布。遗迹化石产于薄层或中厚层细晶白云岩上层面,之上变为中厚层一块状白云岩,之下成为中厚层一块状白云岩夹砾屑灰岩楔。从层序地层学的观点来看,产遗迹化石的岩层为饥饿段(凝缩段),其下为低水位体系域(含低水位楔),其上为高水位体系域。 经老师这么介绍后虽然我们只是在汽车上,往下面观望但是还是收获颇丰。黔陶布依族苗族乡位于花溪区东南部,距贵阳市29公里,距区政府所在地(花溪镇)19公里,东西宽11公里,南北长12.6公里; 全乡总面积76.5平方公里,现有人口9991人。黔陶乡地貌属喀斯特地貌类型,地处珠江水系,贵州高原第二台阶,地势东高西低;最高海拔1655.9米,最低海拔1200米,平均海拔1350米 。境内有常年溪流两条:马场河和老榜河,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为14.9,气候宜人,无霜期在260天以上,平均降雨量1100毫米,年有效积温在4500以上,全年日照在1274小时以上。全乡耕地面积为9392.56亩,林地35000亩,林业覆盖率达58.3%,境内高山环绕,生态植被好,有“天然氧吧”之称。以上就是对于黔陶乡大体现况的简介,我们一行人来到黔陶乡第一个感觉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美不胜收“不愧有“天然氧吧”的称号。老师一边讲解黔陶乡的地质地貌,一边跟我们讲解有关这里的风土人情和植物分布农作物的主要类型与产量。经老师介绍我们知道了,该地区所属片区硅矿石、石英砂、石灰岩和粘土等矿产资源储量大、品位高。因此很适合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矿产资源的利用。紧接着我们来到了花溪茶场,在说其地质地貌之前,我知道了一个小故事在300多年前,康熙皇帝高度赞誉的贵州贡茶茶场,其遗址究竟在哪里?我省文物普查人员近日经过搜寻踏勘,终于确认其遗址就在贵阳市花溪区黔陶乡赵司村,且该茶场至今仍种植大量茶树,当地村民仍沿用当时的制茶工艺。 据普查人员介绍,该茶场位于赵司村北部约2公里处的营盘坡上,占地面积约150亩。据史料记载,清代贵州著名诗人、曾任翰林侍读学士的周渔璜有一次将家乡的赵司茶敬献康熙皇帝,康熙帝饮后,连声说“好”并赞曰:“品尝周公赵司茶,皇宫内外十里香。”从此,赵司茶名声大震,成为贡品,故称“赵司贡茶”。 赵司贡茶原名白杆茶,仅产于赵司村营盘坡上。该处的土壤、温度、雨水、小气候等综合条件使此茶味道醇厚,独具特色。 因此当老师介绍茶场的时候,非常自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地质地貌构造,能够产出不同质量,品位的茶,因此茶场附近的地质结构由于其本身完全具备种植茶树的条件,而被世人所关注。该地土壤主要为硅石风化发育而成的砂壤土,土质有沙土、煤山土、黄土、以沙土为主,因此非常适合种植茶叶。第四站、高坡 高坡,位于贵阳市花溪区最南端,顾名思义,高坡是一块地垒式隆起在海拔1130至1712米高原上的岩地,四周峡谷深陷,风光奇异,民族风情独特。这里居住着汉、苗、布依等民族。每逢民族节日,热闹非凡,可以领略最为浓郁的民族风情。在高坡甲定还保留有神秘的古代苗族洞穴、悬棺遗址,高坡的碑刻和摩崖石刻随处可见,还保留有古代防御用的古堡14座。这里不仅有丰富的民族人文景观,更有许多峡谷、石林、多级瀑布、云顶草原、万亩田园等等,风光迤逦。在没到高坡之前就一直非常向往高坡,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听闻高坡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景点云顶草原。如今终于有幸亲临该地,一览贵阳最高点的美景,不禁让人心旷神怡。经过此次实习我们发现在高坡云顶草原由于地势过高1500m左右,结果只长草地,而且很让我们吃惊的是,经过老师的介绍,由于此地的士过高,加之地质结构,土壤条件适合,又有名为“草地腐殖质层”非常事宜养蚯蚓,当我们问道蚯蚓做什么用的时候,老师很淡定地说:“蚯蚓是用来做化妆品的”,全体同学,特别是女生都是唏嘘不已,现在还在想,不知道当时女生同学们心理面是何感受。在云顶草原是我来贵阳,经历过最开心的记忆,主要是因为在贵州到处是山,一眼望去,视线全都被挡住,而在云顶草原却可以一览无余的观望高坡最美的景色,让人心胸豁然开朗。 (五)花溪平桥水库一线实习内容:1、花溪平桥附近地貌、河流、气候概况花溪地处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主要分水岭在桐木岭近东西向一带。地势东高西低,中部槽谷较低,山脉水系的展布均受地质构造与地貌的控制,形成以低中山丘陵为主的丘原地貌,以分水岭为界,西南至东南部为中山峡谷及台地地势较高。全区土壤为红壤、红棕壤、石灰土、紫色土和冲击土,土壤肥沃、土层深厚,适宜农业种植。植被属黔中山原湿润性灰岩常绿栎林、常绿落叶混交林及马尾松林区。全区喀斯特面积达94%,石漠化面积占15.72%,水土流失面积29.76%。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石炭纪、二叠系、三叠系及侏罗系和第四纪地层。