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综合实习报告.doc_第1页
土壤学综合实习报告.doc_第2页
土壤学综合实习报告.doc_第3页
土壤学综合实习报告.doc_第4页
土壤学综合实习报告.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壤学综合实习实习报告指导老师: 实习地点:信阳鸡公山 信阳市平桥区 驻马店西平县二郎乡 实习时间:4月16号-4月18号 学院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姓 名: 学 号: 一、野外实习目的与意义 土壤学是门基础性非常强的课程,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十壤在生态环境、社会文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与地位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是土壤科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学习土壤学不仅需要掌握它丰富的理论知识,更要掌握它的实践技能,其中对同学们的要求是掌握实验室技能与野外调查与分析技能并重。可见,野外教学实习是土壤科学最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它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所学的基本知识,对于培养学生学会和掌握分析和解决生产实践中各种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土壤是自然环境因素和人为生产活动过程等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它同时也是自然环境演变过程的一画镜子。在野外通过不同生态网;境条件下典型叫:壤剖面的观察与分析等教学实习与训练,首先使同学们学会从成土因素、成土过程到土壤剖面特征的描述等进行综合分析与思考,真正地领会七壤是个独立的历史自然体这个科学论断的丰富内涵。学会土壤剖面的挖掘、整修、观察和描述的内容与方法,掌握土壤野外调查与研究的相关技术;学会从土壤的外在形态特征分析和推断土壤基本属性,加深理解土壤与环境的基本关系,真正懂得土壤既是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产品,又是左右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将生态环境、人文社会历史变迁等诸多因素密切结合,分析其对土壤形成的作用与影响。在野外学会认识土壤、分析与评判土壤等知识足土壤学教学实习主要内容之。同时要求同学掌握土壤的管理与保护技术,分析与诊断土壤在利用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和找到改良的基本对策等。为了实现以上目的,通过对河南省主要土类与环境要素自然变异规律、地质与地貌特征和土壤剖面类型的综合调查,掌握土壤剖面的分异规律与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及时间之间的关系,了解区域土壤分布的规律性及其土壤演化趋势。要求同学们全面掌握气象学、地质地貌学、水文学、植物学等学科基本知识,依据上壤形成因素和形成过程进行综合的推断与分析,从剖面坑的选点、挖掘、描述等进行全过程的学习与训练。二、实习地点信阳鸡公山不同海拔及山前 107 国道两旁、信阳市平桥区、驻马店西平县二郎乡.三、实习器材与试剂1试剂:10的稀HCl、酸碱混合指示剂、比色卡、试纸,蒸馏水瓶。 2仪器:GPS(或海拔仪)、土壤坚实度测定仪。 3工具:镢、铁锨、剖面刀、皮尺、钢卷尺。 4小型土壤剖面盒、记载表格。四、实习内容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107国道旁边的黄棕壤地区,在这里我们开了土壤坡面,并用试剂滴定观察变化。(一)成土条件 黄棕壤是北亚热带暖湿地区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下发育的弱度富铝化与黏化特征明显的土壤,兼有棕壤与红、黄壤的某些特点。 