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特留份制度范文 论特留份制度【摘要】罗马法上的特留份制度是对遗嘱自由的一种限制。 许多国家从保护法定继承人的利益的角度出发,都采用特留份制度来对遗嘱自由进行限制。 我国的法律对遗嘱自由限制很少,导致一些被继承人滥用遗嘱自由,损害法定继承人利益,我国应从我国国情出发,建立符合我国需要的特留份制度。 【关键词】特留份;遗嘱遗嘱是立遗嘱人对其财产的一种死因处分,是立遗嘱人意思自治的表现,而特留份制度则是对这种意思自治的限制。 特留份制度起源于古罗马,是罗马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 一、特留份的概念与本质特留份是指遗嘱人在处分自己死后的财产时,必须为法定继承人保留一定份额的遗产。 如果遗嘱人未为其保留一定的份额,享有特留份权利的继承人有权要求实际取得遗产的人补足或称扣减。 1换言之,特留份是指被继承人死亡后,依法必须将一定份额的遗产留给特留份权利人,被继承人不能用遗嘱任意处分这些份额的财产,如果已经处分,特留份权利人可请求扣减以实现自己的特留份权利。 也就是说,遗嘱人的遗产分为两部分一是留给法定继承人的遗产,即特留份;二是可由遗嘱人自由处分的部分,即自由份,特留份额就是遗产扣除自由份后的那部分财产。 法定继承人的身份是享有特留份的必要条件。 换言之,能享有特留份权的主体只能是一定范围内的法定继承人。 各国的立法也都规定只有依法规定的继承人才享有特留份权,丧失继承权或者放弃继承权的人都不能享有特留份。 在大陆法系国家,只要是法定继承人,就享有特留份权,而不论其财产状况如何、有无劳动能力、有无生活等。 而在英美法系,法定继承人并不都享有特留份,这还要取决于法定继承人是否有需要扶养的需要。 特留份是一种权利,但对特留份权利的性质,有不同的学说,各国的规定也不一样。 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学说第一种学说是继承权说,又称遗产说。 此学说认为特留份是遗产的一部分,非继承人不得享有特留份。 特留份权利是一种受保护的法定继承权。 法国、日本、瑞士等国立法将特留份确定为继承权。 第二种学说是债权说。 此学说认为特留份是特留份权人对继承人的请求权,它属于一种债权性质的权利。 德国民法典采用此观点,允许被继承人剥夺继承人继承特留份的权利,但是继承人可对此提出主张要求继承特留份,此为继承人享有的债权请求权。 德国民法典第2303条规定,特留份权利人在不满特留份的范围内,有对于继承人提出清偿的权利。 第2305条规定,特留份权人本身为继承人时,对于其他共同继承人于其不足部分有请求权。 据此,当特留份受到侵害时,返还的是金钱利益而非原物。 第三是折衷说,此说为晚期罗马法主义。 为死者的直系卑血亲属正系继承人,除依遗嘱指定为继承人或有效地由继承排除外,取得法定应继份之全部,直系血亲卑亲属就遗产之一部分指定为继承人时,其部分虽如何少额,对于共同继承人唯以特留份之限度有请求权该说认为特留份权作为继承人的债权请求权,类似于德国主义,非继承人不得请求给付,又类似于法国主义,因此称为折衷主义。 2以上几种学说,特别是继承权说和债权说,被现代大陆法系多数国家所采纳。 对于何种学说更佳,学者也有多种意见。 比较两种学说,笔者更倾向于继承权说。 因为特留份是以法定继承权为基础,只有法定继承人才享有。 当法定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抛弃继承权时,其享有的特留份权也不存在。 因此,特留份的实质是法定应继份的一部分,特留份是法定继承权的一种表现。 而德国法上认为特留份是一种债权请求权,应理解为是行使继承权的一种方式。 二、各国立法规定罗马法作为简单商品经济时代最完备的法律,对后世各国法律影响颇深,罗马法中的特留份制度亦是如此。 在各国民法中,虽然规定不尽相同,从维护社会利益的角度出发,大都规定了特留份制度。 大陆法系国家承继罗马法,对特留份制度都有明确的规定。 法国民法第913条规定“如财产处分人死后仅留有一子(女),其以生前赠与或遗嘱赠与之方式处分的财产不得超过其所有财产的一半;如果其留有子(女)二人,其有权以此方式处分的财产不得超过其所有财产的三分之一;如果留有子女三人或三人以上,其可处分的财产不得超过本人所有财产的四分之一。 