平桥到花溪水库实习区地层:从上到下三叠纪松子坎组、安顺组、大冶组。在花溪水库坝前有一近南北向正断层。2、 关于河流的概况河流是陆地表面的一种自然水体,是流水与地表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大气降水或地下涌出地表的水,汇集在地表低洼处,在策略作用下经常地或周期性地沿低洼的地方流动,就形成了河流。河流沿途接纳支流,形成的干支流系统,就是水系。每一条河流或每一个水系的流域。两相邻流域之间地面高程最高点的连线,就是两个水系的分水岭。水流不间断地作用于河谷,而河谷又反过来约束水流。两者相互作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河流地貌。3、实习内容:(一)花溪河花溪平桥右岸(面对花溪水库右侧):花溪河流界碑位于花溪平桥右岸(面对花溪水库右侧)桥头,这里是一个巨大的向东倾斜构造。大片的裸露岩石,主要是以碎粒状的白云岩为主,由于岩石表层可溶解的如碳酸钙和碳酸氢钙被各种风化作用侵蚀,所以岩石表面粗糙多孔洞,这里土层较浅空气湿度大,植被保护好,山上长满了高大乔木、丛生灌木。再往上游走,一个落差大约两三米的小型瀑布映入了眼帘,这种小瀑布构造是一个断层构造,刚开始是整齐的断裂构造,但是由于长时间的水流侵蚀形成了层次不齐且沉积一层碳酸钙质的构造,形成了一些碳酸钙沉积的钟乳柱。右岸又有较厚的白云岩发育,大量的节理和小裂缝加速了水分对岩石的溶蚀和各种侵蚀作用的风化,这里的土壤较桥头厚,但还是显得很单薄,山上女贞、朴树和梧桐等植被发育较好,成为花溪河水的一道天然保护屏障。在向右岸山顶进发的过程中,路边上有许多大块的非粒状构造且有孔的石灰岩发育,少量不带孔的碎粒状白云岩参杂其中,整体来看,由于剧烈的外力作用挤压形成了一个小型的褶皱,由于挤压作用导致这里的岩石易破碎、风化,长久的侵蚀风化作用形成了较厚的土壤,高大乔木发育更为茂盛。(二)水厂及山顶洼地:来到山顶,由于这里负氧离子高,空气好,又有丰富优质的水源,所以花溪水厂坐落于此。这里也曾经被作为苹果园基地,但是由于当时对这里的地质条件认识不够而最终宣告失败,因为地处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0794-1-214:2025 EN Optical fibre cables - Part 1-214: Generic specification - Basic optical cable test procedures - Environmental test methods - Cable UV resistance tes
- 【正版授权】 IEC 61169-23:2025 FR Radio-frequency connectors - Part 23: Pin and socket connector for use with 3,5 mm rigid precision coaxial lines with inner diameter of outer conductor
- 【正版授权】 IEC 61169-23:2025 EN Radio-frequency connectors - Part 23: Pin and socket connector for use with 3,5 mm rigid precision coaxial lines with inner diameter of outer conductor
- GB/T 14976-2025输送流体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 新解读《GB-T 30641-2014食品机械 多功能电动压面机》
- 暑假专项重点提升训练:填空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学期
- 新解读《GB-T 7715-2014工业用乙烯》
- 新解读《GB 30862-2014坠落防护 挂点装置》
- 重庆大学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重大危险源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2026届高职单招考试大纲英语词汇(音标版)
- 临床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课件
- 非法宗教班会课件
- 《电子商务基础(第二版)》课件 第六章 电子商务客户服务
- 2025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竞赛(装配钳工赛项)省选拔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财务管理职业发展路径
- 长城汽车2025人才测评答案
- 民宿管理的规章制度
- 《医学美容技术》课件-5强脉冲光美容技术
- 普通车床实训课件
- 咖啡师知识培训课件图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