1气候 黄棕壤分布地域的气候条件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为温热湿润型气候。 2地形地貌 黄棕壤分布在海拔300-1lOOm的伏牛山主脉以南至桐柏山-大别山北坡中低山、丘陵地带。 3母质 黄棕壤的母质主要为不同地质时期的中、酸性岩类及其他一些岩类的风化物,如花岗岩、片麻岩、片岩、石英岩、砂页岩等风化后的残积坡积物。 4植被 植被类型为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与针阔叶混交林。 (二)成土特征 河南的黄棕壤在分布和发生上均表现明显的南北过渡特征。 1黏化过程明显 黏化过程包括残积黏化和淀积黏化,黄棕壤兼而有之。由于高湿多雨,母质中的长石较快地高岭化,云母则经脱钾而转变成蛭石。黏土矿物中的蒙皂石有转变成高岭石的趋势。所以,黄棕壤的黏土矿物以水云母、蛭石和高岭石为主,其次为伊利石。 黄棕壤的淋溶淀积黏化十分活跃,这可从微形态观察B层孔隙中具有多量的淀积黏粒胶膜呈流纹状得到证实。由于淋溶作用强烈,黏土矿物已处于脱钾与脱硅阶段,盐基离子遭受淋失,黏粒与钙固结机遇减少,因而随水下渗到土体一定深度积聚下来,以淀积黏化为主。 2铁锰淋溶与淀积 在黏粒形成和移动过程中,铁、锰等也发生移动。一般矿物经过风化,可释放出铁、锰,其淋溶淀积过程在形态上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包被于土粒和结构表面的铁、锰胶膜;一种是积聚而成的铁、锰结核。这可从剖面形态B层中多有黑色铁锰斑块胶膜、铁籽等新生体与土体矿质全量分析结果得到证实。 3弱富铝化过程 在富铝化过程中,土体中的硅酸盐类矿物被强烈地分解,硅和盐基遭到淋失,而铁、锰等氧化物明显聚积,黏粒与次生矿物不断形成。4有机质积累特点 自然植被下的黄棕壤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层清晰可辨,一般地表有薄的残落物层,其下即为灰棕色的腐殖质层,厚度因植被类型而异。 (三)形态特征 黄棕壤土体多呈A-B-C或A-(B)-C构型。剖面形态中,最醒目的是棕色心土层(B层)。其色泽因母质不同而不一,但一般都是棱块和块状结构,结构体面被覆棕色或暗棕色胶膜,有时有少量铁、锰结核。由于黏粒的聚积,质地较黏重。A层粒状、团块状结构,疏松多孔,多根;C层多为岩石半风化物,仍带有基岩本身的色泽。 (四)理化性质 1机械组成 各发生层黏粒含量的变幅均较大。但同一剖面,B层的质地显著偏黏,黏粒含量较高,A层次之,C层最小,B层黏化率一般都大于12。因多分布于山地、丘陵,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石砾。 2pH和交换性能 黄棕壤的淋溶作用较强,在pH与交换性能都有反映。一般呈酸性或弱酸性反应,pH 4.0-6.10,全剖面比较一致;交换量因黏粒与有机质含量不同而有差别。 4养分状况 黄棕壤的有机质、全氮含量较丰富,全磷、全钾、速效钾中等,而速效磷较缺。有效微量元素硼、钼较缺乏,锌中等,铁、锰、铜较丰富。之后我们顺便看了一块旁边的沼泽地,沼泽地是经过长期水淹情况下形成的。水分丰富。然后我们来到一块农田,观察水稻土剖面,听老师讲解水稻土的形成机理。水稻土经过人为水耕熟化后,其剖面形态发生了与旱耕土壤完全不同的变化。形成水稻土特有的淹育、潴育、漂洗、潜育层为主的剖面层段。现将各层段的形成和性质分述如下。 1.淹育层段(Aa层) 是所有水稻土共有的特征层,它是由人为长期灌水耕作,水分向土层内部下渗发育而成,水耕时全层呈泥糊状,落干后呈无定型块状结构层次。其厚度受犁底层限制,一般和耕层厚度相一致,淹水种稻时,呈轻度潜育的浅灰色。排水落干时,青灰色消退,基本恢复原母土的颜色,同时,还产生大量氧化铁锈斑纹,是水稻土共有的层段。 2渗育层段(P层) 是以接受灌溉水溶液影响为主的土层,一般发育在母土土层深厚,容易形成较厚层,具有棱柱或棱块结构的渗育层段,其形成原因是水分向土壤深层下渗,由于下渗的水量较多,作用于土壤的时间较长,可以引起土体膨胀收缩的变化,形成裂纹和裂隙,造成大棱柱状结构,但因水分在该层段潴留的时间短,所以没有明显的淋溶淀积现象。水稻土的渗育层段,上部有坚实度较大,满集锈纹和锈斑的犁底层,下部是大棱块状结构的潴育层段,后者随水稻土地形部位不同,所引起的底层排水流向和流速的差异,渗育层段以下可以产生不同程度的淋溶层和不明显的淀积层。 3潴育层段(W层) 此层是排水流速缓慢,干湿交替作用频繁所产生的层次。