第914条规定“如死者无子女,但在父系或母系中均有一名或数名直系尊亲属,其以生前赠与或遗嘱处分的财产不得超过其所有财产的一半;如处分人仅在一亲系中留有直系尊血亲,其可予处分的财产不得超过其所有财产的四分之三。 3法国法的规定类似于罗马法早期的规定,采用对立遗嘱人自由份进行限制的方法以保护特留份权利人。 此外,法国民法中对特留份权利主体规定为立遗嘱人的子女、直系尊亲属,并根据继承人数的不同而规定了不同的继承份额。 德国民法第2303条规定“如果被继承人的一个晚辈直系血亲被死因处分排除于继承顺序之外,则他可以向继承人要求特留份额,特留份额为法定继承价值的半数。 被继承人的父母和配偶若被死因处分排除于继承顺序之外,同样享有上述权利。 4德国民法规定的特留份权利主体为晚辈直系血亲、父母、配偶。 早期英美法奉行完全的遗嘱自由,丈夫可以不顾妻子和孩子的利益而将自己的财产任意处置。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英美法系各主要国家也确立了特留份制度。 1938年,英国的亲属抚养法规定被继承人的配偶、未成年及不能自立生活的子女可就被继承人遗赠给他人的财产,请求扶养,获得“财政津贴”。 不过英国没有规定这种财政津贴具体的数额,得由法官自由裁量。 在美国,采用美国统一继承法的州,都赋予被继承人的配偶、未成年子女和未独立生活的子女享有宅园特留份、豁免财产、家庭特留份的权利。 5纵观各国特留份制度的规定,各国特留份权利主体、特留份额的规定都不尽相同,这与继承法的特别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继承法作为家庭法的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传统性,很多内容是一国长期以来习惯总结而来,从而在横向比较上表现出很大的地区差异。 三、国外特留份制度与我国必留份制度的比较评析我国继承法规定的“必留份”制度与西方国家的“特留份”制度既有相似之处,又有重大区别。 其相似之处表现在首先,“必留份”制度与特留份制度的立法目的都是为了限制遗嘱自由处分财产的一部分,以保护特定继承人的利益。 其次,遗嘱人都只能通过遗嘱处分部分而非全部财产,也不是指某一项特定的财产。 我国的“必留份”与其他国家的“特留份”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价值取向上有所不同。 必留份制度仅考虑缺乏劳动能力和生活的人和胎儿的权益,未考虑其他近亲属的利益;而特留份制度是以保护近亲属的利益为原则的,基于亲属间的人情伦理来保障法定继承人的权益,从而更好地维护家庭关系的和睦以及社会秩序的稳定。 第二,从性质上看,我国继承法规定“必要的遗产继承份额“是一种继承财产的权利,只有继承人才享有并且不得转让。 国外对“特留份“的认识有两种法国、日本等国认为“特留份”是财产继承权;德国、美国等认为“特留份”是债权性质的请求权。 第三,从享有“特留份”的权利主体来看,我国将享有“必要的继承份额”的人限定在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以内。 而国外立法一般以亲等作为划分是否享有“特留份”权利的标准,将“特留份”权利人限制在有近亲属范围的法定继承人中。 由此看出,国外特留份权利人的范围较我国要广一些。 第四,从对遗嘱自由限制的程度上讲,我国的“必要的遗产份额”继承制度对遗嘱自由的限制力较弱,不仅表现在适用范围上,也表现在遗产处分的范围上。 通说认为所谓“必要的遗产份额”是指保证这部分继承人基本生活需要的遗产份额,而基本生活需要是指能够维持当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的需要。 一般来说,遗嘱仍然可以对绝大部分遗产进行处分而可不顾及缺乏劳动能力又无生活的继承人以外的继承人的需要,包括感情,道义及社会需要。 但从伦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讲,这些需要是合理的,且对于每个有着共同家庭生活需要的个人来说,它又是重要的。 其他国家的特留份制度则只要是特留份权利人就可以固定地获得一笔遗产而且份额也比较客观,这无疑从反面大大限制了遗嘱人对其遗产随意处分的限额,也就意味着特留份制度对遗嘱自由的限制程度更大一些。 从社会效果上看,特留份制度也更容易被人们从伦理上接受。 