具有较强的淋溶淀积作用,使土壤产生形态各异的锈斑和铁锰结核新生体,由于干湿交替过程使大块状结构在干缩湿胀的影响下,分裂成较小但边角明显的小棱块结构。结构表面满布着黏土胶膜和铁锰胶膜及斑纹。这是种稻历史悠久的典型水稻土的标志层段。 4潜育层段(G层) 是在长期潜水潴积时形成的青灰色呈整体泥状的土层。具有土粒分散,水土温度低,还原物质多的特点,该层的形成,主要是由土壤中重力水的聚积,土层不透水,地下水位高或是人为灌水的影响。其中,表层潜育(潜育层出现在耕作层)标志着灌水下渗慢或是人为以田代塘而造成的,一般多见于丘陵谷地的冲田。中潜(潜育层出现在2060cm),常见于水库下部,畈田和深而狭窄的山间平底谷中。底潜(潜育层出现在60cm以下),标志着底层排水不良,冷浸,上下层热量不一致。具有以上各种潜育层段的潜育型水稻土都是产量不高的中低产水稻土。 5漂洗层段(E) 是在地形倾斜明显,土体中有黏重的不透水层,并受侧渗影响的地段。在温度较高,雨量充沛而集中,地形平缓而微度倾斜,土壤母质黏重托水等因素的影响下为上部土层淹育,淋溶与漂洗提供了条件,在降雨集中,种稻淹水季节,一般情况下,水分垂直渗入土中而向下淋洗,但由于土体下部有黏重的不透水层,就自然形成侧渗漂洗,在雨量较大也可形成径流造成表层漂洗。这样土体铁锰的亚氧化物及黏粒遭到淋溶漂洗,以致形成以粉砂粒为主的漂白土层(亦称白散土层)。 一般来说,不是所有的水稻土都同时具备上述层段,而是根据不同层段组合类型,形成不同的水稻土。一般以同时具有淹育、渗育、潴育层段的水稻土为最优,只有淹育、渗育层段的次之,以具有潜育、漂洗层段的最差。接着我们就来到了鸡公山,远处看去相当高。山上长满了茂密的树木,这也得归功于山上的土壤条件了。我们是徒步上山下山的,一路上对山上的土壤类型,土壤条件都有了很好的观察,看得很细致。第二天,我们到了驻马店西平县看了砂姜黑土。砂姜黑土发育于河湖相沉积物上经脱沼泽作用而形成的半水成土,因而多分布于山前交接洼地、岗丘间洼地和河间洼地,淮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砂姜黑土分布区。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黑粘土亚类是砂姜黑土土类的一个特殊类型。砂姜黑土具色泽灰暗但有机质含量仅1%左右的黑土层和含较多砂姜甚至成层砂姜的心底土层。砂姜黑土是在暖温带半湿润气候条件下,主要受地方性因素(地形、母质、地下水)及生物因素作用,形成的一种半水成土壤。剖面构型为黑土层一脱潜层一砂姜层。在1.5m控制层段内,必须同时具有黑土层与砂姜层两个基本层次,而且黑土层上覆的近期浅色沉积物厚度必须60cm。五、心得体会首先,感谢带领我们实习的导师给我们的这次实习的机会。对于接触专业不久的我们来说,为了增加我们对专业知识的领悟,导师带领我们进行了这次实习活动,让我们从实践中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获得一个感性的认识,从而便于我们更好的学习和利用专业相关的技能。实践是我们大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是知识发展的引擎,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锻炼我们成长的有效途径。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运用于实践才能更好的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才能将其发展和完善。对于我们来说;想要成长,就需要勤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不断总结,在逐步完善的同时,进行创新。在学校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往往感觉到枯燥乏味,但到了山上,开始实习后,气氛以及学习的趣味程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学们都热情高涨,譬如挖掘剖面时的神速;对剖面修整的细心程度以及层次的划分,但是感觉上了好像有些许的脱节,第一个感觉就是缺乏实际操作、实物属性认识方面经验的欠缺。譬如;土壤剖面规格、朝向、层次的划分等。而在实习的过程中,导师的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