四、我国应建立特留份制度我国继承法中也有关于特留份的规定“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最高人民法院在有关司法解释中规定“遗嘱人未保留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的继承人的遗产份额,遗产处理时,应当为该继承人留下必要的遗产,所剩余的部分,才可参照遗嘱确定的分配原则处理。 继承人是否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应按遗嘱生效时该继承人的具体情况确定。 此外,我国继承法还规定了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 可以看出,我国的继承法律制度考虑到了保障弱者的需要,给予符合一定条件的继承人以保障。 但是,与其他国家的规定相比,我国的这种规定是框架性原则性的,仅仅对遗嘱自由的例外规定,尚没有形成完整的特留份制度,因此,也有学者认为我国没有特留份制度。 6立法的发展经历了从义务本位到权利本位再到社会本位的发展,在现代社会,在保障个人自由的同时,法律也强调对社会利益的保障,特留份制度也正是体现了社会本位的思想,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特留份制度的主要内容主要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特留份权利主体的范围笔者认为,在确定权利主体范围时应从权利义务相一致和照顾弱者的角度出发考虑。 一般而言,直系尊亲属承担了或者曾经承担了较多的家庭责任,尽了较多义务,而且一些情况下,立遗嘱人死亡时,直系尊亲属已近迟暮,丧失劳动能力,应给予保障,理应成为特留份权利主体。 配偶与立遗嘱人共同生活,在家庭生活中承担了重要职责,对家庭生活具有一定的贡献,同时夫妻间有相互扶养的义务,故配偶也应成为特留份权利主体。 此外,未成年子女没有劳动能力,从照顾弱者的角度出发,也应给予其特留份权利主体的地位。 2、特留份计算特留份的计算包括计算基础和份额两部分。 笔者认为,为防止立遗嘱人恶意逃避特留份制度的规定,在立法中应规定,特留份的计算机包括立遗嘱人去世前一定时间的赠与的价值。 对于份额的规定,我国立法应从我国国情出发,参考国民经济情况给予恰当之规定,笔者认为,应予以参考的因素应包括国民平均收入、支出、家庭生活模式等,而不可想当然的直接参考他国规定,或是粗糙的规定一个数额。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们应重视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特留份制度的规定,将特留份制度引入我国,并保留原有的必留份制度,使二者相结合,因地制宜的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闽教版英语三年级单词表
- 2025版婚恋产业市场调研与竞争分析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网络安全技术支持服务合同正范本
- 2025版企业个人间消费借款合同
- 2025编剧合同模板:电视剧剧本创作授权协议
- 2025版商铺租赁合同范本下载与租金调整机制
- 2025保姆专业护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合同
- 2025版燃料油运输企业环保责任合同
- 2025版新型环保商品混凝土代加工与质量检测合作协议
- 2025年度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场地承包经营协议
- 肝脏中医知识讲座
- 粉尘清扫记录-带说明
- 《小儿支气管肺炎》课件
- 可视喉镜培训课件
- 《怎样听课评课》课件
- DB64+1841-2022+养老机构分级护理服务规范
- 《茶文化与茶健康》第一讲
- OBE理念下的小学音乐教学设计反向思路初探
- GB 24541-2022手部防护机械危害防护手套
- 智慧产业园综合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 国王的恩赐-传奇-任务全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